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姜猪不同杂交组合生产性能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第6世代苏姜猪肥育猪及其与长白猪、大白猪杂交后代的生产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苏姜猪第6世代肥育猪25~ 90 kg阶段,平均日增重667.26 g,料肉比3.18:1,90 kg屠宰时的屠宰率达73.19%,胴体瘦肉率56.28%,眼肌面积33.93 cm2,肌内脂肪含量达3.11%.苏姜猪与长白猪、大白猪杂交生产的商品猪也体现了较好的杂种优势,达到了优质瘦肉型猪的要求.试验数据表明,苏姜猪具有良好的经济性能,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杂交母本.  相似文献   

2.
苏姜猪是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历经10余年培育的一个瘦肉型黑色母系品种,它以姜曲海猪为母本.运用传统育种与现代分子遗传育种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导入杜洛克猪优良基因。为推进生猪品种改良.靖江市2011年与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合作,开展苏姜猪的引种扩繁和推广工作。通过近两年来的饲养生产来看,苏姜猪繁殖性能优良,生产水平优良.养殖效益稳定.是值得推广的好品种。  相似文献   

3.
正苏姜猪是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历经10余年培育的一个瘦肉型黑色母系品种,它以姜曲海猪为母本,运用传统育种与现代分子遗传育种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导入杜洛克猪优良基因。为推进生猪品种改良,靖江市2011年与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合作,开展苏姜猪的引种扩繁和推广工作。通过近几年来的饲养生产来看,苏姜猪繁殖性能优良,生产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对苏姜猪与大白猪、长白猪、巴克夏猪、皮特兰猪的杂交配合力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在生长和肉质性状方面,苏姜猪与大白猪、长白猪、巴克夏猪的杂交F1代优于与皮特兰猪的杂交F1代。30~90 kg阶段大白×苏姜、长白×苏姜和巴克夏×苏姜杂交F1代平均日增重分别为693.48、689.05和684.01 g/d,均显著高于皮特兰×苏姜杂交F1代平均日增重628.06 g/d(P≤0.05);皮特兰×苏姜杂交F1代料重比最低,为3.13∶1,巴克夏×苏姜杂交F1代料重比最高,为2.93∶1,大白×苏姜和长白×苏姜杂交F1代分别为3.02∶1和3.03∶1;皮特兰×苏姜杂交F1代的失水率最高,到达41.34%,显著高于大白×苏姜、长白×苏姜和巴克夏×苏姜杂交F1代的失水率30.89%、31.55%和32.42%(P≤0.05);皮特兰×苏姜杂交F1代的肉色较差,为2.32,显著低于大白×苏姜、长白×苏姜和巴克夏×苏姜杂交F1代的肉色2.90、2.88和2.92(P≤0.05)。本研究表明苏姜猪与大白猪、长白猪、巴克夏具有较好的杂交配合力,与皮特兰杂交配合力较差。  相似文献   

5.
大围子猪(罗代黑猪)是湖南省四大名猪之一,具有遗传性能稳定、繁殖力高、肉质细嫩鲜美、杂交效果显著、抗病力强、耐粗饲等优良特性。2011年,长沙县委、县政府明确大围子猪保种与产业开发由湖南天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具体实施。近两年该公司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保种场和扩繁场建设。公司已建成省级大围子猪资源保种场;扩繁场已完成选址和土地流转工作,占地20公顷,力争2013年建设完  相似文献   

6.
IGF2、MUC13、PHKG1、RYR1和VRTN基因是应用于实践生产的影响猪抗病、肉质及生长性能的基因。利用PCR扩增、Sanger测序和RFLP技术在姜曲海猪和苏姜猪核心群中检测了这5个基因的基因型。结果表明:姜曲海猪中的IGF2、VRTN基因和苏姜猪中的VRTN基因的有利等位基因频率相对较低。RYR1基因的检测结果显示姜曲海猪混有外来血缘,需要进行提纯复壮。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常规育种技术,苏姜猪需要经过多世代选育才能将这5个基因的有利等位基因纯合。  相似文献   

