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紫外线诱变建立草鱼抗出血病病原病毒的AHZC88细胞株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UV对草鱼出血病病原病毒敏感的草鱼ZC 7901细胞株反覆诱变,获得了对出血病病原病毒具有抗性的AHZC 88细胞株。经生物学特性测定,AHZC 88细胞的染色体2n=48,温度适应范围4°~38℃,最适生长温度27℃,分裂指数在36小时时达最高值。经病原病毒的人工侵染等试验表明,AHZC 88细胞不受草鱼出血病病毒感染。在电镜切片观察中,细胞内不见病毒颗粒。LDH同工酶分析,比敏感细胞少1条酶带。  相似文献   
2.
草鱼出血病的病原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草鱼出血病的病原研究,始于50年代。1978—84年,分离到一种病原病毒,定名为草鱼呼肠孤病毒或鱼呼肠孤病毒。本文报道从出血病病鱼组织的电镜研究中发现两种病毒颗料,一种即是呼肠孤病毒,另一种是20-30nm大小的病毒。经病毒的核酸分析,前者是双股RNA病毒;后者为单股RNA病毒。用分离到的这两种病毒分别注入1足龄健康草鱼,可发生两类不同症状的出血病;呼肠孤病毒主要导致“肠出血型”症状;另一种病毒(经初步鉴别属于小RNA病毒科病毒)主要导致“肌肉出血型”出血病。由此,可以证实两种病毒都是草鱼出血病的病原病毒,同时也初步解释出现两种不同症状出血病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鱼类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分离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分离草鱼( Ctenopharyngodon idella) 外周血淋巴细胞技术的探索,发现用相对体积质量为1 .080 ~1 .085 的Ficoll- Urografin 分层液可将草鱼外周血中淋巴细胞100 % 地分离出来,这对进一步研究鱼类淋巴细胞的结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测得草鱼各类血细胞的相对体积质量:淋巴细胞为1 .077 ±0 .002 ,粒细胞为1 .096 ±0 .003 ,红细胞为1 .111 ±0 .002 。  相似文献   
4.
草鱼免疫相关细胞的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草鱼血液为样品作超微结构的观察。与哺乳动物相比较,草鱼血液中除红细胞、血栓细胞外,还有免疫相关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单细胞、酸性白细胞、中性白细胞及巨噬细胞,但没有观察到碱性粒细胞。另发现草鱼淋巴细胞表面有较多突起,巨噬细胞形状不定。  相似文献   
5.
草鱼、青鱼体外培养细胞的属间、亚科间核移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自King和Briggs 1952年首次报道了细胞核移植在两栖类上获得成功以来,这项卓绝的技术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重视和兴趣,并逐渐应用到两栖类以外的其它动物。在我国,童第周教授等1963年首次应用此项技术于鱼类。他们在金鱼和鳑鮍鱼上的开拓性实验,证明鱼类细胞核同样可以进行核移植。七十年代起,我国在鱼类细胞核移植方面的研究得到迅速发展,并逐渐以理论研究走向实际应用。在鲫、鲤,鲢、草鱼、团头鲂等鱼类上进行研究,得到了几个不同组合的移核鱼或胚胎,其中某些移核杂交鱼是可育的。为了进行鱼类遗传改良研究,作者在草鱼、青鱼、团头鲂上着手进行了细胞核的移植,利用体外长期培养的体细胞作供体,在属间和亚科间鱼类上作移核实验,得到了不同发育期的胚胎。现将此工作作简要报道。  相似文献   
6.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我国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 Lea)11种组织中16种同工酶系统的酶谱表型、组织分布、活性含量和迁移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就不同酶谱特征与基因表达状况作了讨论。证实酯酶和α-磷酸甘油脱氢酶的表型和活性含量在病蚌体内有明显的紊乱现象,表明三角帆蚌瘟病的病理机制与消化系统脂类代谢异常有密切关系。消化系统两种酶谱的特异性变化,可作为瘟病早期诊断的生化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