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6 毫秒
1.
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41 株尿囊液差速离心纯化 ,制备抗原 ;应用杂交瘤技术建立了 3株分泌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杂交瘤细胞株 ,其免疫球蛋白亚类分别属于IgG1 、IgG2a、IgG2b。 3株单克隆抗体与鸡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及禽流感病毒均无交叉反应 ,YNZ - 55和YNZ - 62可识别多数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标准毒株及地方分离株 ,其腹水ELISA效价达 1 0 - 5,且识别的抗原位点互不重叠 ,为高亲和力的群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是制备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快速诊断产品的理想试剂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利用PCR方法从水貂阿留申病毒相关病料中扩增出VP2蛋白部分基因,并进行原核表达,成功获得VP2重组蛋白;利用纯化的VP2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成功获得3株杂交瘤细胞:1F4F7D9、3E9G3D4和4B8B3F8;分别接种小鼠,间接ELISA检测结果表明,3组实验小鼠腹水的单克隆抗体效价均在106以上。  相似文献   

3.
CPV YZ株的细胞培养液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后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 ,应用杂交瘤技术筛选出 8株能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分别命名为F5G10、3F11F4、F11G6、6C5C2、6E4G3、6C2B11、F11D6、3D9C4株 ,各株单抗均为IgG型 ;中和试验表明 :F11G6、3D9C4、6E4G3、6C5B114株单抗有中和作用 ,Dot ELISA试验证明了 8株单抗仅针对病毒抗原决定簇的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抗猪瘟病毒(CSFV)的单克隆抗体(MAb)。[方法]以纯化的猪瘟病毒免疫4~6周龄BALB/c雌鼠,取其脾细胞与SP2/O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筛选出抗CSFV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结果]经间接ELISA获得3株能稳定分泌抗CSFVE2蛋白的MAb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为1AS、5F3和4D2。Mab亚型鉴定表明3株MAb均为IgG2b,轻链均为K链。Westernblot结果表明3株Mab均能识别重组E2蛋白。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3株Mab均与CSFV呈阳性反应,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PCV2)、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呈阴性反应。[结论]该研究为建立CSFV特异性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血凝素(HA)单克隆抗体,为检测诊断AIV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灭活H9亚型AIV广西分离株为免疫原,免疫6~8周BALB/c雌性小鼠,然后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经血凝抑制试验(HI)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筛选H9亚型AIV血凝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结果]经过4次亚克隆,获得3株稳定的H9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8A4、1B11和7F1细胞株,其细胞株培养上清液HI效价为27~210,腹水HI效价为216~219;单克隆抗体亚类鉴定结果表明,3株H9单克隆抗体均属于IgG1亚类,其轻链均为K链.3株H9单克隆抗体只与H9亚型AIV发生特异性HI反应,而与其他HA亚型AIV及新城疫病毒(NDV)、减蛋综合症病毒(EDS)、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无交叉反应.3株H9单克隆抗体细胞株的抗体分泌能力稳定性良好.[结论]用灭活H9亚型AIV为免疫原能成功制备针对H9亚型AIV血凝素的单克隆抗体,且具有良好的亚型广谱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抗犬细小病毒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PV-YZ株的细胞培养液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后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应用杂交瘤技术筛选出8株能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为F5G10、3F11F4、F11G6、6C5C2、6E4G3、6C2B11、F11D6、3D9C4株,各株单抗均为IgG型;中和试验表明:F11G6、3D9C4、6E4G3、6C5B114株单抗有中和作用,Dot-ELISA试验证明了8株单抗仅针对病毒抗原决定簇的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出广谱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N蛋白单克隆抗体,为后续N蛋白保守区域表位鉴定及IBV通用型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打下基础。【方法】通过原核表达IBV广西优势血清型代表株GX-YL5的N蛋白,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选取血清效价在104以上的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经间接ELISA筛选后通过小鼠腹水诱生法制备单克隆抗体,采用Western blotting、IFA及间接ELISA等进行效价、亚型、反应特异性、交叉反应谱鉴定,并将制备获得的单克隆抗体应用于免疫组化检测,检测SPF鸡人工感染4株IBV代表变异株(GX-NN130048、GX-NN160421、GX-QZ171023和GX-QZ170728)后不同时段内气管和肾脏中的带毒情况。【结果】制备获得的单克隆抗体N2D5效价大于217,其亚型为IgG2b;Western blotting和IFA鉴定结果表明单克隆抗体N2D5只与IBV发生阳性反应,与新城疫病毒(NDV)、传染性喉气管炎(ILTV)、禽偏肺病毒(a MPV)、传染性法氏囊病(IBDV)、禽白血病病毒(ALV)及马立克氏病毒(MDV)的反应结果均呈阴性;单克隆抗体N2D5能与国内流行的多种基因型及广西目前流行的7种血清型IBV发生交叉反应,包括常用标准株、疫苗株和野毒株。将制备获得的单克隆抗体N2D5应用于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发现在3株鸡源IBV代表性变异株及1株鸭源分离株人工感染SPF鸡后不同时段内的气管和肾脏中均能检测到病毒信号,进一步证明其广谱性。【结论】基于杂交瘤技术制备获得的IBV单克隆抗体N2D5属于IgG2b亚型,具有特异性高、反应谱广的特点,且与IBV的结合能力强,可作为特异性诊断抗体应用于IBV临床诊断及病毒分布规律研究。  相似文献   

