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萝卜红色素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萝卜红色素的提取方法和基本性质进行研究,实验表明该色素的热稳定性较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还原性。淀粉和NaCl是使萝卜红色素增色的介质,蔗糖是其减色介质,该色素是一种很有开发价值的色素资源。  相似文献   

2.
扶桑花红色素提取工艺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扶桑(Hibiscusrosa-sinensis)花中提取天然红色素,探讨其提取工艺,以及pH值、热、光照、氧化剂、还原剂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色素对酸碱的作用较敏感,在pH4.2~8.7介质中,显紫红色,其λmax为551nm;pH<4.2时,显鲜红色,λmax为529nm;pH>8.7时,显绿色,λmax为566nm;pH>10.8时,显黄色,λmax为425,受光、热、O2、的影响较少,这与已知的花色苷类色素有很大区别但对H2O2、NaHSO3较敏感  相似文献   

3.
蒲公英花黄色素的提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95%或100%乙醇提取蒲公英花瓣中的黄色素。该色素对pH,热和散射光稳定,受仪器中有关物质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黑黍糠秕棕色素的溶解性,及其与蔗糖,氯化钠,柠檬酸等食品添加剂共存时的稳定性以及介质pH值对色素颜色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旨在为黑黍糠秕棕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5.
石榴皮黄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石榴皮中天然黄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石榴皮黄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72nm;pH对该色素影响显著,在p H5.0以下相对稳定;高温(60-100 ℃)及光照条件下,色素稳定性较差;Cu2 、Sn 2 、Al3 、Fe3 易导致色素变色,Na 、K 、Mg2 、Ca2 、Zn2 对色素影响不明显;柠檬酸、酒石酸、蔗糖和抗坏血酸在0.01-0.05mol/l浓度范围内对色素影响不大,淀粉有增色作用,过氧化氢、亚硫酸钠和苯甲酸钠能严重破坏色素,产生减色效应.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日本红叶小檗(BerberisthunbergiiVar,atropurpureachenault)叶片中红色素系列研究(一)──稳定性试验。研究表明:在pH5以下,该色素颜色几乎不随pH改变而改变,当pH大于5时,色素变质,溶液变为黄褐色。该色素在pH等于3的乙醇溶液中耐热,耐氧化,但耐光性较差;然而该色素在pH等于3的水溶液中却耐光照.金属离子钠、钾、钙、镁对该色素无不良影响,但铁离子则会引起色素的退色,应用中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7.
南酸枣果皮色素的提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采用正交实验方法优选了提取南酸枣[choerospondiasaxieearis]果皮色素的方法,并时提取工艺条件也进行了初步探索。实验结果表明,南酸枣果皮色素宜用碱液法浸提,在工艺上采用先酸洗后碱浸提的工艺最佳,其工艺条件是:碱液宜用氨水或氢氧化钠水溶液;控制溶液pH为13~14;加料比为:干原料:浸提液=1:5~7(W/W)或新鲜原料:浸提液=1:3~5(W/W);浸提温度为80~85℃;浸提时间为60min以上,浸提次数为2次,色素浸膏的产率可达18.4%~21.7%,色素的提取率为72.0%~78.6%,色素浸膏的质量达到了国内同类产品企业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以黄顶菊为原料提取黄色素,研究了光照、温度、pH值、氧化剂和还原剂、金属离子对黄顶菊黄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黄顶菊黄色素的稳定应用范围为:低温、避光、弱酸性及中性条件下,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同时使用,避免与铁、铜容器及其制品接触.  相似文献   

9.
初步探讨了多花山子黄色素的提取工艺条件及理化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本色素的较佳提取条件为用95%酒精(物料比1:1.5)在50℃下浸提4h;该色素只有在较强的碱性(pH11以上)、50℃以下的环境中较稳定,才表现出亮黄色.弱碱、酸性和高于50℃的环境中,本色素受到破坏,表现为颜色明显变浅,出现浑浊,甚至完全失色;Fe~(3 )、Al~(3 )、Na~ 等金属离子对本色素基本无影响,而Sn~(2 )、Cu~(2 )离子和蔗糖会破坏本色素,使其颜色变浅且出现沉淀,在波长400~500nm的可见光范围内不出现吸收峰.本色素在光照环境下不稳定、褪色明显.  相似文献   

