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长丰鲢是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精心选育而成的一个新品种,在全国多个地区已推广。为了在我区推广优良水产品种和验证其生长性能及适应性,2011年在广西水产引育种中心武鸣基地进行了长丰鲢鱼苗池塘培育试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鲤鱼家系F1代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性.[方法]对鲤鱼家系F1代全长(X1)、体长(X2)、体高(X3)、体宽(X4)和体重(Y)进行测定,运用通径分析、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对其主要性状对体重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进行评估,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定量分析鲤鱼家系F1代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结果]鲤鱼家系F1代全长和体高与体重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全长对体重的直接效应最大,其通径系数为0.756,是影响体重的主要因素.体高对体重的影响主要是间接效应,其通径系数为0.201.保留的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R2为0.891,说明所保留形态性状是影响体重的主要性状.采用逐步线性回归的方法,以体重为依变量(Y),以全长(X1)和体高(X3)为自变量,建立了多元回归方程:Y=-820.966+ 30.580X1+ 36.505X3.[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杂交鲤鱼的选择育种提供科学依据,以全长作为首选指标能有效增加体重.  相似文献   
3.
利用10个微卫星标记,对2代群体选育的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和封闭水体的广西野生鲤鱼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到53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位点数在4~7个之间,平均等位基因数5.3个,片段长度在118~284 bp之间,有效等位基因在1.167 5~1.520 3,平均为1.360 2,广西野生鲤群体的有效等位基因数1.562,大于建鲤的1.388;位点观测杂合度在0.397~0.762之间,平均为0.562 6,期望杂合度0.301~0.629之间,平均0.463 3,广西野生鲤群体的期望杂合度0.581,大于建鲤的0.473;微卫星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在0.289 7~0.685 0之间,平均多态信息含量0.438 8,为中度多态性,广西野生鲤群体多态信息含量0.685,大于建鲤的0.424,两个群体平均基因分化系数为0.106 9,广西本地野生鲤与建鲤的遗传距离为0.1463,相似性系数为0.828 4,表明广西野生鲤与建鲤之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  相似文献   
4.
几种常用药物对淡水黑鲨的急性毒性及药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淡水黑鲨疾病防治的科学用药量,以生石灰、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强氯精、敌百虫对淡水黑鲨鱼苗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并用氯化钠、高锰酸钾、聚维酮碘对其进行药浴试验。结果表明,生石灰、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强氯精、敌百虫对淡水黑鲨的安全浓度(SC)分别为60.290、0.057、0.130、0.400 mg/L,其毒性大小依次为: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强氯精〉敌百虫〉生石灰;而药浴试验结果表明,氯化钠药浴浓度以2.0%~2.5%为宜,高锰酸钾和聚维酮碘则按常用量使用。  相似文献   
5.
在水温23.5—28.5Y:的条件下,用氯化钠、聚维酮碘、强氯精、高锰酸钾、硫酸铜、敌百虫、生石灰等7种药物对全长3.0—4.7cm的光倒刺[鱼巴]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以96h半致死浓度为标准,光倒刺[鱼巴]对上述药物的敏感性大小依次为:强氯精〉硫酸铜〉高锰酸钾〉敌百虫〉聚维酮碘〉生石灰〉氯化钠,安全浓度分别为0.05、0.05、0.27、1.1、10.3、61.4和3555.0mg/L。强氯精、硫酸铜和高锰酸钾3种药物的安全浓度低于常用量,应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线粒体D-loop区和COI基因序列分析了全州禾花鲤(Quanzhou Procypris merus)、融水禾花鲤(Rongshui P.merus)和野生鲤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进化关系。基于D-loop区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序列长度为927~930 bp,共统计变异位点53个;A、T、G、C核苷酸平均含量分别为33.4%、32.9%、14%和19.7%,A+T(66.3%)明显高于G+C(33.7%);总体的单倍型数(h)、单倍型多样性(Hd)和核苷酸多样性(π)分别为40个、0.95和0.008 3;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224 59。