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9 毫秒
1.
以甜椒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甜椒中维生素C的工艺条件,研究提取液的种类、浓度、pH值、提取温度、时间对其维生素C提取量的影响,应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甜椒中维生素C的含量。得出甜椒中维生素C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液为偏磷酸-乙酸、提取液浓度为0.02g.mL-1, pH值为2,提取温度为25℃,提取时间为30min,含量为97.34mg.100g-1。该方法简便、准确且提取率高,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利用果蔬提取维生素C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刺梨中敌敌畏、甲胺磷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以刺梨为原料,利用不同提取温度(25℃、30℃、35℃、40℃、45℃、50℃)及不同提取时间(1min、3min、10min)考察刺梨中敌敌畏和甲胺磷加标回收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25~45℃,回收率随温度的提升有显著提高; 45℃之后,回收率随温度提高趋于平缓,甚至下降;在1~3min,提取时间越长,回收率越高; 3min后,回收率随时间上升的趋势减缓。适当提升提取温度和适当延长提取时间能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乌饭叶中黄酮、多酚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  张庆庆  乔璐  叶建芬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7):4158-4163
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乌饭(Vaccinium bracteatum Thunb.)叶黄酮、多酚的提取工艺,并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乌饭叶黄酮、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50%乙醇,料液比1∶41,提取时间50 min,提取温度83℃,该条件下黄酮、多酚得率分别为33.4、23.5 mg/g.乌饭叶提取液清除DPPH·、·OH的IC50分别为4.8、11.3μg/mL,其清除能力强于维生素C;同时,其还原能力强于维生素C,说明乌饭叶提取液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李文芬  谭玉婷  曾宪强  汪波 《农学学报》2021,11(12):105-108
为解决草莓采后果实腐烂变质问题,将草莓置于甘草提取液、乳酸钙溶液、蒸馏水中浸泡1 min,取出晾干后常温贮藏,比较3组草莓失重率、腐烂率、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贮藏7天后,甘草提取液组草莓失重率降低34.72%、腐烂率降低31.56%、可溶性糖含量提高99.10%、维生素C含量提高154.5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提高206.24%,乳酸钙处理和甘草提取液保鲜效果没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期内,2种处理方法均可提高草莓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5.
金银花·红茶复合保健饮料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照军  马汉军  刘玺  孔瑾  黄星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508-6510
[目的]研究金银花、红茶复合保健饮料的工艺。[方法]以金银花、红茶提取液、蔗糖、柠檬酸为主要原料,经调配、灌装、杀菌(85~90℃,1~2 min)等工艺制成一种新型保健饮料。通过L9(34)正交试验,分别确定了金银花、红茶的最佳提取工艺及其复合保健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金银花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量为40倍,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30 min;红茶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水量为50倍,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15 min;金银花、红茶复合保健饮料的最佳配方为:金银花与红茶提取液体积比3∶7,糖11%,柠檬酸0.05%。[结论]该产品具有金银花的甘苦和红茶浓郁的茶香,酸甜适中,清爽适口,并具有消炎解毒、降脂明目等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白茅根为原料,采用乙醇浸提法,考察不同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白茅根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对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总还原力进行测定,研究白茅根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并与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维生素C的抗氧化作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白茅根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料液比为1 g∶40 m L,乙醇浓度为80%,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150 min。白茅根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和还原能力明显小于相同浓度的维生素C,略高于相同浓度的BHT,说明它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实验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商陆根中的总皂苷,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皂苷含量,以人参皂苷为指标成分,测定波长为540nm,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对总皂苷提取液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浓度80%,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2h,料液比1∶20,商陆总皂苷提取液浓度分别达到最大值。以乙醇浓度(A)、提取温度(B)、提取时间(C)3个对皂苷提取影响较大的因素,以总皂苷提取率为指标设计正交实验,3个因素对商陆总皂苷提取液浓度的影响大小为:CBA,提取工艺条件A1B1C2,即乙醇浓度8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2h,该条件下商陆总皂苷提取液浓度达到最大值0.141mg/g。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声铺助提取法提取青钱柳多糖,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了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液料比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BBD(Box-Behnken)实验对青钱柳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料液比为20∶1,提取时间为50 min,提取温度为60 ℃时青钱柳多糖提取率最高,达到16.5%;采用活性炭对提取液进行脱色处理,结果表明,活性炭脱色效果不明显,且对多糖有较大的吸附。  相似文献   

