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探究大厂茶P113叶色随季节变换的规律,为特异茶树种质资源鉴定与开发奠定研究基础,以茶树新品种大厂茶紫化植株P113为材料,采用三重四级杆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对其春季、夏季和秋季的一芽二叶新梢进行黄酮类代谢物鉴定。结果显示,共检测到165个黄酮类物质的离子峰,包括正离子峰71个,负离子峰94个,包含花青素(6.06%)、双黄酮(2.42%)、查尔酮(0.6%)、二氢黄酮(4.24%)、二氢黄酮醇(3.03%)、黄烷醇类(9.70%)、黄酮(26.67%)、黄酮碳糖苷(4.24%)、黄酮醇(26.67%)、异黄酮(2.42%)、原花青素(7.88%)和单宁(6.06%)共12种黄酮类物质。主成分分析(PCA)显示,春季、夏季和秋季之间的代谢物含量变异较大,季节内的代谢物含量变异较小,说明黄酮类物质在季节变换过程中发生了显著的动态变化。韦恩分析显示:春季与夏季有158个代谢物共有,夏季与秋季有160个代谢物共有,春季与秋季有157个代谢物共有;春季有2个特有代谢物,为异橙黄酮和3,5,6,7,8,3',4'-七甲氧基黄酮,夏季和秋季均没有特有代谢物,总体上大部分黄酮类代谢物在每一个时期都有表达。相关性分析显示,花青素含量与二氢黄酮醇、黄酮、黄酮碳糖苷、黄酮醇、原花青素类含量呈正相关,与双黄酮、查尔酮、二氢黄酮、黄烷醇类、单宁类含量呈负相关。因此,推测大厂茶P113的叶色紫化与黄酮类物质含量,尤其是花青素含量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紫苏茎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热水提取法、碱性水溶液法、乙醇浸提法、丙酮提取法和甲醇提取法,对紫苏茎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提取,并筛选出一种可行的方法。乙醇提取物的定性鉴定表明紫苏茎中含有黄酮类、二氢黄酮类、黄酮醇类和二氢黄酮醇类等多种黄酮化合物,且茎和叶的黄酮成分相似。  相似文献   

3.
以砖红色龙船花花瓣为试验材料,通过花色素类型的定性分析、特征颜色反应及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对花色素成分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龙船花花色素属于类黄酮化合物,含黄酮和花色素苷类物质,不含叶绿素、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二氢黄酮醇、儿茶酚、橙酮和查耳酮,可能含异黄酮、二氢异黄酮、黄酮醇和二氢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板栗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结构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倩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037-5039
[目的]探讨板栗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及板栗黄酮的结构。[方法]采用系列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通过吸光度测定,以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为考核指标,对影响提取的因素进行研究,并通过颜色反应和图谱对板栗黄酮的结构进行初步鉴定。[结果]板栗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50,温度60℃,提取时间5h,乙醇浓度80%。最佳提取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可达0.51%。板栗中黄酮类化合物为具有7-OH结构或A环邻位双羟基结构的黄酮类、黄酮醇类、异黄酮醇类、黄烷酮类、查尔酮类。[结论]该研究为板栗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有效提取和结构鉴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长白山蜂胶超声波提取物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GC/MS共检出长白山蜂胶化学成分42种,包括烷烃、烯烃、醇类、酚类、醛类、酮类、酯类、有机酸等,其中包括3种黄酮类物质,分别为5,7-二羟基二氢黄酮、5,7-二羟基黄酮、7-甲氧基-4’-羟基二氢黄酮,黄酮总含量为6.2%。结果表明,长白山蜂胶的有机组分丰富,其中部分组分具有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分光光度法,得出地肤子中主要含有黄体酮类化合物;变种地肤子主要含有查耳酮、噢酮类;木地肤子主要含有噢酮类;藜中主要含有二氢黄酮类和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根据芦丁标准曲线法,测得地肤子中黄酮含量为0.749%;变形地肤子中黄酮含量为0.691%;木地肤中黄酮含量为0.648%;藜中黄酮含量为0.772%。  相似文献   

7.
橙皮糖蜜是橙汁生产的一种副产物,含有高浓度的酚类物质。美国研究人员从橙皮超滤糖蜜中分离出多甲氧基黄酮、二氢黄酮-O-三糖、二氢黄酮-二糖和黄酮-O-二糖等类黄酮.对类黄酮部分进行质谱分析表明为黄酮糖苷,其中包括柠檬黄素、甲氧基柠檬黄素以及金圣草黄素的糖苷。本研究结果证明.在橙皮和橙皮超滤糖蜜中含有比较丰富的多种酚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明枇杷叶次生代谢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为枇杷叶的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枇杷夏梢为试验材料,从新叶停止伸长生长(7月4日)开始,每3个月采样1次,以甲醇作为提取溶剂,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法(UHPLC-MS),测定枇杷叶中的酚酸类、有机酸类、单宁类、黄酮类、萜类、生物碱类、香豆素类等次生代谢成分,分析其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规律。【结果】在枇杷叶甲醇提取物中共分离鉴定出8类71种化合物,包括酚酸类8种,有机酸类5种,单宁类3种,黄酮类28种,萜类18种,生物碱类2种,香豆素类3种,其他类4种。酚酸类主要成分为绿原酸和新绿原酸,黄酮类主要成分为儿茶素和2″-O-对香豆酰基牡荆素,萜类主要成分为积雪草酸、山楂酸和皂皮酸。在枇杷夏梢周年生长中,各类次生代谢物质的化合物数量和总含量呈现出规律变化:从化合物数量看,除单宁类、生物碱类和其他类次生代谢物数量基本不变外,其余5类次生代谢物的化合物数量均呈增加趋势,而且化合物数量增加都在生长初期的6个月内完成;从每类物质总含量看,萜类和其他类物质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酚酸、黄酮和香豆素3类物质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单宁类物质含量变化不大,有机酸类与生物碱类物质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结论】以萜类为利用目标原料时,应在枇杷叶老熟并即将掉落时采集;而以酚酸、黄酮类物质为利用目标原料时,应在1月份采集。  相似文献   

