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壳聚糖涂膜对采后李果实贮藏品质及腐烂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浓度(0,5,10,20 g/L)壳聚糖溶液涂膜处理对采后低温贮藏(2 ℃)下"牛心"李果实在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抗坏血酸、转色情况及腐烂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5,10,20 g/L壳聚糖涂膜均可以有效保持李果实贮藏品质,推迟果实转色,减少腐烂损失.在贮藏4周时,经10 g/L壳聚糖涂膜的李果实硬度比对照高61.43%;用20 g/L壳聚糖处理的李果实转红指数和腐烂率分别比对照低59.8%和52.9%.壳聚糖涂膜还可以延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抗坏血酸含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2.
为寻求影响木洞杨梅贮藏性能的因素,将贮藏保鲜工作延伸到采前.在采前一周,用0.10%、0.25%、0.50%CaCl2溶液对木洞杨梅进行采前喷钙处理,探讨采前喷钙对木洞杨梅果实品质和贮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钙处理对提高果实品质有明显效应;钙处理降低了贮藏期间果实的腐烂率和损失率,减缓了果肉营养成分的变化,抑制了果实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加,抑制了超氧化物歧酶(SOD)活性的降低,从而延缓果实成熟衰老进程,提高了木洞杨梅果实的耐贮藏性.且3种喷钙浓度处理中以0.25%CaCl2溶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涂膜对甜瓜采后生理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壳聚糖涂膜处理对甜瓜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哈密瓜(Cucurnis melo L.ssp.melo Pang)西州蜜25号为试验材料,壳聚糖浓度分别为10、20和30g/L的溶液对甜瓜进行涂膜处理,研究壳聚糖涂膜对采后甜瓜果实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相对电导率、VC含量、失重率及腐烂率的影响.[结果]壳聚搪涂膜处理抑制甜瓜果实的呼吸速率,延缓呼吸高峰的出现;降低果实乙烯释放量,推迟乙烯高峰的出现;20和30 g/L壳聚糖涂膜处理甜瓜果实硬度显著高于对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的在整个贮藏阶段均高于对照果实,降低了甜瓜果实相对电导率、失重率、腐烂率的上升幅度.[结论]用20g/L壳聚糖溶液涂膜处理甜瓜,能够保持甜瓜贮藏品质,降低腐烂,延缓果实衰老.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金顶谢花酥梨果实的品质及半地下通风库的贮藏性能,以宁陵金顶谢花酥梨为试材,研究采前叶面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硼后梨果实品质和贮藏期间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采前硼处理,可有效改善贮藏酥梨果实果皮的色泽、维持果实硬度、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抑制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积累。其中,酥梨采收时,各硼处理L~*值均高于清水对照,3 g/L硼处理的果皮亮度(L~*值)最高,为69.13,2 g/L硼处理果实硬度最高,高于对照27.28%,2 g/L硼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最高,为13.3%,各处理果实MDA含量均低于对照,2 g/L硼处理MDA含量最低,为2.70 mmol/g;贮藏180 d时,2 g/L硼处理果实硬度最高,为5.20 kg/cm~2,对照最低,为4.22 kg/cm~2,对照POD和PPO活性最高,分别为9.57、158.0 U/(min·g),1 g/L硼处理PPO活性最低,为62.8 U/(min·g);2 g/L硼处理果实MDA含量最低,为5.62 mmol/g,对照最高,为6.67 mmol/g。综合来看,2 g/L硼处理的各项指标均表现较好,为参试处理中采前施硼肥的最佳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5.
