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8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温对罗非鱼生长发育及病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年的高温季节是罗非鱼生长的旺季,是决定养殖效益的关键阶段。然而,持续性高温会使罗非鱼的发病率升高,养殖效益降低。本文主要阐述了高温对罗非鱼生长发育及病害的影响,并提出减少夏季高温造成损失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淫羊藿提取物对红螯螯虾生长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将150尾健康红螯螯虾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 淫羊藿提取物临床推荐剂量1倍、3倍、5倍和10倍给药组。4个不同剂量给药组饲料中分别添加0.1%、0.3%、0.5%、1.0%淫羊藿提取物, 每组设3个平行, 每个平行10尾, 分箱饲养。混饲给药7 d, 观察临床症状, 测定红螯螯虾形态学参数、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以及肝胰腺指数。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淫羊藿提取物在临床推荐剂量10倍范围内, 对红螯螯虾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均无显著(P>0.05)影响;1倍和3倍临床推荐剂量的淫羊藿提取物能极显著(P<0.01)提高红螯螯虾血细胞总数, 极显著(P<0.01)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 极显著(P<0.01)提高总蛋白(TP)水平;1 倍临床推荐剂量的淫羊藿提取物能显著(P<0.05)降低大颗粒细胞比例。各剂量给药组红螯螯虾血清TG、BUN、T-CHO水平以及肝胰腺指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P>0.05)差异, 肝胰腺组织学结构均正常。结论淫羊藿提取物在临床推荐剂量的3倍量范围内连续给药7 d, 对靶动物红螯螯虾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利用腹腔注射链球菌Streptococcus sp.的方式制造链球菌胁迫模型,研究了链球菌胁迫对体质量(100±10)g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罗非鱼感染链球菌后血清尿素氮、肌酐含量以及肝脏溶菌酶、谷丙转氨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均下降,与0h组差异显著,表明链球菌感染后罗非鱼体内的免疫水平降低,抗氧化水平降低,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检测虾虹彩病毒(SIV)的TaqMan-MGB探针荧光定量PCR,为实现虾虹彩病毒病(SIVD)快速诊断及疫情监测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手段.[方法]根据SIV的MCP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MGB探针,将目的片段克隆至pMD18-T载体制备重组质粒pMD18-T-MCPSIV;优化反应体系及扩增条件后建立检测SIV的TaqMan-MGB探针荧光定量PCR,以pMD18-T-MCPSIV为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并通过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试验及临床应用验证其实用性.[结果]制备的重组质粒(pMD18-T-MCPSIV)DNA稳定性好,满足作为标准品的要求;标准品起始模板范围为2.0×101~2.0×109拷贝/反应时,建立的标准曲线具有良好线性关系.优化后的TaqMan-MGB探针荧光定量PCR灵敏度高,对重组质粒的检测灵敏度可达20拷贝/反应,对虾组织SIV的检测灵敏度约10拷贝/mg,其临床检测的敏感性与套式PCR相当;与虾类其他常见病原无交叉反应,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27%~0.54%和0.61%~0.95%,且扩增与产物分析同步完成,整个检测过程仅需1 h左右.采用建立的TaqMan-MGB探针荧光定量PCR与目前农业农村部推荐的套式PCR同时对276份临床虾样品进行SIV检测,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大部分检测结果一致,符合率为98.6%,但检测低拷贝数样品时前者具有更高的灵敏度.2018和2019年广西虾样品的SI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9.7%和7.5%,且养殖凡纳滨对虾、罗氏沼虾和红螯螯虾均检测到SIV阳性.[结论]基于SIV MCP基因保守序列建立的TaqMan-MGB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定量范围宽及简单快速等优点,适用于虾类样品SIV检测,可为SIVD快速诊断及疫情监测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5.