9.
草莓营养价值丰富,深受大众喜爱,但其易腐易霉问题致使种植户以及销售商颇受困扰。试验以中药材金银忍冬为原材料,采用乙醇提取法提取制备不同体积分数(0(CK)、0.025%、0.055%、0.085%、0.100%)提取液,研究不同体积分数金银忍冬乙醇提取液对草莓常温贮藏营养品质和贮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金银忍冬提取液能降低草莓的呼吸强度,延缓细胞通透性增加和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总糖、维生素C以及类胡萝卜素等指标的下降趋势,有效减少损失率,从而达到控制腐烂、维持良好品质的目的;其中,0.100%提取液保鲜效果最好,贮藏后期损失率可控制在3%以内。0.100%金银忍冬提取液可考虑作为保持草莓营养品质、延长草莓保鲜期的天然植物保鲜剂。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凤丹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Fengdan)叶的多酚提取率,采用纤维素酶法提取叶中的多酚,以多酚提取量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纤维素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H 4个因变量,进行响应面试验,建立各因变量与响应值之间的数学模型,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曲面回归方程拟合性良好,其中纤维素酶用量和酶解温度的交互作用显著,得到多酚的最优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150 U/mL、pH 5.0、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105 min,在此条件下,多酚提取量达到34.66 mg/g,与模型预测值35.10 mg/g接近。凤丹叶片提取液对DPPH·清除率在提取液浓度为0.06 mg/mL时达到82.15%;对·OH清除率在提取液浓度为0.32 mg/mL时达到27.10%;铁氰化钾还原力在提取液浓度为10 mg/mL时,吸光度为3.41。  相似文献   

11.
超声波法提取黄芩中总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石春红  郑有飞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287-7289
[目的]筛选提取总黄酮的最佳条件。[方法]黄芩粉碎后,经过不同处理,研究不同因素对萃取液吸光度的影响。[结果]以60%乙醇作萃取剂的提取效率最高,浸泡时间越长,吸光度值越小。超声处理30min时,萃取液在各波长下的吸光度值均最高。吸光度值随料液比值增大而增大。从30~50℃时,黄芩萃取液的吸光度值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当温度升高至60℃时,吸光度值已无太大变化,甚至出现下降。二次萃取的吸光度值仅相当于一次萃取的10%。超声波萃取法优于索氏提取法。[结论]超声萃取黄芩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是:萃取剂为60%的乙醇水溶液,料液比1∶50(g/ml),50℃萃取30min。  相似文献   

12.
黄玮婷  魏倩  赵梅  方中明 《南方农业学报》2016,47(10):1755-1760
【目的】探讨柠檬酸钾、亚硫酸钠和维生素C等常用化学保鲜剂对草莓采后保鲜效果的影响,为其采后贮藏和运输提供安全、高效、低价的保鲜技术。【方法】以草莓品种法兰地为试验材料,分别置于2%的柠檬酸钾、亚硫酸钠和维生素C溶液中浸泡1 min,取出晾干后常温贮藏,以浸泡蒸馏水为对照,探讨3种化学保鲜剂对草莓外观、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性的影响,筛选最适的保鲜剂及其浓度。【结果】与对照相比,3种化学保鲜剂对草莓外观及营养品质的变化均有明显影响,以2%维生素C处理的保鲜效果最佳,可延长贮藏时间,保持外观品质,有效缓解草莓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保持较高的SOD活性;贮藏至第7 d,草莓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和SOD活性分别为9.60%、1.30%、87.72 mg/100 g和299.60 U/g,分别较对照高32.41%、9.68%、65.08%和44.40%。【结论】2%维生素C浸泡处理1 min能较好地保持采后草莓的色泽及营养品质,保鲜期延长至7 d以上,可用于草莓采后保鲜。  相似文献   

