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探究可代谢生脂物质(MLS)对生长猪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肉质性状的影响。挑选体型相似、体重为28.15 kg±4.51 kg的18头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营养水平相同但MLS水平不同的饲粮,MLS水平分别为70.51(Ⅰ组)、68.09(Ⅱ组)和40.58 g/d(Ⅲ组),试验期28 d,测定生长猪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肉品质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不同MLS水平对猪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影响均不显著(P>0.05);3组中Ⅱ组的料重比最低。3组间生长猪屠宰率、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等胴体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3组中,Ⅲ组的熟肉率显著低于Ⅰ和Ⅱ组(P<0.05),而其他肉品质指标如亮度值、大理石评分、滴水损失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屠宰后45 min及24 h肌肉pH变化差异很小(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饲喂3种不同MLS水平饲粮,生长猪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肉质性状大部分指标差异均不显著,但对于优化配方以及今后的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在肉仔鸡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葡萄糖氧化酶、复合酶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1日龄AA肉鸡432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公、母各半)。试验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Ⅱ、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500 g/t复合酶和25 g/t葡萄糖氧化酶、500 g/t复合酶和100 g/t葡萄糖氧化酶,Ⅳ、Ⅴ、Ⅵ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0、500和1 000 g/t复合酶,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1~21日龄及22~42日龄对照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与Ⅱ、Ⅲ、Ⅵ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Ⅳ、Ⅴ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日采食量各组间无差异性差异(P>0.05)。纵观肉鸡生长全期,对照组各项生长指标均低于各加酶组(Ⅳ组平均日增重略低于对照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与Ⅱ、Ⅲ、Ⅵ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Ⅳ、Ⅴ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复合酶能提高肉鸡生长性能,在复合酶的基础上添加葡萄糖氧化酶可进一步提高其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3.
苜蓿总甙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血脂及胴体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苜蓿总甙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血脂及胴体品质影响。试验选择健康1日龄商品代AA肉鸡96只,随机分成对照、试验Ⅰ和Ⅱ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试验期49天。0~3周龄阶段,Ⅰ、Ⅱ组均饲喂基础日粮+0.1%苜蓿总甙;4~6和7周龄阶段,Ⅰ组饲喂基础日粮+0.1%苜蓿总甙,Ⅱ组饲喂基础日粮+0.2%苜蓿总甙。试验结果表明:(1)添加苜蓿总甙除4~6周龄Ⅰ组肉仔鸡采食量显著低于Ⅱ组(P<0.01)和对照组(P<0.05)外,其它各组各阶段生长性能差异均不显著(P>0.05);(2)添加苜蓿总甙显著降低肉仔鸡血清TC、TG和LDL-C水平(P<0.05或P<0.01),显著提高HDL-C水平(P<0.05或P<0.01),而两个苜蓿总甙添加水平之间未见显著差异(P>0.05);(3)添加苜蓿总甙显著降低肉仔鸡腹脂率(P<0.05),并不同程度地提高肉仔鸡屠宰率、胸肌率和腿肌率。  相似文献   

4.
敖翔  周建川  周婷  何健 《养猪》2019,(1):5-8
为研究低营养水平饲粮添加单一或复合非淀粉多糖酶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47.5±1.3)kg的200头健康杜长大三元杂种生长猪,按体重相近、公母各半的原则,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生长猪。正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负对照组饲喂低营养水平饲粮,单一酶制剂组饲喂负对照组饲粮+500 g/t甘露聚糖酶,复合酶制剂组饲喂负对照组饲粮+500 g/t复合非淀粉多糖酶(主要为甘露聚糖酶和半乳糖苷酶)。预试期3 d,正式试验期70 d。结果表明:1)与负对照组相比,正对照组、单一酶制剂组和复合酶制剂组显著提高了末重、日增重,并显著降低了料重比;2)35 d时,正对照组和单一酶制剂组对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负对照组和复合酶制剂组(P<0.05);3)35 d时,正对照组和复合酶制剂组对氮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负对照组和单一酶制剂组(P<0.05);4)各处理组对猪肉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低营养水平饲粮降低了生长肥育猪的生长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而在生长肥育猪低营养水平饲粮中添加单一或复合非淀粉多糖酶都可以部分提高生长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且对猪肉品质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黄腐酸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黄腐酸(fulvic acid,FA)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30.0±2.5)kg的"长×大"二元杂交生长猪216头,随机分为6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对照组(CT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2、4、6、8 g/kg FA(即FA1、FA2、FA3、FA4、FA5组)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87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FA各组平均日增重都表现出提高的趋势,其中FA4和FA5组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提高了8.86%和8.25%;FA2、FA3、FA4和FA5组的料重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FA各组屠宰重、胴体重、屠宰率和眼肌面积均呈现上升趋势,但并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FA各组平均背膘厚和板油率均有所下降,其中FA2、FA3和FA4组的平均背膘厚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板油率各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FA各组肉色亮度和黄度值有增加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FA4和FA5组肉色红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A各组pH、滴水损失、蒸煮损失和剪切力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提示,基础饲粮中添加FA能够有效地提高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降低背膘厚,改善肉品质。本试验条件下,建议生长育肥猪饲粮中FA的最适宜添加剂量为6 g/kg。  相似文献   

6.
