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5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已发表的狂犬病病毒核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从SAD株驯化的SRV9。蚀斑株中提取病毒RNA,通过RT-PCR扩增出核蛋白的全长cDNA序列,测序结果显示,其序列与国外报道的SAD母源株序列一致。将核蛋白的cDNA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b( )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plyss,于30℃1mmol/LIPTG条件下诱导表达,大肠杆菌菌体裂解产物经SDS-PAGE分析,在分子量约为56kDa处出现一新的蛋白带。和预期的目的蛋白分子量相符,Western-blotting检测表明,表达产物能与狂犬病病毒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出现单一反应带,扫描分析显示,表达产物占菌体总蛋白的23%,包涵体分离,纯化后,纯度达89%,上述结果为核蛋白在狂犬病基因免疫和免疫检测中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South-Westerm blot mapping是一种结合Western blotting和Southern blotting某些特点的方法.本文介绍用其成功地观察到锥虫核蛋白中DNA结合蛋白的情况,并对一个分子量在40000左右、于较严谨条件下与DNA结合的核蛋白进行了特性鉴定.该蛋白等量地存在于锥虫的前循环期和血液期,对双链DNA有较大的亲和力,并能与酵母菌复制起始片段结合.本文还介绍了锥虫细胞核的提取技术和核蛋白的制备技术.  相似文献   
3.
用无特定病原体(SPF)鸡胚增殖禽流感鸡体分离株A/Chicken/Wangcheng/4/2001(H9N2)(WC2001),提取病毒总RNA。根据已发表的A型流感病毒株NP基因序列,设计—对引物,运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该病毒分离株的NP基因,克隆后进行序列测定。序列分析表明,扩增的NP基因为相应的开放阅读框架。WC2001株NP基因序列与数株A型流感病毒NP序列进行比较,相互间同源性在80%左右,其中与A/Duck/Hong Kong/Y280/97(H9N2)有很高的同源性,而与人流感病毒株和猪流感病毒株差异较大,显示禽流感病毒特征。  相似文献   
4.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高等真核生物从原核生物中获取了大量基因,对这些基因进行鉴定分析,可为研究高等植物系统演化及基因组水平比较分析提供理论依据。为了进一步解析大豆和百脉根古老原核基因在其基因组中所起的作用及进化关系,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大豆和百脉根基因组古老原核基因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并对其特征及功能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豆(40.6%)古老原核基因的占比高于百脉根(33.9%),且多分布于内共生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中。此外,古老原核蛋白质的结构域在大豆和百脉根基因组中的分布相似,表明其在大豆和百脉根进化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共线性和保守性。通过GO注释发现大豆与百脉根中古老原核蛋白主要分布在膜系统、细胞、细胞组分中。在分子功能上,大豆古老原核蛋白更多地参与代谢和发育过程,这可能与其接受了更多的人为选育有关。在生物过程中,古老原核蛋白更多参与催化反应和结合反应,主要以酶的形式在发挥作用。通过比较分析,本研究揭示了古老原核蛋白在大豆和百脉根中进化的独特模式,可为其他豆科植物基因组分析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GPMV SF02株的N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采用RT-PCR扩增出与预期设计的1470bp大小相符的片断,将此扩增产物克隆入PMD18-T载体,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所扩增的NP基因的核苷酸长为1 470bp,共编码490个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JS/1/97/Go与国内的SF02株的NP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8.6%,氨基酸同源性为99.6%.由此可见,鹅副粘病毒JS/1/97/Go分离株与SF02株的亲缘关系较近,同属于新城疫Ⅶ型基因.而其与LaSota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5.2%,氨基酸同源性为90.8%.说明该毒株相对于经典的NDV在NP基因上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异.  相似文献   
6.
尼帕病毒和亨得拉病毒核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尼帕病毒(Nipahvirus,NiV)和亨得拉病毒(Hendravirus,HeV)是近年来出现的2种新的高致病性副粘病毒,在我国尚未发现。为防范2种病毒在我国的出现,本研究开展了前瞻性工作,成功研制了针对2种病毒核蛋白(N)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病毒监测与诊断。首先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的2种病毒N蛋白免疫BALB/c小鼠,细胞融合后应用间接免疫荧光的方法对杂交瘤细胞克隆进行筛选,获得了5株N蛋白特异单抗。单抗腹水的抗体效价均超过2×10^5,培养上清抗体效价1:64~1:256。Western—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明,5株单抗均特异针对N蛋白,其中1株(H4D11)只与HeVN蛋白反应,而不与NiVN蛋白反应,表明它具有鉴别2种病毒的能力。所研制的单抗对建立2种病毒的检测技术,用于动物监测,以防范2种新发传染病在我国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痛风也称尿酸盐沉着症,是一种由于摄入过量核蛋白,蛋白质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体内大量尿酸盐沉积的疾病.临床上以关节肿大、跛行、衰弱和腹泻为特征.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外已发表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核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应用这对引物,以RT-PCR特异性扩增出华南分离株(HN株)的核蛋白基因,基因产物大小为1.5kb,与设计相符。对HN株部分核蛋白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并与标准毒株H52,M41,Beau和Gray的核蛋白基因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HN株与H52、M41、Beau和Gray株的核酸同源性分别为85%、84%84%和8  相似文献   
9.
A型流感病毒核蛋白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型流感病毒为重要的传染性病原.流感病毒核蛋白是病毒转录装置中的结构成分,在病毒生活周期中执行多种重要功能,文章简要综述了核蛋白在流感病毒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以便为促进疫苗的设计和抗病毒治疗药物的研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季节性和爆发性流感引起了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不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还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目前对抗流感的主要措施是预防接种,然而流感病毒变异速度非常快,使得现有的疫苗对新变异的流感病毒无效或者预防效果不好。因此,抗病毒药物的研究显得非常必要,而被深入研究的流感病毒的生命周期和病毒结构蛋白也推进了抗流感病毒药物设计的进展。本文将对抗流感药物设计靶向进行概述,旨在为今后研究开发出更高效、更理想的多靶向抗流感病毒药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