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0 毫秒
1.
辣椒素的提取与分析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辣椒粉中提取辣椒素,对比研究了乙醇提取和氢氧化钠溶液提取方法,优化了提取工艺和色辣分离工艺。测定了大孔树脂和强碱离子交换纤维对辣椒素溶液的饱和吸附量。建立了用来对辣椒素样品中辣椒碱和二氢辣椒碱的含量进行快速分析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并对市售5个辣椒素产品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采用95%乙醇提取的方法提取效率高,操作简单,具有工业应用价值。采用0.4%的NaOH溶液溶解,正己烷两次萃取的工艺能够实现色辣分离,工艺流程简单,分离时间短,辣椒素粗品纯度为74.61%。强碱离子交换纤维对辣椒素的饱和吸附量达到70.31 mg/g,吸附速度快,适合作为辣椒素提纯的吸附材料。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快捷准确,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2.
石杉碱甲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研究了石杉碱甲的提取工艺.系用有机酸浸提、萃取、反萃取、脱色和重结晶等化学分离技术从千层塔中提取、纯化石杉碱甲.结果表明:①pH对石杉碱甲的存在形态有很大影响;②一定酸度下的液液萃取除杂效果理想;③活性炭的用量及吸附条件对除杂效果影响显著;④低温下氯仿的重结晶可得到纯度大于99%的高纯度石杉碱甲.  相似文献   

3.
溶剂及pH值对皂化后辣椒碱萃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辣椒油树脂皂化液中辣椒碱的萃取纯化条件,以辣椒油树脂为原料,通过对皂化溶液选用不同的萃取溶剂(石油醚、正己烷、乙酸乙酯、乙醚)和调节不同pH值(6.50、7.50、8.50、9.50、10.50)来确定萃取辣椒碱的最佳工艺参数,并利用GC-MS法测定不同条件下苹取液中辣椒碱类化合物与杂质的组分及其相对含量.结果表...  相似文献   

4.
辣椒果实中辣椒碱和二氢辣椒碱的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辣椒中引起辛辣味的主要化学成分辣椒碱和二氢辣椒碱的含量为标准,利用HLPC法测定了不同辣椒品种果实整体及不同部位中辣椒总碱的含量。结果显示,辣椒总碱含量占干重变化范围为0.02%~0.582%;辣椒碱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朝天椒>线辣椒>羊角椒>青椒>彩椒,辣椒碱含量占辣椒总碱变化范围为37.0%~66%;二氢辣椒碱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朝天椒>线辣椒>羊角椒>彩椒>青椒,二氢辣椒碱含量占辣椒总碱变化范围为23.8%~53.1%。辣椒果实不同部位辣椒碱含量的趋势为胎座>果皮>种子。  相似文献   

5.
 笔者为明确辣椒碱消费程度,保证麻辣火锅底料产品质量,研究了麻辣火锅底料中辣椒碱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ODS色谱柱,检测波长为280nm,以甲醇和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测定了麻辣火锅底料中的辣椒碱含量。结果显示,清油火锅底料中辣椒碱含量为0.068mg/g,牛油火锅底料中辣椒碱含量为0.077mg/g,方法加样平均回收率为101.85%和102.69%。  相似文献   

6.
探讨以烟叶浸膏为原料,经醇碱溶液皂化,采用乙醇水溶液和石油醚混合溶液萃取皂化物中的茄尼醇,再以甲醇分离茄尼醇,并经层析柱纯化,制备高纯度茄尼醇;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样品中茄尼醇含量,流动相为乙腈∶异丙醇=7∶3,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为1.0 m l/m in,柱温为室温,测定结果是样品中茄尼醇含量达98.5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5%,标准偏差为1.75%。  相似文献   

