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了解新疆春秋两季不同地区耐药猪源大肠杆菌携带β-内酰胺酶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及其共存情况。通过PCR方法对克拉玛依地区142株春季猪源耐药菌、9株克拉玛依秋季猪源耐药菌、78株昌吉地区春季猪源耐药菌和52株昌吉地区秋季猪源耐药菌进行β-内酰胺酶(blaTEM、blaCMY-2、blaLAP-1、blaKPC、blaSHV和blaOXA)和16S rRNA甲基化酶(arm A和rmt B)基因检测,并对检出耐药基因的PCR产物进行测序。结果显示:克拉玛依春季猪源耐药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基因为blaTEM(142/142,100%)、blaOXA(16/142,11.3%)、blaCMY-2(7/142,4.9%)和blaLAP-1(1/142,0.7%);克拉玛依秋季猪源耐药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为blaTEM(9/9,100%)和blaOXA(1/9,11.1%),克拉玛依春秋两季猪源耐药菌均未检测出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昌吉地区春季猪源耐药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基因为blaTEM(78/78,100%)、blaOXA(9/78,11.5%)、blaCMY-2(3/78,3.8%)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rmt B(1/78,1.3%);昌吉地区秋季猪源耐药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基因为blaTEM(52/52,100%)、blaOXA(4/52,7.7%)、blaCMY-2(3/52,5.8%)和blaSHV(1/52,1.9%),未检测出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上述结果表明春秋两季不同地区猪源大肠杆菌blaTEM检出率均为100%;其次不同地区春季猪源大肠杆菌对blaOXA检出率均高于秋季猪源大肠杆菌。产生β-内酰胺酶及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是猪源菌对β-内酰胺类及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养殖场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对产生β-内酰胺酶及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监控。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中药与庆大霉素联合对16S rRNA甲基化酶Rm B耐药重组菌的作用,采用棋盘稀释法测定庆大霉素与黄连、五倍子、连翘、黄芩、乌梅的联合抑菌指数(fri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FICI)。试验结果表明,黄连、五倍子、连翘、黄芩、乌梅与庆大霉素的联合抑菌指数(FICI)分别为0. 75、0. 25、1. 50、2. 00、0. 75。提示中药五倍子与庆大霉素联合有协同作用,黄连、乌梅与庆大霉素联合有相加作用,连翘、黄芩与庆大霉素联合呈现无关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新疆乌市某猪场猪源耐药大肠杆菌携带β-内酰胺酶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及其共存情况.[方法]采用PCR方法检测203株β-内酰胺类药物(包括头孢噻呋、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多药耐药大肠杆菌进行β-内酰胺酶及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并测序检出基因的PCR产物.[结果]检出83株菌携带blaTEM (40.89;),2株菌携带blaCTXM(0.99;);检出2株菌携带rmtB(0.99;)基因,并且同时携带blaTEM,未检出其它被检耐药基因.[结论]该猪场猪源大肠杆菌中存在β-内酰胺酶及16S rRNA甲基化酶介导的耐药,并且共存.β-内酰胺酶的基因型以blaTEM为主;16S rRNA甲基化酶检出率较低.猪源大肠杆菌存在对头孢菌素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多重耐药的风险,有必要对此猪场耐药基因流行情况进行密切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猪阴沟肠杆菌GZL41B中4种质粒介导的16SrRNA甲基化酶耐药基因及其水平传播方式;【方法】采用PCR及序列分析方法检测鉴定猪阴沟肠杆菌中16SrRNA甲基化酶耐药基因。以大肠杆菌E.coli Rif+488(耐利福平)为受体菌进行接合试验研究16SrRNA甲基化酶耐药基因的水平传播方式。