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通过预试验,初步了解翅茎白粉藤的化学成分。采用化学反应鉴别法,对翅茎白粉藤藤茎的水提液、乙醇提取液及石油醚提取液进行化学成分鉴别试验。结果显示,翅茎白粉藤中含有糖类、苷类、皂苷、鞣质、黄酮类、酚类、蒽醌类、香豆素、强心苷、甾萜类、生物碱及挥发油等化学成分,可能含有少量有机酸、未检测到氨基酸、蛋白质和多肽。本试验可为翅茎白粉藤活性成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石榴籽成分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杭志奇  韩清波  许景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740-18741
[目的]对石榴(Punica granatum Linn.)籽主要成分进行分析。[方法]测定石榴籽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黄酮类物质和单宁含量,并分析石榴籽油脂肪酸组成成分和干燥脱脂石榴籽蛋白质中氨基酸成分。[结果]石榴籽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相对较高,其含量分别为13.62%、20.29%,石榴籽油中含有8种不饱和脂肪酸和4种饱和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92.22%,9,12,15-十八碳三烯酸占82.76%。石榴籽蛋白质中氨基酸组成较完全,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1.98%。[结论]该研究可为石榴籽的进一步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西洋参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西洋参皂苷类成分已分离鉴定出49种,其中:达玛烷型皂苷32种(新近发现的人参皂苷F1),齐墩果酸型皂苷3种,奥克梯隆醇型皂苷2种,其它类皂苷成分12种(新近发现的人参皂苷Rg6和Rg8);西洋参中还含有脂肪酸类、聚炔类、糖类、氨基酸类、甾醇类、黄酮类、无机元素类及挥发油类等活性成分。西洋参除传统的药理活性外,最新药理实验证明,西洋参果特别具有清除自由基的功能而产生抗氧化作用;并在抗肿瘤、降糖降血压、止吐及保护神经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采用试管法和圆形滤纸层析法对光叶楮茎皮进行了预试。结果表明,光叶楮茎皮含有酚性成分、氨基酸、蛋白质、多肽、糖、多糖及其苷类、皂苷、黄酮类及其苷类、植物甾醇和三萜等多种化学成分。并对其有效成分进行了含量分析,其中,常规营养成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含量分别为7.78%、1.73%、27.9%。其他营养成分中氨基酸总量为6.752%,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8%;微量元素铁、锰、锌、铜含量(μg/g干基)分别为:77.5、13.2、16.8和12.1;常量元素钾、钙、镁含量(mg/g干基)分别为11.1、8.90和1.81。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得总黄酮含量为1.485%。表明光叶楮茎皮具有较高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5.
对多花黄精炮制品与生品中多糖类成分、皂苷类成分、黄酮类成分的抗运动疲劳作用进行比较研究.随机将小鼠分为7组,即空白组、多花黄精炮制品组/生品多糖组、炮制品皂苷组/生品皂苷组及黄酮炮制品组/生品黄酮组,连续灌胃给药30d后,测定小鼠负重游泳时间、耐缺氧时间、乳酸(LA)含量、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肝糖原含量和肌糖原含量.结果表明,多花黄精炮制品中多糖类成分为抗运动疲劳活性物质.多花黄精生品中多糖类成分、皂苷类成分为抗运动疲劳活性物质,其中多糖类成分在提高小鼠负重游泳时间、耐缺氧时间及肝糖原含量上极显著地高于空白组(P<0.01).多花黄精炮制品、生品不同提取物与空白组相比,在血清LA含量、LDH活性及肌糖原含量上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多糖类成分为多花黄精主要的抗运动疲劳活性物质,生品中多糖类成分抗运动疲劳活性强于炮制品.  相似文献   

6.
采用植物化学成分系统预试法,对采自新疆南疆的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所含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疆地区小花棘豆样品中含有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鞣质、氨基酸、多肤、蛋白质、有机酸、还原糖或多糖、甾体或三菇类化合物、皂苷、挥发油等,不含有强心苷、内醋、香豆素、蒽醌类、脂肪族硝基化合物及氰苷.  相似文献   

