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采用氧化淀粉改性脲醛树脂,考查氧化淀粉添加比例对脲醛树脂性能的影响,并对胶合板的胶合强度和游离甲醛释放量进行了测试,以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氧化淀粉的加入明显降低了胶合板及脲醛树脂溶液中的游离甲醛释放量,较好地提高了胶合板的胶合强度。当氧化淀粉的添加量为2%(m(氧化淀粉)∶m(尿素)=2∶100)时,改性脲醛树脂胶黏剂中液体游离甲醛质量分数0.23%,合成的胶合板中游离甲醛质量浓度0.44 mg·L~(-1),达到GB/T 9846.3—2004中E0级要求,且胶接性能良好,干强度和湿强度均达到了GB/T9846.5—2004Ⅱ类胶合板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胶合板用快速固化酚醛树脂胶黏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氢氧化钡作为催化剂合成高邻位酚醛树脂胶黏剂,原料的物质的量比为n(苯酚)∶n(甲醛)∶n(氢氧化钡)=1.00∶1.80∶0.03,反应温度为85~90℃,制得的酚醛树脂胶黏剂比普通酚醛树脂胶黏剂聚合时间缩短了30%。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对酚醛树脂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钡酚醛树脂的酚环之间是以亚甲基键连接,且邻位取代远高于对位取代,显示了树脂快速固化的机理。用该酚醛树脂胶黏剂热压胶合板,可以大幅减少热压时间。  相似文献   

3.
针对低甲醛释放脲醛树脂固化速度慢的问题,在确定n(甲醛)∶n(尿素)=0.96∶1.00的优选合成工艺配方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低甲醛释放脲醛树脂不同反应阶段的合成反应温度,在兼顾胶黏剂胶接性能和环保性能的基础上,主要考查合成反应温度对低甲醛释放脲醛树脂胶黏剂固化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成低甲醛(F)/尿素(U)摩尔比脲醛树脂时,不同阶段的反应温度对树脂的固化速度有显著影响。当加成反应温度为90℃,缩聚前期反应温度为85℃,缩聚中期反应温度为75℃时合成的脲醛树脂胶黏剂,胶中游离甲醛质量分数在0.075%以下,固化速度明显加快,胶接性能优良,胶合板甲醛释放量为0.365 mg/L,达到GB/T 9846.3—2004中E0级要求,胶合板强度达到国家Ⅱ类板标准。  相似文献   

4.
三聚氰胺-尿素-甲醛共聚树脂的胶接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实际应用出发,利用三聚氰胺(M)对脲醛树脂(UF)进行共聚改性,研究树脂的胶接性能,在尿素(U)分两次(U1、U2)加入的前提下探讨了三聚氰胺的质量分数、添加方式、甲醛(F)与尿素(U)物质的量比及缩聚阶段甲醛与尿素(U1)物质的量比的不同对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F与U1物质的量比以及三聚氰胺质量分数的增加,胶接强度增加,甲醛释放量明显降低;F与U物质的量比升高,胶接强度以及甲醛释放量都明显提高;二次投料可以有效降低甲醛释放量。当n(F)∶n(U)=1.3,n(F)∶n(U1)=1.9,三聚氰胺的加入量为16%时,胶合板胶接强度达到GB/T9846.3—2004I类板的要求,甲醛释放量达到GB/T9846.3—2004E1级。  相似文献   

5.
用二羟甲脲改性酚醛树脂制Ⅰ类胶合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用尿素和二羟甲脲改性酚醛树脂的对比试验,发现先将尿素和甲醛制成二羟甲脲后再加入酚醛树脂中参与合成,可增加尿素的用量,反应终点较易控制,树脂的贮存稳定性较好;苯酚与尿素的重量比为100∶75时,合成的二羟甲脲改性酚醛树脂用于压制胶合板,板的胶合强度仍达到国家标准GB9846 88中Ⅰ类胶合板的要求;最佳的热压工艺为:热压温度130℃、单位压力0 9MPa、热压时间0 9min/mm,固化条件比纯酚醛树脂低;由红外光谱分析可知,经二羟甲脲改性后形成了酚醛—脲醛共缩聚树脂;对原料成本概算,二羟甲脲改性的酚醛树脂比纯酚醛树脂降低了26%  相似文献   

6.
李杉  张真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470-8471
探讨了苯酚与桦木粉质量比(液比)、NaOH用量、苯酚与甲醛摩尔比等对酚醛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酚醛树脂性能的主次依次为甲醛与苯酚摩尔比〉苯酚与木粉质量比(液比)〉NaOH用量,木材液化物制备酚醛树脂的最佳工艺条件:苯酚与木粉质量比为4,甲醛与苯酚摩尔比为2.4,NaOH用量为12 g。并对制得的酚醛树脂进行压板测试,结果表明,胶合板的胶合强度达到了国家标GB/T9846—2004Ⅰ类胶合板要求。  相似文献   

