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篇
林业   75篇
综合类   3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热磨机磨片间隙的控制需求和调整方式的分析,运用电液比例控制技术设计了磨片间隙电液比例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说明了系统对磨片间隙的自动控制原理及对磨片磨损的补偿控制原理,得出了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并参考国产某型热磨机的结构与工作参数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对系统的控制性能进行了分析,证实了磨片间隙电液比例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符合热磨机对磨片间隙控制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对多壁碳纳米管进行酸化处理,并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碳纳米管/聚氨酯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动态力学分析(DMA)研究了碳纳米管酸化与否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纳米管经酸化处理后产生了羧基,碳纳米管的原位加入使得复合材料的储存模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都有所提高,而且经过酸化的碳纳米管对聚氨酯材料的改性要比未酸化碳纳米管对聚氨酯材料的改性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低毒脲醛树脂固化物的甲醛释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不同固化体系下三种低毒脲醛树脂固化物随环境变化的甲醛释放量进行了具体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固化体系不同,脲醛树脂的甲醛释放量有很大差别。随着温度的升高,甲醛释放量明显增加;随着时间的变化,脲醛树脂固化物的甲醛释放量逐渐减少,第5天以后逐渐趋于稳定。用三聚氰胺进行改性的脲醛树脂的甲醛释放量明显低于未加任何改性剂的脲醛树脂。  相似文献   
4.
采用两种改进的多孔固体材料水分扩散偏微分方程分析求解方法,即Dincer方法与Crank方法,分析并计算落叶松干燥过程的水分扩散系数(D)与水分传递系数(k)。使用扩散型微分方程对落叶松干燥过程进行数学模拟,木材试件被理想化为无限大平板状材料,假定木材内部水分的扩散过程是一维的。实验测定了不同干燥介质条件下木材干燥动力曲线。基于取得的实验数据,通过Dincer方法计算了木材水分扩散系数(D)与水分传递系数(k);使用传统的Crank方法分析计算了木材动态水分扩散系数(D)。研究表明,使用Dincer方法计算的木材水分扩散系数(D)均大于相应实验条件下Crank方法计算数值,接近1个数量级。这种结论应该是由于两种分析求解方法间的差异以及水分扩散与热量传递数学求解间的差异。因此相关的水分扩散微分方程的分析求解方法有待改进。随干燥介质温度的升高,木材水分扩散系数(D)与水分传递系数k均显著增大,可以采用Arrhenius方程与木材结合水传递理论来分析解释实验条件下的扩散系数(D)与干燥介质温度(T)间的变化趋势。图2表3参6。  相似文献   
5.
利用FTIR对苯基异氰酸酯与不同含水率纤维素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FTIR红外光谱对苯基异氰酸酯与醇、水、不同含水率纤维素反应产物的研究 ,确定了产物的红外光谱吸收峰的归属。研究发现 :异氰酸酯与绝干纤维素羟基反应产物是氨基甲酸酯 ,随着纤维素含水率的增加 ,异氰酸酯与纤维素的反应越来越低 ,与水反应的比例越来越高 ;当纤维素含水率为 9 78%时 ,异氰酸酯绝大部分与水反应生成取代脲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木材干燥应力数学模型的研究背景,建立了木材常规干燥的干燥应力应变数学模型,模型主要考虑了干燥收缩应变、弹性应变、黏弹性蠕变应变和机械吸附蠕变应变四种因子.通过干燥应力应变数学模型与干燥扩散数学模型的联合分析求解,可以解释板材物理力学特性(如干缩率、含水率、干缩各向异性、横纹静曲弹性模量等)对干燥应力、干燥应变的影响,分析干燥应力的产生、发展和释放的机理,为科学制订木材干燥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欲达到良好的界面胶合或高强度的胶接接头,胶黏剂在木材表面上的润湿性是非常重要的,而含水率对木材润湿性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以胶黏剂在桦木表面的润湿眭能为着眼点考虑胶接问题,采用单组分湿固化异氰酸酯胶黏剂粘接高含水率桦木,引入润湿模型,用平衡接触角θ和扩散-渗透系数K分别从胶滴的最终铺展状态和胶滴的扩散、渗透能力两个不同方面对润湿性能进行了描述,探讨了在高含水率条件下,桦木的润湿性能与胶接性能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桦木含水率从50%增大到90%时,含水率越高,桦木初始接触角越小,平衡接触角越大,扩散-渗透系数K值越小,胶液在桦木表面的润湿性能越不好,其胶接强度越低。  相似文献   
8.
采用不同的合成工艺,在低摩尔比的前提下设计出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配方,并对三聚氰胺加入量、固化剂的种类及剂量进行探讨,优化出一种最佳工艺。研究表明:二次投料可以有效地降低游离甲醛的含量,提高固含量,但力学性能降低。随着三聚氰胺、固化剂加入量的增加,甲醛释放量明显降低。不同固化体系下胶合板的力学性能不同,甲醛释放量均达到了E_0级,胶接强度也达到了国家标准Ⅱ类板的要求。同时,通过对板的胶接强度和甲醛释放量等指标的测定得出:摩尔比为1.0:1的NQ-J0-1脲醛树脂,同时加入5%的固化体系A,此时的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9.
酸性染料在桦木中的渗透与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扫描电镜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手段研究了木材染色过程中染料在桦木中的渗透与附着过程:当染料质量分数较高时,在放大1 500倍的SEM照片中观察到大量染料分子发生聚集,较多地吸附在单板表层;而当染料质量分数较低时,则观察不到染料分子。这种情况同时发生在单板芯层。在试验中,用肉眼观察到的颜色变化证明了单板已经吸附了染料分子。通过对染色过程中酸性橙Ⅱ的脱附和FTIR谱图分析可以推断,酸性橙Ⅱ与桦木的结合是以物理吸附为主,但这种吸附力较弱,染料较易流失。  相似文献   
10.
落叶松板材常规干燥过程的动态黏弹性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木材常规干燥过程黏弹性应变的发展模式与相对数量级,并为准确区分黏弹性应变与机械吸附应变提供理论依据,该文在实验室条件下对50 mm厚兴安落叶松板材进行常规干燥,使用切片法测定沿厚度方向的横纹弦向干缩应变、弹性应变、黏弹性应变的一维分布情况与变化趋势。基于高聚物与复合材料黏弹性理论,重点定性分析了木材干燥过程中干燥介质温度、蠕变恢复时间、干燥阶段等因子对木材厚度方向不同位置黏弹性应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环境平衡含水率保持在特定水平下,干燥介质温度水平与测定的拉伸弹性应变极值间具有一定正相关性;木材干燥过程中黏弹性应变的发展模式与弹性应变类似,经充分恢复后黏弹性应变的数值略大于弹性应变;木材表层、芯层在干燥过程中具有不同的黏弹性演化模式,干燥温度对木材表芯层黏弹性应变转换有一定影响,这种作用主要是由于不同温度条件下木材含水率梯度所导致的;根据试验测定的木材表层、芯层在3、6、24 h 3个应力释放时间内所达到的黏弹性应变极值,分别给出了干燥过程各阶段落叶松板材表层与芯层黏弹性应变恢复时间的推荐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