用微量稀释法测定原菌株及其接合子对1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用PCR及序列测定法分析比较来自同一猪腹泻直肠拭子阴沟肠杆菌GZL41B和大肠杆菌GZL41H的侧翼序列并对172株动物源大肠杆菌中16SrRNA甲基化酶耐药基因流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从阴沟杆菌中成功扩增出目的片段,该片段经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酶切后,出现与预期的531 bp和194 bp相符的两段片段,序列测定结果证实该基因为rmtB,GenBank登录号为EF017943。以E.coli Rif+488(耐利福平)为受体菌,成功地获得了接合子,该接合子经鉴定为大肠杆菌。原菌株和接合子对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西梭米星、萘替米星、庆大霉素等4,6-二脱氧链霉胺类高度耐药,其MIC均≥256 μg?mL-1。大肠杆菌GZL41H中,rmtB的上游为Tn3转座子的部分序列,下游为肠炎沙门氏菌基因岛SGI1上融合酶编码基因groEL/intI1的部分序列orf1,而来源相同的阴沟肠杆菌GZL41B未扩增到与大肠杆菌GZL41H相同的侧翼序列。172株动物源大肠杆菌中,25株菌(15%)检出rmtB,1株菌(0.6%)检出armA;【结论】16SrRNA甲基化酶耐药基因rmtB首次出现在猪阴沟肠杆菌中,该基因介导猪阴沟肠杆菌对4,6-二脱氧链霉胺类氨基糖苷抗生素的高度耐药,并能通过接合方式在不同种属细菌间进行传播。rmtB在阴沟肠杆菌和大肠杆菌中传播的遗传背景存在差异。动物源大肠杆菌中rmtB广泛流行。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河南地区鸡源大肠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高水平耐药的16S rRNA甲基化酶的流行情况,对2005~2008年在河南地区病鸡的病料中分离保存的429株大肠杆菌进行药敏试验,并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其进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检测结果显示,在6种氨基糖苷类药物高水平耐药的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中,仅检测出ArmA和RmtB,检出率分别为20.7%(89/429)和23.3%(100/429).且随时间的推移,ArmA和RmtB的出现几乎是逐年增高.提示河南地区鸡大肠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高水平耐药的16S rRNA甲基化酶产生率较高,且以ArmA和RmtB为主.  相似文献   

6.
ESBLs在产16S rRNA甲基化酶鸡大肠杆菌中的流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河南地区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耐药基因(TEM,SHV,OXA和CTX-M)在产16S rRNA甲基化酶鸡源大肠杆菌的流行,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对2005~2008年在河南地区病鸡的病料中分离保存的158株16S rRNA甲基化酶阳性鸡源大肠杆菌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检测结果显示,在158株产16S rRNA甲基化酶鸡大肠杆菌中,TEM,SHV,OXA和CTX-M检出率分别为94.3%,2.5%,62%和47.5%.在5组CTX-肘组型中,CTX-M-2组型53株,CTX-M-9组型42株,CTX-M-2 & CTX-M-9组型20株.提示ESBI在河南地区产16S rRNA甲基化酶鸡源大肠杆菌中普遍存在,且以TEM,OXA和CTX-M为主.ESBLs和氨基糖苷类高水平耐药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同时出现在临床分离株中,加重了兽医临床治疗中抗菌药物选择的困难.  相似文献   

7.
从湖北潜江患病克氏原螯虾肝胰腺内分离到1株致病菌,经过生理生化特征测定、16S rRNA序列分析和进化树构建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并通过琼脂扩散法检测该分离株的药物敏感性,通过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发现,该菌株具有与肺炎克雷伯菌一致的生理生化特征,16S rRNA测序和进化树分析发现该分离株与肺炎克雷伯菌的基因相似度达到99%以上,因此将该菌株鉴定为肺炎克雷伯菌。通过药敏试验发现,该菌株仅对头孢噻肟和多粘菌素B敏感,为多重耐药菌株。  相似文献   

8.
从发生运输应激病牛鼻咽部采取鼻拭子3个,经细菌分离培养、致病性试验、生化试验及16S rR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所分离出的3株菌均为致病性、溶血性曼氏杆菌;KB药敏试验法证实,3株菌对磷霉素、菌必治、阿米卡星、克拉霉素、阿奇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等呈现出高度敏感,而对牛病临床常用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药物表现出明显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9.
