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篇
农学   10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38篇
畜牧兽医   154篇
园艺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国内外作物外源总体DNA导入技术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DNA的制备,DNA浓度、纯度及活性的鉴定,外源总体DNA导入的方法及后代鉴定等主要技术环节。总结了该项技术所取得的成就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人口大国,每年都从世界其他国家进口大量的粮食,在土地有限的情况下,提升农作物的产量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农作物的生长受到很多条件的影响,通过对农作物的种植流程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详细探究了促进农作物高产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紫花苜蓿生长特性及产量性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6,自引:12,他引:36  
连续4年对我国10个已通过审定的苜蓿品种的生长发育特性及产量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苜蓿生长的高峰期在第3年,单株干物质产量最大生长速度在第1茬,日均增长速度最快为第2茬;各龄1茬的单株干物质产量占当年的41.69%~61.90%,2茬占19.76%~33.59%,3茬占12.03%~18.33%.各性状分析表明,其变异系数依次为4年平均叶面积(17.43%)>4年单株总干物质产量(12.42%)>4年日均增高(8.63%);年际间变异系数以年单株干物质产量及叶面积1、4龄最高,日均增高则以2龄最高;茬次间变异系数除1龄外单株干物质产量及日均增高均以2、3茬变幅较大或最大,其中单株干物质产量及日增高最高值分别为4龄2茬和3龄2茬.2、3、4龄的年单株干物质产量、年日均增高及叶面积均与4年总产量呈极显著相关,且以3、4龄年干物质产量对总产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从种质资源收集、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和质量管理等方面总结了我国草种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分析了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建设草种强国的建议。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完整的草种业体系,已成为世界草种质资源保存大国,自1987年实施品种审定制度以来,已审定通过了651个草类植物新品种,在利用乡土植物优异基因和内生真菌创制新种质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所育成品种基本可满足一般生产需求。种子田常年保有面积10万hm2左右,年产种子约10万t。已在全国建立了5个部级检验中心,并在品种审定、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DUS)测试,种子立法等方面建成了较为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面临的挑战是种质资源收集不及我国现有饲草种质资源数的50%,对已有种质资源评价、鉴定工作不足,缺少用于生态修复的草种和草坪草品种。根据国家生态修复规划,每年需草种7万t,目前缺口巨大,每年进口草种5万t左右,主要是高质量商品草和草坪草用种。质量管理体系中缺少种子认证。建议进一步加强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利用;加强乡土草、草坪草及放牧型牧草选育;建立大规模草种生产基地及成果转化渠道;完善种子质量管理体系及提高对草的认识,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发展政策等方面予以支持。  相似文献   
5.
红砂种群繁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以 2个不同生境条件及发育阶段的红砂种群为对象 ,开展了红砂种群繁殖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 ,红砂除以种子和根基劈裂方式繁殖外 ,特定条件下还存在不定根繁殖方式。3种繁殖方式在种群繁殖中所占比例因种群所处生境及发育阶段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位于干旱、沙化生境的成熟阶段红砂种群以无性繁殖为主 ,占种群繁殖比例的 72 .4 % ,样地内未见当年实生苗和幼龄有性繁殖个体。位于相对湿润、以侵入种出现在山地草原的幼龄阶段种群以有性繁殖为主 ,占种群繁殖比例的 5 3.5 % ,其中当年实生苗占 3.9%。两个红砂种群中 ,红砂灌丛的劈裂繁殖体数与冠径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n=30 ,P<0 .0 1)。不定根繁殖与灌丛大小不相关 (n=30 ,P>0 .0 5 ) ,其发生主要依赖于枝条被流沙掩埋后 ,再遇降水使沙土含有足够萌根的水分。封育条件下 ,红砂种群当年仅有 4 8%的灌丛开花结实 ,平均种子产量为 0 .89g/丛 ,变化在 0 .0 4~ 3.6 3g/丛之间。此外 ,讨论了繁殖特性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采用大区对比法,在不同地点研究旋耕深度对滨海盐渍土水稻生长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旋耕深度的增加,水稻叶片SPAD值、地上部干重、穗数和产量呈现增加的趋势,而耕深9 cm和12 cm间差异不显著,只有当深度达到15 cm时,各性状才呈现显著增加;旋耕深度对水稻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影响较小;旋耕深度对水稻性状的影响在2个地点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可采取相同的旋耕措施。  相似文献   
7.
东北地区超级杂交粳稻倒伏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了与偏高秆超级稻抗倒伏有关的性状,研究表明:抗折力矩与试验材料茎秆的物质含量关联密切,水稻茎秆基部0~40cm部分,是茎秆抗折的最薄弱部位。同时探讨了与水稻倒伏性状有关的研究方法,并从育种的角度提出了防止倒伏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黄土高原地形对苜蓿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对产自甘肃环县黄土高原沟壑区阴坡,阳坡、沟谷阶地和塬地4种地形的苜蓿种子产量和质量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地形对种子产量和质量均有显著影响,其中,阴坡种子产量最低,分别为1.86g/株和311.74kg/hm^2,阳坡单株种子产量最高,为6.41g/株,塬地单位种子产量最高,为650.65kg/hm^2,质量最低种子也产自阴坡,其发芽率只有23%,硬实率却高达66%,地形对种子产量构成因素无显著影响,4种地形的种子产量与其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完全一致,即除千粒重外,种子产量与其他各因素均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关性强弱依次为:单株生殖枝数>每生殖枝荚果数>每荚粒数>千粒重,单株生殖枝数对种子产量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9.
草地早熟禾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系统调研国内外文献,广泛收集草地早熟禾种质,连续2年温室幼苗性状评估,连续3年田间性状评价和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首次编制了我国草地早熟禾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DUS)测试指南。指南在形式与主要内容上,与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的草地早熟禾测试指南相协调,包括测试的总体技术要求、性状表、性状解释和技术问卷4部分;在性状与标样品种确定上主要参照了UPOV和日本的测试指南。  相似文献   
10.
用活力指标评价几种牧草的种批质量和田间出苗率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采用一系列试验室和田间试验,以探讨催腐、电导、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幼苗根长等活力指标用于评价牧草种批质量和田间出苗率的适用性。供试牧草种为紫花苜蓿、光叶紫花苕、苏丹草和老芒麦。试验结果表明,与标准发芽率相比较,电导和催腐法可更为有效地预测2种豆科牧草种子的出苗率和划分光叶紫花苕的种批质量;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可更准确地预测苏丹草的出苗率;而发芽指数可更灵敏地划分老芒麦的种批质量。其他活力方法在评价其他质量指标方面未显示出优越性。讨论了影响活力测定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