研究不同浓度壳聚糖涂膜处理对蚕豆鲜荚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以蚕豆鲜荚为试验材料,壳聚糖浓度分别为10、15、20 g/L的溶液对蚕豆鲜荚进行涂膜处理,研究不同浓度的壳聚糖涂膜对采后蚕豆鲜荚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褐变指数、质量损失率、硬度、维生素C含量、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壳聚糖涂膜处理抑制蚕豆鲜荚的PPO活性;减少其褐变指数、质量损失率、硬度的上升幅度;维生素C含量、叶绿素含量在整个贮藏阶段均高于对照。10 g/L壳聚糖溶液涂膜处理蚕豆鲜荚的褐变指数、PPO活性较低;而用20 g/L壳聚糖溶液涂膜处理的质量损失率最低,硬度变化及叶绿素含量损失较少。  相似文献   

6.
果园土壤低硼条件下,于龙眼假种皮发育期间,树冠分别喷施1?Cl2、0.2%H3BO3、1?-Cl2 0.2%H3BO3溶液及清水3次,探讨Ca、B营养对龙眼果实品质及采后耐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2%H3BO3、1?Cl2 0.2%H3BO3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组织B含量,对增大龙眼果型、提高单果重、增加果实的可食率和果肉糖含量有明显效应,但0.2%H3BO3处理的效果优于1?Cl2 0.2%H3BO3处理,两处理均降低了贮藏期间果实失重率、提高好果率,减缓了果肉营养成分的变化;1?Cl2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组织Ca含量,也提高了龙眼果实的耐贮藏性,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在采收前1周和1d进行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和高良姜溶液处理龙眼果实,以探讨它们对龙眼采后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和高良姜溶液均能显著降低贮藏期间果实失重率和烂果率,减缓了贮藏期间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的下降,提高贮藏期间果皮、果肉的SOD酶活性,降低了果皮、果肉的MDA含量。两者相比,高良姜溶液的效果略高于壳聚糖,高浓度处理高于低浓度处理。  相似文献   

8.
提高果实耐贮性是促进沁香猕猴桃产业化的关键技术之一,为此作者以5年生沁香猕猴桃树为试材,进行采前喷钙及采后使用乙烯吸附剂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采前喷钙处理和采后乙烯吸附剂处理均能有效保持果实硬度,推迟呼吸跃变到来,延长果实贮藏时间.同时,各处理均不影响果实品质,保持果实风味.  相似文献   

9.
芒果采前喷钙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桂热芒120号果实采前进行叶面喷施氯化钙溶液试验。结果表明,采前叶面喷钙明显提高芒果钙和硼的含量。同时,采前叶面喷钙明显提高芒果的贮藏性,其中,采前叶面喷施0.4%氯化钙溶液、0.6%氯化钙溶液对提高果实贮藏性的效果较好,能延长芒果贮藏期4~6天。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涂膜处理对西葫芦冷害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西葫芦为研究对象,在5℃下采用不同质量浓度壳聚糖溶液对其进行涂膜处理,研究壳聚糖涂膜处理对西葫芦冷害发生、贮藏品质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壳聚糖涂膜在控制果蔬冷害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采用壳聚糖涂膜处理可以延缓西葫芦冷害的发生时间,减轻冷害程度,在贮藏第8天,水洗对照组冷害指数达到0.42,而10g/L壳聚糖处理组冷害指数只有0.08,抑制冷害效果最佳。壳聚糖涂膜还可以降低西葫芦采后呼吸强度,抑制细胞膜透性的升高和丙二醛的积累,减缓果皮叶绿素的降解,贮藏第16天,10g/L壳聚糖处理组的细胞膜相对电导率为15.04%,丙二醛含量为0.806μmol/g,叶绿素含量为0.135 3mg/g,而对照组的细胞膜相对电导率为30.23%,丙二醛含量为1.573μmol/g,叶绿素含量已降至0.053 8mg/g,壳聚糖涂膜还可以抑制CAT和POD活性下降,并降低其活性高峰。用壳聚糖处理西葫芦可以减轻其冷害发生和贮藏品质下降的程度,以10g/L壳聚糖处理组抑制冷害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钾与钙·硼混合喷施对龙眼果实品质及耐贮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韦剑锋  梁和  韦冬萍  孙传芝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3):3986-3987,3989
