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9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7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利用腹腔注射链球菌Streptococcus sp.的方式制造链球菌胁迫模型,研究了链球菌胁迫对体质量(100±10)g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罗非鱼感染链球菌后血清尿素氮、肌酐含量以及肝脏溶菌酶、谷丙转氨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均下降,与0h组差异显著,表明链球菌感染后罗非鱼体内的免疫水平降低,抗氧化水平降低,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3.
4.
为观察马尾藻多糖(SP)对鸡脾脏淋巴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无菌分离鸡脾脏淋巴细胞,采用终浓度为12.5、25、50、100、200μg/mL的马尾藻多糖分别刺激培养鸡脾脏淋巴细胞4、8、12、24h,测定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水平。结果表明,各浓度SP与鸡脾脏淋巴细胞共同培养4、8、12h均能不同程度地升高细胞内GSH水平,降低鸡脾脏淋巴细胞内GSSG水平,升高鸡脾脏淋巴细胞内GSH/GSSG比值,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说明SP可以通过调节鸡脾脏淋巴细胞内GSH和GSSG的水平来调节细胞内的氧化还原状态,从而发挥其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从临床症状、疗效评价、死亡率和保护率等方面探索三黄连散对罗非鱼感染无乳链球菌预防效果的量效关系并据此进行剂量筛选。将210尾罗非鱼随机分为7组(即1.67 g/kg剂量组、3.30 g/kg剂量组、6.60 g/kg剂量组、13.20 g/kg剂量组、26.40 g/kg剂量组、无乳链球菌感染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30尾鱼。各剂量试验组饲喂含不同剂量三黄连散的饲料,无乳链球菌感染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并于第8天,各剂量试验组和感染组腹腔注射浓度为5.40×107CFU/mL的无乳链球菌菌液,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灭菌生理盐水。结果表明:攻毒后12 h,感染对照组和剂量组都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并伴随急性死亡。感染对照组的临床症状始终保持较高分值,不同剂量药物组评分均低于感染对照组,13.20 g/kg剂量组和26.40 g/kg剂量组评分呈现出平稳且下降的趋势。无乳链球菌感染对照组的罗非鱼死亡率为73.33%,1.67 g/kg剂量组、3.30 g/kg剂量组和6.60 g/kg剂量组死亡率与感染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而13.20 g/kg和26....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量、感染时间与被感染RAW264.7细胞活性氧水平动态变化的相关性,为建立RAW264.7细胞氧化胁迫体外模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PCV2原液调至5×106/m L,经10、102、103和104倍稀释(10-1、10-2、10-3和10-4稀释度)后,感染作用RAW264.7细胞2 h,弃病毒液,加入含5%FBS的DMEM培养液继续培养,分别于第4、8、12、24和48 h收集细胞上清液或细胞,测定一氧化氮(NO)、活性氧自由基(ROS)、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黄嘌呤氧化酶(XOD)、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等指标。【结果】10-1 PCV2感染RAW264.7细胞后能有效升高细胞NO、ROS水平,降低细胞GSH水平和GSH/GSSG,升高细胞XOD、MPO和i NOS活性,表明以10-1 PCV2感染RAW264.7细胞一定程度上能改变细胞氧化还原状态,诱导细胞产生氧化应激。【结论】PCV2感染能诱导RAW264.7细胞发生氧化应激,并确立10-1 PCV2(5×105/m L)体外感染RAW264.7细胞4~24 h是建立RAW264.7细胞氧化胁迫模型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西番莲多糖提取物(Passiflora edulis polysaccharide extract,PEPE)对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感染RAW264.7细胞氧化应激相关因子的影响,本试验探讨了PEPE对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在96孔细胞培养板中每孔加入100 μL浓度为1×106个/mL的RAW264.7细胞,分别设细胞对照组、PEPE组(25、50、100、200、400、800和1 600 μg/mL),分别于培养箱培养24和48 h,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筛选PEPE的药物安全浓度范围。