10.
龙葵红色素理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研究了龙葵红色素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pH值对该色素的影响非常明显,宜在酸性食品(pH<3)中应用.几种金属离子Na+,Ca(2+),Al(3+)对该色素的色泽有增强作用;而Fe(3+)、Sn(2+)则有严重的不良影响.食品中常含的物质蔗糖、淀粉对该色素无不良的影响,该色素很易被氧化剂H2O2氧化,还原剂Na2SO3·7H2O还原.在光照情况下该色素能够被降解.防腐剂苯甲酸钠对该色素也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水溶性红曲黄色素与2种天然黄色素的稳定性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测定和比较了水溶性红曲黄色素与栀子黄色素和胡萝卜素对热,还原剂,氧化剂和光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水溶性红曲黄色素具高的着色力,其稳定性与胡萝卜素相近,还原剂和氧化剂较稳定,但是对光的稳定性较差,栀子黄色除在了中性条件下耐光性稍好之外,其它稳定性不如上述2种色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玉米蛋白粉为原料,确定最优提取工艺,并研究色素稳定性.[方法]以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溶剂,分别用有机溶剂提取法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玉米黄色素.[结果]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使玉米黄色素的提取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 料液比为1∶10,温度30℃,提取时间15 min,pH值为3,玉米黄色素提取率5.60;.[结论]玉米黄色素的耐光性较差,具有一定的耐热性,在弱酸性和中性介质中该色素比较稳定;Al3+、Fe3+对玉米黄色素有强破坏作用,色素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但是高浓度的氧化剂对其有较强的破坏性;山梨酸钾对该色素的稳定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竹叶黄酮水溶液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总黄酮含量和清O·2活力作为指标,考察了热处理强度、不同pH值以及糖类添加等对竹叶黄酮水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竹叶黄酮的水溶液在偏酸环境中具有相当高的热稳定性,最适pH在4.5~5.0;当有10%的蔗糖存在时,有助于体系的稳定和活力的保持.  相似文献   

14.
《新农业》2006,(11):32-32
法国科学家最近从苹果汁中提取出一种天然黄色素。专家指出,今后食品与化妆品工业界在使用黄色素时,可以用这种天然原料取代对人体有害的合成色素。  相似文献   

15.
简要说明了肉鸡皮肤呈现黄色的物理化学原理,详细阐述了肉鸡皮肤中黄色素的种类、性质、沉积途径、影响皮肤黄色素沉积的相关因素(包括遗传、环境、营养和饲料添加剂、机体健康、饲养管理和色素来源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藤菜鲜果为原料,用藤菜鲜果的稀水溶液为研究对象,对藤菜紫色素在不同PH介质、不同温度及光照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若干金属离子及食盐和蔗糖对该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藤菜色素在一定的条件下对光、热的稳定性较好,适宜在弱酸性及中性条件下使用;Fe~(3+)和Sn~(2+)对其吸光值有明显影响,而C_u~(2+)、AL~(3+)及食盐和蔗糖则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17.
影响南瓜黄色色素提取效果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对影响南瓜黄色色素提取效果的因素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原料的切分方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南瓜黄色色素的提取效果有显著影响。用95%乙醇作溶剂时,原料切分成0.5~1mm的薄片、在70℃温度下提取40分钟,效果达到最佳;用丙酮作溶剂时原料磨成浆状,在50℃温度下提取60分钟效果达到最佳。南瓜黄色色素提取时原料与溶剂的比例为1∶10时,既有利于色素物质的溶出,又不会影响到浓缩工艺,是最佳配比。从而确定了南瓜黄色色素提取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8.
正交法超声波提取密蒙花黄色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水为介质,应用超声波技术提取密蒙花黄色素。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密蒙花有利于黄色素的浸出,黄色素提取率可达14.1%。在超声波频率40KHz下,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75℃,超声波提取时间45min,浸提固液比1:30。  相似文献   

19.
研究金莲花黄色素的提取工艺及其稳定性,并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以金莲花为原料,用丙酮提取金莲花黄色素,并对色素的稳定性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金莲花黄色素易溶于丙酮,属于脂溶性色素;在pH=4.0~7.5时,金莲花黄色素稳定性较好;还原剂(Na2SO3)和氧化剂(H2O2)对其稳定性有影响,氯化钠、蔗糖介质对色素的稳定性影响不大,多种金属离子对其影响不显著;60℃以下色素的热稳定性较好,直射光对色素有降解作用.金莲花黄色素在还原性介质、氧化性介质和直射光下稳定性较差,不利贮存.  相似文献   

20.
憎水性红曲黄色素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乙酐处理水溶性红曲黄色素,得到了憎水性红曲黄色素,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90nm.由FTIR测定结果推测,在反应中可能产生酮与酸酐的缩合反应.反应后的红曲黄色素可以溶于多种较低极性的溶剂.在加热过程中,添加Al^3 的色素溶液稳定性较差,添加Sn^2 或Mg^2 的色素溶液比较稳定,而添加Fe^3 或Ca^2 后,色素溶液光密度则略有上升,色素溶液光密度随光照或水浴加热时间延长而呈接近线性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