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6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对比4种稳定剂对香蕉凝固型酸奶品质的影响,为香蕉凝固型酸奶制作工艺优化和酸奶品质提升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不添加稳定剂和香蕉果肉及仅添加香蕉果肉为对照,探讨黄原胶、果胶、卡拉胶和CMC-9等4种稳定剂不同添加量对香蕉凝固型酸奶稳定性、质地、黏度、持水力和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稳定剂添加对香蕉凝固型酸奶各品质指标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以添加0.250%~0.500%黄原胶的香蕉凝固型酸奶品质最佳,其凝乳和稳定效果好、口感软滑细腻、酸奶持水力和黏度均优于其他3种稳定剂;其次是果胶,添加量以0.500%为宜;卡拉胶对香蕉凝固型酸奶的质构特性、品质影响大,酸奶质地过硬;CMC-9添加后黏度稍差,需添加较多量才能保持酸奶的凝固形态.[结论]黄原胶可作为制备香蕉凝固型酸奶的稳定剂单独使用,以0.250%~0.500%的添加量为宜.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臭氧对离体华支睾虫囊蚴的杀灭作用,为探索一种既能杀灭寄生虫囊蚴又能保持肉品生鲜的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采自广西横县横州镇上淇铺岭村河流的麦穗鱼和银飘鱼进行华支睾虫囊蚴压片镜检,以囊蚴阳性鱼为试材,采用人工胃液消化法从感染鱼中获取囊蚴;然后将囊蚴按50个/组分为若干组置于蒸馏水中,比较臭氧通入方式、时间及初始浓度对离体囊蚴的影响。【结果】在蒸馏水中通入臭氧均为10 min时,先通臭氧再放入囊蚴的囊蚴死亡率显著低于先放囊蚴后通臭氧。在先放囊蚴后通臭氧的处理方式下,随着臭氧通入时间延长,囊蚴死亡率明显提高;通臭氧10 min,囊蚴死亡率高于70.00%,且剩余未脱囊囊蚴中的后尾蚴已基本丧失活动力;当通臭氧20 min,囊蚴死亡率达到100.00%,后尾蚴全部停止活动。在密闭条件下,蒸馏水中臭氧初始浓度越高,囊蚴死亡率越高。华支睾虫囊蚴在臭氧水中的活动表现为:臭氧通入前期,后尾蚴活动剧烈欲冲破囊壁;随着时间延长,部分后尾蚴冲破囊壁脱囊而出,最后后尾蚴活动减慢直至死亡。【结论】臭氧处理对于杀灭离体华支睾虫囊蚴效果显著,其效果和程度与臭氧的处理方式、接触时间、浓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圣女果番茄红素提取工艺,并分析其抗氧化活性,为提高圣女果番茄红素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圣女果番茄红素超声协同复合酶提取最佳工艺条件,并考察经人工胃液和肠液体外模拟消化后番茄红素清除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各因素对圣女果番茄红素提取量的影响排序为超声时间>酶解温度>复合酶添加量>料液比.3个单因素(复合酶添加量、酶解温度和超声时间)及料液比与复合酶添加量、料液比与超声时间、复合酶添加量与酶解温度、酶解温度与超声时间的交互作用对圣女果番茄红素提取量影响极显著(P<0.01).圣女果番茄红素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0、复合酶添加量3.6%、酶解温度54℃、超声时间22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圣女果番茄红素的提取量为410.94±1.78μg/g,与模型预测值(412.62μg/g)接近.圣女果番茄红素对DPPH·、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O-2·)的清除能力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均明显高于同浓度的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体外模拟消化后的圣女果番茄红素对DPPH·的清除率减小,且圣女果番茄红素浓度越高,清除率降幅越小.[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的工艺条件可用于圣女果番茄红素提取,且提取得到的圣女果番茄红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可为后续圣女果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为阐明采后百香果香气品质的变化特征,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研究了常温(25 ℃)、低温(6 ℃)贮藏期间百香果香气物质主要成分及其含量,酯类化合物代谢关键酶脂氧合酶(LOX)、醇酰基转移酶(AAT)、乙醇脱氢酶(ADH)和氢过氧化物裂解酶(HPL)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百香果在常温和低温贮藏期间,果汁中的香气物质均以酯类为主,相对含量分别占总香气物质的40.00%~60.32%和54.95%~69.27%,其次是醇类和酮类;进一步通过结构鉴定,在酯类物质中相对含量较高的化合物为丁酸乙酯、正己酸乙酯、丁酸己酯、乙酸乙酯、己酸己酯;常温下,百香果酯类物质相对含量在贮藏4 d时出现峰值(60.32%)、贮藏12 d时下降为40.00%,而低温下,其相对含量延至贮藏20 d时出现峰值(69.27%),整个贮藏期内保持在54.62%~69.27%,表明低温贮藏可以维持酯类物质较高的相对含量。对百香果酯类代谢途径关键酶活性分析发现,果汁中LOX、AAT和HPL在低温贮藏前期(0~10 d)活性变化不大,贮藏后期表现活跃,最高值出现时间迟于常温贮藏,表明低温可以有效抑制酯类代谢关键酶活性;另外,酯类香气化合物相对含量与LOX、AAT、ADH、HPL活性具有较强相关性。