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植酸的抗营养效应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酸(phytic acid)是饲料中一种重要的抗营养因子,它的化学名称叫做肌环己六醇-6-磷酸脂,是磷和肌醇的主要存在形式.国外从19世纪60代就开始认识该物质,但直至进入本世纪后才对它的研究有了一些新的发展.1921年与1925年Mellanby 首次报道了植酸对动物营养的影响,此后,植酸的抗营养效应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与关注.1 饲料中的植酸含量植酸含量的测定,目前一般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法.研究表明,植酸以不同浓度广泛存在于成熟谷物、豆类和油料作物籽粒中,约占籽粒干重的0.14%~9.90%,而贮藏在这种抗营养物质中的磷含量则占籽粒中总磷量的60%~90%.Bodwell等报道,作为植物性蛋白饲料主要来源的各种饼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在1—5周龄“AA”肉用仔鸡的玉米——豆饼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植酸钠或米糠,在不同钙水平下进行因子试验。试验期5周,期间进行了钙、植酸磷的代谢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适当降低钙水平对肉用仔鸡增重、胫骨灰分及其中无机磷含量均无不良影响,但却显著提高了血清无机磷含量和钙、植酸磷的表观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通过测定绿豆中的植酸、单宁、钙及基础饲料中的钙含量,特制7组饲料喂食小鼠,研究植酸、单宁含量不同的各组饲料对处于生长期的小鼠钙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鼠体重的增长过程中第1~5组间小鼠最终体重无显著变化(P0.05);饲料中植酸和单宁含量相对较高的第6组和第7组间小鼠的体重也无显著差异(P0.05),但都与第1~5组有显著差异(P0.05)。在钙的表观吸收率方面,植酸和单宁含量最高的第7组钙的表观吸收率最低[(39.26±2.61)%,(n=8),]植酸和单宁含量较高的第6组次之[(42.10±2.86)%,(n=8)],这两组数据与其他5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上述动物试验结果表明:绿豆中的植酸和单宁对钙的吸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蚯蚓体内植酸酶对菜粕中植酸磷的分解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将蚯蚓匀浆液与菜粕按比例混合,在一定温度、pH值条件下反应,定期测定反应物中植酸磷的含量,研究蚯蚓体内植酸酶对菜粕中植酸磷的作用效果。试验结果显示,在37℃、pH值为5.15条件下,蚯蚓体内植酸酶对菜粕中植酸磷有分解作用,在反应结束时处理Ⅱ、Ⅲ、Ⅳ反应物中植酸磷的降解率分别达到9.09%、7.81%、14.91%。在pH值为1.5条件下,蚯蚓体内植酸酶对菜粕中的植酸磷降解作用不明显;而在pH值为6.1条件下,反应8 h时植酸磷降解率可达23.56%。说明蚯蚓体内植酸酶在偏酸性条件下对菜粕中植酸磷的降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小麦品种(系)籽粒植酸和无机磷含量的变异及其与千粒重、容重的相关性,进而为小麦营养品质分析、小麦种质资源筛选和品质育种提供参考,本研究利用三氯化铁比色法和钼蓝比色法分别测定92份小麦品种(系)全麦粉的植酸和无机磷含量,并考察了其与千粒重和容重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籽粒无机磷含量为0.42~1.60μg/mg,平均值为0.84μg/mg,变异系数是0.24,变异范围较大;2)籽粒植酸含量为17.54~28.71μg/mg,平均值为23.27μg/mg,变异系数是0.09,变异范围较小;3)小麦籽粒植酸含量与其容重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209 2),与其千粒重的相关系数较小、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小麦籽粒的无机磷含量与其容重显著负相关(r=-0.231 5),与其千粒重显著正相关(r=0.255 4)。植酸含量与无机磷含量极显著正相关(r=0.479 6);4)品种(系)间的总磷含量近似值为5.54~9.69μg/mg,不能用无机磷含量间接反映不同品种(系)间的植酸含量。  相似文献   

