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原干细胞介导法制备转基因动物是用试验导入的方法将外源基因移入动物细胞并整合到其基因组中,伴随着精原干细胞分化成精子,通过受精最终使外源基因得以表达。近年来,随着对精原干细胞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其在建立转基因动物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和优势。作者从精原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携带外源基因的原理等方面阐述了其应用于转基因动物制备的理论机制,同时介绍了精原干细胞介导法在制备转基因动物方面,特别是转基因羊生产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动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转基因动物技术是将已知的外源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并整合到基因组中,从而使其得以表达的技术。此技术将分子、细胞和个体水平统一起来,标志着基因工程已由离体操作发展到离体与载体相结合的新阶段。目前,转基因动物的制作方法主要有反转录病毒感染法、显微注射法、胚胎干细胞法和精子载体法等,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转基因动物技术主要应用在人类疾病模型、生物反应器、异体器官移植和改良动物品种与性状等方面。同时转基因动物技术也存在一些技术难题和安全性问题,但发展前景被普遍看好。  相似文献   

3.
近二十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而其核心部分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尤为突出,特别是转基因动物技术的出现,它不仅为人们研究外源基因在整体动物中的表达调控规律提供了最为有效的手段,而且还可通过改变动物的基因型,使其表现型更符合人类的需要,以培育优良品种及生产人类所需的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因此,动物的基因转移这一生物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众多领域.所谓转基因动物是指用实验手段将特定外源基因导入动物早期胚胎细胞,由此整合到染色体上,并通过生殖细胞系传递给后代的一类新动物.常见的转基因方法有DNA显微注射法、胚胎干细胞介导法、逆转录病毒转染法、精子载体法、电转移法等,其中以DNA显微注射法最为成熟,使用最广泛、最可靠,该法常用的哺乳动物是实验小鼠.本文所要介绍的就是显微注射法制备转基因鼠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和原理(一般程序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4.
动物转基因与核移植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就动物转基因与核移植技术进行文献回顾,原核注射是一种可靠、使用广泛的动物转基因方法,但该方法存在花费时间长、整合效率低及不能定点整合的问题。所以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转基因方法,包括精子介导、反转录病毒介导、携带外源基因体细胞的核移植、ES细胞基因打靶技术等。这些方法中动物核移植技术贡献较大,很有前途。核移植技术解决了同源重组在大动物上的限制,可以应用于生物制药动物保种、预防遗传病、辅助生殖及治疗性克隆。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了转基因在动物体内整合表达机制的研究进展,以及基因构件、调控序列、转基因拷贝数和载体序列等对转基因整合表达的调控,并对转基因技术的现状与前景做了小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山羊体细胞转基因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转基因体细胞核移植是制备高效表达转基因动物的主要手段与方法,但由于插入位点、拷贝数不同常使外源基因的表达受到一定影响。本试验以双正向选择标记的pLoxP M为转基因结构,以磷酸钙法、脂质体介导法、电击转染三种方法对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进行转染。电击(1 70×10-4)和脂质体(1 36×10-4)法明显高于磷酸氢钙法(4 6×10-5),而且三方法的转染效率与细胞类型无关,但电击转染方法简单并适合于不同大小的转基因结构,对长片段更为实用。随机整合的转基因细胞系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很大差异,主要与外源基因的拷贝数和插入位点有关。双正向选择标记不但可以筛选重组体而且可以体外监控外源基因的表达情况,为高表达转基因动物的制备提供了良好的手段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水产动物转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转基因技术为水产养殖遗传育种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转基因技术已迅速应用到培育高产、优质和抗逆的水产养殖新品种的研究中,并在解决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理学等方面的难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水产动物转基因的方法主要是显微注射和精子介导-电脉冲法。涉及对象包括各种鱼类和贝类等。但转基因的定位整合、稳定表达和稳定遗传以及转基因动物的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等问题仍是转基因研究有待攻克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以LacZ基因为报告基因,构建载体质粒p-OV-β-Gal,转移到鸡早期胚胎内,对外源基因的整合及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为制备转基因鸡探索新的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法、精子介导法以及电激法相结合的方法将载体质粒p-OV-β-Gal转移到鸡早期胚胎内,进行转基因鸡研究,结果发现其外源基因整合阳性率为13.2%(7/53),表达阳性率为20.7%(11/53)。说明该方法可作为制备转基因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植物转基因技术方法和动物转基因技术方法,对于植物转基因技术方法中几种较为常用的外源DNA导入方法: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电击/聚乙二醇(PEG)法和花粉管通道法作了说明。同时就其在转基因食品、抗病性育种、控制发育、品质改良、医药研究、生产药物、农业生产、动物饲养等诸多领域的应用作了简单概述。另外,对转基因沉默及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进行了相关讨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介绍了以DNA显微注射法、胚胎干细胞介导法为主,包括其它一些转基因技术的转基因兔的生产方法,着重阐述影响外源基因在受体兔中的整合及性传递的因素,对转基因兔在基础理论研究、动物生产性能改良,建立人类疾病模型及作为生物反应器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动物技术就是将外源基因或体外重组的基因结构转移到动物受精卵内组成一个新的融合基因,使其在动物体内整合和表达,产生具有新的遗传特征或性状的动物,并能将新的遗传信息稳定遗传给后代,获得转基因系或转基因群  相似文献   

