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不同肥料组配施用对马铃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晶  王亚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77-1177
[目的]为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进行生物菌肥和菌糠配施试验,设生物菌肥+菌糠(A肥)、有机肥+生物菌肥(B肥)、有机肥+菌糠(C肥)、有机肥+生物菌肥+菌糠(D肥)4个处理,以有机肥+尿素为对照(CK),研究不同肥料的组配施用对马铃薯的影响。[结果]大署率为处理D〉C〉B〉A〉CK,4处理分别比对照增加了43.62%、33.01%、21.00%、2.47%;蛋白质含量处理B最高,处理D其次;维生素C含量为处理D〉B〉A〉C〉CK;叶绿素含量为处理D〉B〉C〉A〉CK,4处理分别比对照增加了58.82%、4.1.17%、35.29%、7,9.41%。[结论]处理D(有机肥+生物菌肥+菌糠)肥效最好,使马铃薯生长量提高,并能明显促进马铃薯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选用90对健康肉用种鸽,分为A、B、C、D试验组和E对照组共5组,每组18对种鸽,试验组饲料的粗蛋白(CP)水平分别为16.16%、14.22%、14.29%、16.18%。代谢能(ME)分别为11.85MJ·kg-1、11.82MJ·kg-1、12.52 MJ·kg-1、12.51 MJ·kg-1的颗粒料。对照组饲料粗蛋白含量为11.79%,代谢能为13.31 MJ·kg-1的原粮。进行肉用种鸽颗粒料筛选及与原粮的对比试验。结果:30日龄乳鸽体重(m/g)A、B、C、D 4组分别为 517.00±41.43、505.16±34.16、506.67±39.56、497.68±46.04,比对照组470.00±43.42分别提高10.0%、7.4%、7.8%、5.9%,A、B、C组与E组差异极显著(P<0.01),D与E组差异显著(P<0.05),种鸽的受精率、孵化率各组差异不明显。种鸽生产周期A、B、C、 D试验组分别比对照E组缩短 4.60 d、2.85d、1.73 d、4.30d。A,D组与E对照组差异显著。表明:以粗蛋白为16.16%、代谢能为11.85MJ·kg-1的种鸽颗粒效果最好,该颗粒促进乳鸽生长发育,缩短种鸽生产周期,提高肉鸽种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通过L9(3^4)正交设计试验表明,影响猪粪发酵后蛋白质含量的主要因素是菌源(B)、其次是温度(A)、氮素(C)和硫素(D)的作用较小。以A2B3C1D2处理进行猪粪发酵,其蛋白质的增长率达18.92%,并具有简便易行、生产适用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寡聚糖激发子对毛白杨愈伤组织抗杨树溃疡病菌的诱导作用。【方法】分别采用筛选出降解杨树溃疡病菌丝体、壳聚糖、果胶糖且活性较高的寡聚糖激发子A1、B、C3诱导毛白杨愈伤组织,以无菌水处理的毛白杨愈伤组织为对照,并在诱导48 h后挑战接种杨树溃疡病菌,测定毛白杨愈伤组织内Vc、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经A1、B、C3 3种寡聚糖激发子诱导48 h后接种杨树溃疡病菌,毛白杨愈伤组织中Vc、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基本上呈单峰曲线,A1、B、C3 3种寡聚糖激发子诱导接种的毛白杨愈伤组织中Vc含量峰值比对照峰值分别提高了99.02%,95.46%和85.64%;寡聚糖激发子诱导接种的毛白杨愈伤组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发病初期(0~48 h)比对照高,在发病后期(60~96 h)均缓慢下降,而对照毛白杨愈伤组织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在60 h时上升到最高峰(4.48 mg/g),均高于3种寡聚糖激发子诱导接种毛白杨愈伤组织,之后急剧下降,至96 h时为2.33 mg/g,比3种寡聚糖激发子诱导接种毛白杨愈伤组织都低;4个处理毛白杨愈伤组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呈双峰曲线,寡聚糖激发子A1、B、C3诱导接种的毛白杨愈伤组织中可溶性糖含量最大值分别比对照的最大值高42.4%,27.6%和16.5%。方差分析表明,A1、B、C3 3种寡聚糖激发子对挑战接种毛白杨愈伤组织中的Vc、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结论】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寡聚糖激发子可诱导毛白杨愈伤组织中的Vc、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明显提高,从而增强了其抗杨树溃疡病菌入侵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对污泥茶渣等物料进行堆肥发酵,结果表明:不同物料配比堆肥第3d均进入高温(75℃)降解阶段,持续时间16~18 d.污泥含量40%~50%处理的全氮、速效氮含量高于污泥含量30%的处理;处理D全氮含量最高,达19.17 g·kg-,各处理全氮平均值大小顺序为D>E>C>B>A;处理E速效氮含量最高,为1171mg·kg...  相似文献   

6.