6.
降低玉米籽粒中植酸磷含量是减少粪磷污染的重要途径,探明施磷与植酸磷积累的关系对于降低植酸磷含量有重要意义.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供磷水平对2个玉米品种生长期间不同部位磷含量与籽粒植酸磷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磷肥可以提高2个玉米品种籽粒中总磷和植酸磷的含量以及积累量;金海5号的植酸磷含量与积累量均高于浚单20;植酸磷占全磷的比例在50%~62%之间,高植酸品种金海5号略高于低植酸品种浚单20;随着施磷肥水平的增加,降低了2个品种根、雄稳、穗轴等部位的磷转移率,但各部位转移到籽粒中的总磷的比例受施磷影响较小;玉米乳熟期稳住叶、苞叶、完熟期籽粒磷含量及磷积累量与植酸磷积累量成显著正相关.因此,合理施用磷肥、调控磷素在玉米体内的分配,对于调节玉米籽粒植酸磷积累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富含有机质的环境中采集土样,通过植酸钙平板透明圈法初筛得到产植酸酶菌株,进而用钒-钼酸铵法和丙酮-磷钼酸铵法2种方法测定植酸酶酶活力,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钒-钼酸铵法为准确、可用的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适产酶发酵条件为pH 5,可溶性淀粉用量1.25 g/100 mL,酵母粉用量1.80 g/100 mL,植酸钙用量1.0 g/100 mL。  相似文献   

8.
分光光度法测定植酸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红英  周芳  周彩荣等 《安徽农业科学》2014,(7):1907+1975-1907,1975
[目的]为了寻找适合于标准植酸的测定及微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植酸的含量。[结果]在标准曲线下,植酸浓度在0~32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方程为:Y=-2.284 2X+0.384 1(R=0.997 3),平均回收率为97.35%,RSD为4.82%(n=4)。[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植酸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
从米糠中提取植酸钙及其应用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 言 植酸钙又称菲汀,其化学本质是肌醇六磷酸与金属钙、镁等离子形成的复盐。广泛存在于植物种子的糊粉层中,尤以米糠中的含量最丰富。近两年来,植酸钙的生产已引起了粮食加工企业的关注。我省盛产稻谷,米糠资源丰富,对稻谷加工副产品—米糠的综合利用具有很大潜力。本文主要阐述利用米糠制取植酸钙及植酸钙的性能和用途,为我省稻谷加工企业副产品综合利用作块引玉之砖。1 植酸钙的分布及性质 植酸钙在植物里的分布就象淀粉、脂肪一样广泛,以种子、谷粒里居多。大部分植物油料种子都含有植酸钙镁,一般含量偏低,只有脱脂米糠中植酸钙的含量最高,一般为10%~11%,也有更高的,因此脱脂米糠是提取植酸钙最合适的原料。不同植物油料种子的植酸钙  相似文献   

10.
米糠生产植酸和肌醇的工艺条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植酸盐含量丰富的米糠为原料,通过不同浸提剂,沉淀方法及浓缩方法等比较研究,其结果:用0.1mol/dm^3HCl溶液作浸提剂,以石灰乳调pH至7时的一次沉淀和70℃真空浓缩方法得到的植酸,经省药检所检测,植酸含量达76.79%,无机磷,钙都达到上海市化工企业标准(沪Q/HG22-051-82,登记号157230),用正交试验压力4,6,8kg,时间1,2,4h,pH2,2.5,3.5年三因素水平  相似文献   

11.
梁慧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825-13826
[目的]研究植酸钙的提取工艺。[方法]以麦麸为原料,从浸提比、浸提时间、浸提液pH值、浸提温度等方面对植酸钙的提取工艺作了初步探究。[结果]以麦麸为原料提取植酸钙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提比10:1、浸提时间8h、浸泡温度30℃、浸提pH值为3时产率较高,提纯后产品与标准样品的红外光谱图对照,峰位基本一致。[结论]采用最佳工艺提取的植酸钙能达到肌醇生产原料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2.
基于小波变换与LS-SVR 的柑橘叶片磷含量高光谱监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快捷、准确、无损地监测柑橘磷(P)含量,对柑橘树磷肥的精准喷施及动态管理有重大意义。高光谱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柑橘磷含量的快速无损监测成为可能。以117株园栽萝岗橙为试验对象,分别在壮果促梢期和采果期两个不同发育阶段采集234个样本数据,高光谱反射数据构成描述样本的多元矢量,硫酸-双氧水消煮-钼锑抗比色法测得的磷含量值作为样本标签值。在对高光谱反射数据小波去噪的基础上,用LS-SVR算法建立柑橘叶片磷含量监测模型。模型分别在验证集和校正集上进行评估,分别取得模型决定系数0.907和0.953,均方误差0.004和0.002,平均相对误差2.76%和1.77%。结果表明:用高光谱技术进行柑橘叶片磷含量监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根据NY525-2002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有机肥中全磷含量,通过对测试过程中随机效应与系统效应的分析,计算出两种效应对测试过程中所导致的不确定度,并评估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该不确定度评价方法在分光光度法测定分析工作中有较强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菲汀的性质、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检测方法和质量标准,以及菲汀滤渣的利用。以米糠、玉米 皮、蓖麻子等农副产品为原料生产菲汀,生产工艺简单,产品附加值高,特别适合乡镇企业发展农产品化工。  相似文献   

