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草鱼干扰素的分离纯化及某些理化和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邵健忠 《水产学报》2000,24(1):11-16
通过DEAE-Sepharose阴离子交换层析、Sephacryl S-200凝胶层析、高效液相层析和梯度聚丙烯酰张胶电泳等技术,对病毒诱生的草鱼血清干扰素进行了分离纯化。纯化的草鱼干扰素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呈现单一组份,分子量为38kD,等电点为5.25,过碘酸-Schiff试剂反应表现为典型的糖蛋白染色特征。理化和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草鱼干扰素具有100000g(2h)离心不沉降、耐  相似文献   
2.
鱼类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分离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分离草鱼( Ctenopharyngodon idella) 外周血淋巴细胞技术的探索,发现用相对体积质量为1 .080 ~1 .085 的Ficoll- Urografin 分层液可将草鱼外周血中淋巴细胞100 % 地分离出来,这对进一步研究鱼类淋巴细胞的结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测得草鱼各类血细胞的相对体积质量:淋巴细胞为1 .077 ±0 .002 ,粒细胞为1 .096 ±0 .003 ,红细胞为1 .111 ±0 .002 。  相似文献   
3.
4.
草鱼出血病的病原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草鱼出血病的病原研究,始于50年代。1978—84年,分离到一种病原病毒,定名为草鱼呼肠孤病毒或鱼呼肠孤病毒。本文报道从出血病病鱼组织的电镜研究中发现两种病毒颗料,一种即是呼肠孤病毒,另一种是20-30nm大小的病毒。经病毒的核酸分析,前者是双股RNA病毒;后者为单股RNA病毒。用分离到的这两种病毒分别注入1足龄健康草鱼,可发生两类不同症状的出血病;呼肠孤病毒主要导致“肠出血型”症状;另一种病毒(经初步鉴别属于小RNA病毒科病毒)主要导致“肌肉出血型”出血病。由此,可以证实两种病毒都是草鱼出血病的病原病毒,同时也初步解释出现两种不同症状出血病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草鱼免疫相关细胞的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草鱼血液为样品作超微结构的观察。与哺乳动物相比较,草鱼血液中除红细胞、血栓细胞外,还有免疫相关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单细胞、酸性白细胞、中性白细胞及巨噬细胞,但没有观察到碱性粒细胞。另发现草鱼淋巴细胞表面有较多突起,巨噬细胞形状不定。  相似文献   
6.
邵健忠 《水产学报》2001,25(1):38-42
采用细胞病变抑制等方法,在植物凝集素(Phytoagglutinin,PHA)诱导的草鱼血清中检测到一种干扰素,理化和生物学性质鉴定表明,它不同于病秀导的α/β-干扰素,表现在对56℃,pH2和0.1%SDS敏感,其活性不能被α/β-干扰素抗体所中和,其诱生剂为非病毒性质的有丝分裂原,诱生作用受波酯(PMA)和白细胞介素-2(IL-2)的调节,这些特性与人类和高等脊椎动物中报道的γ干扰素相符,表明是一种γ样性质的干扰素,草鱼γ样干扰素的体内诱导受环境温度,诱导时间,PHA剂量等因素的影响,25℃或30℃水温诱导的干扰素活性明显高于15℃或8℃,高剂量(每尾0.5-0.8mg)PHA诱导的干扰素活性明显太于低剂量(每尾0.1-0.3mg),且达到活性高峰所需要的时间短,为3d,而低剂量为5d,PMA和IL-2能促进草鱼γ样干扰素的诱生。  相似文献   
7.
三角帆蚌瘟病的组织病理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对健康及患瘟病三角帆蚌的13种脏器组织作了系统的形态结构观察和组织化学分析,结果表明,三角帆蚌瘟病的组织病理变化主要集中在病蚌的肝脏、胃和直肠等组织。病毒侵袭蚌体后,肝脏的吸收细胞、未成熟细胞以及胃、直肠的纤毛上皮细胞内出现病毒包涵体,DNA和RNA等正常代谢受到抑制,AKP和ACP酶的活性和分布发生异常,细胞内消化作用受阻,最后病变细胞解体,导致肝脏、胃和直肠等的广泛受损。病蚌因消化系统坏死和消  相似文献   
8.
泥螺的生物学特性、育苗及养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於宏  王一农  邵健忠 《海洋渔业》2003,25(4):198-199,203
泥螺Bullacta exarata(Philippi),俗称“麦螺”、“梅螺”、“黄泥螺”、“吐铁”等,隶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后鳃亚纲、头楯目、阿地螺科,是一种分布于我国沿海潮间带的小型经济贝类。泥螺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食。浙江沿海有滩涂养殖泥螺的传统,养殖技术较成熟,至2000年底,全省养殖面积已达12.5×10~4hm~2。由于实行  相似文献   
9.
应用Dot—ELISA技术检测草鱼出血病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报道了斑点免疫吸附ELISA快速检测草鱼出血病病毒的方法以及提纯病毒、染毒细胞内病毒和病鱼组织的检测结果,并对该方法的灵敏度与SPA-CoA和常规ELISA法进行了系统的比较。  相似文献   
10.
环丙沙星在鳗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丙沙星(Cipfofloxacin)是一种常用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防治人及动物的各种感染。近年来,有关环丙沙星在各种动物体内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时有报道。但对水生动物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对名特优养殖品种——鳗鲡(Anguilla japonicn)。为进一步了解鳗鲡口服环丙沙星后,药物在其体内的代谢情况.特进行以下研究,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