7.
为了测定牛场辣椒单椒重、果型指数等感官形态和辣椒碱、辣椒红色素含量,分析牛场辣椒的品质,本试验随机抽取牛场鲜辣椒与干辣椒各50个,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辣椒碱和辣椒红色素含量,用蒽酮比色法检测可溶性糖含量,用灼烧重量法检测灰分含量。结果表明,牛场鲜椒中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分别为1.314 mg/L及4.530 mg/L;牛场干辣椒中辣椒红色素的含量为170.271 mg/kg,辣椒碱含量为1.652%,可溶性糖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牛场辣椒的辣椒碱、辣椒红色素、可溶性糖含量等理化性状明显优于贵州地区其他牛角椒,是具有独特地方特色的牛角辣椒品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牛场辣椒重量及果型指数等感官形态和辣椒碱、辣椒红色素含量,分析牛场辣椒品质。方法:随机抽取牛场鲜辣椒与干辣椒各50个,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辣椒碱及辣椒红色素,蒽酮比色法检测可溶性糖,灼烧重量法检测灰分。结果:牛场鲜椒中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分别为1.314 mg/L及4.530 mg/L;牛场干椒中辣椒红色素的含量为170.71 mg/kg;干椒辣椒碱含量为1.652%;干辣椒可溶性糖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牛场辣椒是均有独特地方特色的牛角辣椒品系。  相似文献   

9.
以欧洲紫杉(Taxus Daecata)枝叶为原料,提取并分离活性成分10-脱乙酰基巴卡亭(10-DAB)。通过对提取溶剂和提取条件的筛选,得出以丙酮/乙酸乙酯混合溶剂在65℃回流提取为最佳提取条件。改进了传统以二氯甲烷/水萃取条件,而以二氯甲烷/20%乙醇2%氢氧化钠水溶液萃取,降低了乳化提高了产品含量和收率。利用柱层析色谱技术及重结晶技术等现代分离技术分离并纯化了10-DAB,并通过HPLC进行含量测定,最后得到含量96.8%、总收率为67.2%的10-DAB。  相似文献   

10.
荷叶中含有生物碱等多种有效成份,同时具有药食两用的功效.本文研究了荷叶提取物的分离和纯化条件与荷叶乙醇提取物对脂肪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发现荷叶中各生物碱的含量为0.1~0.6%,经大孔树脂预纯化后,生物碱的含量提高近100倍.当流动相中三乙胺含量增加至0.2%时,峰形明显改善,各色谱峰重叠部分小,高纯度收集部分加宽;1 mg/ml荷叶提取物对脂肪酶的抑制作用为11.25%,荷叶碱的抑制活性为25.77%,N-降荷叶碱的抑制活性为21.37%,O-降荷叶碱的抑制活性为24.63%.  相似文献   

11.
以零陵红衣葱为原料,探讨不同萃取剂、料液比、时间、温度、提取次数对葱油树脂产品得率的影响,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 MS)对零陵红衣葱葱油树脂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检测各化合物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零陵红衣葱葱油树脂最适提取工艺条件为:以石油醚为萃取剂,提取温度47 ℃、提取时间100 min、料液比1∶8、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零陵红衣葱葱油树脂的产品得率为0638 4%。在零陵红衣葱葱油树脂样品中共检测出18种挥发性化合物成分,占其色谱流出总量的9781%,其中,含硫化合物占383%,酸类占2447%,酮类占271%,醇类占1706%,酯类占1081%,醛类占036%,包括二甲基二硫醚、1,3 二噻烷、己醇、二十烯醇、2 甲基 2 戊醇、3 羟基 2 丁酮、5,7 二甲基色酮 3 甲醛、棕榈酸、十八二烯酸、十八烯酸、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相似文献   

