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套袋对新红星苹果贮藏过程中香气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静态顶空(SHS)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了新红星苹果0℃贮藏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1)套双层袋新红星苹果采收时测定的香气有5类39种,套单层袋新红星苹果采收时测定的香气有4类46种,而不套袋新红星苹果的香气4类51种;(2)0℃贮藏下随着时间的延长套袋和不套袋果实香气物质的相对百分含量均高于采收时,套袋果实以贮藏45 d时最高平均为99.16%,不套袋苹果香气物质的相对百分含量以贮藏90 d时最高为99.57%.(3)套袋果实香气物质种类呈先升后降趋势,对照果实香气物质种类呈先降后升趋势.(4)采收和贮藏前期套袋果实的特征香气相对百分含量没有比对照明显降低,贮藏90d时套袋果实特征香气的相对百分含量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2.
静态顶空(SHS)和气相色谱-质谱连用(GC-MS)技术,分析了黄金梨0℃贮藏时果实芳香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黄金梨在贮藏过程中检测到6类139种芳香物质,其中,贮藏0d(采收)时,套袋果实中含48种芳香物质、对照74种;当0℃贮藏60天时,套袋果实中含41种、对照31种。贮藏过程中套袋处理与对照间香气成分种类和含量均存在差异,套同种纸袋不同贮藏时期的香气成分和含量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静态顶空(SHS)和气相色谱-质谱连用(GC-MS)技术,分析了香水梨0℃贮藏过程中芳香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香水梨在贮藏过程中检测到6类172种芳香物质,其中,贮藏0d(采收)时,套袋果实中含45种芳香物质、对照含64种;当0℃贮藏60d时,套袋果实中含53种、对照含75种.贮藏过程中套袋处理与对照间香气成分种类和含量均存在差异,套同种纸袋香水梨不同贮藏时期的香气成分和含量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以套袋红富士苹果为试材,部分样品贮藏前用保鲜剂1-MCP进行了处理,以不套袋红富士果实为对照,测定了果实在冷藏条件下的硬度及相关酶的变化,目的在于探讨套袋红富士苹果贮藏过程中硬度与相关酶的变化,为套袋红富士苹果的贮藏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红富士硬度均呈降低趋势,套袋果实降幅小于对照。在0℃贮藏条件下,套袋红富士苹果的硬度及相关酶与对照果实变化趋势无明显差异,但套袋果实抗氧化酶活性、MDA含量与对照有差异。贮藏结束时,红富士套双层内红袋、双层内黑袋果实MDA含量分别为对照果实的79.3%、84.5%,SOD活性分别是对照的1.28倍、1.24倍,CAT活性分别是对照的1.26倍、1.28倍,而其POD、ACS、ACO活性均低于对照。1-MCP显著抑制了红富士果实贮藏期间果实硬度的降低、MDA含量的升高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以连袋采收富士苹果为试材,对不同时期采收的苹果果实进行了水预冷、1-MCP保鲜贮藏处理,研究不同处理措施对"黄金富士"苹果贮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连袋采收的富士苹果贮藏性显著低于常规摘袋的富士苹果;连袋采收的富士苹果,在采后入库前进行0℃低温水预冷或贮藏时添加水果保鲜剂1-MCP,有利于延缓果实硬度降低,延迟果皮失水皱褶时间,提高果实的贮藏性。  相似文献   

6.
以苹果长富2号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套袋对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品质形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富士苹果套袋后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一直低于对照;果皮花青苷含量摘袋前显著低于对照,摘袋后花青苷含量迅速上升,采收时超过不套袋对照1倍左右;套袋后苹果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对照基本一致,但明显低于对照.综合比较3种纸袋的套袋效果,最好的为山东恒信袋;其次为日本小林袋;徐州天正袋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7.
以富士苹果为原料,研究其在自发硅窗气调贮藏期间不同硅窗面积(10,20,30cm2)对富士苹果生理生化指标以及香气成分组成和相对含量的影响。180d贮藏结果表明:硅窗处理可有效降低果实的呼吸强度,维持总糖、还原糖、总酸和抗坏血酸含量,减少了丙二醛生成,有效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贮藏结束后,果实香气成分较对照组丰富。在(0±0.5)℃,硅窗面积为20cm2贮藏条件下,富士苹果的贮藏品质最优,贮藏135d基本无腐烂。为提高苹果的贮藏品质、降低贮藏成本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宁夏回族自治区金冠苹果的套袋果进行不同时期除袋,成熟期统一采收时调查果皮着色状况,测定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含量。结果表明,不套袋金冠苹果着青绿色,套袋不解袋果实着黄色;不同时期除袋,金冠苹果着红色,但着色不均,着色指数与着色率成正相关关系;采收前10 d(9月15日)除袋,果皮叶绿素含量相对较低,着色率、着色指数、花色素含量相对较高,为宁夏金冠苹果最佳的除袋期。  相似文献   