7.
尿素包合法富集红松子油脂肪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尿素包合法(液料比为m(脂肪酸)∶V(乙醇)=1 g∶12 mL,m(脂肪酸)∶m(尿素)=1.0∶1.5),将红松子油中的皮诺敛酸进行富集纯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富集后混合脂肪酸中各个成分质量分数。结果表明:经尿素包合法富集后的混合脂肪酸中,皮诺敛酸(C18∶3)甲酯质量分数最高达到45.8%,其次亚麻酸质量分数为16.32%、亚油酸质量分数4.88%。经纯化富集后的脂肪酸收率虽然较低,但对人体有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木薯秆磷酸液化最佳工艺条件及其液化物树脂性能,为木薯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苯酚为液化剂、磷酸为催化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液固比、催化剂添加量、液化温度、液化时间等因素对木薯秆液化反应的影响,并测定木薯秆液化物树脂的胶合性能.[结果]木薯秆磷酸液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固比5∶1,催化剂添加量13%,液化温度165℃,液化时间13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木薯秆液化率为90.54%.以木薯秆液化物树脂压制3层胶合板,其平均胶合强度为0.7392 MPa,符合国家标准GB/T 9846-2004对Ⅰ类胶合板的要求(≥0.7000MPa).[结论]以木薯秆磷酸液化产物合成树脂制备酚醛树脂胶是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述了兴安落叶松栲胶以填充剂形式加入酚醛树脂中所形成的混合胶液,用于制造I类胶合板的试验和生产情况,探讨了栲胶溶液浓度、助剂加量、酚醛树脂摩尔比、缩合度、混合比例、热压条件等对胶液粘度、稳定性、胶合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所生产的I类胶合板质量达到标准要求,并且可大幅度降低胶液成本.  相似文献   

10.
本文概述了兴安落叶松栲胶以填充剂形式加入酚醛树脂中所形成的混合胶液,用于制造I类胶合板的试验和生产情况,探讨了栲胶溶液浓度,助剂加量,酚醛树脂摩尔比,缩合度,混合比例,热压条件等对胶液粘度,稳定性,胶合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所生产的I类胶合板质量达到标准要求,并且可大幅度降低胶液成本。  相似文献   

11.
向日葵茎秆切割阻力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向日葵收获机械在使用现有往复式切割器收割向日葵茎秆时存在适用性差及切割质量差等问题,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上模拟直刃切刀配合的切割方式,对向日葵茎秆进行切割试验,研究刃口倾角、削切角度及斜切角度等参数改变对切割阻力和切割能量消耗的影响程度以及不同条件下向日葵茎秆的切割阻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切割速度一定,切刀刃口倾角为0°~20°时,切割阻力峰值及切割能量消耗随着刃口倾角的增大逐渐减小,滑切效果逐渐增强,当刃口倾角在20°时的切割能量消耗较其他角度小。2)切割速度一定,削切角为0°~45°时,切割阻力峰值与切割能量消耗先逐渐减小而后急剧上升,削切角为15°时,切刀对向日葵茎秆的切割阻力和切割能耗较小。3)切割速度一定,斜切角度为0°~60°时,切割阻力峰值和切割能耗先逐渐减小而后迅速增大,斜切角为30°时,其切割阻力和切割能耗最小。  相似文献   

12.
对煮制葵花籽进行焦香化增进处理,用GC/MS分析其挥发性香气成分,并与普通煮制葵花籽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检测出的焦香味煮制葵花籽的18种挥发性成分中,焦香味物质含量占总挥发性成分的52%;与普通煮制葵花籽相比,焦香味成分含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3.
高油647玉米秸秆营养价值随籽粒成熟期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普通玉米品种CAU80和饲料专用玉米品种FC3为对照,以高油玉米品种HOC647为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牛的体外消化试验,研究了HOC647玉米秸秆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干物质和纤维组分消化率随籽粒成熟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籽粒成熟度的提高,HOC647秸秆的水溶性糖、淀粉、粗脂肪含量以及干物质、NDF消化率都呈线性提高(L;P〈0.01):在1/2乳线期时分别为0.82%、1.68%、1.33%、54.07%和75.79%。3/4乳线期时分别为2.93%、2.12%、1.88%、57.11%和46.36%,4/4乳线期时分别为19.21%、5.53%、2.71%、66.78%和48.38%;而NDF、ADF和木质素含量则呈线性下降(L;P〈0.01):1/2乳线期时分别为75.79%、50.12%和8.06%,3/4乳线期时分别为74.50%、47.14%和7.7796,4/4乳线期时分别为58.72%、34.60%和4.64%。可见,HOC647秸秆作为粗饲料在4/4乳线期收获,其营养价值高于1/2和3/4乳线期。在4/4乳线期收获的HOC647玉米秸秆,其水溶性糖、淀粉和粗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普通玉米CAU80秸秆(P〈0.01),也显著高于3/4乳线期收获的饲料专用玉米FC3秸秆(P〈0.05);相反,其NDF、ADF和木质素等细胞壁成分却明显低于2个对照(P〈0.01)。HOC647秸秆的干物质、NDF消化率以及产气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CAU80和FC3秸秆(P〈0.01)。试验结果显示,籽粒成熟后期的HOC647玉米秸秆不仅营养物质含量高,而且消化率高。营养价值优于一般玉米秸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收获期对中单9409和中原单32玉米秸秆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选用玉米品种中单9409和中单元32作为试验材料,研究收获期对其秸秆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中单9409品种秸秆在1/4乳线期营养价值最高,其他收获期营养价值差异不明显;中原单32品种秸秆在3/4乳线期营养价值最高,1/4乳线期次之,4/4乳线期最差.[结论]中单9409在冻死时收获最佳,这更有利于籽粒中营养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15.
采用堆肥工艺将农作物秸秆转化为有机肥还田是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手段。本文以油菜秸秆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腐熟菌剂及调节发酵原料组分,研究油菜秸秆腐熟发酵最佳工艺。结果表明:腐熟菌剂、碳氮比及氮源对油菜秸秆腐熟发酵影响显著,其中油菜秸秆添加腐熟菌剂和15%菜籽枯,发酵物料碳氮比为25∶1,堆肥效果较好,发芽率指数为73.5%。  相似文献   