鲤鱼细菌性败血症病原菌的药敏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研制有效防治鲤鱼细菌性败血症的疫苗提供依据。[方法]从河北省某渔场具有典型细菌性败血症症状的鲤鱼中分离出2株优势菌,对分离菌进行生化鉴定、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并研究分离菌的药物敏感性。[结果]根据2株分离菌的菌落形态、生化特性和16S rRNA基因序列的测定结果(同源性为99%),发现2株分离菌均为气单胞菌属的嗜水气单胞菌,认为嗜水气单胞菌是鲤鱼细菌性败血症的病原菌。分离到的2株嗜水气单胞菌对阿米卡星、氨曲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加替沙星等15种抗生素均敏感,对氨苄西林均耐药,对复方磺胺表现出了菌株差异。[结论]对嗜水气单胞菌敏感的15种抗生素可作为防治鲤鱼细菌性败血症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0.
对从新疆某猪场猪粪中分离鉴定出的5株沙门氏菌及1株大肠杆菌进行16种抗生素的药敏性试验,以筛选出有效的抗生素.结果表明:5株沙门氏菌对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头孢克肟和头胞噻肟这四种药物高度敏感;对氯霉素、庆大霉素、呋喃妥因、利福平、多粘菌素B等药物耐药;对链霉素、新霉素的耐药率均为60;,对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为40;,对土霉素、利特灵、头孢三嗪、硫酸粘杆菌素的耐药率为20;.大肠杆菌对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头孢克肟、头胞噻肟、痢特灵、氧氟沙星、硫酸粘杆菌素敏感;对氯霉素、庆大霉素、土霉素、呋喃妥因、头孢三嗪、利福平、多粘菌素B等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11.
1型和2型鸭疫里默氏菌的交叉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PCR扩增、克隆、序列测定获得29株鸭疫里默氏菌(RA)的16S rRNA和16S-23S rRNA间隔区的核苷酸序列.将16S rRNA和16S-23S rRNA间隔区序列连接后分析发现,1型菌株和大多数2型菌株分别处于不同的分支,而2型菌株中的RAf11、RAf3和RAf104不处在2型菌株的分支中,却与1型菌株非常接近.挑选RAf11菌株和2型分支中的RAf19菌株,分别制备灭活苗,免疫雏鸭后进行攻菌保护试验,RAf11菌株对1型菌株的攻击可产生较高的交叉保护率,达53.8%,而RAf19菌株对1型菌株攻击的保护率仅为23.1%.借助16S rRNA和16S-23S rRNA间隔区序列的分析,筛选到一株具交叉保护的RA菌株.  相似文献   

12.