7.
田秀红  黎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555-11557,11690
对酸枣中的主要活性成分黄酮类、皂苷类、生物碱类物质、脂肪酸、氨基酸及矿物质等进行分析,并对其主要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酸枣仁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水果中主要功能性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果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防癌、抗菌消炎以及抗过敏等活性作用,主要是由于水果中富含的黄酮类化合物、花色素苷类、类胡萝卜素、维生素等功能性成分.综述(1)水果中黄酮类化合物、花色素苷类、类胡萝卜素、维生素所具有的功效;(2)4类物质在不同水果中的含量差异及组分差异;(3)黄酮类化合物、花色素苷类在食品、化工行业以及在医...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对柽柳中植物化学成分进行了预实验,做了定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其中的多酚类物质进行了类型检验,分离提取,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柽柳枝中可能有糖、多糖和甙类,其中糖具有还原,含有皂甙、鞣质、黄酮类物质,蛋白质、多肽类、氨基酸、生物碱类和蒽醌类、内酯、香豆素类物质检测均为阴性;对于多酚的分离分析表明有邻二酚羟基的黄酮类化合物;含有缩合鞣质,柽柳原花青素基本结构单元主要含有原翠雀定花色素。  相似文献   

10.
植物源农用抑菌活性成分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植物源农用抑菌活性成分,主要包括萜类、挥发油类、生物碱类、黄酮类、酚、醇类、有机酸类、甾体及皂苷类等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其研究应用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5个不同类型玉米杂交种(高油、高淀粉、优质蛋白及普通玉米)成熟过程中,籽粒不同营养成分含量变化及积累特点的研究显示:不同类型玉米籽粒的干物质以及淀粉、粗蛋白和脂肪的积累均符合"S"形曲线;在授粉20~50 d内淀粉积累较快,30~50 d内蛋白质、脂肪积累较快;在籽粒生长过程中,淀粉和脂肪积累均呈抛物线变化,而蛋白质含量变化可以用方程Y=X/(-A+BX)表示。籽粒发育过程中,高油及优质蛋白玉米籽粒含水量降低较慢,是影响两类玉米品种的推广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2.
黄粉虫的主要功能成分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粉虫是一种珍贵的资源昆虫,作为蛋白质饲料应用于养殖业具有悠久历史。黄粉虫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壳聚糖、维生素和黄酮类化合物。对黄粉虫主要功能成分及其在饲料、食用、生物医药、环境保护、工业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功能型食品中降血糖活性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重点介绍了食品中含有的多糖类、黄酮类、多肽类、生物碱类和皂苷类等降血糖活性因子的降血糖机制和功效等,为开发新型降血糖功能型食品和研制治疗糖尿病的新药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黄芪作为药食两用的一味中药,其主要活性成包含皂苷,黄酮,多糖等。本文主要探究黄芪的近缘物种,同时挖掘黄芪活性成分皂苷类和黄酮类合成的关键基因并探究这些关键基因在不同年限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本研究通过高通量转录组学技术对黄芪进行研究。首先利用Trinity对黄芪样本的转录组数据进行拼接以及unigenes鉴定,然后与物种库进行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明确黄芪的近缘物种。通过RSEM对unigenes进行表达定量,并利用KEGG和GSEA分析对基因表达谱进行基因功能注释找到黄芪中与皂苷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的关键基因,最后通过RT-qPCR对相关的关键基因进行验证,进而明确皂苷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合成关键基因在黄芪不同生长年限的表达情况。[结果]黄芪的近缘物种是鹰嘴豆。GSEA分析得到黄芪中皂苷类合成的关键基因为Unigene0003373和Unigene0040532,黄酮类合成的关键基因为Unigene0076081和Unigene0027187,且这4个基因的表达量在四年生黄芪里显著高于1年生黄芪。[结论]Unigene0003373、Unigene0040532、Unige...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通过组织匀浆、PBS缓冲液浸提从大鲵皮肤中提取蛋白质活性成分,并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对浸提物进行蛋白质电泳检测。结果表明:大鲵皮肤浸提液含有多种蛋白质活性成分,分子量分别约为68 kD、44 kD、30 kD、25 kD、20 kD和15 kD,根据分子量大小及其他两栖类研究结果,这些蛋白推测应与蛙皮抗菌肽蛋白(26 kD,32 kD)、胰蛋白酶抑制活性剂血清白蛋白(68 kD)、LPⅡ蛋白多肽(63 kD)、β-microseminoprotein蛋白(12 kD)、竞争性抑制剂(22 kD)以及serpin类不可逆抑制剂(50 kD)等为同类活性蛋白;大鲵不同部位皮肤蛋白质活性成分的表达有较大差异,其中腹部皮肤蛋白活性成分含量最高,背部次之,头部和尾部较低,头部和尾部皮肤蛋白活性物含量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火麻仁是中国传统的药材和食材,其含有丰富的油脂、蛋白质、木脂素酰胺类化合物、酚类物质等对人体有益成分。概述了火麻仁油、火麻仁蛋白的提取、利用及生理作用,简介了火麻仁挥发性成分、糖类、黄酮类、醇提物、木脂素酰胺类等其他成分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7.
斑蝥类昆虫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现代分析手段对4种斑蝥类昆虫营养成分、微量元素、脂肪组分、氨基酸组成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4种芫菁虫粉的蛋白质含量(57.06%~65.06%)高于柞蚕蛹,而脂肪含量(6.78%~12.64%)远低于后者,与世界名牌饲料添加剂秘鲁鱼粉相当;微量元素种类丰富,含量接近人体需求,有害元素Pb均未检出;脂肪组成中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大、成分全,P/S值接近或超过花生油、米糖油等植物油;氨基酸组成完全,必需氨基酸总量高于秘鲁鱼粉;蛋白质组成以两种斑芫菁更接近于全蛋模式;氨基酸评分以缬氨酸和亮氨酸较高.提示芫菁虫粉在提取药用成分斑蝥素之后,仍然为一种营养价值较高且组分合理的饲料添加剂或深加工原料.  相似文献   