本研究为百香果采后品质保持和保鲜技术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4种不同酵母菌株(F5、F10、F15、F33)发酵桑果酒的发酵规律,以期筛选出合适的桑果酒发酵菌种,为桑果酒的研究和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大十”品种桑果果汁为原料,分别接种不同酵母,在25℃下进行发酵试验,定期检测果酒的pH、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酒精度,并评定成酒品质.[结果]LAFFORT干酵母F33发酵的桑果酒酒体为紫红色,原酒未发生明显褐变,酒香协调;该酵母起酵快,可溶性固形物在5d内迅速降至稳定值,酒精度则上升至12.5%vol,在发酵过程中产酸较其他菌种少;F33接种量不影响其对糖的利用及酒精的生成,0.02%的接种量下发酵液pH变化稳定,可滴定酸上升较缓和,成酒可滴定酸较低.[结论]F33菌株具有较好的发酵性能,所产桑果酒成酒品质较好,具有较好的桑果酒发酵生产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臭氧对离体华支睾虫囊蚴的杀灭作用,为探索一种既能杀灭寄生虫囊蚴又能保持肉品生鲜的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采自广西横县横州镇上淇铺岭村河流的麦穗鱼和银飘鱼进行华支睾虫囊蚴压片镜检,以囊蚴阳性鱼为试材,采用人工胃液消化法从感染鱼中获取囊蚴;然后将囊蚴按50个/组分为若干组置于蒸馏水中,比较臭氧通入方式、时间及初始浓度对离体囊蚴的影响.[结果]在蒸馏水中通入臭氧均为10 min时,先通臭氧再放入囊蚴的囊蚴死亡率显著低于先放囊蚴后通臭氧.在先放囊蚴后通臭氧的处理方式下,随着臭氧通入时间延长,囊蚴死亡率明显提高;通臭氧10 min,囊蚴死亡率高于70.00%,且剩余未脱囊囊蚴中的后尾蚴已基本丧失活动力;当通臭氧20 min,囊蚴死亡率达到100.00%,后尾蚴全部停止活动.在密闭条件下,蒸馏水中臭氧初始浓度越高,囊蚴死亡率越高.华支睾虫囊蚴在臭氧水中的活动表现为:臭氧通入前期,后尾蚴活动剧烈欲冲破囊壁;随着时间延长,部分后尾蚴冲破囊壁脱囊而出,最后后尾蚴活动减慢直至死亡.[结论]臭氧处理对于杀灭离体华支睾虫囊蚴效果显著,其效果和程度与臭氧的处理方式、接触时间、浓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磷脂酶D(PLD)抑制剂处理对采后龙眼果实贮藏性质的影响,为龙眼保鲜新方法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采后“石硖”龙眼果实为试验材料,分别用25mg/kg的PLD抑制剂正丁醇、仲丁醇、溶血磷脂酰乙醇胺、2,3-二磷酸甘油酸、Wortmannin、沙丁胺醇、色甘酸钠进行处理,分析在常温(25±0.5)oC贮藏过程中龙眼果实的品质变化。[结果]仲丁醇处理后的龙眼果实褐变指数及自溶指数上升慢于对照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对照果,果实失重率低于对照果;与其他抑制剂处理果和对照果相比,较好地保持了龙眼果实采后品质。[结论]PLD抑制剂仲丁醇处理能有效减缓贮藏过程中龙眼果实的品质劣变,具有一定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不同杀菌方式在达到商业杀菌要求的基础上对龙眼原汁营养成分及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广西南宁地区所产的“石硖”龙眼为原料,对比分析了巴氏杀菌(PS)、微波杀菌(MS)、超高温瞬时杀菌(UHT)和高压脉冲电场杀菌(PEF)4种杀菌方式对龙眼原汁的菌落总数、色差、pH值、可溶性固形物、总酚、糖组分及有机酸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杀菌方式均能达到商业无菌要求,对龙眼原汁的pH值和葡萄糖含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与对照组(CK)相比,PEF杀菌对龙眼原汁中L*值、b*值、可溶性固形物(TSS)、果糖、总糖、酒石酸、富马酸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与PS、MS和UHT杀菌相比,PEF杀菌对龙眼原汁中的总酚、抗坏血酸、总酸的影响幅度较小。因此,PEF杀菌技术不仅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而且能更好地保持龙眼汁原有的色泽和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桑果汁加工过程中金属离子和食品添加剂对桑果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以期为优化桑果汁加工工艺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提取一定量的桑果花色苷原液,并稀释3倍,分别添加一定量的金属离子和食品添加剂,以花色苷保存率的大小来研究金属离子和食品添加剂对桑果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结果]Ca2+对桑果花色苷的稳定性无显著影响,Zn2+、Mn2+对花色苷具有破坏作用,Fe2+具有增色作用;抗氧化剂抗坏血酸使花色苷的稳定性降低;甜味剂葡萄糖、蔗糖均对花色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酸味剂柠檬酸、苹果酸能提高桑果花色苷的稳定性,而乳酸对花色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山梨酸钾对桑果花色苷有一定的护色作用.[结论]不同金属离子和食品添加剂对桑果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各不相同,在桑果汁加工过程中应避免使用对花色苷具有破坏作用的金属离子和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