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江苏省对虾养殖业已初具规模。进行对虾的深加工,拓展加工品种可以达到扩大出口和提高效益的目的。现就此结合工作中的体会谈一些看法。 1.加工现状江苏省养殖对虾90%以上加工出口,出口市场主要是日本,1986年以后逐渐扩大到欧美。加工品种主要有冻去头对虾、冻对虾  相似文献   

2.
我市水产养殖公司对虾冷冻厂为了改变以往单一加工出口冻去头虾产品的状况,积极开发新产品,开展出口对虾深度加工,适应国际市场需要,为国家多创外汇。1992年初,我们根据外商要求,生产了一批用冻去头对虾化冻加工成冻蝴蝶虾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的冻无头养殖对虾加工质量逐年下降,并且2公斤块冻无头虾越来越不受欢迎,已远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我们山东省水产企业集团总公司为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开拓国际市场,在养殖对虾深加工、精加工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子。仅91、92两年就加工冻养殖虾仁1000多吨,出口、日本欧美市场后,无一质量问题,深受客户欢  相似文献   

4.
冻对虾产品品种有冻有头对虾、冻去头对虾、冻带尾虾仁,冻对虾仁及冻对虾球等,这些产品对原料对虾的质量要求都很严格,因此加工厂在购进原料对虾后,要及时检查质量,存放在原料间待加工。不能立即加工的对虾要加入碎冰,层冰层虾。变质虾及因污染有异味的虾,不能进行加工。原料对虾要用水清洗,除去混入的杂物、污物。  相似文献   

5.
大连市水产局有关专家认为,国内长期沿袭的将出口对虾加工成大块冻虾和冻虾仁的方法,应当改变为多加工单体冻虾直接出口,以扩大销售。据介绍,内地出口到香港等地的冻虾,主要是大块冻虾和冻块虾  相似文献   

6.
加工出口冻对虾时,约有三分之一的对虾头未被充分利用。近几年来,我们在分析对虾头化学组成的基础上,探索了对虾头的加工利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赖业祥 《水产科学》1986,5(4):7-9,38
对虾是人们喜食的水产品之一。对虾的虾头约占全虾重三分之一左右。我国每年加工对虾摘下的鲜虾头约有7000-8000吨;我区每年加工出口的冻对虾摘下的虾头也有近800吨。我们测定虾头成分表明,鲜虾头含水分为77.28%,干粉粗蛋白42.75%。还含有丰富的几丁质、少量脂肪、钙、磷、铁和维生素等及甜味氨基酸,细嚼虾头滋味异常,故利用虾头可加工制作食品,如虾头酱等。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1979年大面积发展对虾生产以来,仅仅十几年对虾养殖业已成为整个海水养殖业中普及面最广、发展速度最快、产值最高、出口创汇最多的龙头产业。出口的对虾主要以无头有壳冻虾为主,对虾头成为加工出口冻对虾的下脚料。近年来,广东省淡水虾——罗氏沼虾养殖业迅速发展,养殖面积不断扩大。罗氏沼虾的虾头较大,  相似文献   

9.
王志玉 《水产科学》1992,11(6):25-26
单冻无头虾是近两年才开发的新产品,从而改变了冻虾只有冻块的落后状态。现在单冻虾很受外商欢迎,销售价也较高,提高了冻虾的出口创汇能力。利用原有的平板冻结机和盘冻设备加工单冻对虾,可以节省另行购置单冻机的开支,但如何使单冻虾的质量符合要求,是各厂家十分关心的问题。现将实验于此介绍,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虾是国家重要的出口商品。以往由于对虾虾头的防黑防红技术未得到解决,只能出口大量无头对虾,不仅影响了经济效益,也降低了中国对虾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为此,浙江水产学院承担了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连头冻藏对虾防黑变技术”。科研人员采用生化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虾虾头、虾壳副产品综合利用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虾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虾头及虾壳等副产品,其副产品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近年来,随着对虾产量的递增,其副产品的产量也越来越多,但产生的副产品大多被低值化利用或直接被废弃.既浪费资源又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就虾副产品在食品、化工、医学等方面的综合利用作简要概述,以期为对虾食品加工企业提高虾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2.
尽管因欧洲个别国家对中国冻虾采用“绿色壁垒”障碍而使中国对虾出口受到影响 ,但从整体上看 ,中国对虾在国际市场上仍然受宠。目前 ,全世界对虾的年贸易额达 70多亿美元 ,并已形成日本、美国、欧盟、东南亚四大区域市场。中国对虾与墨西哥的棕虾、圭亚那的白虾并称世界三大名虾 ,在全球各地市场均受宠。近年来 ,国际市场的对虾需求量不断增加 ,供不应求 ,中国的优质对虾尤其受欢迎 ,且价格稳中有升。目前 ,日本仍然是中国对虾出口的最大市场 ,占中国对虾出口总量的 70 %以上 ,而对欧洲的出口量只有 1.5 % ,因此 ,对欧美市场的对虾出口还有…  相似文献   

13.
组织对虾深度加工产品出口,已成为我国养虾、加工、出口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用同样规格、数量的原料虾,加工成为块冻蝴蝶虾出口,比块冻去头虾出口售价高12%左右。现将出口美国专供餐馆用的块冻蝴蝶虾的加工工艺及其检验介绍如下:一、成品要求:(以规格51~60只/磅为例)1.规格:51~60只/磅,每只重量应在7.6~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自1987年以来养殖对虾年产量均达万吨以上,95%以上的原料虾都是加工成2公斤块冻去头虾等初级制品出口,售价较低。部分初制品运往进口国后,经解冻再加工成当地市场适销的小包装产品,提高了售价。1988和1989年对虾收成加工季节(第四季  相似文献   

15.
冻无头对虾是名贵出口水产品之一,已有20余年的历史。我厂在冻对虾的加工工艺、加工机械、冷库设备等方面有过许多改革,但在摘虾头工艺方面却进展不大,阻碍了生产的发展。1978年夏季,试制成功对虾连续摘头操作台,同年九月投产,一年多的实践证明,使用效果良好,实现了对虾摘头操作半机械化。  相似文献   

16.
虾味素提取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养虾业的发展,出口冻无头虾的生产量不断增加,而加工过程中残留的大量虾头却未得到充分地利用。虾头包含着虾的头胸部,约占整虾的三分之一,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类脂质、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类胡萝卜素、多糖类及人体所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是一项大可利用的原料资源。因此,如何合理利用,使之变废为宝,已成为当前对虾加工行业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围绕着虾头的综合利用进行研究,探讨了采用酶法提取虾味素的综合利用途径,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炸虾是最重要的对虾二次加工品之一。本文介绍了日本炸虾加工技术,质量要求,标准成分等,并结合引进推广的生产实践对生产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从虾类加工副产物中提取和纯化虾青素的工艺技术.比较了不同前处理方式对虾青素提取效率的影响,并概括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柱层析法纯化虾青素的相关技术.为天然虾青素的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限于设备、工艺、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目前出口的对虾仍然局限在简单的去头块冻初级加工。本文就日本的对虾二次加工方法作简要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科学养鱼》2005,(5):61-62
湛江对虾养殖面积约30万亩,年产虾4万吨,占有国际虾市场15%左右的份额。中国对外出口的对虾六成来自湛江。湛江现有水产加工企业138家,年加工能力16.4万吨。霞山区的水产品交易市场已成为全国对虾交易量最大的交易市场,最高每天成交额1000万元以上,全年成交额达40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