9.
香椿叶中黄酮成分的分析鉴定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香椿叶中黄酮类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在香椿叶中含有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并以芦丁为标样,用分光光度法测出总黄酮含量为4.24%.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利文斯顿雏菊的花色素成分及其稳定性,为草花花色遗传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利文斯顿雏菊8个品系为试验材料,通过特征颜色反应、显色反应和紫外-可见光谱扫描分析,确定其花色素成分,并分析温度和光照对花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利文斯顿雏菊花色素属于类黄酮化合物,含黄酮和花色素苷,可能含异黄酮、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酮醇,不含橙酮和查耳酮;白色品系只含黄酮和黄酮醇;粉红内白、橙色和黄色3个品系除含黄酮和黄酮醇外,可能还含异黄酮;玫红内白、玫红内黄和和西瓜红色3个品系含花色素苷、黄酮、黄酮醇等,且存在酰基基团,另外,玫红内黄品系还含二氢黄酮醇;粉红内黄品系含黄酮、黄酮醇和二氢黄酮醇;8个品系花色的黄酮类化合物中含醇羟基和酮羟基,不含酚羟基。温度对利文斯顿雏菊花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较大,60~80℃时,吸光度的下降趋势最为明显;光照对玫红内白、玫红内黄和西瓜红色3个品系的影响较大。【结论】利文斯顿雏菊不同品系花色素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种类不同,温度和光照对其花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较大,且不同品系受到的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1.
广东陈香茶特征香气物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广东陈香茶特征香气物质,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HS-SPME)结合气质联用技术(GC-MS)鉴定了9个广东陈香茶样品中的香气物质种类及其含量。结果表明:共鉴定出醇类、酮类、杂氧化合物、醛类和烯类等50多种香气化合物;具有木香、药香和"陈香"特征的呈香物质比对照显著增加,主要包括雪松醇、雪松烯、β-愈创烯、α-紫罗酮、β-紫罗酮、二氢猕猴桃内酯、乙酸苯甲酯、苯甲酸苯甲酯等;而具有花香的物质如芳樟醇、水杨酸甲酯、壬醛等明显减少。推测广东陈香茶的特征香气物质主要为上述具有愉快木香、药香气味的芳香物质。  相似文献   

12.
黑刺菝葜根茎中黄酮成分的分析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黑刺菝葜根茎中黄酮类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在黑刺菝葜的根茎中含有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并以芦丁为标样,用分光光度法测出总黄酮含量为2.23.  相似文献   

13.
黄酮类化合物降糖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酮类化合物是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的多酚类化合物,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摄入富含黄酮食物与疾病预防有密切关系。对黄酮类化合物降糖功能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黄烷-3-醇、花青素、黄酮醇、黄酮类和异黄酮类,表明黄酮类化合物有降脂降糖、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相关葡萄糖代谢酶活性和抗糖尿病氧化损伤等作用。  相似文献   