8.
用纯化的重组PRV VP6蛋白免疫BALB/c小鼠,运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通过间接ELISA筛选,获得了1株稳定分泌抗PRV VP6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C5D10。经鉴定C5D10为IgG1亚类,杂交瘤细胞的平均染色体数为93,细胞培养液上清及腹水效价分别为18∶00和11∶×106,且C5D10单克隆抗体不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发生交叉反应,显示良好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为获得稳定性好、特异性强、效价高的抗腺病毒五邻体单克隆抗体,用腺病毒五邻体基因工程表达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以腺病毒五邻体为筛选抗原对融合后的杂交瘤细胞间接ELISA进行筛选.结果表明:试验获得5株杂交瘤细胞,标记为3C4、4C4、4D7、4F2和4H3,4D7免疫球蛋白亚类为IgG2a,其余4株为IgG1;对5株细胞连续3个月体外传代试验和小鼠腹水连续传代试验,5株细胞都能持续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对细胞上清和腹水采用间接ELISA进行效价测定,细胞上清效价稳定维持在2 000左右,腹水效价稳定维持在200 000以上,且与引起腹泻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轮状病毒无交叉反应;对其中可以配对的2株单抗4D7、4F2建立双抗夹心ELISA,可以应用于临床检测腺病毒.  相似文献   

10.
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3B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E.coli原核表达并纯化的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FMDV)非结构蛋白3B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间接ELISA筛选出分泌鼠IgG的杂交瘤细胞株,将该杂交瘤细胞注射小鼠产生的腹水,用间接ELISA法筛选获得6株能稳定分泌抗3B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3E5、4B1、4D7、4E11、7B2、8B11.鉴定结果显示,4B1和4E11细胞分泌IgG1,其余4株细胞分泌IgG2b;纯化后6株腹水单抗的纯度达90%以上,对3B蛋白的ELISA滴度均可达到1:100 000以上;6株单抗均不与FMDV结构蛋白VP1和3D非结构蛋白发生反应;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明所制备的单抗能够识别3B蛋白;杂交瘤细胞株连续培养3个月以及冻存6个月后复苏,细胞生长良好,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体效价稳定.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提纯的IBV-M病毒抗原免疫BALB/C小鼠,末次免疫后三天取脾细胞与SP_2/O细胞在50%PEG2000作用下融合,三次融合两次获得成功。经抗体检测、筛选和克隆化培养,最后获得三株分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三株杂交癌细胞经体外连续传代培养2个多月,以及液氮冻存4个月后复苏培养,仍能稳定地分泌抗体。  相似文献   

12.
钩端螺旋体七日热血清型(56610)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钩端螺旋体七日热血清型(56610)培养物,经甲醛灭活后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6株阳性杂交瘤,分别定名为1A9、1B8、1F9、2D10、2E4、3E8,其中1A9、1F9、2D10、2E4为特异性抗56610杂交瘤.抑制试验结果表明,多抗血清能够有效地抑制这些特异性单抗,这些特异性单抗被鉴定为IgG1亚类.  相似文献   

13.
制备新城疫病毒(NDV)NP蛋白单抗,以期为NDV抗原表位研究及检测方法建立方面奠定基础。利用NDV F48E9株pET32a-NP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细胞技术,间接ELISA筛选,获得了2株稳定分泌抗NP重组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1G3、4B12。经间接ELISA测定,腹水抗体效价分别为1 2.56×105、1 5.12×105。亚类鉴定结果表明这两株单抗均为IgG1。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1G3、4B12均能特异性识别重组NP蛋白。与NDV感染细胞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均呈黄绿色荧光。经相加ELISA测定表明两株单抗识别的抗原表位不同。  相似文献   

