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1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紫菜的生殖与生活史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紫菜(Porphyra sp.)是目前世界上人工养殖海藻中经济价值较高的种类。紫菜通过不同的生殖方式来完成生活史,从而达到繁衍后代的目的。紫菜的生殖主要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单性生殖是一种特殊的有性生殖。紫菜生殖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生活史的多样性,这是进化过程中对不同环境做出的不同反应。紫菜的生殖和生活史受基因控制属遗传基础研究,它对紫菜的育种应用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对紫菜生殖和生活史的研究状况以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述,旨为紫菜的育种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Vc对栉孔扇贝体内水解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注射不同剂量Vc对栉孔扇贝(Chlamysfarreri)体内5种参与免疫防御反应的水解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Vc注射剂量为20μg/g和40μg/g时,在注射后12、24和48h,两实验组栉孔扇贝体内溶菌酶(LSZ)、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都明显升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明显降低。同时本实验发现,Vc对40μg/g实验组中各种酶的活性刺激与20μg/g实验组相比需要更长的时间。本研究表明,Vc可有效增强栉孔扇贝的免疫活性,且因剂量不同而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坛紫菜DNA的提取与快速纯化(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藻胶(多糖) 的干扰,紫菜DNA 的提取、纯化非常困难. Kitade 等( 1996)曾建立了一个提取条斑紫菜高纯度DNA的程序,其中包括液氮破碎、CsCl密度梯度离心及CTAB处理等复杂的步骤,不是一个简便的常规方法.本研究以中国特有的坛紫菜为材料,拟建立其简便可靠的DNA提取与纯化方法,以获得高纯度紫菜DNA,为进行紫菜RFLP及AFLP等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许多大型海藻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在刺参的育苗及增养殖中饲育效果显著,但目前资源匮乏、供不应求且价格攀升.就大型海藻资源在刺参饲育中的研究与应用进行综述,就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可持续应用策略.对它们的合理使用、替代资源的探索、种质库的建立、酶解单细胞活饵料技术的运用、商品化养殖的开展及海底森林的高效增殖或筏式养殖的优化,可以更好地促进刺参养殖业中大型藻资源的可持续应用.  相似文献   
5.
pH对栉孔扇贝体内几种免疫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不同pH(7.0,7.3,7.6,8.5,9.0)环境胁迫下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体内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及胞内活性氧含量(ROIs)等5种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pH高于正常组(pH8.0)时,上述5种免疫指标均随pH的增加而明显升高;在pH低于正常组时情况稍复杂,4种酶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ACP在pH7.6时酶活性上升至峰值,随后酶活性降低;ALP、SOD和CAT活性均在pH7.3时达峰值,随后酶活性降低;而胞内活性氧含量则随pH降低持续增加。实验结果表明,pH对栉孔扇贝免疫活性有明显的刺激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内随刺激强度的增加呈现免疫活性的正调节;但在高强度pH刺激下,扇贝免疫活性呈现出负调节,这种负调节可能与高强度刺激引起的免疫机能疲劳或损伤有关。[中国水产科学,2006,13(4):650—654]  相似文献   
6.
鱼类基因转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基因转移为鱼类遗传育种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自1985年第1例转基因鱼问世至今已获得十几种转基因鱼,在促进生长,提高鱼类抗逆性、抗病性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本文主要结合国内外关于鱼类基因转移成功的报道,分析了各种转基因技术的可行性和优缺点,并对其作用机理、适用对象、条件优化、转化效率等几个方面做了概括性叙述。  相似文献   
7.
病毒受体在介导病毒与易感细胞的特异性结合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病毒受体对了解病毒与细胞的相互作用、病毒的致病机制以及病害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研究病毒受体的6种主要生物技术: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病毒铺覆蛋白印迹技术、层析法、酵母双杂交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受体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并例举了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旨在为病害防治以及相关科研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酵母双杂交系统用于WSSV粘附蛋白VP37相关蛋白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WSSV的粘附蛋白VP37相关蛋白的基因,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Ⅲ筛选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鳃细胞全长cDNA文库。构建VP37基因的重组载体PGBKT7-VP37,把它转化酵母Y187后与含文库质粒的酵母AH109配合,在营养缺陷培养基上进行双杂交筛选。经过PCR鉴定确定了1个阳性克隆。测定该段cDNA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此cDNA片段编码的蛋白与蛋白酶的同源性较高,该蛋白在WSSV识别并结合宿主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成功筛选了VP37相关蛋白的cDNA片段,为研究WSSV入侵以及感染致病的机制等方面提供了新线索。  相似文献   
9.
梭鱼养殖群体与自然群体等位基因酶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梭鱼 (L iza haematochelia)自然群体 (2 9尾 )与养殖群体(31尾 ) 10种酶 2 2个位点的等位基因酶遗传变异情况。自然群体和养殖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 (P95)分别为 0 .2 6 2和 0 .131。在养殖群体中的 G3PD- 3和 PGM位点观察到相当多的杂合子 ,导致这两个位点杂合度远大于自然群体 ,进而造成养殖群体平均杂合度 0 .0 92± 0 .0 5 1高于自然群体的平均杂合度0 .0 6 4± 0 .0 36。而养殖群体的平均杂合子缺失指数 - 0 .36 4± 0 .10 4和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 1.132±0 .0 5 9高于自然群体的相应各值 :- 0 .0 6 77± 0 .0 76和 1.10 1± 0 .0 36。对两个群体各位点等位基因分布以及杂合度进行相关性检验 ,其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838和 0 .816 3,相关程度较高。与其他位点相比 ,G3PD- 3和 PGM位点属于多变异位点 ,养殖群体在这两个位点杂合度较高的原因 ,可能与养殖过程中环境因素造成的蛋白质表达的个体差异有关。两个群体的 Nei遗传距离很近 ,为 0 .0 0 9;遗传相似程度很高 ,遗传相似性系数达 0 .991  相似文献   
10.
戴继勋 《齐鲁渔业》2000,17(2):26-27
人们进行生物的品种改良,主要是采用不同优良性状的杂交组合,通过有性生殖来获得优良个体。但是在生殖细胞的产生过程中,由于减数分裂,形成精子和卵子,存在着遗传基因的重新分配,同时,携带遗传基因的精、卵又是随机的组合,因此,有性生殖的后代中,它们的遗传性存在多种多样的形式,从而丰富了个体间的遗传内容,有利于优良遗传性状的获得。但这种方法很难得到遗传上完全相同的群体。虽然在育种中,通过定向选择和连续自交也能得到相同的群体,但是所花费的时间很长,工作量也较大。 通过无性生殖(即有丝分裂),从1个细胞或1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