选择120只健康、体重(11.77±0.70)kg的黄淮白山羊公羔,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用2.5%、5.0%和7.5%CLA发酵豆粕等量替代基础日粮中普通豆粕,预饲期为10 d,正式试验期为30 d。结果表明:CLA发酵豆粕对黄淮白山羊公羔的生长性能均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Ⅲ组的胴体骨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试验Ⅲ组的骨肉比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1),其他胴体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CLA发酵豆粕对黄淮白山羊公羔的肉品质而及羔羊肌肉的化学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铜水平饲粮对舍饲滩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为生产高端羊肉提供科学、可靠的理论依据。选取断奶后、平均体重为20kg左右的健康无疾病的滩羊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额外添加铜,饲粮中铜含量为9.0mg/kg;试验I、Ⅱ、Ⅲ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5.5和7.0mg/kg铜。预试期为10d,正试期为60d。结果表明:1)4组间舍饲滩羊的初重、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2)4组间舍饲滩羊的体长、体高、胸围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Ⅰ组舍饲滩羊的体高相对增长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Ⅱ组(P<0.05)。3)4组间舍饲滩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骨重、胴体脂肪重、GR值、眼肌面积、骨肉比以及胴体产肉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Ⅰ、Ⅱ组舍饲滩羊的净肉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舍饲滩羊的尾部脂肪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4组间舍饲滩羊的肌肉pH、初水分、失水率、滴水损失和熟肉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舍饲滩羊的肉色红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Ⅱ、Ⅲ组(P<0.05),试验Ⅰ、Ⅱ组舍饲滩羊的肌肉剪切力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适宜水平铜可提高舍饲滩羊的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本试验条件下,以添加3.0mg/kg铜(饲粮铜含量为12.0mg/kg)为宜。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苜蓿加工粉尘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肉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探讨其在育肥猪上的应用效果。选取平均体重为(30.32±1.46)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48头,按性别、体重基本一致的原则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4%、6%苜蓿加工粉尘的饲粮。试验期82 d,分为育肥前期(1~41 d)和育肥后期(42~82 d)2个阶段。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2%苜蓿加工粉尘组育肥后期和育肥全期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差异不显著(P>0.05),育肥前期ADFI显著降低了10.13%(P<0.05),育肥前期ADG和F/G分别降低了6.85%和3.53%(P>0.05);4%、6%苜蓿加工粉尘组育肥前期、育肥后期和育肥全期ADG、ADFI和F/G差异不显著(P>0.05)。2)与对照组相比,2%、4%、6%苜蓿加工粉尘组瘦肉率分别增加了0.60%、1.50%和2.45%(P>0.05);各组之间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眼...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过瘤胃氨基酸和过瘤胃脂肪(RPF)对饲喂低蛋白质饲粮滩羊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择健康无病、体重[(22.00±1.00) kg]相近的3月龄滩羊27只,随机分成3个组,每组9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饲喂基础饲粮+7.5 g/d过瘤胃赖氨酸(RPLys)+4.5 g/d过瘤胃蛋氨酸(RPMet),试验Ⅱ组饲喂基础饲粮+2.4 g/d RPF,各组饲粮营养水平相近。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试验Ⅱ组滩羊终末体重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各组间其他生长性能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2)试验Ⅰ组中性洗涤纤维(NDF)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和试验Ⅱ组分别极显著提高了33.59%和51.91%(P<0.01);试验Ⅰ组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最高,并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3)试验Ⅱ组胴体重、骨重、眼肌面积和骨肉比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1),试验Ⅱ组净肉重和屠宰率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了50.27%和12.33%(P<0.05)。4)试验Ⅰ组羊肉pH<...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降低饲粮氮或/和磷含量并添加复合酶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96头体重为(36.0±4.8)kg的生长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分别饲喂不添加复合酶的正常饲粮(对照组)、添加复合酶的低氮饲粮(低氮组)、添加复合酶的低磷饲粮(低磷组)和添加复合酶的低氮低磷饲粮(低氮低磷组),试验期为37d。结果显示:各组间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低磷组和低氮低磷组生长猪的磷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低氮组(P<0.05)。