有机铬制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选择40窝出生和胎次相近的断奶仔猪420头,随机分为5组,A组为对照组,B组、C组、D组、E组为试验组,基础日粮相同,分别添加0、5、10、20和40mg/kg铬(吡啶甲酸铬)。平均日增重:B、C、D、E组相似,分别比A组高34.33、43、43.33、43.77g。B、C、D、E组饲料效率分别比A组提高3.56%、4.71%、4.13%、5.0%。下痢发病率:B组比A组降低9.52%;C、D、E组比A组分别降低14.29%、15.48%、14.29%;C、D、E组比B组分别降低4.77%、5.96%、4.77%。铬添加量以10-20mg/kg为宜。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配制复合酶制剂及对照发酵玉米秸秆试验,了解复合酶制剂不同配比对玉米秸秆发酵的发酵效果。[方法]用不同比例单酶配制复合酶制剂A、B、C组,以百益宝玉米秸秆发酵剂和自然发酵为对照,进行玉米秸秆和秸秆饲料发酵试验。[结果]添加A的饲1组,与CK1组相比纤维素含量降低30.0%,氨基酸态氮和总糖含量分别增加50.0%和37.2%;秸秆复合料发酵前后粗纤维含量降低12.5%,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分别提高28.7%和12.6%,粗灰分含量增加27.8%,氨基酸总量提高13.2%。[结论]复合酶制剂发酵玉米秸秆饲料明显优于百益宝玉米秸秆发酵剂和自然发酵,发酵后营养成分含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
选用 90对健康肉用种鸽,分为A、B、C、D试验组和E对照组共 5组,每组 18对种鸽。试验组饲料的粗蛋白(CP)水平分别为 16.16 %、14.2 2 %、14.2 9%、16.18%,代谢能(ME)分别为 11.85KJ/g、11.82KJ/g、12.5 2KJ/g、12.5 1KJ/g的颗粒料。对照组饲料是粗蛋白含量为11.79%,代谢能为 13.31KJ/g的原粮。进行种鸽颗粒料筛选及与原粮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0日龄乳鸽体重A、B、C、D 4组分别为 5 17.0 0± 4 1.4 3、5 0 5.16± 34.16、5 0 6.6 7± 39.5 6、4 97.6 8± 4 6.0 4 g,比对照组 4 70.0 0± 4 3.4 2g分别提高 10 %、7.4 %、7.8%、5.9%。A、B、C组与E组差异极显著(P <0.0 1),D与E组差异显著(P <0.0 5)。种鸽的受精率、孵化率各组差异不明显。种鸽生产周期A、B、C、D试验组分别比对照E组缩短 4.6 0、2.85、1.73、4.30d。A、D组与E对照组差异显著。表明粗蛋白为 16.16 %、代谢能为 11.85KJ/g的种鸽颗粒料效果最好,该颗粒料促进乳鸽生长发育,缩短种鸽生产周期,提高肉鸽种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饲料中脂肪和蛋白质间的替代作用对鲫鱼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雪锋  李国富  吴江  吴强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576-11578
[目的]为饲料企业调整饲料配方提供参考。[方法]以方正鲫鱼为试材,分别给其投喂不同的饲料(A:用3%的脂肪取代B中6%的蛋白质;B:蛋白质37%、脂肪6%、能量16.2MJ/kg;C:用6%的蛋白质取代B中3%的脂肪),比较不同试验组鲫鱼的生长性能、形态指标、鱼体成分和血清非特异性指标等。[结果]A组鲫鱼的特定生长率、粗蛋白含量和每500g鱼饲料成本分别较B组降低了3.21%、8.64%和4.63%(P〈0.01),饲料系数较B组提高了5.00%(P〈0.01);C组鲫鱼鱼体水分、鱼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力和每500g鱼饲料成本分别较B组提高了1.41%、17.38%和9.24%(P〈0.01)。[结论]A饲料降低了鲫鱼的生长性能,C饲料对鲫鱼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但增加了鲫鱼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0.
