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东乡花猪×东乡花猪、长×杜东、长大×杜东3个组合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繁殖与生长性能、胴体品质、肉质特性,结果表明:四元杂交组合的繁殖性能良好,日增重766.34 g,料重比2.78∶1,胴体瘦肉率60.70%,杂交效果优于三元杂交,各组猪的肌肉都具有鲜红的肉色、良好的持水性能。  相似文献   

2.
1983年对杜洛克×淮猪、汉普夏×淮猪、长白×淮猪、大约克×淮猪几个二元杂交组合进行了测试,肯定以杜淮为最佳;其日增重为572克,分别比其它杂交组合高15~48克,比淮猪高142克,料重比为3.32:1,瘦肉率为51.2%。1984年,我们对杜淮猪日粮中粗蛋白质的水平作了调整,在新沂、睢宁两县种猪场进行了试验。以测试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喂猪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大河猪与巴克夏、长白猪和杜洛克猪杂交,其后代肥育期日增重分别达到548.4g、637.6g和631.3g。长×大、杜×大组合的瘦肉率分别达到52.32%和53.32%。295头杜×大组合中试的日增重为592.2g,瘦肉率达到54.79%,利用大河猪的品系母猪作杂交母本则性能更好。杜×大组合中的不同杜洛克公猪的后代在肥育性能上亦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是《推广瘦肉型杂交猪》重点科技承包项目的重点配套研究课题。1987—1989年分别对杜×甘白、杜×甘黑、汉×甘白、汉×甘黑、长×甘白、长×甘黑、大约×甘白(杜:杜洛克猪;汉:汉普夏猪;长:长白猪;大约:大约克夏猪;甘黑:甘肃黑猪;甘白:甘肃白猪。)的七个杂交组合和甘白×甘白、甘黑×甘黑、甘白×甘黑三个母本专试组进行了测定。育肥试猪共178头,屠宰试猪共114头。结果表明,杂交组合的肥育和屠宰各项指标均高于母本纯繁对照,日增重高55.18克相似文献   

5.
不同精粗比全价颗粒饲料对4~6月龄犊牛增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3种精粗比不同的全价颗粒饲料,研究了不同精粗比对4~6月龄利木赞×鲁西黄牛杂交犊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采食不同精粗比日粮的试牛增重差异显著(P<0.05),精粗比例较高的日粮(1.22∶1),其试牛增重速度较快,随着精粗比例的下降,其增重速度也逐渐下降;采食不同精粗比日粮的试牛料重比差异显著(P<0.05),但精粗比例高的日粮的料重比显著低于比例低的日粮。  相似文献   

6.
以荣昌猪保种核心群为基础,对荣昌猪不同组合的两系和三系杂交后代进行繁殖、生长、胴体及肉质 性能方面的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在繁殖性能上,大约克× 荣昌(YR)二杂经产母猪总产仔数为13.07(±2.5),与 母猪长白× 荣昌(LR)二杂母猪无显著差异,但显著优于纯种荣昌猪,繁殖性能的杂交优势明显;在生长速度方 面,LR 的日增重为635.28 g,显著高于YR 的日增重593.41 g;杜洛克×长白× 荣昌(DLR)三系杂交商品猪的日增 重和达100 kg 日龄分别为775.88 g、190 d,极显著高于杜洛克× 大约克× 荣昌(DYR)商品猪的相应指标。在胴 体和肉质方面,LR 和YR、DLR 与DYR 在大多数指标上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波尔山羊与山西本地山羊杂交改良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波尔山羊是世界著名的优秀肉用山羊品种,有“肉羊之父”的美称,具有体格高大、后躯发达、生长发育快、肉质性能好、屠宰率高、繁殖无季节性、适应性强、杂交改良各地山羊增重效果显著等特点。通过对波尔山羊×洪洞奶山羊(波奶)、波尔山羊×安哥拉山羊(波安)、波尔山羊×黎城大青羊(波青)3个杂交组合羔羊与纯种黎城大青羊作对比,各杂交组合在生长特性、育肥特性、屠宰性能及羊肉品质方面,都表现出良好的性能。特别是黎城大青羊,作为山西省的优良地方山羊品种,其良好的适应性和产肉性能表现突出,波青杂交羔羊也表现突出;奶山羊作为杂交母本,有良好的体形和泌乳性能,所产羔羊不论在产羔率还是羔羊生长速度上比其他品种有明显提高,但在肉质上需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8.
岔路猪及其杂交组合繁殖和肥育性能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岔路猪在气候条件较差的冬季和夏季其生理指标(体温、呼吸次数、脉博)均为正常值;6月龄体重57.23±4.5kg、第2~3次发情期持续时间为50.88±7.97h。杂交组合大杜岔和杜岔产仔数分别为14.88和14.25头,与岔路猪相近,60日龄窝重表现了明显的杂种优势。杂交组合大杜岔日增重(708.3g)、料重比(2.72)和瘦肉率(57.85%)均明显高于杜岔。  相似文献   