除半胱氨酸(Cys)、蛋氨酸(Met)和酪氨酸(Tyr)的消化率低氮低磷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外,其他氨基酸的消化率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低氮低磷组生长猪血清中钙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低磷组(P<0.05),4组之间血清中总蛋白、磷、尿素氮含量与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在适量降低生长猪饲粮中氮和磷含量的同时添加复合酶对生长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还可以提高磷的利用效率,减少粪便中氮和磷的排放。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饲粮对宁乡猪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及肉品质的影响。选用体重约18 kg的宁乡猪仔猪72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前、中、后3期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4.03%、12.06%、11.01%;全期消化能为12.15 MJ/kg);试验A组饲喂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3期蛋白质水平各降低约2个百分点、全期消化能降低1.25 MJ/kg的低营养水平饲粮;试验B组饲喂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3期蛋白质水平各降低约3个百分点、全期消化能降低2.50 MJ/kg的超低营养水平饲粮。试验期180 d。结果表明:1)试验组前期料重比和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从全期来看,3个组间生长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2)试验B组的肥肉率较对照组和试验A组显著降低(P<0.05),瘦肉率有提高趋势。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胴体垂直长均极显著提高(P<0.01);试验B组胴体斜长、皮厚显著提高(P<0.05)。3)试验组背最长肌pH 1 h显著降低(P<0.05),其他肉品质性状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降低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宁乡猪生长性能和肉品质没有明显负面影响,且能提高屠宰性能,改善胴体组成。在本试验中,超低营养水平饲粮对胴体组成的改善效果优于低营养水平饲粮。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复合酶对羔羊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2.5月龄断奶羔羊60只,按体重随机分成3组,包括1个对照组和2个试验组,各组采用相同的饲养方式,饲喂相同的基础日粮,试验组Ⅰ、试验组Ⅱ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0.2%的复合酶。结果表明,试验组Ⅰ、试验组Ⅱ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0.90%和13.02%,差异显著(P<0.05);料肉比试验组Ⅱ低于对照组和试验组Ⅰ,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间血清尿素氮、甘油三酯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的血糖、总蛋白、总胆固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该试验从3组的饲喂效果分析,以试验组Ⅱ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敖翔  周建川  周婷  何健 《养猪》2019,(3):9-12
为研究棕榈仁粕饲粮添加碳水化合物酶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50.45±1.91)kg的210头健康杜长大三元杂种生长猪,按体重相近、公母各半的原则,随机分为3组,正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负对照组饲喂棕榈仁粕饲粮,复合酶制剂组饲喂负对照组饲粮+1 kg/t碳水化合物酶(主要为α-半乳糖苷酶、蛋白酶和β-甘露聚糖酶)。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生长猪。预试期3 d,正式试验期70 d。结果表明:1)与正对照组相比,负对照组显著降低了末重和日增重,但与复合酶制剂组差异不显著(P>0.05);2)负对照组的料重比显著高于复合酶制剂组和正对照组;3)与正对照组相比,负对照组和复合酶制剂组显著降低了干物质、氮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4)负对照组干物质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复合酶制剂组;5)负对照组的大理石纹评分显著低于正对照组和复合酶制剂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5%的棕榈仁粕饲粮降低了生长肥育猪的末重和日增重,增加了料重比,而添加1 kg/t碳水化合物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养分消化率,改善了生长性能,且对肉品质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酵母培养物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肠黏膜结构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240只1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爱拔益加(AA)肉仔鸡,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Ⅱ~Ⅵ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5%、0.10%、0.15%、0.20%和0.25%酵母培养物的试验饲粮。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Ⅴ、Ⅵ组肉仔鸡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高于Ⅰ组(P<0.05),各组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2)Ⅴ组肉仔鸡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及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高于Ⅰ组(P<0.05),隐窝深度显著低于Ⅰ组(P<0.05)。3)Ⅴ组空肠、回肠和盲肠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乳酸杆菌数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各组双歧杆菌数量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酵母培养物可调节肠道菌群和改善肠黏膜结构,进而提高生长性能。本试验条件下,1~21日龄肉仔鸡饲粮酵母培养物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20%。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探讨糖化玉米秸秆(SCS)对22~42日龄肉鸡生长性能、养分代谢率、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择22日龄健康的雌性爱拔益加(AA)肉鸡200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Ⅰ组)、8%(Ⅱ组)和12%(Ⅲ组)的SCS。