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黄金蜜柚’为试材,研究套袋对柚果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期(90d)内,套袋果不易失重,贮藏好果率可达94%-96%,高出对照6-8个百分点,果实木质化程度轻于对照;套袋果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含量前期低于对照果,中后期则高于对照果;贮藏中期,‘黄金蜜柚’可滴定酸含量升高,出现"返酸"现象,套袋果贮藏60d后可滴定酸含量超过对照,说明套袋果较耐贮藏;套袋果的Vc含量高于对照。因此,生产上应推广套袋技术特别是套双层柚果专用纸袋,以提高其采后贮藏性能。  相似文献   

2.
套袋对新都柚果实贮藏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新都柚(Citrus grandisvarXinduyou)为试材,研究了套袋对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果实不易失重;贮藏后期,套袋果可滴定酸含量超过对照;套袋果Vc含量一直高于对照;对照果的MDA累积速率很快,并且一直高于套袋果;套袋果与对照果的POD活性变化趋势相反,贮藏40d后,套袋果的POD活性开始上升,并超过对照;采收时CAT活性低于对照,贮藏80d时测量,虽仍低于对照,但差异变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延长柚果实采后贮藏寿命,提高其商品价值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新都柚果实生长期套纸袋,成熟后采摘,单果塑膜包装,室温贮藏,每20 d取材1次进行相关指标测定。[结果]套袋果实不易失重 贮藏后期,套袋果可滴定酸含量超过对照 套袋果Vc含量一直高于对照 对照果的MDA累积速率很快,且一直高于套袋果 套袋果与对照果的POD活性变化趋势相反,贮藏40 d后,套袋果的POD活性开始上升,并超过对照 采收时CAT活性低于对照,贮藏80 d时测量,虽低于对照,但差异变小。[结论]套袋果较耐贮藏。  相似文献   

4.
套袋对花牛苹果果实品质及贮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7年生天汪1号苹果为试材,研究了套袋处理对果实品质及贮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套袋促进果实着色,使果面光洁度提高,改善了果实外观品质;降低了单果重、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了可滴定酸含量,使糖酸比降低,风味变差,影响了果实内在品质;常温贮藏条件下,套袋果实失重率和烂果率均低于不套袋果,套袋使果实耐贮性增加.综合分析,在供试的5种果袋中,欢迎和条黑效果最好,其次是陇上红,旺盛和康盛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红富士苹果套袋后果皮色素含量和果实糖、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果实套袋后果皮叶绿素含量一直低于对照果实,其中chla的含量降低最多,并且与总叶绿素的含量变化动态相似,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降低不大,这可能有利于果实着色;成熟期果实果皮花青苷含量迅速上升,摘袋5d后其含量超过对照,采收时超过对照1倍以上,使果实着色更鲜艳;套袋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降低,总糖、还原糖及各种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均不同程度的降低,但是套袋果实各种糖、酸等含量变化趋势与对照相同。  相似文献   

6.
利用单、双层纸袋和自制新闻纸袋对“八月桃”、“北京24号”桃果实进行套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套袋后果实纵横径生长速度减慢,单果重略有下降,以双层纸袋影响最显著;套袋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Vc含量均低于未套袋果,总酸含量略高于对照,仍以双层纸袋影响效应最显著.套袋果实在成熟时果皮中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花青素含量增多,颜色较对照鲜艳,双层纸袋和单层纸袋作用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7.
红富士苹果果实裂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红富士(长富二号)苹果裂纹的发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套袋后果实蜡质层厚度变薄,而表皮细胞变大,但裂纹与不裂纹部分果皮蜡质层厚度、表皮细胞大小间未见差异;套袋后果实表皮原果胶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及抗坏血酸含量(P=0.05)均低于不套袋果,而可溶性果胶含量(P=0.05)则高于不套袋果;套袋后磷、钾、锌元素含量(P=0.05)高于不套袋果,而钙元素含量(P=0.05)低于不套袋果。田间调查结果表明,套袋后果实在盛花后132 d裂纹率达到92%,而不套袋果实裂纹率只有10%。  相似文献   