9.
研究测定了鲁烟白猪与鲁育杜洛克杂交商品猪的生长肥育性能、胴体性能及肉品质。结果表明:鲁育杜洛克×鲁烟白猪组合生长性能较高,与鲁烟白猪×鲁烟白猪相比,平均日增重提高6.37%(P>0.05),料重比降低7.98%(P>0.05);鲁育杜洛克×鲁烟白猪组合胴体性能显著提高,眼肌面积和瘦肉率分别提高47.89%(P<0.01)和10.69%(P<0.05);平均背膘厚和脂肪率分别降低27.70%(P<0.01)和22.20%(P<0.05),肌肉干物质含量提高5.25%(P<0.05);背最长肌17种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差异;背最长肌脂肪酸含量差异显著,棕榈酸和硬脂酸含量分别提高54.63%(P<0.01)和54.24%(P<0.05);油酸和亚油酸以鲁烟白猪×鲁烟白猪较高,分别比鲁育杜洛克×鲁烟白猪提高42.36%(P<0.01)和39.48%。  相似文献   

10.
不同杂交组合牛舍饲生产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A组(本×西)×利、B组(本×夏)×利、C组(本×西)×皮、D组(本×夏)×皮的4个组合的三元杂交母犊牛生产性能测定和三元杂交公犊牛直线育肥试验,得出(本×西)×利三元杂交母牛的环境适应能力和繁殖性能优于其他组合。(本×西)×利杂交公犊牛平均胴体重和净肉重分别为315.6和282.6kg;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为59.72%和53.47%,均高于其他3个组,差异显著;杂交公犊牛料、肉比为3.04,创产值5 652元/头,经济效益为1 652元/头,高于其他3个组,而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1.
乐平猪与外来瘦肉型猪杂交试验,设有二元组合3个、三元组合6个、亲本对照组5个,试猪206窝,1993头,猪宰测定189头。日粮营养水平母猪料每公斤含有消化能1.9~2.8兆卡,粗蛋白质11%~14%;肥猪料分别为2.7~2.8兆卡和15%~16%;仔猪料亦为3兆卡和18%。经六年研究,已筛选出三个较优组合:大乐二元杂交组合,平均产仔11.08头,育成8.85头、窝重123.35公斤、日增重563.9克、料肉比3.35:1,胴体瘦肉率50.68%,肌肉粗蛋白19.04%;长大乐三元杂交组合依次为12.61头、9.72头、145.17公斤、548.2克、3.29:1,56.18%和19.84%;杜长乐三元杂交组合亦为12.73头、9.85头、131.09公斤、570克,3.41:1、60.06%和19.94%。这几个组合,已在赣东北地区推广应用,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用10头贵州白香猪分为空白对照组(3头)和试验组(7头),试验组分别按5 000 mg/kg体重(1头)、3 000 mg/kg体重(1头)、2 000 mg/kg体重(2头)、1 000 mg/kg体重(3头)经口灌胃一次染毒,从急性毒性效应、临床中毒症状、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变化3个方面探讨敌百虫对贵州白香猪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敌百虫对贵州白香猪的最小致死量(Dn)为1 000 mg/kg体重,全致死量(Dm)为2 000 mg/kg体重.同时探讨了大剂量、长期接触敌百虫可能引起动物免疫功能下降及血循状况改变,进而严重危害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揭示ARHGEF37基因多态性及其对猪生长性状的影响,为利用该基因标记推进滇撒猪配套系的进一步选育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74头杜撒♂×大长撒♀F1代猪为试验材料,采用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ARHGEF37基因外显子8多态性,采用最小二乘模型分析各SNP位点基因型及单倍型组合对5个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在杜撒♂×大长撒♀F1代猪ARHGEF37基因外显子8上检测出C1262G、T1293C、G1395A和C1398T 4个SNPs位点,分别以CC、TT、GA、CC基因型、等位基因C、T、G、C及单倍型CTGC的频率最高;除T1293C位点外,其余各位点的杂合度在0.4552~0.4940,遗传多样性较丰富。