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Ⅰ、Ⅱ和Ⅲ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Ⅱ组肉鸡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之间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2)各组之间能量、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钙、磷、中性洗涤纤维和半纤维素代谢率差异不显著(P>0.05)。Ⅱ和Ⅲ组酸性洗涤纤维、纤维素代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各组之间屠宰率、腿肌率和腹脂率差异不显著(P>0.05)。Ⅰ、Ⅱ和Ⅲ组全净膛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Ⅰ组胸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Ⅰ和Ⅲ组胸肌45 min p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Ⅲ组胸肌滴水损失显著低于Ⅰ组(P<0.05),Ⅲ组腿肌滴水损失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Ⅰ、Ⅱ和Ⅲ组腿肌熟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Ⅲ组胸肌剪切力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Ⅰ组胸肌红度(a*)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Ⅲ组腿肌a*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22~42日龄肉鸡饲粮中添加SCS能够促进肉鸡生长,提高全净膛率,但对肉品质有一定的影响,表明饲粮中添加4%~12%的SCS替代能量饲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酶+柠檬酸+二甲酸钾”组合添加剂对生长獭兔生产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及毛皮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选取健康的35日龄断奶獭兔204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51只,单笼饲养。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高剂量组饲喂基础饲粮+0.34%复合酶+0.30%柠檬酸+0.70%二甲酸钾,中剂量组饲喂基础饲粮+0.34%复合酶+0.23%柠檬酸+0.53%二甲酸钾,低剂量组饲喂基础饲粮+0.34%复合酶+0.20%柠檬酸+0.46%二甲酸钾。预试期5 d,正试期60 d。结果显示:1)各组獭兔的末重、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低剂量组的平均日增重最高,料重比和死亡率最低,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胴体重、半净膛屠宰率、全净膛屠宰率均以低剂量组最高,且与中剂量组有显著差异(P<0.05)。2)各组之间獭兔的干物质、淀粉、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低剂量组獭兔的粗蛋白质、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差异不显著(P>0.05)。3)各组之间獭...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喷浆玉米皮对肉兔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39日龄伊拉幼兔300只,公母各占1/2,根据体重和性别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及Ⅰ、Ⅱ、Ⅲ、Ⅳ组),分别饲喂含不同比例喷浆玉米皮(0、6%、12%、18%和24%)的试验饲粮,每组6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兔。预试期5 d,正试期50 d。结果表明:1)Ⅲ、Ⅳ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对照组及Ⅰ、Ⅱ组(P<0.05);对照组及Ⅰ、Ⅱ组间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的料重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及Ⅰ、Ⅱ组(P<0.05),Ⅳ组料重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及Ⅰ、Ⅱ、Ⅲ组(P<0.05),对照组及Ⅰ、Ⅱ组间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喷浆玉米皮试验兔干物质表观消化率逐渐降低,以Ⅳ组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及其他试验组(P<0.05),其他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高于Ⅳ组;各试验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Ⅱ、Ⅳ组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与对照组间粗灰分表观消化率、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3)对照组及Ⅰ、Ⅱ组间宰前重和胴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Ⅲ、Ⅳ组差异显著(P<0.05),Ⅰ组半净膛屠宰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其他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考虑本试验所测指标,肉兔饲粮中适宜的喷浆玉米皮添加比例为6%~12%。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探索零余子对绵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取3~4月龄体况良好的杜湖公羊(杜泊羊♂×湖羊♀)30只,体重为25 kg左右,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羊,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羊。对照组(CTL组)饲喂普通日粮、低剂量组(BUL1组)饲喂含7.5%零余子的日粮、高剂量组(BUL2组)饲喂含10.0%零余子的日粮。正试期90 d,试验期间每月称重1次,测定生长性能;试验结束后,将试验羊屠宰,测定屠宰性能;采集试验羊背最长肌,测定肉品质。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零余子对绵羊的末重、增重、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无显著影响(P>0.05)。零余子组的大网膜重显著高于CTL组(P<0.05),零余子组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肝指数、脾指数与CTL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CTL组肌肉的pH45 min显著高于零余子组(P<0.05),但pH24 h、粗脂肪、干物质、粗蛋白、剪切力、失水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BUL2组的C22:0含量显著高于BUL1组(P<0...  相似文献   

19.