15.
采用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红橘中的总磷、无机磷,得到有机磷含量。实验表明,该法简便、快速、准确,回收率在97%~100%之间,解决了食品、饲料中有机磷测定需要特定仪器、方法繁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了给富硒茶产区提供高效优质安全的施肥措施,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有机肥配施磷、钾肥(O1-O6),单施有机肥(O7、O8),尿素配施磷、钾肥(U1-U6),单施尿素(U7、U8)对富硒茶园茶叶硒含量、养分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施肥处理明显提高了春、夏季茶叶中有机硒的含量,且春茶有机硒含量高于夏茶,有机肥配施处理茶叶中有机硒含量高,两季茶叶均为O6处理提高最明显,含量分别为0.158 mg/kg和0.116 mg/kg,比常规施肥处理提升了62.12%和67.32%。氮、磷、钾含量总体表现为春茶>夏茶,O6处理春茶氮、磷、钾含量最高,较常规施肥处理分别增加了22.34%、59.18%和17.36%。有机肥配施处理对富硒茶园春茶品质、不同施肥处理对夏茶品质起到了明显的改善作用,茶叶酚氨比整体表现为春茶低,夏茶高,O6处理春茶酚氨比最小,较常规施肥处理降低了15.60%。回归分析表明,春季磷肥施用量对春茶有机硒含量有显著影响,春、夏季氮肥施用量对夏茶有机硒含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吉林省公主岭市刘房子镇黑土上进行的优质大豆平衡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大豆高产的主要养分限制因子是钾,氮对优质大豆的粗脂肪含量影响最大,磷对优质大豆的粗蛋白含量影响最大,大豆平衡施肥不仅可以促进其生长发育,显著提高产量,还可以增加大豆子粒中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不施钾肥产量降低10.6%,不施氮肥粗脂肪含量降低5.9%,不施磷肥粗蛋白含量降低6.28%。因此,优质大豆施肥应重视氮磷钾的配合施用,以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分析土壤中全磷含量。[方法]主要探讨了测定土壤全磷的显色方法,并用回归曲线法分析了利用该方法测定的可行性。[结果]该方法具有很高的测定精度和分析速度,可以大大提高测定全磷的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方便大批量分析工作。[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选择性好,灵敏度高,能够满足对土壤环境样品中磷含量的监测要求。  相似文献   

19.
黑河金盆水库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和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源水库沉积物生源要素形态显著影响上覆水体水质,为给深水型水源水库水质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应用淡水沉积物中磷形态的标准测试程序(SMT),对西安市黑河金盆水库库区和上游入库6个代表性沉积物样的理化特征及磷赋存形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盆水库表层沉积物中总磷(TP)含量范围为987~1326 mg·kg~(-1),从上游入库至库区,总磷含量逐渐增加;无机磷(IP)是沉积物中磷的主要成分,占总磷(TP)的比例为62.5%~78.9%;Ca-P是IP的主要组成成分,占IP的比例为72.0%~90.5%。沉积物-水界面存在明显的磷浓度梯度,当氧化还原条件变化时溶解性磷易从间隙水扩散到上覆水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金盆水库整体的营养水平。TP与IP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TP的变化主要由IP决定,IP的增减因Ca-P和Fe/Al-P而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