14.
蜡梅花香及花色色素成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吸附6个蜡梅基因型鲜花的香气成分,用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鉴定。结果共检出45个成分,其中鉴定了37个,只有18个共同出现在6个样品中。帖烯在花香中起主导作用,其中反式β-罗勒烯和芳樟醇的含量丰富,另外苯环型化合物乙酸苄酯也在花香成分中占有大的比重。但是各个主要组分在不同的基因型中相对含量差异很大,结果表明不同蜡梅基因型的花香成分存在质和量的变化。此外,选取在颜色表现性状上具有代表性的蜡梅中、内被片,通过一系列的颜色反应和紫外-可见光光度计在200~600nm范围内的扫描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蜡梅花色色素主要是黄酮类化合物,含有橙酮或/和查耳酮、二氢黄酮或/和二氢黄酮醇及具有邻二酚羟基的黄酮类物质,可能含有黄酮、黄酮醇、异黄酮;杏黄色和黄绿色的花被片(包括中被片和内被片)中还含有微量的叶绿素a,而其他色泽的花被片中不含有叶绿素a;乔种和红心类蜡梅的内被片中还含有花色素及其苷类,且颜色的深浅与其花色素及苷类的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采用SPME-GC/MS联用技术分析卵叶韭(Allium ovali folium Hand.-Mzt.)香气成分,共鉴定分离出73个化学成分,其中匹配度≥80%的化合物有52种,占总香气物质含量的99.72%。其中烯类物质为19种,占总含量的64.07%,右旋萜二烯含量高达46.973 670μg,硫醚类物质12种,醛类、醇类、苯类、烷类各4种,酮类物质3种,酯类、酚类物质各1种。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枳雀总酚的超声辅助乙醇提取工艺及组成成分,采用单因素试验和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法,筛选出具有显著效应的3个因素为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和超声温度,再使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进一步优化,得出最佳条件为:浸泡时间15 min,乙醇体积分数44%,液料比45.5 mL/g,超声时间20 min,超声温度34℃,此时,枳雀冻干粉的总酚含量为16.29±0.12 mg/g。此外,HPLC结果显示,枳雀提取液中主要含有18种酚类物质,包括4种黄酮醇类物质、1种黄烷醇类物质、6种二氢黄酮类物质、4种酚酸类物质和3种多甲氧基黄酮类物质,其中,柚皮苷含量占总酚含量的91.36%。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微波辅助提取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并优化其提取工艺,对提取物的化学结构进行鉴定,为白花蛇舌草药用价值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方法]用正交试验优化白花蛇舌草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等对提取物的化学结构进行表征。[结果]影响黄酮提取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80%,提取时间为40min,料液比为1∶40,提取温度为80℃,在此条件下白花蛇舌草中黄酮的提取率达2.86%。白花蛇舌草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成分为黄酮醇类。[结论]该研究为白花蛇舌草药用价值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姜荷花苞片颜色多样性及其色素成分,对4种姜荷花在颜色表现有差异性的上、下部苞片进行了色素成分的初步分析。通过显色反应、黄酮类化合物特征颜色反应和紫外-可见光谱扫描,分析了4种姜荷花不同苞片中的色素组成。结果表明:红火炬上苞片、金銮红上苞片所含色素主要为黄酮和花色素苷;红火炬下苞片、多东上苞片所含色素主要为二氢黄酮(醇)和花色素苷;黄色梦幻上苞片和下苞片所含色素主要为黄酮和叶绿素;多东下苞片、金銮红下苞片所含色素主要为异黄酮、花色素苷和叶绿素。研究结果说明了姜荷花不同色系苞片的色素成分存在明显差异,红色系苞片所含的主要色素成分为花色素苷和其他黄酮类化合物;黄绿色系和杂色系苞片的主要呈色色素为黄酮类化合物和叶绿素。  相似文献   

19.
茶多酚(TP)在饲料中的应用前景展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茶叶中的化学成分中,有机化合物有450种以上。糖类、蛋白质、多酚类含量的总和占干物质量的70%~90%,其中糖类占茶叶干物质量的20%~25%,蛋白质约占20%~30%,多酚类占20%~35%,嘌呤碱占3%~5%,还有其它芳香物质、色素。1茶多酚的组成茶多酚(TP)是酚类及其衍生物的总称。主要组分是黄烷醇类(儿茶素)、黄酮类(花黄素)和黄酮醇类(黄酮醇及其苷类)、羟类-4-黄烷醇类及其烊盐(花白素、花青素)、酚酸类和缩酚酸类四种。前三类化合物的统称为类黄酮。其中儿茶素含量最多,约占茶多酚总量的6…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白、黄、粉、紫 4 个不同花色的香水莲花品种为试材,检测其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探明不同品种香水莲花挥发性物质的差异及其特征香气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分析香水莲花的挥发性化合物成分,内标法计算其相对含量。根据含量和感官阈值计算出各物质的香气活力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分析各组分对香水莲花香气的贡献。【结果】从4 个品种中共鉴定出挥发性物质 127 种,主要包括烃类、酮类、醇类、醛类、酯类、酸类、萜类及其他类化合物,其中对香气有贡献的化合物有 45 种,相对含量较高的为正十五烷烃、6,9- 十七碳二烯、苯甲醇、乙酸苄酯、反式 -α-佛手柑烯、反式 -β- 金合欢烯、γ- 红没药烯、β- 紫罗兰酮、二氢 -β- 紫罗兰酮等。分析了香气成分的香气活力值,OAV>1 的主要物质 有金合欢烯、β- 倍半水芹烯、佛手柑烯、乙酸苄酯、乙酸茴香酯、α- 紫罗兰酮、β- 紫罗兰酮、二氢 -β- 紫罗兰酮、红没药烯、苯甲酸乙酯。这些物质具有橘香、花香、青香、草本香、甜香和木香等 6 种香气属性,其中花香和木香是香水莲花的主体香韵。【结论】明确了不同品种香水莲花中香气贡献较大的香气物质,白色品种的香气特征为具有较强紫罗兰香韵的花香、草本香和木质香,黄色品种具有紫丁香 / 茉莉的花香、木质香和油脂香,粉色品种具有桂花 / 海藻的花香、草香和木质香,紫色品种具有木香、柑橘香、花香、果香、草本香和香脂香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