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应用PCR方法扩增牛e IF5基因编码序列,通过Eco RⅠ和SalⅠ酶切位点将其定向插入p GEX-4T-1载体,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 GEX-4T-1-e IF5,并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后,用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大量诱导表达,利用GST-Sepharose 4B亲和珠纯化,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表明,原核表达载体p GEX-4T-1-e IF5构建成功,Western Blot证实融合蛋白大量表达,纯化后获得GSTe IF5融合蛋白,为深入研究牛e IF5蛋白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3D7株AP核酸内切酶(AP endonuclease)的功能,通过PCR的方法扩增PF3D7_0305600(292~1 137 bp),构建克隆载体。测序正确后,将该片段插入到pET-28a和p GEX-4T-1,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 ET-28a-Ae、p GEX-4T-1-Ae。将表达载体转入BL21-Codon Plus表达重组蛋白r-Ae-His和r-Ae-GST,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r-Ae-His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并用ELISA检测抗血清效价,Western blot检测抗体特异性。结果表明:表达的r-Ae-His分子量约为39 ku,r-Ae-GST分子量约为60 ku。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能够特异性地识别天然蛋白,可用于恶性疟原虫3D7株AP核酸内切酶的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3.
NF-κB1是一类重要核转录因子,参与多种基因表达调控。NF-κB1能与奶牛乳腺中乳合成调控相关基因结合,发挥泌乳调节作用。研究应用PCR方法扩增奶牛NF-κB1基因编码序列,通过Eco RⅠ和XhoⅠ酶切位点将其定向插入p GEX-4T-1载体中,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 GEX-4T-1-NF-κB1,转化大肠埃希氏菌BL21(DE3)。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后,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大量诱导表达,8 mol·L~(-1)尿素裂解包涵体,裂解后上清经GST-Sepharose 4B亲和纯化,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表明,原核表达载体p GEX-4T-1-NF-κB1构建成功,SDS-PAGE证实NF-κB1融合蛋白存在于包涵体内,纯化后得到GST-NF-κB1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NF-κB1蛋白在奶牛泌乳中作用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鹅坦布苏病毒(GTUMV)E蛋白结构域I的原核表达及免疫原性,为进一步研究GTMUV E蛋白结构的生物学特性、免疫学功能等奠定基础。【方法】通过人工合成方法获得GTMUV E蛋白结构域I的编码基因(EI基因),并与携带GST标签的p GEX-4t-1载体连接,转入大肠杆菌后经诱导表达获得融合蛋白,并以Western blotting鉴定融合蛋白是否有免疫原性。【结果】合成获得的E1基因片段为411 bp,将其插入p GEX-4t-1载体可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 GEX-4t-1-EI。阳性重组菌经1 mmol/L IPTG诱导5 h后,融合蛋白的表达量达最高峰,且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分子量约41.0 k Da。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显示,融合蛋白与GST标签抗体和E蛋白阳性血清均可发生特异性反应,检测到预期的目的条带。【结论】GTMUV E蛋白结构域I可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诱导表达,且获得的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用于GTMUV血清学检测试剂盒的研发。  相似文献   

5.
根据鸽子瘦素基因(leptin)编码区序列(Gen Bank:HG797022)设计并合成鸽子leptin基因编码胞外域成熟肽的c DNA序列,然后将这段序列克隆到表达载体p GEX-4T-1的Eco R I与Not I酶切位点之间,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 GEX-4T-1-leptin)并将该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Arctic Express中。转化菌经IPTG诱导后表达了分子量为44 270的鸽子leptin重组蛋白。经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后的重组蛋白质与矿物油佐剂混合,免疫日本大耳白兔,制备抗leptin多克隆抗体。经过4次免疫之后,获得高效价的抗leptin多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肝素结合蛋白质PF3D7_1104400的功能以及其作为疟疾疫苗候选抗原的可行性,通过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并将其与p ET-28a和p GEX-4T-1表达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将构建成功的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Condon Plus(DE3)-RIPL中诱导表达,利用亲和层析的方法纯化His-tag和GSTtag重组蛋白质。用His-tag重组蛋白质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以该抗体为一抗,利用Western blot检测该抗体的特异性以及PF3D7_1104400蛋白质在虫体内是否表达。结果表明: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F3D7_1104400-p ET和PF3D7_1104400-p GEX,诱导表达并纯化出特异性好、纯度高的重组蛋白。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虫体天然蛋白,PF3D7_1104400蛋白质在恶性疟原虫体内全长表达。  相似文献   