7.
澳洲矮牛产于澳大利亚,为当今最小的肉牛品种.湖南省永顺县于2003年9月引进并建立澳洲矮牛扩繁场,通过饲养观察及杂交改良配种试验,其表现性能良好,具有适应性强、性情温顺、耐粗饲、抗病力强、易饲养、饲料报酬高、生长速度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旨在对国外引进猪种杂交后生产及肉质性状进行评估,以筛选优秀的杂交组合模式。选取长白(Landrace)、大白(Yorkshire)、杜洛克(Duroc)和巴克夏(Berkshire)为研究对象,对其纯繁及不同杂交组合的繁殖性能及肉质性状指标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杜巴二元猪的产活仔数、仔猪初生重及初生窝重均高于亲本(P < 0.05)。杜巴二元猪的达100 kg校正日龄、校正日增重及背膘厚均显著优于亲本巴克夏,达30 kg校正日龄显著低于亲本杜洛克(P < 0.05)。杜巴长大的屠宰性能及胴体品质均优于亲本及杜长大(P < 0.05)。结果提示杜巴二元猪遗传了杜洛克生长速度快、屠宰率及瘦肉率高等特点,同时遗传了巴克夏的繁殖性能。其杂交后代杜巴长大在生长、繁殖和屠宰性能等方面均优于杜长大三元杂交猪。  相似文献   

9.
通过嵊县花猪的调查研究,摸清了品种来源及发展、体形外貌、乳头分布、体尺体重、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通过嵊县花猪以及与长白猪、大约克、斯格猪3个外来优良品种公猪杂交组合不同胎次的繁殖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嵊县花猪母猪杂交后的繁殖性能与纯繁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DLY 三元杂商品猪是当前国内外较为优秀的瘦肉型猪种,也是六德乡改变养殖结构,提高养殖效益,实施生猪杂交改良的优先选择品种。但要充分发挥该品种的良种优势,取得最大养殖效益,就必须全面掌握 LY 母猪生产性能和DLY商品猪生长全程各环节生产性能,以便结合养殖场现有生产水平科学调整养殖各环节技术措施,从而实现养殖效益最大化。根据云南省生猪产业技术体系永胜区域推广站的安排和永胜县六德乡兴牧养猪合作社的要求,于2013年1~9月对该场组织完成了LY能繁母猪繁殖性能和DLY三元杂商品猪生产性能测定。  相似文献   

11.
选取胎次、日龄、体重相近的长白×"苏姜"("苏姜"即姜曲海猪瘦肉型品系零世代猪)生长育肥猪60头,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10头,公母各半,采取中草药制剂、中草药V_E/Se合剂、抗生素3种不同添加剂和无鱼粉日粮、含鱼粉日粮2种日粮类型,进行饲养试验和屠宰测定,并对体重70、100 kg时2个阶段血清生化指标等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与抗生素相比,中草药制剂和中草药V_E/Se合剂均能改善生长育肥猪的胴体品质,中草药制剂还能提高生长育肥猪生长速度;2种日粮类型间猪生产性能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黄淮海黑猪(淮猪),属古老的华北型猪种,是我国新淮猪、沂蒙黑猪等培育猪种的亲本,是培育杂交改良品种的良好育种素材。淮猪被毛黑色,体形紧凑,四肢粗壮,适应性强,耐粗饲,抗病力强,性成熟早,产仔率高,在中国猪系中属多产品系。淮猪生产性能良好。纯繁情况下,6月龄平均体重75kg,背膘厚3cm,屠宰率65%,瘦肉率44.5%。  相似文献   

13.
葡萄组培苗日光温室微型扦插扩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日光温室进行葡萄试管苗微型茎段扦插的扩繁方法,是生物技术领域的1项创新,取代了传统的组培培养室继代生产扩繁模式,实现了常规条件下的扩繁生产。简述了葡萄试管苗日光温室微型扦插扩繁技术,并将利用该技术扩繁的小苗与传统培养的小苗在生长特性及抗病性方面进行了比较,还比较了该技术与传统技术的扩繁效率。结果表明:该技术提高了扩繁增殖效率2~3倍,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生产扩繁的幼苗健壮,株型紧凑,叶片浓绿,抗病性强,外移成活率高。为今后生物技术领域大规模组培扩繁、生产开发,探索了1条实用化较强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DNA水平上为苏姜猪的选育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对293头苏姜猪的ESR基因和FSHβ基因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分析不同多态性间繁殖性能(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初生重)的差异,探讨将ESR基因和FSHβ基因作为标记辅助选择用于苏姜猪核心群选育的可行性。[结果]苏姜猪ESR基因位点上的3个基因型AA型、AB型、BB型的频率分别为38.25%5、7.54%和4.21%,而FSHβ基因位点上AA型、AB型和BB型的频率分别为21.33%、37.2%和60.07%。在ESR基因位点上BB型和AB型苏姜猪的总产仔数显著高于AA型,而BB型苏姜猪的产活仔数显著高于AA型和AB型。FSHβ基因位点上3个基因型苏姜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初生重差异均不显著。[结论]ESR基因可作为辅助标记选择用于苏姜猪核心群的选育,以提高其繁殖性状。  相似文献   