试验分为以下6个组:细胞对照组、病毒组、PEPE高(400 μg/mL)、中(200 μg/mL)、低(100 μg/mL)剂量组及维生素C组,其中细胞对照组加入含10% FBS的DMEM培养液,其余组加入PCV2病毒液,孵育2 h后在PEPE组加入对应浓度的PEPE溶液,VC组加入配制好的VC溶液,细胞对照组和病毒组加入含10% FBS的DMEM培养液,培养48 h,同样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以研究PEPE对PCV2感染RAW264.7细胞活性的影响。按照上述6个试验组分组,处理同上,将细胞培养12 h,收集样品用于检测氧化应激相关因子水平。用Griess法和DCFH-DA荧光探针分别检测RAW264.7细胞上清中NO含量和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OPT荧光法检测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化学发光法检测细胞内黄嘌呤氧化酶(XOD)、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力。结果显示,PEPE对RAW264.7细胞的安全浓度范围为25~400 μg/mL。PCV2感染RAW264.7细胞后,细胞活性显著降低(P<0.05),而不同浓度PEPE处理组均能提高细胞活性。RAW264.7细胞被PCV2感染后,细胞分泌NO、ROS水平,GSSG含量及XOD、MPO和iNOS活性显著升高(P<0.05),感染细胞GSH含量显著降低(P<0.05);PEPE作用于PCV2感染的RAW264.7细胞,显著降低感染细胞NO、ROS水平、GSSG含量及XOD、MPO和iNOS活性(P<0.05),100 μg/mL PEPE处理组细胞GSH水平显著升高(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PEPE能提高PCV2感染RAW264.7细胞的抗氧化能力,有利于缓解病毒感染所致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三黄连合剂对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的预防作用,通过给罗非鱼投喂添加含中药复方提取物"三黄连合剂"的饲料,观察中药复方提取物对人工感染无乳链球菌罗非鱼保护作用,并以氟苯尼考作为抗生素药物对照。结果表明,给药组罗非鱼攻毒后死亡率明显小于感染不给药对照组。30 m L/kg、60 m L/kg、120 m L/kg"三黄连合剂"添加组、0.05 g/kg氟苯尼考添加组的罗非鱼死亡率分别为低于对照组的25(p0.05)、25(p0.05)、33.33(p0.01)和45.83(p0.01)个百分点;保护率分别为26.08%、34.78%、47.82%和26.08%。其中以120m L/kg添加剂量保护效果较好,30 m L/kg"三黄连合剂"保护效果与0.05 g/kg氟苯尼考相当。本试验结果说明,三黄连合剂对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开展三黄连散对人工感染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预防效果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以每千克饲料中添加13.2 g的三黄连散为推荐剂量,在生产中大面积应用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设立三黄连散试验组、中药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3个组,每组300尾罗非鱼,连续用药7 d后,每组随机取30尾,测定增重率、器官指数、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肝脏抗氧化指标。用药后第8天,采用同居感染的方法感染鱼群,于感染后第14天计算保护率。结果表明,给药7 d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三黄连散试验组罗非鱼的增重率明显提高,器官指数和多项肝脏抗氧化指标均明显升高,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总体无明显异常,预防无乳链球菌感染的保护率为43.67%。综上提示,三黄连散能够提高罗非鱼机体抵抗力,降低无乳链球菌感染罗非鱼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胆翘注射液急性和亚慢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评价胆翘注射液的毒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理论依据。以昆明小鼠为研究对象,进行急性和亚慢性毒性试验。在急性毒性试验中,给予小鼠不同浓度的胆翘注射液来测定胆翘注射液的半数致死量和最大耐受量;在亚慢性毒性试验中,小鼠以(10、5、2.5g/kg)不同剂量连续腹腔注射给药28d,在给药第28天观察小鼠的临床体征、体重及饲料利用率、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和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急性毒性试验各剂量组小鼠均无死亡,无法测出LD_(50),最大耐受量为20g/kg。亚慢性毒性试验中用药组小鼠的临床体征、体重及饲料利用率、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与空白组小鼠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组织病理学观察,实质器官无异常病变。表明胆翘注射液实际无毒,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