锦鲤维氏气单胞菌感染症及其病原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报道锦鲤的发病情况及其病原的主要生物学性状。[方法]对5尾发病及新鲜病死的锦鲤病变组织进行细菌检查及分离,对分离菌进行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表观分类学指征鉴定;同时择代表菌株进行16S rRNA基因的分子鉴定、健康锦鲤的人工感染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根据2株分离菌的形态特征及理化特性,结合16S rRNA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判定其为气单胞菌属的维氏气单胞菌,其代表菌株HC050630A-1的16S rRNA基因序列长度为1457bp。人工感染试验表明,HC050630A-1株具有较强的致病作用。药敏试验结果显示,HC050630A-1菌株对供试37种抗菌药物中的头孢拉定等16种高度敏感,对头孢唑啉等13种敏感,对青霉素G等8种药物耐药。[结论]该研究为对该病的有效检验与防制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子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安徽省某种鸡场发生的以心包炎、肝周炎及腹膜炎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的病原,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集病料,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RNA序列分析对病原菌鉴定,并做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临床用药治疗。[结果]分离培养得到的病原菌其形态、生理生化特性、16S rRNA序列均与大肠杆菌相符。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致病菌对菌必治、阿米卡星、壮观霉素等高度敏感;对头孢拉定表现为中度敏感;对呋喃妥因、庆大霉素表现低度敏感。采用菌必治进行治疗,3 d后病情得到控制。[结论]对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是临床上治疗控制鸡大肠杆菌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新疆多源喹诺酮类耐药大肠杆菌耐药基因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新疆不同动物源喹诺酮类耐药大肠杆菌携带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因子(plasmid mediated quinolone resistance,PMQR)的流行现状,及其与主要的β-内酰胺酶基因和 16S rRNA 甲基化酶基因的共存情况。【方法】通过 PCR 方法对猪源(79 株)、牛源(8株)和羊源(96株)喹诺酮类(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和恩诺沙星)耐药大肠杆菌进行 PMQR(qnrA, qnrB, qnrC, qnrD, qnrS, qepA, oqxA, oqxB, aac(6’)-Ib-crβ-内酰胺酶基因(blaTEM, blaCTX-M, blaSHV, blaKPC, blaCMY-2, blaLAP-1)及16S rRNA(armA, rmtB)等基因检测,对目的条带进行DNA测序,确定阳性菌株,对检出携带 β-内酰胺酶基因和16S rRNA 甲基化酶基因的大肠杆菌进行β-内酰胺类及氨基糖苷类药敏试验,分析其携带的基因型与耐药表型之间的关系。【结果】猪源大肠杆菌中检出的PMQR因子为qnrS(5/79,6.33%),oqxA(35/79,44.30%),oqxB(40/79,50.60%)和aac(6’)-Ib-cr(4/79,5.06%),检出的β-内酰胺酶基因为blaTEM(79/79,100%),检出的16S rRNA 基因为rmtB(3/79,3.80%);牛源大肠杆菌中检出的PMQR因子为qnrS(1/8,12.50%),oqxA(1/8,12.50%),oqxB(1/8,12.50%)和aac(6’)-Ib-cr(1/8,12.50%)和qepA(1/8,12.50%),检出的β-内酰胺酶基因为blaTEM(8/8,100%)和blaSHV(1/8,12.50%);羊源大肠杆菌中检出的PMQR因子为qnrS(6/96,6.25%),oqxA(32/96,33.3%),oqxB(37/96,38.5%)和aac(6’)-Ib-cr(22/96,22.91%),检出的β-内酰胺酶基因为blaTEM(96/96,100%)和blaCTX-M(2/96,2.08%),检出的16S rRNA 基因为rmtB(2/96,2.08%);未检出qnrA,qnrB,qnrC,qnrD,blaKPC,blaCMY-2blaLAP-1被检基因。不同动物源大肠杆菌中存在基因共存现象,携带β-内酰胺酶基因和16S rRNA 甲基化酶基因的喹诺酮类耐药大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呈一定的相关性。【结论】不同动物源喹诺酮类耐药大肠杆菌中存在PMQR因子,可与主要的 β-内酰胺酶和/或16S rRNA 甲基化酶基因共存。此外,首次在羊源大肠杆菌中检出PMQR 因子、β-内酰胺酶及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  相似文献   

15.
表达猪带绦虫六钩蚴TSOL18抗原的重组活载体疫苗株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构建表达猪带绦虫六钩蚴TSOL18抗原的重组鼠伤寒沙门氏菌活载体疫苗株。【方法】克隆并改造TSOL18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YA3341-TSOL18,电转入鼠伤寒沙门氏菌终宿主菌株X4550,体外鉴定重组菌X4550(pYA3341-TSOL18)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稳定性、生长曲线、安全性和小鼠免疫试验进行评价。【结果】酶切鉴定和基因序列测定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尿素-SDS-PAGE检测有目的蛋白条带,Western Blot证实该抗原具有免疫原性;重组菌株在体外营养选择压力下可稳定地携带重组质粒传代繁殖;蛋白的表达对重组菌株的生长基本没有影响;小鼠实验证实重组菌安全可靠,二免后ELISA检测产生抗体。【结论】成功构建了能稳定表达 TSOL18蛋白的可口服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疫苗株X4550(pYA3341-TSOL18)。  相似文献   

16.