16.
油菜茎秆的粘弹性特性及本构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割刀切割茎秆产生的冲击应力波传播到荚果,当应力幅值超过荚果的抗裂极限时,籽粒脱落引起收获损失.油菜茎秆的粘弹性质对应力波的传播具有很大的影响.通过测定油菜茎秆的粘性系数与弹性模量,采用三元件固体模型建立了油菜茎秆的粘弹性本掏关系,并分析了其应力、应变对时间的响应,从而得到了蠕变曲线及应力松弛曲线.为进一步研究茎秆中的应力波的传播规律,设计优化切割器参数以便减小收获损失,提供了重要数据.  相似文献   

17.
气象条件对油葵生长发育及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揭示气象条件与油葵生产发育及产量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新疆北疆沿天山一带地区油葵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春播和复播两种不同播种方式,每隔10~15 d取样,每处理取30株考种.[结果]温度对油葵苗期两个生育阶段长短及植株生长发育速度影响极大.5 cm日平均地温与油葵发芽出苗天数呈幂函数关系;温度对油葵株高、茎粗和叶片数都呈直线型增长,但温度过高对油葵授粉灌浆不利;在油葵产量构成因素中,单盘粒数对油葵产量影响不大,千粒重与空壳率则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结论]确定了油葵适宜栽培地区、适宜播种期,使其前期生长发育处于温度适中,后期气温充足,才能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8.
鲜食玉米果穗收获机茎叶除杂装置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鲜食玉米果穗收获中茎叶杂质较多问题,设计一种鲜食玉米茎叶除杂装置。确定关键部件主要结构和工作参数,阐述茎叶除杂装置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分析果穗除杂装置清选除杂过程,确定影响其作业效果主要因素及其取值范围。以风机转速、动定刀重叠长度和物料输送速度为试验因素,以果穗含杂率和粉碎长度合格率为评价指标,得到不同条件下除杂装置结构参数与运动参数优化组合。结果表明,鲜食玉米茎叶除杂装置风机转速1 956~1 998 r·min~(-1)、动定刀重叠长度26.90~29.92 mm、物料输送速度0.59~0.83 m·s~(-1)时,相对应试验指标果穗含杂率为0.56%~0.59%、粉碎长度合格率为88.59%~89.27%,为鲜食玉米果穗收获机茎叶除杂装置设计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食葵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及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75个食葵杂交组合为供试材料,对食葵的15个农艺性状进行变异系数、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①弯曲度、单盘粒重、产量、单盘粒数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29.3%、19.5%、19.2%、19.0%;②在相关性上,食葵产量和结实率、单盘粒重是密切相关的,而长势情况对产量的影响也非常大,结实率与籽粒长呈显著负相关,千粒重与单盘粒数、籽仁率为极显著负相关;③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7个主成分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为84.90%,主成分1的性状均与食葵的产量性状有关,可称为食葵产量构成因子。主成分2的性状均与食葵的商品性状有关,可称为食葵商品质量构成因子;主成分3主要说明叶片越长,花盘直径越大;籽粒越长,但是结实率越低。因此在食葵杂交种和亲本选择时,应注意产量高、株高适中、植株生长健壮,籽粒较长、宽度适中,商品质量好的组合或自交系,所以在食葵杂交种选育过程中,要着重对第1、2、3主成分进行综合选择。  相似文献   

20.
2BM-2/3型免耕播种机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BM-2/3型免耕播种机与小四轮拖拉机相配套,能够一次完成扒秸破茬松土、播种施肥、覆土镇压等作业,播种沟低于地面5cm左右,还能起到探墒播种的作用。也适应于硬茬地和翻耕地,对麦茬地按时间复播玉米、大豆、向日葵等作物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