不同肥料组合对酸性紫色土中甘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肥料组合对甘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肥料组合可提高甘蓝产量,以处理N30P-5K20Ca150产量最高,其次为处理N30P15K20B02、N30P15K20。在N30P15K20基础上增施磷、钾肥产量降低1.42%,而配施钙、硼产量分别增加15.0%和2.69%。与CK(无肥处理)相比,肥料养分组合可提高甘蓝氨基酸、粗蛋白、Ve、可溶性糖含量,改善其品质。在处理N30P15K20基础上分别增施磷、钾肥,甘蓝氨基酸、粗蛋白、可溶性糖分别降低4.07%、10.3%和9.25%,而配施钙肥其氨基酸、粗蛋白、Vc分别提高3.26%、2.16%和1.50%。在N30P15K20基础上配施硼肥、高量钾肥对降低甘蓝硝酸盐含量效果最佳,降幅分别为19.2%和10.3%。  相似文献   

11.
对微生物发酵鱼类加工下脚料进行了初步研究。以红鱼、鲽鱼下脚料为主要原料,辅以玉米面和麸皮,进行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研究其发酵前后营养成分变化。结果表明:玉米面量3%、麸皮量1%、发酵时间2 d、枯草芽孢杆菌接种量为3%、温度34℃时,粗蛋白含量可达78.44%。发酵后原料中蛋白含量、可溶性氮含量、乳酸含量有显著提高;发酵产物氨基酸总量高于国产鱼粉;多数氨基酸含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山苦茶矿物质元素的含量和形态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南山苦茶叶为原料,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法对不同产地山苦茶叶元素含量进行比较,并对万宁产山苦茶叶、茶渣及其经热水浸提后乙醇沉淀法分离的水溶性粗多糖中的14种矿物质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苦茶叶水溶性粗多糖得率为16.7%,山苦茶叶中14种元素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依次为常量元素钾、钙、镁、钠、硫、磷和微量元素钡、锰、铁、锌、铜、铬、钼、铍。不同地区的山苦茶叶各元素含量稍有不同,总体差异不大。对茶渣和粗多糖的各元素含量及其形态分布分析发现,山苦茶各元素(除钾外)的不溶态(36.9%~94.2%)均大于可溶态(2.45%~53.8%),茶渣中仍有大量的营养元素有待研究和利用。  相似文献   

13.
以丹霞2号春季鲜叶为原料,研究不同萎凋和发酵时间对红茶品质风格及其主要品质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萎凋时间的不断延长,红茶中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呈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咖啡碱含量在4%~5%之间变化;茶红素和茶褐素的变化趋势一致,萎凋38 h时含量达到最大,之后下降;茶黄素含量变化不大,维持在较低水平;茶多酚含量总体表现下降趋势,水浸出物则不断增加.在发酵过程中,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红茶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和水浸出物含量均呈下降趋势,12h之后下降趋势减慢;茶褐素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呈增加趋势,茶红素刚好相反;茶黄素含量有缓慢降低的趋势.综合分析不同萎凋和发酵程度成品红茶感官审评及其主要理化成分含量结果,认为丹霞2号茶树品种加工红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萎凋33~36 h、发酵12~16 h.  相似文献   

14.
红茶菌固体发酵SC5木薯块根-银合欢蛋白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利用红茶菌固体发酵SC5木薯-银合欢蛋白饲料的最佳工艺。[方法]以红茶菌为发酵菌,采用固体发酵方式对SC5木薯-银合欢蛋白饲料进行发酵,并对发酵时间、基料配比、水料比、菌液接种量和发酵温度进行优化。[结果]固体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6d、木薯与银合欢的质量比为7∶3,H2O200ml、菌液10ml、温度30℃。饲料的粗蛋白含量较优化前有大幅度的提高,基本稳定在23.64%。[结论]该发酵工艺可有效提高SC5木薯-银合欢蛋白饲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构树叶粗蛋白含量高,富含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作为一种非常规蛋白质饲料资源有着良好的应 用前景。为促进构树叶的加工利用,研究了添加菠萝皮对构树叶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并利用美国康奈尔净碳水化 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对构树叶青贮前后蛋白组分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菠萝皮添加量为鲜构树叶的0%、5%、 10%、15%和20% 5个水平,室温青贮60 d。研究结果表明院构树叶缓冲能较高、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较少, 无添加青贮料其pH 值超过5.0,发酵品质差;添加菠萝皮能显著降低青贮料pH 值、增加乳酸含量,改善青贮发酵品 质;与对照相比,添加20%菠萝皮的青贮料其氨态氮和pH 值含量最低,WSC 含量和乳酸乙酸比最高,无丁酸产生, 青贮发酵品质最好;不添加菠萝皮的构树叶经青贮发酵,约30%的可溶性真蛋白被降解为非蛋白氮,青贮后构树叶 的PA、PC 组分显著增加,而PB3组分显著低于青贮前;菠萝皮原料较构树叶原料含有较高的PA 组分,随着菠萝皮 添加量的增加,各添加组青贮料PA 含量均显著增加。添加菠萝皮虽然能改善构树叶青贮发酵品质,但添加量不宜过 高,否则影响构树叶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6.
