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2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81篇
林业   57篇
农学   177篇
基础科学   3篇
  48篇
综合类   489篇
农作物   78篇
水产渔业   47篇
畜牧兽医   226篇
园艺   68篇
植物保护   5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建立青蒿的SRAP最佳扩增体系,并筛选出SRAP多态性引物,本研究以青蒿叶片DNA为模板,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Mg^2+、dNTP Mix、Taq DNA聚合酶、引物和DNA模板5种因素5个水平,对青蒿SRAP反应体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青蒿SRAP-PCR最佳反应体系为:引物0.6μmol/L、Mg^2+2.0 mmol/L、模板DNA 5.1 ng、Taq DNA聚合酶2.0 U、dNTPs 0.25 mmol/L,总体积为25μL。各因素对扩增反应均有不同影响,其中引物浓度的影响最大,dNTPs的影响最小。运用该体系对不同种质资源的青蒿进行验证,证明该体系稳定可靠,并在30个引物组合中筛选出了25对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的引物组合。这一结论为今后利用SRAP标记技术进行青蒿分子遗传学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枇杷的DNA为模板进行iPBS-PCR扩增,采用预实验中效果较好的iPBS分子标记引物2241,对枇杷iPBS-PCR反应体系中的dNTP、Mg2+、引物、模板用量进行优化,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枇杷iPBS-PCR使用:10×Taq buffer 2μL,25mM Mg2+ 1.6μL,2.5mM dNTP 1.6μL,10μmol/L Primer 1μL,5U/μL Taq酶0.2μL,模板DNA 5ng 的20μL反应体系。反应程序中的退火温度可以参考iPBS引物理论Tm值。对33条iPBS引物扩增测试的结果显示在该反应体系下可以筛选到22谱带清晰、多态性好的引物,可用于枇杷的分子标记分析。  相似文献   
3.
优化了S1核酸酶突变检测体系,结果表明(1)扩增法比杂交法产生异源双链DNA更节省时间;(2)PCR产物可以直接作为突变检测的底物;(3)适当降低反应温度、适当增加反应缓冲液中的NaCl浓度、适当缩短反应时间可提高突变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4.
《作物育种信息》2005,(4):13-14
为了研制南方、爪哇和花生根结线虫快速灵敏的检测和鉴定方法,分别分离了4个南方根结线虫和3个爪哇根结线虫特异性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片段。在这些RAPD标记DNA序列的基础上,设计了多对SCARPCR引物,并用源于国内外的南方、爪哇、花生、北方和象耳豆根结线虫群体验证其扩增特异性和灵敏度。最终确定了3对高效扩增的SCAR引物,  相似文献   
5.
6.
RAPD技术对地方鸡种群体遗传结构的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利用RAPD技术对4个地方鸡种和1个引进鸡种的群体遗传结构进行分析,通过筛选的5个随机引物OPH-02、OPH-05、OPH-13、OPH-16、OPG-07对5个鸡种的池DNA进行多态性研究,结果表明:5个引物共产生条带61个,扩增产物片段的长度一般从150bp-4kb。  相似文献   
7.
不同引物对植原体的检测灵敏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葛泉卿 《植物检疫》2003,17(3):133-136
用常规PCR和巢式PCR对目前常用的各种植原体引物(fPl/rP7、fU5/rP7、fU5/rU3、fAY/rEY和fFD9/rFD9)的检测灵敏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它们的检测灵敏度并不相同。最灵敏的引物(fAY/rEY)要比最不灵敏的引物(fFD9/rFD9)的灵敏度至少高出数千倍。因此,按照不同的检测目的选择所用的检测引物是明智的,特别是当待测样品中的植原体浓度极低时,比如葡萄组织样品中植原体的检测。据此提出了用于不同检测目的时的最佳引物。  相似文献   
8.
鸡大肠杆菌iss基因的克隆测序及原核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对鸡大肠杆菌O2血清型菌株进行iss基因克隆测序,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两对套式引物,分别对含信号肽Miss基因序列和不含信号肽Miss基因序列进行扩增,并与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连接进行原核表达。iss基因克隆测序的结果与两组国外发表Miss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其同源性达100%。SDS—PAGE鉴定显示融合蛋白获得了较理想的表达,融合蛋白分子量分别约为36kD和33kD。  相似文献   
9.
猪附红细胞体16S rRNA基因的序列测定和系统进化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从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的猪场,无菌采集血样,抽提猪附红细胞体基因组DNA,采用真细菌的通用引物进行16S rRNA基因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和测序。从3个地理位置不同的猪场均成功地扩增出长度为1469bp的核苷酸序列。系统进化分析表明,3个猪场样品所测序列一致性达99.52%以上,具有相同的基因型,但与国外报道的猪附红细胞体Illinois株同源性为95%,属于同一基因群,但基因型不同;所有种类的附红细胞体和血巴尔通氏体组成同一进化分支,这类血营养菌与支原体科,支原体属的病原最靠近(75%),而与立克次氏体目的病原较远(70%)。上述研究证实,广东所流行的猪附红细胞体是一种新基因型的猪附红细胞体,建议命名为猪附红细胞体广东株型;为反映进化关系,猪附红细胞体和其它血营养菌应划归于支原体科的支原体属。  相似文献   
10.
根据克隆的毒害艾美耳球虫(Eimeria necatrix)广东株微线蛋白-2基因(EnMIC-2(Gd))的c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扩增其阅读框架(ORF)后,克隆至质粒表达载体pET-32a( ),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32a( )-EnMIC-2。用CaCl2法将其转化至宿主细菌E.cliBL21(DE3),并用IPTG成功诱导了EnMIC-2重组抗原在大肠杆菌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约占菌体总蛋白的10.8%,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5000。重组蛋白经SDS-AGE分析后,用E.necatrix(广东株)感染鸡的高免血清进行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为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