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5篇
  1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6S rRNA基因在细菌菌种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综述了应用16S rRNA基因作为靶基因对细菌进行鉴定的各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并指出应用16S rRNA基因在乳酸菌鉴定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稻谷极易受到微生物的侵染,粮食微生物的活动不仅会影响到粮食的安全储藏,导致粮食腐坏变质,还会严重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采用GB 4789.15-2010对稻谷进行传统培养,并从中分离得到两株优势菌株.对分离出的优势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观察菌株在不同生长时期的形态及菌丝、孢子形态,初步判定两菌株均为曲霉.同时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对两菌株的ITS及28S片段进行扩增,扩增得517bp的ITS片度及560 bp的28S片段,将基因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相似性比对,最终确定两菌株为溜曲霉(Aspergillus tamarii)和亮白曲霉(Aspergillus candidus).  相似文献   
3.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稻谷霉变程度检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实现无损检测稻谷储藏中的霉变,该研究以引起稻谷霉变的5种常见真菌(米曲霉、黑曲霉、构巢曲霉、桔青霉和杂色曲霉)为对象,首先进行真菌培养,制成悬浮液,然后将悬浮液接种到稻谷样品中,对稻谷样品模拟储藏,确定不同霉变程度的稻谷类型,划分为对照组(无霉变)、轻微霉变组和严重霉变组。利用计算机视觉系统对三组稻谷样品进行图像采集和图像处理,提取灰度、颜色和纹理特征,共获取68个图像特征。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构建模型,分别用于无霉变稻谷与霉变稻谷的区分和稻谷霉变类型区分。为了降低模型复杂度和数据冗余,利用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SPA)来消除原始数据变量间的共线性,优选特征值。结果表明:利用所有参数构建的SVM模型能够很好的区分对照组与霉变组,其中建模集和验证集总体区分准确率分别为99.7%和98.4%;SVM模型对于稻谷严重霉变类型的区分效果要优于轻微霉变稻谷,其中对稻谷轻微霉变类型建模集和验证集总体区分的准确率分别为99.3%和92.0%,对稻谷严重霉变类型区分的总体准确率分别为100%和94%,且整体上SVM模型的效果要优于PLS-DA模型。而基于SPA优选特征构建的模型区分结果表明,SVM模型区分效果优于PLS-DA模型,其中,在建模集和验证集中,对无霉变和霉变稻谷总体区分准确率分别为99.8%和99.5%,对稻谷轻微霉变种类区分总体准确率分别为99.8%和90.5%,对稻谷严重霉变种类区分总体准确率分别为100%和95.0%。因此,基于计算机视觉对稻谷霉变检测是可行的,而且SPA优选特征能够较好反映稻谷霉变特征,基于优选特征和SVM模型能够较好地稻谷霉变进行识别和区分,结果较好,可以为实际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菜籽蛋白源抗氧化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籽榨油后的饼粕富含蛋白质,许多研究表明,菜籽蛋白水解产物具有抗氧化的活性。如何对其进行开发利用,关系到农业增收和油菜籽油脂企业利润的增加。本文从抗氧化肽研究的背景出发,对菜籽蛋白源抗氧化肽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的研究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研究并明确不同施氮量对水稻性状的影响以及植物调节剂对水稻抗倒伏性能、产量及品质形成的变化特征,旨在为水稻生产中合理施氮和抗倒伏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以优质稻品种(南粳9108、南粳46)为材料,通过设置7种(0、210、240、270、300、330、360 kg/hm2)施氮水平,并在各施肥水平下均增设植物调节剂喷洒处理,研究发现株高、节间长度、茎秆抗折力、弯曲力矩和倒伏指数在不同施氮量和植物调节剂处理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随施氮量增加,株高、节间长度、弯曲力矩和倒伏指数呈先增后减趋势,茎秆抗折力表现为先减后增趋势;调环酸钙(PC)处理后显著降低了株高、节间长度、弯曲力矩和倒伏指数,显著增加了基部第3、第4、第5节茎秆抗折力;不同节间茎秆抗折力和弯曲力矩表现为基部第5节>第4节>第3节;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指标在不同施氮量组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C处理后,穗数和产量均较对照呈不同程度的增加,从产量因素来看,产量的提升得益于穗数的增加;倒伏指数与株高、节间长度、弯曲力矩、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节间粗度、茎秆抗折力呈负相关关系;产量与穗数、每穗粒数呈正相关关系,与结实率、千粒质量呈负相关关系.