C1262G位点GG基因型个体达100 kg体重日龄(258.93±2.95 d)显著高于CG基因型个体(249.87±2.68 d)(P<0.05,下同),CG基因型个体30~60 kg日增重(462.44±15.44 g)显著高于CC基因型个体(409.29±14.30 g);T1293C位点TT基因型个体30~60 kg日增重(445.04±9.70 g)极显著高于TC基因型个体(329.33±42.26 g)(P<0.01),TT基因型个体30~100 kg日增重(516.96±6.44 g)显著高于TC基因型和CC基因型个体(470.92±28.08 g和480.64±16.94 g)。此外,达60 kg体重日龄和达100 kg体重日龄均以CTGC/GTGC组合最短(161.84±5.07 d和241.00±5.11 d),CTGC/CCGC组合最长(188.80±11.33 d和272.60±11.42 d);30~60 kg日增重和30~100 kg日增重分别以CTGC/GTAT组合和CTGC/GTGC组合最高(479.56±20.66 g和545.42±19.76 g),均以CTAC/CCGC组合最低(275.00±84.33 g和437.00±55.88 g)。【结论】ARHGEF37基因的G1395A和C1398T位点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C1262G位点的CG基因型、T1293C位点的TT基因型及CTGC/GTGC单倍型组合对杜撒♂×大长撒♀F1代生长性状的影响较大,携带有CTGC单倍型个体的各生长性状均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4.
F1代猪体脂、肌肉脂肪和游离脂肪酸组分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定远”猪为母本与“杜洛克”、“大约克”和“长白”猪杂交 ,F1代猪皮下、肾周和腹部脂肪沉积均减少 ,其中以长白×定远猪和大约克×定远猪更为明显 ,有效地改善了猪胴体品质。猪肌肉大理石纹评分结果表明 ,长白×定远和大约克×定远F1代猪肌肉脂肪含量仅为 1 70 %和 1 5 0 % ,明显低于对照 (定远猪 )的 3 2 6 % ,这主要是肌间脂肪和结缔组织减少所致。肌肉脂肪酸组分分析表明 ,3个杂交组合及对照猪肉中游离脂肪酸以C18∶1含量最高 ,达 43 86 %~ 5 0 6 2 % ,其中对照 (定远猪 )和长白×定远猪显著高于其它 2个杂交组合猪 ;杜洛克×定远和大约克×定远猪的C18∶2含量与定远猪接近 ,这些游离脂肪酸可能与其较好地保留猪肉的风味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富集环境对育肥猪生产性能、胴体品质和肉质影响,将杜长大(杜洛克×长白×大白n=60)、大杜民(大白×杜洛克×民猪n=60)和杜长民(杜洛克×长白×民猪n=60)育肥猪分别饲养在富集和贫瘠环境圈舍,测定其生产性能,胴体品质及肉质。结果表明,畜舍环境对育肥猪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但富集环境中育肥猪屠宰后24 h肌肉p H(p H24)显著高于贫瘠环境(P0.05);与大杜民和杜长民相比,杜长大生长至100 kg时间短(P0.001),日增重和胴体眼肌面积较大(P0.05),胴体平均背膘厚较小(P0.05);大杜民和杜长民p H24显著高于杜长大(P0.05)、肉色亮度(L*)显著低于杜长大(P0.05)。富集环境对育肥猪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无显著影响,但有助于改善肉质。民猪杂交育肥猪生产性能稍差,胴体脂肪比例偏高,肉多汁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选用体重约20 kg的杜枫姜三元杂交猪180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45头。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基础日粮+100 mg/kg低聚木糖(第1组)、基础日粮+150 mg/kg低聚木糖(第2组)、基础日粮+200 mg/kg低聚木糖(第3组),研究不同处理对生长猪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沙门氏菌数量均有所下降,且第2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2、3组大肠杆菌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下降了3.9%、0.7%;各试验组肠道乳酸杆菌数量均有增加趋势,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1.1%、1.4%、1.4%。  相似文献   