基于COI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序列长度为897~899 bp,共统计变异位点33个;A、T、G、C核苷酸平均含量分别为26.7%、28.5%、17.8%和27%,且A+T(55.2%)高于G+C(44.8%);总体的h为25个,Hd为0.91,π为0.003 16;Fst值为0.191 43。在3个群体内和群体间遗传距离分别在0.003~0.009和0.003~0.01,远小于种群分类水平0.05。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77.54%(D-loop)和80.86%(COI)变异来自群体间变异,22.46%(D-loop)和19.14%(COI)来自群体内变异。单倍型进化树和网络图显示,全州禾花鲤和野鲤群体均存在单独聚为一支的单倍型,而融水群体未出现单独成支现象。研究表明,线粒体D-loop区作为反映3个群体间遗传多样性的灵敏度要高于COI基因,并且3个群体均属于高单倍型多样性和高核苷酸多样性。综上,3个群体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田螺科中华圆田螺、中国圆田螺、铜锈环棱螺和梨形环棱螺4种螺的肌肉营养成分差异,评价其营养价值,本研究采用国标法对其肌肉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组成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4种螺的肌肉中除灰分外,水分、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肌肉水分以中国圆田螺最高,为81.28%,显著高于其他3种螺,肌肉蛋白质以中华圆田螺最高,为13.11%,显著高于中国圆田螺和梨形环棱螺,肌肉脂肪含量以梨形环棱螺最高,为1.05%,显著高于其他3种螺。肌肉氨基酸测定结果表明,4种螺的肌肉均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包括人体必需的7种氨基酸和2种半必需氨基酸,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此外,4种螺的鲜味氨基酸含量较高,均超过40%,且谷氨酸含量均远高于其他15种氨基酸。4种螺肉的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均在33%以上,其中中国圆田螺和梨形环棱螺在35%以上,与WHO/FAO模式推荐的标准(35.38%)相近,但4种螺EAAI值较低,均不到80分,其中梨形环棱螺的EAAI值最高,达到74.86。本研究表明,4种螺类肌肉营养组成较丰富,氨基酸比例均衡,均属于优质蛋白原。尤其是鲜味氨基酸含量丰富,具有较好的调味品开发和深加工价值。另外本研究阐明了4种螺成体的营养组成,可为其饲料配制提供参考依据,亦可为居民日常膳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引起广西养殖龟鳖细菌性疾病的病原菌种类及其药敏特性,对2015—2016年来自广西各地的63例龟鳖病例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并采用BIOLOG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结合16S r DNA测序对各病原菌进行鉴定,同时采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病原菌对头孢哌酮等27种常用抗菌药的敏感性。结果显示:被检的63例龟鳖病例中,有38例分离到以嗜水气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变形杆菌为主的病原菌48株,25例没有分离到细菌,细菌检出率为60.3%(38/63)。各致病菌表现出不同的药敏谱和耐药谱,其中对特治星的敏感率最高,达58.3%,其次是头孢曲松和米诺环素,均为52.1%,最低的是多黏菌素B,为6.3%;对四环素的耐药率最高,达85.4%,其次是多黏菌素B,为70.8%,最低的是头孢曲松,为14.6%。说明广西龟鳖疾病仍以细菌性疾病为主,且病原复杂、存在混合感染;所检出的致病菌均存在多重耐药性。  相似文献   
9.
光倒刺鲃鱼苗的工厂化培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倒刺鲃(Spinibarbus hollandi Oshima),地方名:黄绢鱼、坑绢鱼、光眼鱼。隶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倒刺囟巴属。广泛分布于西江水系各江河,是广西主要经济鱼类之一。其体厚肉肥,味道鲜美,胆可人药,主治小儿惊风及火眼热症,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近年来,在南宁、龙州、桂林等地有不少养殖户进行网箱饲养,效益可观,养殖规模逐渐扩大,但其鱼种依靠天然采捕,导致江河的鱼种数量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10.
在水温23.5~28.5℃的条件下,用氯化钠、聚维酮碘、强氯精、高锰酸钾、硫酸铜、敌百虫、生石灰等7种药物对全长3.0~4.7 cm的光倒刺鲃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以96 h半致死浓度为标准,光倒刺鲃对上述药物的敏感性大小依次为:强氯精>硫酸铜>高锰酸钾>敌百虫>聚维酮碘>生石灰>氯化钠,安全浓度分别为0.05、0.05、0.27、1.1、10.3、61.4和3555.0 mg/L.强氯精、硫酸铜和高锰酸钾3种药物的安全浓度低于常用量,应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