从陕西榆林苟池盐湖水中分离到1株嗜盐古菌GS1并对其进行了系统鉴定.通过形态鉴定、革兰氏染色、生长盐浓度试验、Mg2+浓度试验、生长pH范围、生理生化鉴定、16S rRNA基因序列等分析,确认该菌为1株新型的极端嗜盐古菌,属于盐红菌属(Halorubrum).GS1与Halorubrum saccharozorum(U17346)的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7%.命名为Halorubrum sp.GS1.其16S rRNA基因序列已被GenBank数据库收录,序列号为FJ793266.  相似文献   

17.
从患病黄喉拟水龟的肝脏分离到1株优势菌(N.0),对该菌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观察其在普通培养基、血平板上的菌落形态,对分离菌株进行生化特性测定及16SrRNA基因序列的克隆、测定,运用DNASTAR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综合该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确定该菌株是铜绿假单胞菌。药敏实验结果表明该菌对氧氟沙星、诺氟沙星高度敏感,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中度敏感,对大多数药物存在耐药性。该研究为国内首次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从患病黄喉拟水龟中分离鉴定出铜绿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18.
为确定长春市某鸽舍赛鸽暴发眼炎、肺炎的原因,从赛鸽肺脏、眼部渗出物分离培养获得1株致病菌。经过形态学观察、生化特性与耐药性分析、Partial kat(Catalase)基因与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该菌为凝固酶阳性、β内酰胺酶阳性海豚葡萄球菌,具有多重耐药特性。该病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G、复方磺胺恶唑、甲氧苄氨嘧啶、克林霉素、红霉素、达福普丁、环丙沙星、四环素均耐药,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头孢西丁、苯唑西林、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莫匹罗星、利福平敏感。动物试验证实,该菌株可以引起幼鸽的肺炎和眼部炎症。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湖北松滋鑫满塘生态养殖公司患病黑斑蛙的致病病原,采用营养琼脂培养基分离纯化,并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及系统发育树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细菌分离检测。同时,采用10种抗菌药物对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从典型患病黑斑蛙中分离出1株菌株,经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树综合分析,确定该菌株为肺炎克雷伯菌。该菌对诺氟沙星、头孢曲松、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及丁胺卡纳等5种药物敏感;对多黏菌素B和四环素等2种药物中度敏感;对万古霉素、复方新诺明及多西环素3种药物耐药。研究确定该例黑斑蛙死亡原因为感染肺炎克雷伯菌,并以药敏试验提供参考,为养殖户下一年生产和病害防治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堆肥过程中高温持续时间对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及其携带的接合型质粒和抗生素耐药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ARGs)消减规律的影响,本研究在鸡粪堆肥初始物料中外源添加多重耐药大肠杆菌菌液,并设置延长高温时间组(CT组)和常规堆肥组(NT组)两种堆肥条件处理,利用选择性培养及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技术检测多重耐药菌群变化规律,同时利用数字PCR定量检测大肠杆菌16S rRNA基因、接合型质粒转移酶基因(MOBP)、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PH(3)-Ib]及磺胺类耐药基因(sul2)和Ⅰ类整合子-整合酶基因(intl1)等污染物相对丰度变化,对比获得了延长高温时间对多重耐药菌及其ARGs消减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堆肥能够明显抑制堆肥中多重耐药菌的生长,并且CT组对其的抑制效果明显好于NT组。堆肥结束后,五种基因在CT组的相对丰度消减率为79.82%~99.99%,但NT组中腐熟期结束后APH(3)-Ib、sul2、intl1等基因相对丰度均高于初始物料。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及其接合型质粒的消减规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但APH(3)-Ib、sul2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