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荣成鳀鱼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建议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鳀鱼是东、黄海区(含我国近海)尚未充分开发的中、上层小型鱼类。农业部调查组分析,简要分析了鳀鱼资源开发、利用的进程,提出了年开发鳀鱼的最佳数量范围,指出鱼粉、鱼肉加工、利用的问题,并提出鱼粉生产线规划、布局,设备选型,攻克鱼肉制品技术难关的措施及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鱼蛋白的综合利用途径1.鱼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俊荣 《水产科学》2000,19(5):37-39
就有关低值鱼及水产加工废弃物中鱼蛋白的开发研究及应用情况做系列介绍,本文就低值鱼蛋白主要利用形式即鱼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利用鳀鱼加工鱼粉的试验从设备、工艺、经济效益等方面作了较详细介绍,并对原料、产品作了成份分析,这对开发、利用东、黄海丰富的鳀鱼资源颇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舟山市开发出日处理鲜鱼20~300t多种岸用、船用系列湿法全鱼粉鱼油生产线,实现循环清洁生产,出口俄罗斯、秘鲁、越南等国家。原料鱼经蒸煮机蒸煮后进入压榨机,压榨机的榨汁进入卧螺离心机分离鱼液,鱼液经碟式分离机生产鱼油;压榨机的榨饼与卧螺离心机分离的鱼渣进干燥机等设备生产成品鱼粉。碟式分离机分离的蛋白水有多种循环利用方案:全部回收到干燥机生产鱼粉;  相似文献   

5.
据Ti鱼深水层流刺网所获Ti鱼的生物学资料,通过数理统计,研讨了Ti鱼形体相互间关系式及网具各参数的相关系数,为Ti鱼流刺网的合理设计提供了实际数据。  相似文献   

6.
国外简讯     
《水产科技情报》2001,(6):286-286
日本利用鱼粉开发生产鱼酱油  日本已利用鱼粉开发生产鱼酱油。鱼酱油芳香鲜美 ,含盐量低(1 .5 4% ) ,无三甲胺等鱼臭成分 ,其中鲜味成分谷氨酸达 0 .95 % ,含有多量赖氨酸等 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 ,总氨基酸量达 5 .4% ,还含有鱼体中的生物活性物质牛磺酸 (72 mg/1 0 0ml)、钙 (79mg/1 0 0 ml) ,是营养保健酱油。所用原料是用全鱼加工的鱼粉 ,经蒸煮、压榨、脱水、脱脂 ,将固形物干燥成粒状 ,不加抗氧化剂。鱼粉中含粗蛋白 68.1 %、粗脂肪 9.1 %、灰分1 3 .3 %。鱼酱油生产过程是先制作鱼曲 ,再发酵熟化。1 .制鱼曲  取蒸煮鱼粉、碾碎的小…  相似文献   

7.
鱼粉工业专家们长期以来一直在探索一种能耗低且能有效地利用原料鱼的鱼粉装置。现在冰岛国家工程公司研制成一座新型鱼粉装置,其能源费用较普通鱼粉装置降低2/3,而且仍可有效地利用原料鱼。这种鱼粉装置在生产过程中绝对不产生污染物质和臭气,因而称之为鱼粉工业中的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8.
鱼骨的加工利用在鱼制品的加工过程中,鱼的中骨(脊骨)常常被作为废弃物抛弃了,虽然也有的被用来做鱼粉或饲料,但太可惜了。最近,被有关专家通过鉴定的一项科研项目表明,鱼中骨经过综合利用开发,可以制成孕妇、婴幼儿和成年人补充钙质和其他微量元素的营养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9.
对目前国内现有的捕Ti网具的生产试验情况作了概述,并对其捕捞效果进行了分析对比。其结果表明,Ti鱼流刺网的捕劳效果及经济效益较好,是近海小功率渔船捕劳Ti鱼的较邹渔具。但不足的是取鱼劳动强度强度较大。尚需改进。  相似文献   

10.
鳀鱼是我国东、黄海区的中、上层小型鱼类,据估算,其蕴藏量在280—430万吨,最大年可捕量在50—70万吨。鳀鱼的蛋白质、鱼油含量高,特别是鱼油含DHA、EPA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因此,鳀鱼是制作鱼粉、药品和保健品的优质原料,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近年来,山东省荣成市利用地理、资源优势,开发、利用鳀鱼进展较快,1993年鳀鱼产量8.8万吨,比上年增加4.2万吨,翻了近一番;生产鱼粉约5000吨、鱼油700—800吨。荣成市在发展鳀鱼生产中,也存在一些问  相似文献   

11.
鱼粉的品质受到原料及加工方法的很大影响,原料方面如原料鱼种类、所利用的部位、鱼的鲜度等;加工方法方面如蒸煮、压榨、干燥等的加工条件及使用溶剂的状况等,这些都直接影响鱼粉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鱼蛋白的综合利用途径2.酸贮液体鱼蛋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刘俊荣 《水产科学》2000,19(6):36-38
酸贮液体鱼蛋白是开发低值鱼及水产加工废弃物中鱼蛋白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就酸贮液体鱼蛋白的生产和使用状况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将鱼粉和酸贮液体鱼蛋白二者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该报告简述了Ti鱼深水层流多具结构及特点。在Ti鱼挂网的基础上,研制出60.00m×5.06-21.8mmTi鱼深水层流刺网具。在两只29.4kW渔船上进行了两年生产试验,生产171流次,捕Ti528余吨,纯益14万元;与原型网对比,产量提高90%左右;推广10只渔船,捕Ti963余吨,纯益21万元,取得较好的捕捞与经济效果。并简述了黄海北部产卵Ti鱼生物学特性;得出了网目尺寸与鱼体叉长、体重、体  相似文献   