18.
刺五加叶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宝香  姜英  张雅凤 《特产研究》2009,31(4):69-70,77
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为五加科植物。对刺五加叶中皂苷类、黄酮类、多糖类和有机酸类等有效活性成分在保护心脑血管、抗肿瘤、降血压、抗疲劳等药理活性及在食品、药品领域开发利用等方面研究作综合概述。  相似文献   

19.
对近年来灯盏花(ERIGERONTIS HERBA)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活性成分、提取方法、分析方法及药理活性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从灯盏花全草中已经分离鉴定出的化合物主要有黄酮及黄酮苷类、吡喃酮类、倍半萜、咖啡酰类等主要成分,其中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又以灯盏乙素为主;灯盏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主要有超声波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微波提取法和大孔吸附树脂法;灯盏花中灯盏乙素含量的测定方法主要有紫外分光光度法、毛细管电泳法、薄层层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灯盏花药理活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灯盏花素上,认为其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对脑、心脏、肝、肾脏、视神经均有保护作用,对相关病症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另外其还有抗氧化、抗血小板凝聚、抗癌和降低血液黏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1753)别名凤仙(《救荒本草》)、金凤花(《世医得效方》)、指甲花(《草木便方》)、凤仙草(《珍异药品》)、指甲草、季季草(东北)、急性子(中药材名)、指甲桃花(山东)、海莲花(河北)、凤仙透骨草、透骨草(江苏),为凤仙花科(Balsaminaceae)凤仙花属(Impatiens)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