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大麻染色体制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大麻染色体的制片技术。[方法]对大麻染色体制片技术的预处理液、解离时间、染色时间等进行试验研究,并对其进行染色体数目观察。[结果]研究表明:用大麻根尖在常温下用0.003%的8-羟基喹啉溶液预处理2 h或用饱和对二氯苯处理1.5 h,经卡诺固定液固定30 min后,在1∶1的1 mol/L HCl和45%醋酸60℃下恒温水浴中解离30 s,地衣红染液染色8 h压片镜检,能取得良好的制片效果。大麻染色体数目观察表明,大麻染色体数目2n=2x=20。[结论]该研究为大麻细胞学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2.
用于菊花品种核型分析的根尖压片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明丽  张译云  戴思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8919-8922,8933
根尖压片技术是研究植物中期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一种重要方法。以2个大菊品种的根尖为材料,以典型中期分裂相的数目、中期染色体的分散程度、聚缩程度和中期染色体的清晰性为衡量制片效果优劣的标准,通过对比不同预处理药剂、取材时间、预处理温度、预处理时间长短以及解离时间条件下的制片效果,得出如下结论:当根长至1 cm时,在9:00~10:00取根,用饱和对二氯苯溶液在4℃条件下预处理4 h,然后用卡诺固定液固定22~24 h,用1 mol/L的HCl60℃下解离10 min,能够得到数量较多、染色体分散良好、染色体形态清晰以及染色体长度适中的中期分裂相。  相似文献   

3.
橡胶草染色体制片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橡胶草根尖和嫩叶为材料,对其染色体制片技术的取样时间、预处理试剂、解离方法及解离时间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橡胶草根尖和嫩叶取样最佳时间均为上午8:00~10:00;2 mmol/L 8-羟基喹啉溶液室温预处理4 h效果最好;根尖和嫩叶用1 mol/L盐酸于60℃下分别酸解10和12 min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以金铁锁组培苗根尖为材料,对其染色体制片过程中预处理、固定、解离、染色等环节的最佳处理条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金铁锁根尖在室温下用0.003 mol/L 8-羟基喹啉溶液预处理5.0 h后,放入预冷的卡诺固定液[V(无水乙醇)∶V(冰乙酸)=3∶1]中于冰水中处理30 min,然后用解离液[V(浓HCl)∶V(无水乙醇)=1∶1]处理120 s,再用卡宝品红染色液对根尖染色25 min(先染色20 min后复染5 min),能得到良好的镜检效果。金铁锁根尖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2x=28,为二倍体。  相似文献   

5.
以文心兰根尖为材料,采用常规制片法,对染色体制片的取样时间、预处理液、固定液、解离时间、染色液及染色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文心兰组织培养苗培养温度为25℃;适宜的取样时间为5~6月的上午10:00;材料放入1g·L^–1的秋水仙素+0.002mol·L^–1的8-羟基喹啉混合液中室温预处理4h的效果最好,用卡诺氏液固定12~24h,可获得较多的细胞分裂相,1mol·L^–1的盐酸60℃水浴锅中恒温解离8min的效果较好,用改良的苯酚品红染色制片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为寻找冬凌草染色体观察的最佳染色制片方法,并确定冬凌草染色体数目,采用丙酸-铁矾苏木精染色方法,对冬凌草的根尖及下胚轴进行染色制片,通过比较不同浓度的预处理液、不同取材时间对制片效果的影响,以探寻适宜于冬凌草染色体制片的有效技术。结果表明:进行冬凌草染色体数目观察适宜选取的材料为下胚轴,且取材时间8:00-9:00为最佳,将下胚轴用0.1%秋水仙碱溶液处理1h,并用丙酸—铁矾苏木精染色方法制片,观察到冬凌草染色体数目为16条。  相似文献   

7.
为了摸清我国萱草属主要种质资源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更好地开展萱草属植物杂交育种研究,本研究构建了萱草属植物染色体制片技术优化体系,对77个不同品种的萱草属植物材料进行了倍性鉴定,以期获得较为全面的萱草属植物倍性研究结果。以萱草属植物根尖为材料,分析了8-羟基喹啉溶液预处理温度与时间、解离时间、解离后蒸馏水浸泡时间等因素对制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0.002mol/L 8-羟基喹啉溶液最适预处理温度和时间分别为4℃和4~6h;1mol/L HCl的最适解离时间为7~8min,解离后蒸馏水最适浸泡时间为10min,改良型石炭酸复红染液染色15min,在此条件下染色体制片效果最佳。基于上述体系鉴定了课题组收集的55份材料,另外通过流式细胞术对26份(其中有4个材料采用了2种方法)材料的倍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供试的77份材料中57个为二倍体(2n=2x=22)、12个为三倍体(2n=3x=33)、8个材料为四倍体(2n=4x=44)。  相似文献   

8.
以莆田地区马蓝分生组织为材料,采用压片技术,探讨马蓝不同取材部位、不同取材时间、不同预处理试剂处理、不同解离时间等对马蓝染色体制片的影响,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以根尖分生组织为材料,在上午8:00、8:30取材,用0.1%秋水仙素溶液室温预处理0.5h,用卡诺液固定4h,然后用1mol·L-1盐酸在60℃水浴8min,卡宝品红染色8min,可获得分散良好,形态清晰的染色体。核型分析表明,马蓝染色体为32条,马蓝的核型公式是2x=2n=32=4sm+28m,核型类型为1B,不对称系数为59.54%。说明莆田地区马蓝在相对稳定的自然环境中进化速度缓慢。  相似文献   