14.
根据用途不同,鱼粉可分为食用鱼粉、饲料鱼粉和肥料鱼粉三大类。目前国外鱼粉工业主要生产饲料鱼粉,大多采用整条新鲜鱼作原料。他们的论点是把食用价值低的和销路不畅的鱼通过鱼粉转变成可食的禽肉蛋白,再供人类食用。所以国外把海洋鱼类通常分为食用鱼和非食用鱼两大类,而把所谓的非食用鱼,如鳀、油鲱、鲐、毛鳞鱼等小型中上层鱼和一些低值的底层鱼,几乎90%都用来加工鱼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叙述了近年来世界各国鱼粉和鱼油的产销新变化,侧重了对日本、秘鲁、智利及中国等国鱼粉鱼油产销变化及加工鱼粉、鱼油原料鱼的海洋捕捞渔获量和对现有资源量的鱼类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并对当今鱼粉、鱼油国际市场上的贸易量及行情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林德芳 《水产学报》1997,21(1):44-48
根据7个冬季变水层拖网瞄准捕捞越冬Ti鱼平均小时产量统计和探鱼仪鱼群映象纪录资料,研究了Ti鱼集群分布模式和集群密度。Ti鱼集群分为表层型,中层型和近底层型3种分布模式,14种典型集群映象有捕捞生产价值。3种模式的Ti鱼集群密度是:中层型高于近底层型,近度层型高于表层型。使用520目×600毫米变水层拖网瞄准捕捞中层型集群Ti鱼平均小时产量5.0 ̄14.0吨,近底层型3.6 ̄4.5吨和表层型2.3  相似文献   

17.
水解鱼蛋白营养组成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分析化学方法对水解鱼蛋白、经超滤的水解鱼蛋白、鱼粉、酪蛋白、豆粕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经超滤的水解鱼蛋白的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未经超滤的水解鱼蛋白的蛋白质含量(P<0.05),超滤减少了水解鱼蛋白的脂肪含量,增加了水解鱼蛋白的灰分含量;水解鱼蛋白、经超滤的水解鱼蛋白、鱼粉、酪蛋白、豆粕氨基酸总量依次为62.24、62.34、50.78、74.33、37.36mg/100 mg,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值(EAA/TAA)依次为47.41%、49.47%、49.90%、48.41%、49.25%;水解鱼蛋白含有丰富的牛磺酸;水解鱼蛋白和鱼粉含有丰富的碘和硒;水解鱼蛋白和鱼粉中维生素B2和B5含量较为丰富.水解鱼蛋白具有平衡的氨基酸组成,较高水平的牛磺酸和维生素B2、B5、丰富的微量元素碘和硒,是优质的蛋白原料.  相似文献   

18.
目前,鱼粉的生产方式可分为两大类,即压榨法和萃取法。压榨法是目前鱼粉工业中最主要的生产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压力,除去熟原料鱼中的油脂和部分水分,经粉碎、干燥而成。萃取法主要用来生产一些特殊用途的鱼粉,如食用或医药工业用的鱼粉等。下面就压榨法作一些简单介绍(其生产工艺见图1)。  相似文献   

19.
浅谈鱼粉加工业的处境和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粉加工是通过对低值鱼及鱼类下脚料的加工获取动物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提高鱼类价值的重要途径。鱼粉加工对饲料、种养、食品及医药行业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是渔业经济发展的亮点。广西鱼粉加工业具有良好的发展条件,但长期处于滞后状态。本文以广西及其主要鱼粉生产基地北海市为例,结合鱼粉加工业的实际状况,探究鱼粉加工业存在问题,提出促进行业发展的恩路。  相似文献   

20.
张静雅  任幸  李伟业  柳敏海  王力  王岩 《水产学报》2020,44(11):1873-1882
通过10周生长实验评价了利用棉籽浓缩蛋白替代条纹锯鮨(Centropristis striata)饲料鱼粉的潜力。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设4个鱼粉替代水平。对照饲料(C)中鱼粉含量为35%,通过添加棉籽浓缩蛋白分别替代饲料C中鱼粉的40%(R40)、60%(R60)和80%(R80)。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实验鱼初始体重为29.5 ± 0.5g。实验期间,每天分两次按饱食量投喂实验饲料。结果表明:利用棉籽浓缩蛋白替代饲料鱼粉对鱼摄食、生长、饲料利用效率、鱼体组成和养殖废物(氮、磷和碳)排放量无显著影响,但单位鱼产量鱼粉消耗量(RCP)随饲料鱼粉含量下降而降低。基于生长、饲料成本、对环境的影响和RCP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投喂饲料R80时养殖效益有别于投喂饲料C、R40和R60时。上述结果显示通过添加棉籽浓缩蛋白可将条纹锯鮨饲料鱼粉含量降低至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