12.
所谓转基因动物是指基因组整合有外源基因,并且能将外源基因稳定遗传给后代的一类动物。本文简要介绍了转基因动物制备技术的受精卵原核显微注射法、干细胞嵌合体法、体细胞克隆法和病毒载体法四种主要技术的原理、方法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动物是当代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动物受精卵中,使其稳定整合到动物染色体上,能将遗传性状表达而传递给后代,形成转基因鼠,转基因兔,转基因猪,转基因羊,转基因鱼等多种转基因畜禽。该技术对改良畜禽,提高生产性能,抗病力和节粮型畜牧业发展具有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动物转基因技术当中关于转移基因的选择、导入方法以及整合和表达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了该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动物转基因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来,主要就是将外源基因或体外重组的基因结构转移到动物受精卵内组成新的融合基因。使其在动物体内整合和表达,产生具有新的遗传特征或性状的动物,并能将新的遗传信息稳定遗传给后代,获得转基因系或转基因群体,或者将外源基因在特定调控元件作用下在某些宿主组织中进行独立的复制,并在一定时间内表达外源蛋白。前者是永久性地表达,又称为整合表达,这种表达可以遗传,对改变动物的性状意义重大。后者是暂时性表达,不能遗传给后代,只在当代表达,这种表达为动物疾病进行基因治疗和基因预防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1显微注射法转基因猪的研究中最常用的技术方法是核显微注射法。其原理是在显微镜下将外源基因注入到原核期或经重构发育至原核期的受精卵细胞的胚胎原核中,注射的外源基因与胚胎基因组融合,然后进行体外培养,最后移植到受体母畜子宫内发育,这样分娩的动物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新的DNA片段,此即转基因后代。显微注射法的缺点是效率低、位置效应(外源基因插入位点随机性)造成表达结果的不稳定性、动物利用率低等。其优点是外源基因的转移率和整合效率都较高。迄今为止,核显微注射法还是最有效、最实用的动物转基因方法。2核移植转基因法…  相似文献   

17.
动物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应用进展李兴光山东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250100)动物转基因技术就是将外源基因或体外重组的基因结构,经体外增殖和修饰转移到动物受精卵内,或将部分内源基因剪除或抑制,使其在动物体内得以整合和表达,以产生具有新遗传特征或性状的转...  相似文献   

18.
基因修饰技术是一种能精确改造生物基因组,实现外源基因定点整合和基因定点敲除的技术。早期的基因修饰形式主要是转基因,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新型基因修饰方法也逐渐研发出来,包括敲除、敲入、定点突变等。根据研究或应用的目的,可以将基因修饰技术分为转基因和基因敲除两方面内容。近年来,随着现代分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基因修饰技术不断改进创新,其相关方法和技术已逐步应用于改良家畜性状、研究基因功能、制作动物生物反应器以及构建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等领域中,使得畜禽基因功能的研究和转基因育种更加高效,在动物遗传育种以及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弥补了传统转基因技术的随机整合、遗传不稳定等缺陷,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作者从动物转基因和基因敲除技术两方面阐述了基因修饰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并简要概括了基因修饰技术在动物育种和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9.
不同杂交方式获得高效表达乙肝病毒基因转基因小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动物普遍存在转基因效率低、表达水平不高并且外源基因遗传不稳定等问题。根据传统育种原理,笔者在已经得到的转基因动物基础上,寻找比原代外源基因表达水平更高的后代,不仅可解决上述问题,而且可以节约成本,缩短获得高效表达转基因动物的时间。本研究是以繁殖周期短,易操作,较经济的小鼠作为试验模型,对已整合有人的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基因的小鼠进行近交和远交的方法进行选育,并对选育的后代进行外源基因的整合检测以及对小鼠血清中表达的外源基因进行定量检测,表明获得了高效表达的转基因小鼠,从而为以后的转基因动物研制提供了实践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利用转基因技术(transgenic technology)使外源基因与动物本身的基因整合在一起,并随细胞的分裂而增殖,最终得以表达,这样培养出的动物即称为转基因动物(transgeni canimal)。如果外来基因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就会形成转基因动物系。转基因动物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Gordon等采用原核显微注射法向小鼠胚胎注射纯化了的DNA(猴肾病毒-疱疹病毒胸腺激酶基因SV4启动子克隆到PBR322),从而得到第一例转基因小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