9.
道地药材五鹤续断的染色体制片优化与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恩施地区五鹤续断的根尖为材料,研究了预处理时间和解离时间对其染色体制片的影响,并用此最佳条件进行了五鹤续断根尖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0.1%秋水仙素预处理2.5h、1mol/L盐酸解离30min的处理条件为最佳;五鹤续断染色体数目为18条,核型公式为2n=18=12m+4sm+2st,核型为2A型。  相似文献   

10.
西瓜染色体压片技术改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西瓜根尖和花蕾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不同取样时间、不同预处理、不同解离时间处理后压片观察染色体试验,确定了西瓜根尖和花粉母细胞染色体观察过程中的取样、预处理、固定、解离时间以及染色体压片观察中的主要参数和方法,建立了一套简便快捷的观察西瓜染色体的系统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11.
以红泡刺藤(R.niveus)、栽秧泡(R.ellipticusvar.obcordatus)和插田泡(R.coreanus)绿枝或硬枝扦插生根的根尖为材料,通过取材时季与扦插环境气温,8-羟基喹啉、秋水仙素和对二氯苯3种药剂在不同的温度下预处理不同时间,混合酶液和盐酸在不同温度下解离,醋酸洋红、卡宝品红、席夫试剂和铁矾-苏木精各染色剂染色压片等的对比研究,并以细胞中有丝分裂中期分裂相的数目、染色体的清晰性、分散程度和聚缩程度以及染色体的形态为衡量指标,探索出适于树莓属植物核型分析的根尖压片方法是:当根尖长至1~2 cm、扦插环境气温17~23℃时取材,卡诺氏固定液I低温固定24 h,用0.002 mol/L 8-羟基喹啉在0~4℃下预处理24 h,再用1 mol/L HCl(60±1)℃恒温解离4~7 min,最后用卡宝品红染色压片能获得效果好树莓染色体标本,该染色体标本完全适用于核型分析。  相似文献   

12.
芝麻染色体常规制片技术关键因子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索最佳的染色体制片方法,以芝麻活体种子根尖为材料,研究根尖预处理方法、解离时间、取材长度和染色方法等关键因子对芝麻染色体制片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处理方法为40 mg/L的放线茵酮溶液处理3h、饱和对二氯苯溶液处理4h或0.002 mol/L 8-羟基喹啉溶液处理3h;取材长度为0.5~1.0 mm;在V无水酒精∶...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选育金银花优良品种提供材料。[方法]以当年生银翠蕾嫩枝茎段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培养,对获得的不定芽采用秋水仙素浸泡法和培养基中添加秋水仙素法诱导多倍体,并进行染色体鉴定。[结果]染色体观察结果表明,7:30 a.m.取材,用0.2%的秋水仙素溶液浸泡3 h,用1.0 mol/L盐酸溶液在60℃下处理18 min的材料中,中期细胞多,染色体分散和着色均较好,而且可以看到清晰的点状染色体。染色体鉴定结果表明,秋水仙李浓度对多倍体诱导率有显著影响,用0.4%秋水仙李浸泡16 h的诱导率为50.0%,在秋水仙李浓度为1.0 g/L的培养基中培养8 d的诱导率为43.8%。[结论]该研究为金银花同源四倍体的诱导与鉴定提供了一定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树型金银花染色体制片优化及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树型金银花茎尖为材料,比较材料的不同采集时间、预处理方法、解离时间和染色方法对树形金银花茎尖染色体制片的影响。结果表明,取材时间为上午10:00-11:00、预处理方式为饱和对二氯苯处理3~4 h、解离采用1mol/L HCl在60℃下13min、染色液以改良石碳酸品红染色10min染色体制片效果最佳。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18=8m+8sm+2st,其中第9对染色体具随体,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18=4L+8M2+4M1+2S,属于"2B"型,核型不对称指数为64.47%,属于由对称向不对称演化的过渡型,表明树型金银花是较野生型金银花进化类型。  相似文献   

15.
There is no spontaneous chromosome doubling in haploid plants produced by wheat × maize crossing. In order to obtain doubled haploid, two chromosome doubling methods were used.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adding colchicine solution directly into a medium for young embryos that had been cultured 7 days,frequencies of embryo germination in colchicine concentrations of 50lng/L, 100mg/L and 200mg/L were 32.1%, 26.4% and 16.3%, respectively, and frequencies of chromosome doubling were 85.3%, 100% and 50.0%, respectively. But in the control without colchicine, the frequency of embryo germination was 67.4%and no seed was setting. As the time of colchicine treatment increased from 24 to 72 hours, the frequency of embryo germination was reduced, and 24 hours had better results. After soaking seeding crowns and roots with colchicine solution of 500mg/L, 750mg/L and 1 000mg/L for 5 hours, the frequencies of doubling were 89.6%, 76.0% and 73.3%, respectively. By soaking crowns and roots of strong seedings with 500mg/L colchicine solution, the frequency and efficiency of doubling were 98.2% and 93.2%,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6.
速生杨愈伤组织染色体制片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索速生杨愈伤组织染色体制片的可行措施。[方法]以中林46号速生杨愈伤组织为材料,取2 mm3左右生长旺盛的愈伤组织块,采用不同的预处理方法、解离及染色方法制备永久封片,对比不同方法的制片效果。[结果]在5种预处理方法中,愈伤组织用4℃冰水预处理24 h或用0.05%秋水仙素在8~16℃条件下预处理6 h时,制片效果较好;在2种解离方法中,酸解和酶解愈伤组织效果相当,较理想;在3种染色方法中愈伤组织用吉姆萨染色2 h左右效果较好,改良苯酚品红染色2 h效果次之,醋酸洋红染色较浅,其显微摄影效果不理想。[结论]用4℃冰水或0.05%秋水仙素预处理、用盐酸或含果胶酶、纤维素酶的甘露醇溶液解离、用吉姆萨染色时,速生杨愈伤组织染色体制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