8.
套袋对梨果实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绿皮梨品种西子绿和褐皮梨品种丰水为试材,研究套袋对梨果实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10 d套袋,至花后60 d,套袋果鲜重高于未套袋果;花后60 d至果实成熟,未套袋果鲜重增加较快,高于套袋果;果实干物质重,只有品种丰水花后27 d套袋果实干物质重高于未套袋果,干物重变化趋势与鲜重基本一致;果实套袋后,果皮叶绿素a含量急剧下降,远低于未套袋果,叶绿素b含量下降缓慢,后期高于未套袋果,套袋后,改变了叶绿素含量,对幼果光合作用造成一定影响,但果重变化动态表明,并不是造成单果重差异的主要原因;套袋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糖含量下降,可滴定酸含量和果实硬度增加.  相似文献   

9.
为了使苹果套袋技术在黄河故道地区得到更好的应用,使用小林双层纸袋、塑膜袋、内白蜡双层纸袋3种果袋,分别在花后30、40、50、60 d对富士苹果进行套袋处理,以不套袋果为对照,研究该地区苹果套袋对果实微环境及钙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套袋处理果实附近温度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套袋处理果实附近相对湿度从5月底整体呈上升趋势直到9月底之后开始下降,塑膜袋内相对湿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对照果面附近湿度低于其他处理;各处理果实发育期钙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对照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其他处理。总之,套袋对果面温度无明显影响,不同果袋内湿度差异明显,套袋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双层纸袋最佳套袋时间是花后40~50 d。  相似文献   

10.
不同果袋套袋对幸水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了12种不同类型果袋对幸水梨进行套袋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套袋后幸水梨果实的硬度、可滴定酸含量比对照显著增大;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含量以及单果重均显著降低,分别比对照平均降低8.47%,10.59%,20.85%;对还原型Vc含量影响显著,套袋果还原型Vc含量比对照增加10%-39.9%;套袋对果实光洁度和果点等外观品质明显改善。综合研究认为双层袋L2-1为幸水梨果实套袋处理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以黄冠梨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套3层袋、套单层白袋和不套袋处理(CK)对黄冠梨果实发育过程中葡萄糖、果糖、蔗糖、莽草酸和苹果酸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处理果实的糖和酸含量变化趋势与不套袋处理基本一致。果实成熟期即花后110 d,套袋处理果实的葡萄糖含量〈不套袋处理,差异不显著;果糖和蔗糖含量显著〈不套袋处理;莽草酸和苹果酸含量〉不套袋处理,差异不显著。套袋降低了黄冠梨成熟期果实的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增加了果实的莽草酸和苹果酸含量。  相似文献   