在果园土壤低硼条件下,以储良龙眼为试材,作了连续两年研究.结果表明,在龙眼假种皮发育期间,树冠分别喷施0.3%KH2PO4、0.3%KH2P04+1%CaCl2、0.3%KH2PO4+0.2%H3803溶液3次,可显著增大成熟龙眼果型、提高果实组织鲜重,增加果实的可食率、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和糖含量,并促进果实组织对Ca、B的吸收积累,显著提高果实组织K含量;在30±2℃条件下贮藏,三处理均降低了贮藏期间果实失重率、提高好果率,减缓了果肉营养成分含量的下降.可见钾与钙、硼混合喷施对于提高龙眼果实的品质与耐贮性和维持贮藏过程中果实品质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果期病害防治与养分管理对龙眼果实特征品质和耐贮性的影响,获得提升龙眼果实贮藏品质的采前优化管理模式。【方法】以品种‘石硖’为材料,以病害防治(因素A)、施肥类型(因素B)和激素调控(因素C)为试验因素,设计L12(4×33)的大田正交试验,共12个处理组合(BR1—BR12),其中BR1为对照;观测果实成熟品质和矿质营养含量,定期观察果实在5℃下的贮藏效果,筛选优化作用显著的试验因素和水平。【结果】11个果实品质和20个果实矿质营养指标(包括果皮和果肉)变异系数范围分别为2.19%—49.50%和5.14%—77.43%,除感官指标果净度、果锈度和果肉爽脆度外,其他指标在各处理间都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随着贮期延长,各处理果实霉变、果皮褐变和果肉自溶程度增强,好果率下降,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聚类结果显示,BR11和BR12贮藏效果最佳,褐变、自溶与霉变率评分均最低,好果率最高,耐贮性最好,贮藏寿命约40 d,比对照BR1延长了近15 d;反之,BR1和BR2耐贮性最差,贮藏寿命约25 d。相关分...  相似文献   

13.
以提高龙眼的保鲜质量和商品率为目的,采用生物抑制剂处理龙眼进行低温气调保鲜。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了生物抑制剂对龙眼果皮褐变和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低温气调保鲜条件下,采用生物抑制剂处理,可更有效地抑制龙眼保鲜过程的呼吸作用,有效降低了酶活性的变化,延缓了龙眼果实的衰老与果皮褐变,保鲜时间长,且更好地保留了果实的营养成分,商品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采前喷施茉莉酸甲酯(MeJA)对火龙果采收品质、耐贮性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为生产上应用MeJA提升火龙果采收品质和耐贮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紫红龙火龙果为试验材料,采用5种质量浓度(0、50、100、200和400μmol/L)的MeJA采前8 d喷施火龙果,调查采收时产量、单果重、一级果率、商品果率和病果率,观察比较采后腐烂时间和腐烂率变化,测定对照(0μmol/L)和最佳处理贮藏过程中品质和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采前喷施MeJA对火龙果公顷产量和单果重无显著影响(P>0.05),但采前喷施100μmol/L MeJA处理能明显提升火龙果采收时的商品性,其一级果率和商品果率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52.37%和104.38%(P<0.05,下同),病果率较对照降低49.47%。常温贮藏期间采前喷施100μmol/L MeJA处理较对照延迟1 d出现腐烂现象,且腐烂率始终低于对照;维持贮藏期间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等内在品质;显著提升贮藏期间果皮多酚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以及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β-1,3-葡聚糖酶(GLU)、几丁质酶(CHT)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酶活性最大差值发生在果实开始腐烂前后,PPO、POD和CHT活性于贮藏第6 d差值最大,其酶活性分别较对照提高33.13%、140.38%和207.16%,PAL和GLU活性于贮藏第9 d差值最大,其酶活性分别较对照提高83.38%和25.29%。