9.
为了使苹果套袋技术在黄河故道地区得到更好的应用,使用小林双层纸袋、塑膜袋、内白蜡双层纸袋3种果袋,分别在花后30、40、50、60 d对富士苹果进行套袋处理,以不套袋果为对照,研究该地区苹果套袋对果实微环境及钙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套袋处理果实附近温度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套袋处理果实附近相对湿度从5月底整体呈上升趋势直到9月底之后开始下降,塑膜袋内相对湿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对照果面附近湿度低于其他处理;各处理果实发育期钙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对照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其他处理。总之,套袋对果面温度无明显影响,不同果袋内湿度差异明显,套袋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双层纸袋最佳套袋时间是花后40~50 d。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套5种类型果袋对红富士苹果(Malus domestica cv.Red Fuji Spur)低温(0℃)贮藏品质的影响,部分果袋进行早套袋(6月10号)和晚套袋(6月23号)两个处理。各种套袋果实的呼吸速率和失水率在贮藏的第一个月内逐步提高达到峰值,其中套塑膜袋果实的呼吸速率比套小林袋的高47%,同时伴随着可滴定酸、可溶性糖以及硬度的持续降低;随后的一个月内呼吸受到明显抑制,各种品质指标下降缓慢,但在其后的贮藏时间里呼吸速率再次缓慢上升。套塑膜袋的果实仍具有较强的呼吸,晚套袋的果实比早套袋的呼吸略高。贮藏结束时(120d)套小林袋红富士的可滴定酸和果实硬度分别为0.2087%、9.43kg/cm~2,套塑膜袋的分别为0.1812%、8.12kg/cm2。综合贮藏过程中果实的呼吸、糖、酸、硬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可以看到,不同果袋以套塑膜袋的果实品质下降最大,套小林袋(KM-2)的果实品质下降最小,其次是双层内红袋、双层内黑袋,再次是双层内塑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套袋技术对阿克苏冰糖心苹果品质的影响,为省力简化(不套袋)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阿克苏富士苹果生产种植区域,套袋技术下测定苹果外观及内在品质,对比分析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在外观品质上,套袋对各区域果实的单果重、硬度、果形指数影响不大,红旗坡和共青团不套袋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套袋,达到18.30%、17.27%,分别提高了19.5%和9.5%。套袋处理对三个区域苹果色度影响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变化,平均色差值为45,对照处理色差值普遍高于套袋处理。套袋处理可溶性总糖显著低于不套袋,沙河镇最高达到84.16 mg/g,高于套袋处理14.3%,两种处理果实VC含量差异显著,共青团农场的不套袋果实VC含量高达111.75 mg/kg,显著大于套袋处理43.17 mg/kg,高出61.37%。套袋对富士苹果可滴定酸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均在0.3%左右。套袋处理对果实单宁含量呈现不同程度变化,其中沙河镇,单宁最高达到10.61 mg/g,相对于不套袋高出19.7%。【结论】套袋技术可增加苹果果实光洁度,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各理化品质指标呈现不同程度变化差异。  相似文献   

12.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在0℃贮藏条件下,1μl/L 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套袋红富士苹果的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MCP处理使红富士苹果的抗氧化酶活性峰值出现时间推迟,贮藏结束(120 d)时,MDA含量降低。1-MCP处理套袋红富士苹果的抗氧化酶活性和MDA含量与未套袋果实变化趋势无明显差异,但贮藏结束时,套袋红富士果实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MDA含量低于未套袋果实,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高于未套袋果实。1-MCP处理套袋红富士苹果的SOD活性高于未套袋果实14%,MDA含量是未套袋果实的64.5%。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延长柚果实采后贮藏寿命,提高其商品价值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新都柚果实生长期套纸袋,成熟后采摘,单果塑膜包装,室温贮藏,每20 d取材1次进行相关指标测定。[结果]套袋果实不易失重 贮藏后期,套袋果可滴定酸含量超过对照 套袋果Vc含量一直高于对照 对照果的MDA累积速率很快,且一直高于套袋果 套袋果与对照果的POD活性变化趋势相反,贮藏40 d后,套袋果的POD活性开始上升,并超过对照 采收时CAT活性低于对照,贮藏80 d时测量,虽低于对照,但差异变小。[结论]套袋果较耐贮藏。  相似文献   