12.
以云南蒙自产的不同石榴品种及相同品种的套袋果实为原料,对其物理性状、总糖、总酸和维生素C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果形和籽粒以甜绿籽和酸绿籽为最佳;总糖含量甜红光颜最高,甜绿籽次之,甜沙籽最少;维生素C含量甜沙籽最高,甜绿籽最低。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随成熟度而增加,未套袋石榴的总糖和维生素C均高于套袋石榴;套袋石榴的总酸度含量(以柠檬酸计)低于未套袋石榴。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套袋技术对阿克苏冰糖心苹果品质的影响,为省力简化(不套袋)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阿克苏富士苹果生产种植区域,套袋技术下测定苹果外观及内在品质,对比分析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在外观品质上,套袋对各区域果实的单果重、硬度、果形指数影响不大,红旗坡和共青团不套袋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套袋,达到18.30%、17.27%,分别提高了19.5%和9.5%。套袋处理对三个区域苹果色度影响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变化,平均色差值为45,对照处理色差值普遍高于套袋处理。套袋处理可溶性总糖显著低于不套袋,沙河镇最高达到84.16 mg/g,高于套袋处理14.3%,两种处理果实VC含量差异显著,共青团农场的不套袋果实VC含量高达111.75 mg/kg,显著大于套袋处理43.17 mg/kg,高出61.37%。套袋对富士苹果可滴定酸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均在0.3%左右。套袋处理对果实单宁含量呈现不同程度变化,其中沙河镇,单宁最高达到10.61 mg/g,相对于不套袋高出19.7%。【结论】套袋技术可增加苹果果实光洁度,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各理化品质指标呈现不同程度变化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坐果剂与人工授粉处理对甜瓜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分积累及蔗糖代谢关键酶活性影响的差异性,为甜瓜的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早蜜”厚皮甜瓜为试验材料,以人工授粉为对照,喷施“福美特”和“帝豪”2种坐果剂,于处理后每5 d取样1次,测定甜瓜果实可溶性总糖、果糖和蔗糖含量以及4种蔗糖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厚皮甜瓜果实的可溶性总糖、蔗糖和果糖含量变化均表现为前期积累缓慢,后期积累迅速,并且在花后20 d有1个明显的“拐点”;前期以积累果糖为主,成熟期则以积累蔗糖为主。在果实发育的早期,以蔗糖分解转化酶活性较高,进入成熟期则以合成酶活性较高。喷施“福美特”显著增加了甜瓜果实的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喷施“帝豪”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喷施“福美特”可显著增强果实发育后期的蔗糖合成酶活性,但转化酶活性有所降低。【结论】喷施坐果剂能够改变果实糖分的积累,且会对果实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产生影响,适量的坐果剂能够提高甜瓜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夏橙生长期果实套袋对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奥林达夏橙为试材,研究了生长期套袋和未套袋果实在采后贮藏期间主要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袁明:套袋果和未套袋果的失重率均呈上升趋势,未套袋果的上升幅度比套袋果大;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具有相同的下降趋势,但未套袋果的下降幅度比套袋果大;未套袋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总糖趋于下降,但变化幅度较平缓,而套袋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总糖的变化幅度较大,在贮藏后期,可溶性固形物下降,可溶性总糖上升。  相似文献   

16.
光照对设施油桃果实糖积累及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中油5号油桃为试材,研究了设施栽培条件下,光照对果实中糖积累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改变了果实糖积累特点和蔗糖代谢酶活性。遮光处理降低了果实整个发育过程中AI和SS-c的活性,NI、SS-s和SPS的活性在果实发育的大部分时间内也有明显降低,同时减少了果实中果糖和蔗糖含量。延长光照时间对果实含糖量没有明显影响,但在果实发育的某些阶段对果实中SS-s和SPS活性有显著影响。铺反光膜处理提高了果实中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同时增加了成熟期果实中葡萄糖和蔗糖含量。  相似文献   

17.
‘保佳俊’是河北农业大学选育的桃新品系,其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大久保’。为探讨不同品种(系)桃果实间糖分积累差异及其与蔗糖代谢酶之间的关系,本试验以‘保佳俊‘和‘大久保’为试材,测定了果实发育后期蔗糖、葡萄糖、果糖和山梨醇含量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并对桃果实中可溶性糖分积累与酶活性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桃果实成熟期,可溶性糖组分中蔗糖含量最高,其次是葡萄糖和果糖,山梨醇含量最低;‘保佳俊’果实的4种可溶性糖含量在成熟期均极显著高于‘大久保’。在果实成熟期,‘保佳俊’的SS、SPS、AI、NI酶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大久保’。相关性分析表明,‘保佳俊’果实蔗糖含量与SS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AI、NI酶活性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大久保’蔗糖含量与SS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2个品种间酶活性差异可能是‘保佳俊’蔗糖含量显著高于‘大久保’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以自根西瓜为对照,研究了嫁接西瓜果实的蔗糖积累特性及相关代谢酶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嫁接与自根西瓜果实的果肉组织均以积累蔗糖为主,果皮以积累已糖为主,嫁接西瓜果实的糖含量显著低于自根西瓜.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嫁接西瓜幼果组织转化酶(Inv)活性降低,蔗糖合酶(SS)活性上升,从而导致果实中蔗糖含量的降低.因此,嫁接引起的西瓜果实中Inv、SS活性的变化可能是导致嫁接西瓜糖分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