7.
根据GenBank登录的MO HSP70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MO新疆分离株HSP70基因进行扩增,克隆入T载体中测序。将HSP70基因亚克隆入表达载体pGEX-4T-1,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GEX4T-1-HSP70,并转化入大肠埃希氏菌BL21(DE3),用IPTG进行诱导重组菌,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表达产物。SDS-PAGE分析证实表达的重组融合蛋白分子质量为53ku;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该重组蛋白可与MO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免疫学反应,证实表达的重组HSP70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重组HSP70蛋白免疫小鼠后可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证实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8.
从纯化的柔嫩艾美耳球虫第二代裂殖子中提取总RNA,应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了烯醇化酶基因(Gen Bank Accession No.GU169333)。烯醇化酶基因开放阅读框长1 338 bp,编码445个氨基酸。应用DNAstar软件对氨基酸序列的亲水区域和疏水区域的分布、抗原指数及T细胞基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蛋白质亲水性较强,抗原指数高,含较多T细胞表位。同时构建了烯醇化酶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 ET-28a(+)-ENO。用IPTG对重组质粒p ET-28a(+)-ENO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的融合蛋白大小约为5.17×104,主要存在于裂解上清中。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可被抗柔嫩艾美耳球虫的多克隆抗体识别,表明该蛋白质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9.
型跨膜蛋白在顶复门寄生虫入侵宿主细胞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试验对微小隐孢子虫Ⅰ型跨膜蛋白Cgd7_4560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选取抗原性强的序列,采用PCR方法扩增出微小隐孢子虫DNA Cgd7_4560部分基因。将该片段分别连接到p ET-28a和p GEX-4T-1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 ET-28a-Cgd7_4560和p GEX-Cgd7_4560,并将其转化到大肠埃希氏杆菌BL21 (Condon plus),IPTG诱导表达获得重组蛋白。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His标签重组蛋白为31 ku,GST标签重组蛋白为53 ku。用His标签重组蛋白免疫家兔,间接ELISA方法检测血清抗体效价达到1∶16 000,成功制备多克隆抗体。采用Western blot方法验证该抗体能够特异性的识别虫体天然蛋白,间接免疫荧光分析该蛋白在子孢子头端,间接ELISA结果表明GSTCgd7_4560能与HCT-8细胞黏附,为其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根据Gen Bank中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利用PCR技术扩增了植物乳杆菌QL-14的谷氨酸脱羧酶编码基因gad B,克隆至表达载体p GEX-4T-3,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后进行原核表达,对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表达蛋白质进了纯化。结果表明,扩增目的gad B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全长1 407 bp,编码469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与植物乳杆菌WCFS1同源性为99.6%。通过优化诱导表达条件,得到纯化蛋白质GAD大小为53.6 ku,等电点为5.58,比活力为9.9 U/mg。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先天免疫效应因子Viperin的抗病毒作用,从猪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成功扩增了猪Viperin基因完整阅读框,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 EGFP-C1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 EGFP-Vi。阳性质粒经PCR、酶切和测序鉴定后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介导转染PK-15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融合蛋白质EGFP-Viperin定位于细胞质中,不同于对照质粒EGFP在细胞中的均匀分布。共聚焦检测结果表明,重组蛋白质主要定位于细胞的内质网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猪Viperin蛋白质在PK-15细胞中以融合蛋白质的形式稳定表达,分子量约为7.0×104。  相似文献   

12.
利用RT-PCR技术从甘蓝型油菜宁油16号(Brassica napus L.)中克隆到乙酰羟基酸合酶基因BnAHAS1的cDNA序列,该序列含有1个1 968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蛋白质655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7.1×104,预测等电点为6.16。将该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Cold II中,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将正确的重组质粒pCold IIBnAHAS1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在15℃下以终浓度为1 mmol/L的IPTG诱导12 h后,获得预期大小的重组蛋白质His-BnAHAS1,并用Western blot确定此重组蛋白质为目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鹅坦布苏病毒囊膜蛋白(E蛋白)结构域Ⅱ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并对其进行免疫学鉴定,根据鹅坦布苏病毒JS804株囊膜蛋白基因序列,利用人工合成法获得鹅坦布苏病毒囊膜蛋白结构域Ⅱ编码基因并引入限制性酶切位点,片段大小为507 bp。将合成的基因片段克隆入pGEX-4t-1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GEX-EII并转化至BL21(DE3)中。通过优化表达条件获得重组蛋白质并进行免疫学鉴定。结果显示,重组蛋白质分子量约为4.4×104,Western-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表明重组蛋白质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4.
依据鉴定得到的水稻(Oryza sativa L.)核糖体蛋白质Os RPL2的序列设计了引物,从水稻叶片的c DNA中扩增得到目的片段。并对目的基因序列进行了测序鉴定和序列分析,同时在大肠杆菌中构建水稻核糖体蛋白质基因Os RPL2的原核表达载体p GEX-4T1-RPL2,转化入BL21(DE3)后利用IPTG诱导外源蛋白质表达并检测。结果表明,成功扩增出了水稻核糖体蛋白质基因Os RPL2的c DNA序列,大小为1 570 bp,其编码的蛋白质含有502个氨基酸。根据序列分析的结果,水稻Os RPL2基因与多个植物核糖体蛋白质L2基因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并且其编码的Os RPL2蛋白质具有2个与核糖体蛋白质功能相关的功能域。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具有p GEX-4T1-RPL2重组子,诱导表达后,纯化得到了带有GST标签的可溶性Os RPL2蛋白质。  相似文献   

