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插花艺术课程改革是社会需求和中职学校改革的必然结果。本文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课程考核等方面的改革措施进行全面阐述,以期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增加就业率。  相似文献   

2.
水生生物学是农林院校水产专业及涉海高等院校的专业课基础课,本文通过对该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对专业的热情和创新能力,为我校水产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教育信息化、数字化改革需求,“土地经济学”课程教学需要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探索。基于对土地经济学课程教学学情的分析及对学生的混合教学模式认知调查,研究对混合教学模式下“土地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实施及课程考核评价等关键环节从学生认知层面进行了改革实践探讨。实践结果表明基于学生认知层面的混合教学模式设计,尊重了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进课程学习成效、拓展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水土保持工程专业课,从教师、学生和教材三个方面,针对不同等级成绩学生,分析教师工作态度、教材实践性等9种因素对该课程改革的贡献比重,结果显示从不同成绩等级学生来看,进行水土保持课程改革重点在于关注下等成绩学生;在层次分析法涉及的九种因素中,对水土保持工程课程改革所占的比重由大到小前4项依次为教材实践性、教师业务水平、教材可读性和学生课堂积极。  相似文献   

5.
研究以安徽农业大学的农学概论课程为对象,从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改革及考核制度改革3方面出发,探析教学改革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影响。调研结果表明:教学改革后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对农业知识的兴趣爱好、查阅文献能力、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均大幅提升。教学改革后,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加深了对农业的认知和兴趣,更为重要的是显著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该项教学改革措施为安徽农业大学农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实施提供了参考,为其他课程改革拓展了思路。  相似文献   

6.
对农业机械学课程实行了创新教育与课程教学并行、教育研究与改革实践并行、理论与实践并行、考试与教学过程并行和课程教育与科学研究并行的改革与实践。通过三届学生的实践表明,学生对课程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创新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及口头表达的能力等得到大幅度提升,课程改革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该文通过优化教学形式、集中技能培训、鼓励学生自主选题结合开放式指导以及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等,对生物类专业植物细胞工程实验课程进行了改革探索,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科研创新能力,而且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校园林专业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课程学时减少、教学实习经费不足等问题,对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各环节进行了改革、创新。通过经验总结,对课堂教学过程中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在实践教学内容中去掉了验证性和演示试验,增加了综合型和设计型试验;课程考核中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形成一套能够检查学生记忆、分析、评论能力的综合性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试卷。通过改革,提高了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改变了以往在课堂讲授及实验实习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适应新时期高职《养禽与禽病防治》课程改革的需要。[方法]从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素质培养着手,根据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趋势,对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探讨和研究。[结果]该课程教学形式改革提高了教学效果,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论]该课程改革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0.
围绕《动物药理》课程改革,以"实践训练先导,理论知识跟进"的教学模式改革为主线,重构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课程资源建设、改革考核评价模式,取得了明显效果。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学生课程成绩优秀率达21%,学生满意率逐年提高,据调查,2011级学生对本课程的满意率为85.6%,2012级学生满意率达90.2%,2013级学生满意率达97.4%。  相似文献   

11.
刘梅  刘晓静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2):257-258
食品化学理论隶属于化学课程,是一门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基础课。针对食品化学课程特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科研能力为方向。以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为基础,以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措施,从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完善课程考核评价等方面对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式研究。  相似文献   

12.
《食品分析》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食品分析》实验课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以及学生成绩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优化,学生的学习实践内容更能适应社会的实际工作需要;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增加了实验课上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使实验课从过去的"教师主导型"逐渐向"学生自主型"转化;考核制度的完善,使学生成绩更加公正、客观,也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食品分析与检验》课程改革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食品分析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对食品专业的学生来说,<食品分析与检验>是重要的专业课.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掌握先进的食品分析、检测方法,在多年课程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课程改革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食品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化学》课程是食品学科的专业基础课,其理论性和应用性很强。从激发学生兴趣、加强与学生沟通、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双语教学等方面进行了《食品化学》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15.
食品毒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着眼于食品毒理学实践性强、实验教学要求高的特点,针对食品毒理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从优化与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和类型、融合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实验学习兴趣、吸收学生参与预实验、突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考核和实现实验教学的有效延伸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践证明,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实验学习主动性,增强了学生实验动手能力,改善了食品毒理学实验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食品类专业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鹏  陈丽娇  张惠婷  吴冬青  程文健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824-10825,10828
针对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以增强教学效果,提高食品类专业学生对食品添加剂的正确认识及规范使用能力.  相似文献   

17.
孙会强  赵素芬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989-11990
以生物饵料培养学课程为例,针对课堂教学的弊端,分析了依托Blackboard平台建立与使用课程网络资源的优点与体会.实践表明,课程网络资源的推行不仅可以增强教师间的团队合作、丰富教学内容,增进师生间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与自学质量,提升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食品分析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对食品专业的学生而言,《食品分析》和《食品分析实验》课程是食品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实践性很强。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掌握先进的食品分析、检测方法,在多年课程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课程改革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如优化教学内容、加深对分析原理的理解、重视实验技能、综合评定考核成绩,取得了一定成效,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可培养学生的规范操作、独立动手能力和合理安排时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提高食品分析实验课程教学质量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是食品分析课程教学中的重要部分,针对目前实验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从提高学生自主操作能力、精选教学内容、加强教学设计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食品分析实验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食品分离技术》课程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专业选修课。该文着重对食品工业中的常用现代分离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探索,从优化教学内容的组织、增强自学与课堂讨论的引入以及促进实验技能的提升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