17.
山西瘦肉型新品系晋阳白猪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梅山猪为第一母本系,与外种猪汉普夏和大约克夏进行杂交,采用继代选育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经过18年7个世代的选育,以繁殖性能、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作为主选性状,育成了山西瘦肉型猪新品系晋阳白猪。7世代的初产母猪和经产母猪的总产仔数、活产仔数、断奶窝质量分别达11.3头、10.6头、72.8kg和13.3头、12.6头、87.3kg;180日龄后备母猪个体质量达91.87kg,公猪93.38kg;后备猪同胞肥育性能(体质量20~90kg)日增质量703g;90kg体质量的瘦肉率为58.9%,眼肌面积31.87cm2,平均背膘厚2.0cm。对母本系繁殖性能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得到的公共条带数较多,多态条带数较少,多态频率较低。ESR基因和FSHβ基因的基因型在总产仔数、活产仔数和断奶头数方面对晋阳白猪的影响显著,而对晋阳白猪的初生质量和断奶质量影响不显著。说明晋阳白猪的主选性状全面达到了育种目标,表明遗传变异稳定、选育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萝卜自交不亲和基因的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荧光显微镜技术和种子结实分析方法对7个中国型萝卜(Raphanus sativus L. var.longipinnatus Bailey)自交系进行研究其自交不亲和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多数自交系为自交不亲和.采取完全杂交组合方法进行筛选.从品种比较和结实情况看,杂一代27-1-3×18-1, 27-1-3×18-2, 27-1-3×18-3和27-1-3×18-6 以及部分77-2×18-11 和77-4×18-7有较好的园艺性状,如整齐度、叶色深绿无毛、肉质根呈圆筒状、根皮光滑、根质紧实、根重360~400 g,这些性状符合市场要求.前期试验结果表明,这些杂一代的根产量都明显高于普通品种,但还有待在农户的地里做进一步的试验.  相似文献   

19.
草原红牛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动物模型和DFREML,估测了1988年12月至1994年12月期间出生的1050头草原红牛的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草原红牛的初生重的遗传力为0.361,6个月龄体重的遗传力为0.360,18个月龄体重的遗传力为0.251,体高的遗传力为0.409。体长的遗传力为0.426,尻长的遗传力为0.561,胸围的遗传力为0.374,管围的遗传力为0.592;初生重和6个月龄体重之间的遗传相关为0.491,与18月龄体重之间的遗传相关为0.667。6个月龄体重在18月龄体重之间的遗传相关为0.556,18个月龄体重与18个月龄体尺的遗传相关在0.673-0.993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