研究旨在探讨添加复合酶的高含量棕榈粕-椰子粕日粮中补充β-甘露聚糖酶对樱桃谷鸭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9日龄樱桃谷肉鸭1470羽,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98羽。正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含棕榈粕5%、椰子粕10%;代谢能11.08MJ/kg),负对照组日粮比基础日粮低209kJ/kg(含棕榈粕5%,椰子粕10%;代谢能10.87MJ/kg),试验。Ⅰ~Ⅲ组日粮分别在负对照日粮中添加150g/t FE806G、FE806G1和FE806G2,试验期29d。结果表明,在负对照组日粮中添加复合酶FE806G或在此基础上补充β-甘露聚糖酶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樱桃谷肉鸭末重、日增重和存活率,降低了采食量和料重比,试验Ⅰ~Ⅲ组末重、日增重和存活率均高于负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采食量和料重比与负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了2.04%(P>0.05)、6.04%(P<0.05)、4.39%(P>0.05)和2.91%(P<0.01),7.55%(P<0.01),6.22%(P<0.01)。添加复合酶FE806G的试验Ⅰ组料重比明显高于正对照组(P<0.05),而在添加复合酶FE806G的基础上补充β-甘露聚糖酶的试验Ⅱ、Ⅲ组料重比分别比正对照组降低了1.76%(P<0.05)和0.35%(P>0.05)。因此,在添加复合酶FE806G的高含量棕榈粕-椰子粕日粮中补充500或1 000IU/gβ-甘露聚糖酶均能提高樱桃谷肉鸭的生长性能,且以添加500IU/g为宜。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降低能量的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复合酶对肉鸡生长性能、养分利用率和器官指数的影响。将320只1日龄爱拔益加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正对照组饲喂常规饲粮(玉米-豆粕型饲粮);负对照组饲喂低能饲粮,饲粮配方相对于正对照组增加了杂粕和麦类原料的用量,同时使代谢能降低210 kJ/kg;常规剂量加酶组和高剂量加酶组分别饲喂在负对照组饲粮基础上添加0.02%和0.20%复合酶的饲粮。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高剂量加酶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其他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高剂量加酶组的料重比极显著低于负对照组(P<0.01),常规剂量加酶组和正对照组料重比均显著低于负对照组(P<0.05),常规剂量加酶组和正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干物质表观代谢率,高剂量加酶组显著高于负对照组(P<0.05),其他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粗蛋白质表观代谢率,高剂量加酶组极显著高于正对照组和负对照组(P<0.01),常规剂量加酶组显著高于正对照组和负对照组(P<0.05);粗脂肪表观代谢率,负对照组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正对照组和常规剂量加酶组显著低于高剂量加酶组(P<0.05);表观代谢能,高剂量加酶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其他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能量表观代谢率,常规剂量加酶组和高剂量加酶组均极显著高于正对照组和负对照组(P<0.01),高剂量加酶组显著高于常规剂量加酶组(P<0.05)。与负对照组相比,常规剂量加酶组和高剂量加酶组的胃、胰腺和肝脏指数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法氏囊指数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由此得出,在增加杂粕和麦类原料的用量并使代谢能降低210 kJ/kg的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对肉鸡生长性能、养分利用率和器官指数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相对于0.02%的添加量,0.20%添加量可进一步提高复合酶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