13.
草莓采收期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品艾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8832-8832
[目的]测定草莓中维生素C含量并确定其最佳采收期。[方法]采用直接碘量法测定不同采收时期的20份草莓中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草莓中维生素C的含量随其成熟度的增加而增长,其维生素C含量从草莓绿熟期到釜红期由33.79%升高到46.91%,表明草莓的最佳采收期为全红期,该时期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营养价值最丰富。该试验方法的回收率为95.67%-100.08%,表明碘量法是可以测定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的,且该方法具有所需试剂少及操作简单等特点。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59%,精密度偏低。[结论]该研究为增加人们对草莓的保鲜常识以及正确食用草莓补充营养素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烟草中水溶性糖测定的影响因素,建立烟草中水溶性糖的测定方法,为判断卷烟感官品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准确称取1.0000g样品,转移至具塞三角瓶中,加入纯净水,于40℃下超声萃取30min,过滤。利用液相色谱分析,考察了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流动相、ELSD参数对水溶性糖测定值的影响。[结果]最终确定超声萃取,其中,提取时间30min,提取温度40℃,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柱温30℃,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80℃,载气流速2.00L/min。该方法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在含量0.2~20.0μg范围内与其色谱峰面积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检出限分别为12、10、14、20ng,4种糖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适用于烟草中水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野山杏果肉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合理开发利用野山杏资源。[方法]以碱溶液用量、碱处理温度、碱处理时间为影响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研究野山杏果肉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当碱溶液用量为10 ml/g果肉时,膳食纤维纯度的增幅减小并保持稳定。当碱处理温度为30℃时,膳食纤维的含量最高。当碱处理时间为60 min时,膳食纤维的含量最高。3种因素对膳食纤维含量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碱处理温度>碱溶液用量>碱处理时间。[结论]野山杏果肉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碱溶液用量11 ml/g果肉,碱处理温度30℃,碱处理时间60 min,获得的膳食纤维的纯度为82.60%,持水性为1 429%,溶胀性为8 ml/g。  相似文献   

16.
田锐  杨华  孙雪花  桑晓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909-6911
[目的]确定高粱壳非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条件及理化特性。[方法]以高粱壳为材料,用碱法提取高粱壳非水溶性膳食纤维,以料液比、碱液浓度、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并考察了提取的高粱壳非水溶性膳食纤维的膨胀性和持水性。[结果]高粱壳非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0,提取温度70℃,NaOH质量分数为4%,水解时间90min。对提取物的持水性和膨胀性研究表明,产品持水性、膨胀性随温度增加而增加,随着氯化钠、蔗糖和山梨酸钾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结论]确定了高粱壳非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7.
不同处理方式对草莓贮藏保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45℃预热处理和冰浴2种物理处理方式,以及柠檬酸、Ca Cl2和维生素C等复合化学处理方式对草莓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探究了不同保鲜处理方式对贮藏4 d和6 d后草莓的外观、硬度、失重量、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SOD酶活性和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筛选最适的保鲜剂浓度及贮存条件。结果表明,冰浴处理30 min能明显保持草莓外观与硬度,有效维持草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柠檬酸处理1 min能显著提高草莓的SOD酶活性,2%柠檬酸+3%CaCl_2处理1 min能明显维持草莓保鲜中重量,2%柠檬酸+2%维生素C处理1 min能显著保持草莓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综合分析表明,采用2%柠檬酸+2%维生素C处理1 min能较大程度的保持采后草莓的外观、硬度、口感及营养品质,保鲜期达6 d以上,可用于草莓采后保鲜。  相似文献   

18.
以芥菜籽为试材,异硫氰酸酯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超声提取法,分别设超声温度(40、50、60、70、80℃),超声时间(20、30、40、50、60 min)和乙醇体积分数(65%、75%、85%、95%、100%)3个单因素试验,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试验,优化芥菜籽中异硫氰酸酯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乙醇体积分数为70%,超声温度为50℃、超声时间为40 min时,芥菜籽中异硫氰酸酯提取率较高,为2.199%。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草莓酚类物质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为研究开发草莓中的活性成分提供参考。【方法】以日本引进的"丰香"草莓为试材,采用有机溶剂法进行酚类物质提取,探讨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等因素对草莓酚类物质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分析。【结果】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浸提时间对草莓酚类物质提取率的影响显著,显著性大小依次为:料液比〉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草莓酚类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40℃,乙醇浓度70%,料液比1∶20,提取时间4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草莓酚类物质提取率平均水平达0.845mg/g。【结论】优化后的提取工艺适合于工业生产,可为草莓精深加工产品的进一步开发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为解决草莓常温储存易腐烂、营养物质损失严重的缺陷,以丰香草莓为原料,以果实失重率和维生素C含量为指标,研究了室温(20℃)条件下,不同处理时间、放电距离、发生电压、气体流速的常压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草莓的保鲜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常压低温等离子体放电时间为60s,处理距离为10mm,处理电压为140V,气体流速为1L/h时,草莓的保鲜效果最好,果实失重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草莓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保鲜期(常温)较传统常温保鲜期提升了1倍.该研究提供了一种草莓保鲜新方式,试验结果对于实际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