明红梅  霍丹群  周健  刘军  李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739-10742
[目的]探讨丢糟蛋白饲料的发酵工艺。[方法]以白酒丢糟为主要原料,黑曲霉、绿色木霉、热带假丝酵母为发酵菌,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丢糟混菌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原辅料配比为粉碎至20目的丢糟75%、麸皮20%、玉米粉5%,黑曲霉∶绿色木霉∶热带假丝酵母的接种比例为1∶1∶1,总接种量为12%,初始pH值为5.0,发酵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6d。[结论]经混菌发酵后的白酒丢糟不但含有大量的有益活菌体及微生物酶类等生物活性物质,而且粗蛋白含量为31.32%(干样),比较原料丢糟增长78.97%;真蛋白含量为24.60%(干样),比较原料丢糟增长56.29%;粗纤维含量为16.58%(干样),粗纤维降解率达到31.60%。  相似文献   

17.
酒糟菌体蛋白饲料生产及喂猪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接种微生物 ,使酿酒过程中产生的酒糟转化成高质量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采用固体发酵和液体发酵工艺流程都能够达到快速转化、提高质量的目的 ;发酵产品的粗纤维含量由2 0 58%降至 2 .6 5%~ 3.12 % ,粗蛋白含量由 15.53%增至 4 2 .73%~ 6 7.75% ,产品活菌数大于 30亿/g ;液体发酵产品的质量优于固体发酵产品的质量 ,但液体发酵需专用设备 ,能耗高 ,生产周期长 ,生产成本高 ,建议推广固体发酵转化工艺。饲喂试验表明 ,菌体饲料喂猪比对照增重快 ,增重耗料比下降 ,饲养成本下降 ,可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开发带溶茶渣这一新的饲料资源,分析了速溶茶渣的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并采用全粪套算法测定了生和育猪对速溶荷渣主要养分的消化率和代谢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中药渣固体发酵亮菌产漆酶及其发酵条件,以充分利用中药渣。[方法]在单因子试验基础上,用正交试验法对中药渣固体发酵亮菌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筛选。[结果]在供试的6种药渣培养基中以白芍药渣为碳源时产漆酶量最佳,其最适培养条件为葡萄糖0.6%,白芍麸皮比3∶7,温度25℃,含水量65%,接种量11%。[结论]供试6种中药渣固体发酵亮菌均可产漆酶,培养条件优化后,亮菌漆酶酶活力较初始培养基提高了19倍。  相似文献   

20.
汪建中  柯丽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748-6751
[目的]研究平菇和酵母菌混菌固态发酵玉米秸秆提高基质粗蛋白含量的优化培养条件,并探讨基质粗蛋白含量与相关酶系活性的关系。[方法]以酵母种类(酿酒酵母、热带假丝酵母和产朊假丝酵母)、酵母接种量和酵母接种时间为因素设计正交试验,研究了平菇和酵母菌混菌发酵玉米秸秆提高基质粗蛋白含量的优化培养条件,同时研究了各培养条件组合下木质素酶系、滤纸酶和羧甲基纤维素酶的活性,探讨了基质粗蛋白含量与相关酶系活性的关系。[结果]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A3B2C1组合培养条件下发酵基质粗蛋白含量最高,达13.36%;在此发酵条件下,培养的第5~15天漆酶和锰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也最高,而各组合培养条件下基质滤纸酶和羧甲纤维素酶的活性则无规律可循。[结论]混菌固态发酵玉米秸秆基质粗蛋白含量的优化培养条件为:在接种平菇的同时接种10%的产朊假丝酵母液体菌种。木质素酶系的活性与发酵基质的粗蛋白含量可能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