【结论】采前喷施适宜浓度的MeJA可减少生育期火龙果的感病率,提升商品果率,维持贮藏品质,提高贮藏期间的抗氧化能力和抗病能力,从而延缓果实衰老和控制贮藏期间腐烂的发生,延长贮藏期,以100μmol/L的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叶面营养对杨梅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各指标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3种营养液(爱农氨基酸、果蔬品质改良剂、翠康钙宝)对东魁杨梅果形、产量、果面着色,以及果实硬度、各项果实品质指标、耐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处理的单果质量、株产量、纵横径、果面着色、可食率、钙含量、硼含量、糖酸、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商品性、耐贮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以果蔬品质改良剂的作用最明显、效果最好。喷施果蔬品质改良剂的杨梅单果质量、株产量、可溶性固形物、一二级商品果率比对照分别增加了27.19%、32.91%、18.75%、99.44%;果实中钙、硼含量比对照分别增加了21.41%、48.00%;2~5 ℃保鲜冷库中第14天的平均霉烂果数比对照减少了38.30%。相关性分析发现,单果质量和可食率均与钙、钾含量呈显著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标准差权重法在番茄果实商品性状评价上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番茄商品性状的综合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7个樱桃番茄品系为试材,在果实完熟期测定果实外观品质(单果重和果色)、营养品质(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和水分含量)和耐贮性(常温下贮藏21 d的变质率),以指标的标准差计算指标权重进行各番茄品系的综合评定。[结果]综合评定结果表明,品系YH02-6的商品性相对较优,以其果实的营养品质和耐贮性较优;品系YH02-9、YH02-1和YH02-7的商品性较好,其中,YH02-9也是果实的营养品质和耐贮性较好,而YH02-1和YH02-7以其营养品质和外观品质较好;品系YH02-11、YH02-5和YH02-8果实的商品性一般。[结论]标准差权重法用于番茄果实商品性状的综合评价,其方法简便易行,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叶面喷施NaCl对加工番茄果实耐挤压性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加工番茄品种里格尔87-5和石红12为试材,研究了在果实发育期叶面喷施不同质量浓度NaCl对果实耐挤压性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质量浓度范围内,叶面喷施NaCl可以提高加工番茄果实硬度、耐压力和产量,改善果实品质,但两个品种对NaCl质量浓度的反应有一定差异。对品种里格尔87-5,3.0 g/L NaCl处理使产量和果实硬度极显著提高,果实耐压力、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和Vc含量增加;6.0 g/L NaCl处理可显著增加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对果实硬度、耐压力、Vc含量和产量的影响不大;9.0 g/L NaCl处理使果实硬度极显著降低,并对果实耐压力和产量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对品种石红12,3.0 g/L NaCl处理能显著提高产量,并有增加可溶性总糖、还原糖、Vc含量、果实硬度和耐压力的趋势;6.0 g/L NaCl处理能极显著提高产量,显著增加果实耐压力和Vc含量,但还原糖含量显著降低;9.0 g/L NaCl处理则显著降低果实耐压力和还原糖含量,对其他指标的影响不大。综合各指标分析认为,NaCl处理加工番茄的适宜质量浓度为3.0-6.0 g/L。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磷脂酶D(PLD)抑制剂处理对采后龙眼果实贮藏性质的影响,为龙眼保鲜新方法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采后“石硖”龙眼果实为试验材料,分别用25mg/kg的PLD抑制剂正丁醇、仲丁醇、溶血磷脂酰乙醇胺、2,3-二磷酸甘油酸、Wortmannin、沙丁胺醇、色甘酸钠进行处理,分析在常温(25±0.5)oC贮藏过程中龙眼果实的品质变化。[结果]仲丁醇处理后的龙眼果实褐变指数及自溶指数上升慢于对照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对照果,果实失重率低于对照果;与其他抑制剂处理果和对照果相比,较好地保持了龙眼果实采后品质。[结论]PLD抑制剂仲丁醇处理能有效减缓贮藏过程中龙眼果实的品质劣变,具有一定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