合理施氮和适宜植物调节剂喷洒处理能优化水稻茎秆结构,降低倒伏发生风险并保障产量协同提升,可在优质稻栽培技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淮稻5号的真菌多样性及其储藏过程中可培养的优势真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传统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两方面对2013年的淮稻5号中分离的真菌进行鉴定,并研究淮稻5号在不同储藏条件下优势菌株的演变规律,为该品种稻谷储藏过程中的真菌种属研究及霉变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淮稻5号中的可培养真菌通过采用孟加拉红和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两种培养基,按照国标GB 4789.15-2010的操作获得。将采自4个不同地区的淮稻5号混匀,分别调节其水分含量为14.5%和18.5%后放入25℃人工气候箱内模拟储藏,逐月取出模拟储藏的稻谷样品进行传统培养以确定可培养的优势真菌。真菌的种属分别通过菌落、菌丝及孢子的形态学观察,对照《中国真菌志》等参考文献确定;同时通过PCR分别扩增相应真菌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和28S rDNA的部分序列,连接T载体后测序,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而确定真菌的种属。【结果】从4个地区的2013年淮稻5号稻谷中共分离得到33株真菌,主要为青霉(Penicillium)、曲霉(Aspergillus)和镰刀菌(Fusarium)等菌属,其中青霉属与曲霉属最多,分别为16株和15株,分别占分离所得菌株的48.5%和45.5%,表明青霉和曲霉是2013年淮稻5号稻谷中可培养真菌的优势菌属。而镰刀菌属的真菌仅2株,仅占分离所得菌株的6%。模拟储藏的结果表明,水分含量为14.5%的淮稻5号在25℃条件下储藏6个月时出现优势菌株,为橘灰青霉(Penicillium aurantiogriseum),并且该优势菌在模拟储藏的第7、8个月持续存在。水分含量为18.5%的淮稻5号在25℃条件下储藏7个月时出现优势菌株,为酵母菌,且该优势菌在模拟储藏8个月时依然存在。【结论】2013年淮稻5号中分离获得33株真菌,主要包括16株青霉、15株曲霉以及2株镰刀菌,表明青霉和曲霉是2013年淮稻5号稻谷中的优势菌属。不同水分含量的稻谷在储藏过程中可能出现不同的优势菌株。  相似文献   
7.
粮油质量控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开放式实验室可为该专业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该文分析了该专业开放式实验室管理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对策,探索研究从运行机制、评价体系、实践内容、奖励制度和共享平台等方面建立该专业开放式教学的实验室管理制度,以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实验室管理机制,从而为该学科的素质教育提供有力的平台支撑.  相似文献   
8.
采用传统培养法对吉林梅河口粮库中的稻谷进行研究,对同一粮库南墙、北墙两处的稻谷霉菌进行跟踪,研究了稻谷储藏4个月期间的霉菌生长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培养于PDA培养基上的霉菌生长规律明显,出现优势菌株e,通过观察菌株形态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该菌株为Aspergillus versicolor,培养于孟加拉红培养基上的霉菌,培养的第一个月出现优势菌株Aspergillus tamarii,同时分离、纯化,并鉴定出其他5株可培养霉菌,分别为:a: Aspergillus candidus,b: Asergillus awamori,c: Cladosporium,d: Aspergillus protuberus,e: Aspergillus versicolor。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紫苏精油对短期温度变化的稻谷品质的保持效果。方法:13%左右水分的稻谷分别经0、1μL/g和4μL/g终浓度的紫苏精油处理后使用恒温恒湿箱储藏,期间隔日调升0.5℃(储藏温度由13℃逐渐上升至25℃),储藏30 d,每10 d取样一次,检测稻谷的不完善粒和脂肪酸值等品质指标,并采用平板计数法跟踪稻谷霉菌的带菌量。结果显示:未添加紫苏精油的常规组稻谷不完善粒数量增加约50%;脂肪酸值由初始的23.2(KOH/干基)/(mg/100 g)上升至33.9(KOH/干基)/(mg/100 g),增加46.1%;稻谷中的霉菌数量由3.6 log CFU/g增加至3.9 log CFU/g。1μL/g终浓度的紫苏精油处理组的不完善粒数量增加25%、脂肪酸值由23.2(KOH/干基)/(mg/100 g)上升至27.9(KOH/干基)/(mg/100 g),增加20.3%;稻谷中的霉菌数量由3.3 log CFU/g,增加至3.6 log CFU/g。4μL/g终浓度的紫苏精油处理组的不完善粒数量没有增加、脂肪酸值由23.2(KOH/干基)/(mg/100 g)上升至27.7(KOH/干基)/(mg/100 g),增加19.4%;稻谷中的霉菌数量由3.3 log CFU/g增加至20 d时的3.39 log CFU/g后降至30 d时的2.9 log CFU/g。试验结果表明:紫苏精油处理的稻谷品质优于未处理的稻谷,紫苏精油处理可一定程度上用于控制稻谷品质的劣变,为稻谷的短期保藏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0.
采用形态学观察结合ITS及26S序列的鉴定来确定真菌的种属。通过系统发育树的构建来确定稻谷真菌之间的亲缘关系及多样性。通过形态学观察结合真菌ITS序列及26S序列分别对稻谷原粮中分离获得的33株真菌进行了鉴定,主要为青霉菌(Peni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镰刀菌(Fusarium)等菌属,其中青霉属与曲霉属最多分别为16株,15株,而镰刀菌属仅2株。两种序列鉴定结果的结合能更加准确地鉴定稻谷原粮中菌株的种属,为稻谷储藏过程中的真菌种类鉴别及生物控制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