15.
从白桦的转录组中发现一个MYB类转录因子Bpl MYB46,将其与拟南芥的MYB类转录因子进行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并将其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 GEX-4T-2上,获得重组表达载体p GEX-4T-2-Bpl MYB46,然后导入原核表达菌株BL21中,利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IPTG)诱导重组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Bpl MYB46属于R2R3-MYB类转录因子;在IPTG终浓度为0.4 mmol/L,30℃条件下诱导4 h后p GEX-4T-2-Bpl MYB46原核蛋白表达量最高,主要为包涵体形式;利用尿素梯度透析法和电洗脱法纯化蛋白,发现电洗脱法成功获得浓度和纯度较高的重组蛋白。  相似文献   

16.
为了鉴定重组UK114基因工程菌是否稳定表达,并进行初步的高细胞密度发酵试验。将重组基因工程菌BL21(DE3)/p GEX-4T-3-UK114进行菌种的传代培养并酶切检测;在保持菌种不变情况下,在5 L高密度发酵罐中,采用补料分批培养方法进行高密度发酵。结果表明,重组基因工程菌BL21(DE3)/p GEX-4T-3-UK114传代20代后质粒稳定存在,高密度发酵结束菌体浓度OD600大于50,融合蛋白量占菌体总蛋白量的31%,其含量达到2.1 g/L,工程菌获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17.
为了构建猪输血传播病毒2型(TTV2)ORF1基因部分片段的原核表达载体,进行原核表达,并利用重组蛋白质制备猪TTV2的多克隆抗体,采用PCR方法扩增出猪TTV2 ORF1基因的部分片段,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coldI中,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cold-g1,然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通过镍离子亲和层析柱进行纯化,用Western blot进行鉴定。将纯化的重组蛋白质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猪TTV2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检测抗体特异性,间接ELISA检测抗体效价。PCR扩增获得大小为1 227 bp的片段,重组表达质粒经双酶切及测序证实构建正确;重组蛋白质分子量为5.2×104,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纯化后纯度可达95%以上,具有较好的抗原性;制备的多克隆抗体特异性高,抗体效价达1∶12 800。重组蛋白质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高效表达,为建立TTV2间接ELISA检测方法提供了优质的包被抗原。  相似文献   

18.
以吉林农业大学经济动物疾病实验室保存的鹿体内分离并鉴定的结核病流行株的基因组为模板,应用PCR方法从已构建的鹿结核病野毒株与卡介苗差异基因文库中扩增RD1区的Rv3872、Rv3873、Rv3874、Rv3875和Rv3878 5段目的基因,分别与p MD18-T Simple Vector连接,经PCR、酶切鉴定后的阳性重组克隆质粒与原核表达载体p GEX-4T-1连接并进行原核表达,采用谷胱甘肽琼脂糖亲和层析方法对目的蛋白进行纯化,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表达产物的反应原性进行初步研究。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差异基因与期望的序列一致,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诱导表达,获得以可溶形式表达的目的蛋白,经SDS-PAGE分析目的蛋白的相对分子量与理论值相符,经Western blot鉴定纯化好的目的蛋白能与鹿结核病的阳性血清发生反应,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为其在鹿结核病血清诊断学中的应用奠定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9.
太平洋鳕抗冻基因AFP4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研究太平洋鳕Gadus macrocephalus抗冻蛋白AFP4的功能,通过RT-PCR方法克隆得到太平洋鳕4型抗冻蛋白基因(AFP4)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并优化表达条件,利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制备多克隆抗体,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抗体的效价,用Western-blot法分析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结果表明:AFP4基因编码区长度为375 bp,编码125个氨基酸;将AFP4基因的ORF与载体p ET-32a连接,构建重组体p ET-32a-AFP4,并将其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经诱导、表达和条件优化,发现该重组体在37℃、0.01 mmol/L IPTG条件下诱导3 h获得最大的表达量;对该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利用纯化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该抗体效价为1∶1 600 000;Western blot分析显示,重组蛋白可以与兔抗AFP4多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表明该重组蛋白具有免疫原性。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研究太平洋鳕AFP4蛋白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C型凝集素是一类模式识别受体蛋白,在先天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深入探明河南华溪蟹(Sinopotamon honanense)2种C型凝集Sh Lec21和Sh Lec23在先天性免疫中的作用,研究将Sh Lec21和Sh Lec23基因部分编码区序列连接至p GEX-4T-1,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 GEX-4T-1-Sh Lec21与p GEX-4T-1-Sh Lec23。随后将重组表达载体转至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side,IPTG)诱导,表达重组Sh Lec21-GST与Sh Lec23-GST融合蛋白并纯化。再以纯化蛋白作为抗原免疫日本大耳兔,第4次免疫后分离抗血清,并采用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结果显示,在28℃,0.2 mmol/L IPTG,诱导10 h条件下,可获得Sh Lec21-GST和Sh Lec23-GST重组融合蛋白以包涵体形式高效表达;制备的兔抗河南华溪蟹Sh Lec21-GST与Sh Lec23-GST多克隆抗体效价均在1∶100 000以上。研究成功对河南华溪蟹Sh Lec21与Sh Lec23进行了原核表达,首次制备了高效价的抗河南华溪蟹Sh Lec21与Sh Lec23多克隆抗体,为后续研究Sh Lec21与Sh Lec23基因在河南华溪蟹先天性免疫中的作用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