12.
萃取法制备辣椒碱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影  古绍彬  张永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685-9686
为辣椒碱的制备奠定理论基础。以辣椒为原料,研究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及时间对提取得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有机溶剂萃取法制备辣椒碱的提取工艺。提取辣椒碱的适宜条件为:乙醇浓度50%~70%,浸提温度60~80℃,浸提时间1 h内,料液比1∶8~1∶15。4个因素对辣椒碱提取得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间>料液比。最佳工艺是:70%的乙醇浸提辣椒3次,料液比为1∶10,提取温度80℃,浸提时间1 h,按此工艺,辣椒素得率达0.456%±0.048%。有机溶剂萃取法有效地提取了辣椒碱,且对辣椒中的其他成分没有破坏作用,是制备辣椒碱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微波预处理提取辣椒碱工艺及抑菌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雅婷  陈秋萍  李天俊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476-20478
[目的]对微波预处理法提取辣椒碱工艺及辣椒碱的抑菌效果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方法]在常规溶剂浸提法的基础上,在浸提之前加入微波预处理过程;参照GB 10783—2008方法,采用FAO紫外双比色法测定辣椒碱含量;采用抑菌圈法测定提取所得辣椒碱的抑菌效果。[结果]提取辣椒碱的适宜工艺为:浸润剂为95%乙醇溶液,料液比为1∶10,微波功率200 W,微波预处理时间2 min,浸取温度40~50℃,浸取时间2 h,浸提次数3次。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辣椒碱提取液对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均表现出一定的抑菌作用,其抑菌效果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其中对裂殖酵母的抑菌效果最明显,对细菌抑菌效果最弱。[结论]微波预处理法显著提高了辣椒碱提取速度以及提取效率;辣椒碱提取物具有广谱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4.
微切助互作技术辅助提取辣椒红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微切助互作技术辅助提取辣椒中辣椒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本试验以辣椒红色素的吸光度和色价为指标,考察微切助互作技术辅助提取辣椒中辣椒红色素的影响因素,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Na2CO3助剂用量为5%(w/w),研磨时间为40min,溶液95%乙醇,料液比为1:70(g:ml)。在该条件下检测红色素色价,较热回流法提高了15.09%。  相似文献   

15.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对番茄红素油树脂中的有机溶剂残留进行反向萃取.探讨了不同压力、温度、流量、时间对有机溶剂去除效率的影响,筛选出最佳去除条件:压力20 685.0 kPa,温度45 ℃,CO2流量2.0 L/min,提取时间4 h,溶剂最终去除率达89%.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和寻找克服以往玉米须黄酮及其单体纯化工艺不足的技术,分离玉米须黄酮及其单体。[方法]以玉米须浸膏为原料,采用萃取和模拟移动床色谱相结合的办法分离高纯度玉米须黄酮,并优化其纯化工艺。[结果]所得产品和检测结果符合要求,明确了玉米须黄酮的纯化工艺路线。[结论]规模化精细分离技术和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技术可用于高纯度玉米须黄酮的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17.
循环超声法提取花椒油树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一种超声辅助提取花椒油树脂的方法,该文以GC-MS的分析结果为定性指标,评价提取物中风味物质的组成与含量特点,以提取得率为定量指标对循环超声仪辅助提取花椒油树脂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提取溶剂为无水乙醇和石油醚体积比率为8∶2、原料粒度40目、液固比为10∶1、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30 min、超声功率600 W是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此条件下花椒油树脂的得率为26.11%,较索氏提取器提取和非循环超声辅助提取方法的得率分别提高3.86%和8.40%。该方法耗时短、提取组分完全,并为类似天然食品添加剂的提取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胡椒油树脂的抗氧化性及抑菌性.[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黑、白胡椒油树脂,分别测定了2种胡椒油树脂的还原力、对DPPH.的清除力、抑制油脂过氧化能力以及抑菌活性.[结果]试验表明,2种胡椒油树脂的还原力相当,对DPPH·自由基有着较好的清除效果,浓度达到2 mg/ml后,清除率达到80%;黑、白胡椒油树脂对猪油和芝麻油2种油脂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其抗氧化效果随胡椒油树脂浓度的增大而增强;黑、白胡椒油树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均具有良好的抑制能力,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7.5、7.5、15.0 mg/ml.[结论]研究可为胡椒油树脂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柴胡单体皂苷的分离条件,采用超声波提取,正丁醇萃取,硅胶GH柱层析分离,层析检测方法。结果表明乙酸乙酯:95%乙醇(8:2)分离出三个单体化合物,说明硅胶柱层析可用于柴胡皂苷的制备性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