15.
对80头大约克、甘肃白猪及其正反杂交猪进行了纯繁和不同杂交方式的同期对比,并对40头猪进行了屠宰测定和胴体分析,结果表明外引猪种和本地猪种的生长差异是在660kg体重以后形成。正反杂交效果在不同性状上表现不一。繁殖性能正文优于反交,获得14%~22%的杂交优势率;肥育性能反交优于正交,平均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分别获8%和6%的优势率;正反杂交均可显著降低皮厚和板油比率,但反交胴体瘦肉率高,胸体品质优于正交。正反杂交的性状表现向母本回归,两者在生长速度的差异亦是60kg体重后形成。  相似文献   

16.
为深度保护和开发宁乡猪,宁乡县有关部门决定完善保种场及保护区的保种规模,增加保种血缘。建设宁乡猪保种站,在保护区建设宁乡猪扩繁场。开发利用青龙寨,确保青龙寨在2012年5月试营业,6月正式开园,并成功  相似文献   

17.
母猪批次生产是一种母猪高效的繁殖体系,有利于猪场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有利于猪场的管理,有利于猪群处于同一健康、免疫状态,有利于猪场的生物安全,有利于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率。迫于近两年来的非洲猪瘟侵袭,更多的猪场愿意采用批次生产模式。文章阐述了批次生产技术在北京市SPF猪育种管理中心扩繁场的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组培扩繁技术规程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马铃薯组织培养苗(组培苗),由于具有繁殖速度快,生长整齐一致,高产、优质,性状稳定和便于运输等优点,所以马铃薯主要生产国都采用这一技术.为了长期保持优良品种的生产潜力,需生产无病毒基础种,组培苗的培育则是种薯生产的基础.巴彦淖尔市农业科学院从2002年开始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组培扩繁技术,在多年研究实践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组培扩繁技术规程,供广大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9.
于1993年末引入英系大约克夏猪进行饲养观察,选种选配,扩群繁殖和杂交利用等试验,表明其生产性能良好,母猪平均年产11.16头,活产仔数10.92头,20日龄活仔数9.86头,20日龄窝重46.32公斤,生长猪平均日增重804克,料重比2.53:1.90公斤体重屠宰,平均膘厚2.14厘米,胴体瘦肉率61.29%,与长白杜洛克杂交,杂交优势明显,种猪群由45头扩大到94头,推广种猪1710头,取得了  相似文献   

20.
为了测定三系配套母猪的配合力,在华农温氏皇宫猪场,对5种组合W211、W212、W362、W351和W352的杂交母猪生长发育性能进行对比;用S121系公猪与上述5种杂交母猪配种,生产商品肉猪,比较不同杂交母猪的生长性能、胴体性能、体型外貌和繁殖性能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杂交母猪的体型外貌有一定差异,其中,W211系猪乳头数偏少、体长偏短;W212系猪有效乳头数较多、体长中等;W362系猪有效乳头数偏少、体长短;W351系猪有效乳头数偏少、体长较长;W352系猪有效乳头数较多、体长最长。W352系母猪在产仔性能和配种分娩率方面都比W211系母猪要好,其中,一胎猪胎均总仔高0.7头,胎均活仔高0.6头,胎均健仔高0.5头;经产猪的胎均总仔高0.7头,胎均活仔高0.9头,胎均健仔高0.8头。W352系猪生长速度快、背膘稍偏厚。不同杂交母猪都有一定的杂交优势,但W352系母猪在产仔数方面的杂交优势率较明显(大于5%)。W352系猪体型高长、繁殖性能优势明显;三系母猪因杂交优势、高产纳入利用,平均每头出栏肉猪新增获利达13.9元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