14.
套袋对新都柚果实贮藏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新都柚(Citrus grandisvarXinduyou)为试材,研究了套袋对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果实不易失重;贮藏后期,套袋果可滴定酸含量超过对照;套袋果Vc含量一直高于对照;对照果的MDA累积速率很快,并且一直高于套袋果;套袋果与对照果的POD活性变化趋势相反,贮藏40d后,套袋果的POD活性开始上升,并超过对照;采收时CAT活性低于对照,贮藏80d时测量,虽仍低于对照,但差异变小。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陕西果产区套袋苹果黑点病发生规律。结果表明:套袋苹果黑点病在7月初发病,8月上、中旬病情迅速加重,8月底达到高峰;低海拔地区果园发病率显著高于高海拔地区;树冠中、下部和内膛发病率高于上部和外围;使用不同种类的果袋,苹果发病率不同。在洛川,苹果黑点病发病率较低的果袋为:小林袋、三秦袋和精工袋,杨陵为:兆丰袋、精工袋和小林袋。加大透气孔和扎死透气孔均对黑点病的发生有显著影响;去花萼后套袋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套袋前一天喷8 000倍杜帮福星时,发病率显著低于其他药剂。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以黄冠梨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套3层袋、套单层白袋和不套袋处理(CK)对黄冠梨果实发育过程中葡萄糖、果糖、蔗糖、莽草酸和苹果酸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处理果实的糖和酸含量变化趋势与不套袋处理基本一致。果实成熟期即花后110 d,套袋处理果实的葡萄糖含量〈不套袋处理,差异不显著;果糖和蔗糖含量显著〈不套袋处理;莽草酸和苹果酸含量〉不套袋处理,差异不显著。套袋降低了黄冠梨成熟期果实的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增加了果实的莽草酸和苹果酸含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苹果不同部位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PAEs)含量水平,为评价套塑膜袋苹果的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两种套塑膜袋富士苹果为试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测定苹果果皮和果肉中的11种PAEs化合物.[结果]套塑膜袋苹果果皮中检出6种PAEs,含量在0~2.70 mg/kg;果肉中检出4种PAEs,含量在0~0.04mg/kg.套纸膜复合袋苹果果皮中检出5种PAEs,含量在0~5.17 mg/kg;果肉中检出两种PAEs,含量在0~0.07 mg/kg.[结论]PAEs在套塑膜袋苹果中污染主要富集于果皮部分,果肉中PAEs含量较低,与设施蔬菜相比,PAEs在苹果中总量较低,套塑膜袋苹果食用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推进苹果省力化生产,了解低成本塑膜袋套袋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应用田间试验的方法,以红富士为试材,研究不同品牌塑膜袋套袋对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着色指数和光洁度指数以塑膜袋处理低于双层纸袋处理,而高于不套袋,其中着色指数以常丰处理最高,其次是新惠阳处理,再次是惠强处理;光洁度指数以新惠阳处理最高,其次是惠强处理,再次是绿果林处理;色度以代表红色的a*值以果冉处理最高,其次是新惠阳处理,再次是绿果林处理;单果重以塑膜袋处理最高,不套袋处理居中,双层纸袋处理最低,其中塑膜袋以绿果林处理最高,其次是常丰,再次是晨阳;去皮硬度以果冉处理最高,其次是常丰处理,再次是晨阳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不套袋最高,塑膜袋和双层纸袋处理差别不大,塑膜袋以绿果林处理最高,其次是新惠阳处理,再次是果冉处理;糖酸比(口感)也以绿果林处理最高,其次是新惠阳处理,再次是常丰处理。[结论]塑膜袋以新惠阳处理效果最佳,其次是绿果林和常丰处理。  相似文献   

19.
果袋透光性对晚西妃桃裂果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晚熟桃品种晚西妃为试验材料,分析了7种不同果袋套袋对晚西妃果实裂果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能有效地降低果实裂果率,7种果袋套袋的果实裂果率均显著低于不套袋果实;套袋后果实单果重均显著提高,但不同果袋之间差异不显著;套袋果实花青苷含量高于不套袋的,果皮叶绿素含量除了3号袋(外表面淡土黄色蜡纸,内层白色蜡纸)显著高于对照外,其他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套袋后果实糖酸比较对照均有显著提高.综合来看,在所选用的7种果袋中,以外层表面褐色里黑色,内层白色蜡纸的果袋(5号果袋)在降低果实裂果率和提高果实品质方面较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