应激所造成的红螯螯虾大规模死亡,给养殖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红螯螯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目前国内外对红螯螯虾应激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关于应激的基础理论体系仍不健全,并且对应激的相关研究不能进行精确的解释。本文以红螯螯虾应激的一般反应及引起应激反应的因素和抗应激技术研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红螯螯虾的养殖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
通过外源表达并纯化得到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卵黄蛋白原(Vitellogenin,Vg)的DUF1943结构域片段,为开展其后续相关功能及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公布的红螯螯虾卵Vg基因序列(登录号AF306784.1),查找到DUF1943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617—918aa),对其理化性质与基本结构等进行了理论评估,结合大肠杆菌密码子偏好对其进行了序列改造和密码子优化,采用全基因合成的方法得到了DUF1943的基因片段,将其连接到Pet28a(+)内构建了Pet28a(+)-DUF1943的融合表达载体,探索了该融合载体在大肠杆菌系统中的最佳表达参数,采用溶解法和上柱层析法对收获到的蛋白包涵体进行复性。全基因合成方法制备得到的DUF1943目的基因为921 bp,成功构建了Pet28a(+)-DUF1943的融合表达载体,诱导Pet28a(+)-DUF1943表达的最佳条件为:当单克隆菌液OD600达到0.6 时,添加0.5 mmol·L-1 的诱导剂IPTG,置于37 ℃条件下培养4 h。表达的DUF1943多肽以包涵体形式为主,在SDS-PAGE胶的35 kDa附近呈现特异性条带,收集包涵体进行破碎,经2 mol·L-1盐酸胍溶解和Ni-NTA层析后最终收获到的活性蛋白浓度为0.6 mg·mL-1。成功构建了Pet28a(+)-DUF1943原核表达载体并优化了表达系统及蛋白复性方案,获得了DUF1943活性多肽,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功能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揭示高温条件与吉富罗非鱼对无乳链球菌的抵抗力的关系,观察了不同温度对吉富罗非鱼部分生物学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碱性磷酸酶和补体C3)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高温(34℃)条件下,吉富罗非鱼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呈现先诱导后抑制的趋势;碱性磷酸酶活性在12h达到最高,显著高于31℃感染组B2(P0.05),在感染链球菌后24、36h,34℃条件下的B3组罗非鱼血清溶菌酶活力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B2(P0.05)25.88%和28.75%;感染后12、36h,补体C3活性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A3(P0.05)53.22%和36.19%。结果表明,高温降低了吉富罗非鱼的抵抗力,使鱼体对病原菌易感性增强。  相似文献   
8.
不同温度诱导对吉富罗非鱼仔鱼生长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卵黄囊期吉富罗非鱼仔鱼为试验对象,对比不同温度诱导对其生长速度、存活率和畸形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不同温度诱导10 d后,吉富罗非鱼仔鱼的生长率和存活率差异显著,而畸形率差异不明显。其中28℃水温诱导的生长率和存活率最高,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各个温度处理组(P0.05),38℃的生长率和39℃存活率最低,死亡率为100%。上述结果表明,高温诱导显著影响着吉富罗非鱼仔鱼的生长率和存活率,因此在吉富罗非鱼苗种繁育过程中注意合理调节培育温度,提高苗种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低温胁迫对尼罗罗非鱼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进行了不同温度下尼罗罗非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研究发现:⑴在外界环境温度从28℃降至16℃时,罗非鱼血液中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葡萄糖(GLU)含量均有下降或显著下降;但当温度继续降至10℃时,这些指标均显著上升,恢复或超过常温下的水平。⑵血红蛋白浓度(HG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个指标均明显升高。相对于16℃组,12℃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显著下降;但相对于28℃组,10℃组RDW-CV的变化不显著。相对于16℃或12℃组,10℃组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比率(P-LCR)均显著升高,但是10℃组与28℃组间差异均不显著。⑶相关分析结果表明,HGB、MCH、MCHC与胁迫温度显著相关,平均红细胞压积(MCV)与水温呈正相关,其中MCV和MCHC两个指标呈极显著负相关。HGB、MCH、MCHC和MCV可作为低温胁迫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引起广西养殖龟鳖细菌性疾病的病原菌种类及其药敏特性,对2015—2016年来自广西各地的63例龟鳖病例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并采用BIOLOG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结合16S r DNA测序对各病原菌进行鉴定,同时采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病原菌对头孢哌酮等27种常用抗菌药的敏感性。结果显示:被检的63例龟鳖病例中,有38例分离到以嗜水气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变形杆菌为主的病原菌48株,25例没有分离到细菌,细菌检出率为60.3%(38/63)。各致病菌表现出不同的药敏谱和耐药谱,其中对特治星的敏感率最高,达58.3%,其次是头孢曲松和米诺环素,均为52.1%,最低的是多黏菌素B,为6.3%;对四环素的耐药率最高,达85.4%,其次是多黏菌素B,为70.8%,最低的是头孢曲松,为14.6%。说明广西龟鳖疾病仍以细菌性疾病为主,且病原复杂、存在混合感染;所检出的致病菌均存在多重耐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