14.
复合免疫制备3种有机磷农药单克隆抗体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α-氨基丁酸和农药中间体为原料合成了甲基对硫磷、杀螟硫磷和甲基毒死蜱3种有机磷农药人工半抗原(H1、H2和H3);通过活泼酯法将H1、H2和H3分别交联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上制备免疫原和包被原.以等体积混合的 H1-BSA、H2-BSA和H3-BSA复合免疫BALB/c小鼠,采用常规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获4株抗上述复合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其中甲基对硫磷1株(H9/A3),杀螟硫磷2株(H9/B3、C8/H6),甲基毒死蜱1株(G7/F5).所获4株抗体的类型及亚类均为IgG1,轻链均为κ链,间接ELISA法测定腹水效价均高达1×106.间接竞争ELISA法测定H9/A3、C8/H6和G7/F5细胞株的抑制中浓度(I50)分别为1070、404和752 μg·L-1,且与类似物无交叉反应.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可在较短的研制周期内,通过单次细胞融合获得多种不同农药的单克隆抗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大片吸虫分泌排泄抗原单克隆抗体,为大片吸虫病的免疫诊断、防治等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杂交瘤技术,以大片吸虫分泌排泄抗原为免疫原制备单克隆抗体,并用ELISA、硫氰酸盐洗脱法等方法鉴定其生物学特性。【结果】通过间接ELISA筛选及3次亚克隆后,共获得5株大片吸虫分泌排泄抗原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6D3、6B4、7D2、7D1和7D4。经鉴定,发现5株杂交瘤细胞染色体数为90~110条,均大于亲本细胞,其亚类鉴定分别属于IgG2b、IgM、IgM、IgG1和IgM,其轻链均为κ型;5株单克隆抗体(6D3、6B4、7D2、7D1、7D4)的上清效价分别为1∶400、1∶3200、1∶25600、1∶6400和1∶6400,腹水效价分别为1∶104、1∶104、1∶105、1∶107和1∶106;而表位测定结果表明,5株单克隆抗体中,6D3与7D1、7D2以及7D4与7D1、7D2作用于不同表位,6D3与6B4 可能识别同一表位或重叠表位,或同一表位有空间位阻,7D4与6D3以及6B4与7D4、7D1、7D2可能具有空间位阻;5株单克隆抗体的相对亲和力为:6B4>7D4>7D1>6D3>7D2;5株杂交瘤细胞株均能稳定地分泌单克隆抗体。【结论】制备获得的分泌排泄抗原单克隆抗体可用于大片吸虫病的诊断和免疫机理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禽流感病毒NP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杂交瘤技术,以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9N2亚型(Mild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Virus,MPAIV)F株作为免疫原,制备出3株稳定分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C2C5、D3B10和C2H8。对单抗的特异性鉴定结果表明:腹水单抗C2C5、D3B10和C2H8的间接ELISA效价分别为5×214、210、5×212,但均无HI效价。3株单抗的免疫球蛋白亚类均为IgG2a。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结果显示:单抗C2H8和D3B10与AIV H9N2和AIV H5N1均有60 kD的蛋白条带反应,而不与其他条带反应,表明这两株单抗特异性地针对AIV H9和AIV H5的共同抗原成分60 kD NP蛋白。而C2C5不与电泳蛋白条带反应,说明该单抗不是针对线性表位的,而可能是针对空间表位的。  相似文献   

17.
用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M41)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常规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产生杂交瘤细胞,经ELISA筛选,获得了4株能分泌特异性抗IBV单克隆抗体的细胞系,分别命名为4AC1、4AF1、6DH8及2DH10。4株单抗的亚类都属于IgG2b,在Westernblotting试验中,4AF1、6DH82株单抗特异性地识别IBV的核衣壳蛋白(N);经ELISA测定,各株单抗40h培养上清效价达10-2~10-4,第7天腹水效价达10-5~10-6,4AF1、6DH8与所试7个IBV标准株及2个IBV分离株都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18.
将提纯的感染红螯螯虾的WSSV,免疫BALB/c小鼠,三次免疫后取其脾细胞与SP2/0融合.间接ELISA筛选,阳性克隆经3次亚克隆后,共获得7株针对WSSV的特异性单抗,分别命名为E2、C2、E3、G3、C4、D5以及F10.细胞上清ELISA效价为1:1600—1:6400.抗体亚类鉴定结果表明:E2、G3、C4属于IgG1,C2、D5、F10属于IgG3,E3属于IgG2a亚类;单抗热稳定性试验表明7株单抗均是热稳定的.选取单抗G3和F10进行病毒中和试验,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抗原浓度下,两株单抗均有较好的中和能力.选取单抗G3作为一抗建立了间接ELISA方法,通过对人工感染红螯螯虾WSSV的测定,初步证实该单抗可用于WSSV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