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5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使得细菌耐药性快速产生及传播,细菌耐药性已然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中表现良好,常作为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碳青霉烯耐药菌的出现对公共卫生安全产生了极大的威胁。产碳青霉烯酶是碳青霉烯耐药菌耐药的主要机制,因此,对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的检测至关重要。目前,对于碳青霉烯酶的检测手段以表型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为主。表型检测一般易于操作,成本低廉,便于在临床进行,但在检测效率和检测用时方面差强人意。分子生物学及其他新型技术在保持高特异性和敏感性的基础上能做到快速、高通量检测,但试验检测的成本高,需专业设备和人员,部分技术在碳青霉烯酶检测领域仍有待开发。当前,多种碳青霉烯酶的检测方法可针对不同的需求和目的,并没有一项检测能满足所有情况。进行检测时,试验所需时间、操作难度、经济成本等都需列入考量,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笔者通过结合当前背景,归纳总结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的检测方法,从试验特异性与敏感性、可操作性、检测时间、试验成本等方面分析比较各个方法特点,以期为之后新的检测方法的开发及现有方法的改良研究提供切入点,为临床监测与检测方案的制定和实行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广东屠猪肉样品中大肠杆菌耐药性与毒力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分析广东地区屠猪肉中大肠杆菌(E.coli)药物敏感菌株的血清型、毒力基因和系统进化背景,本研究从屠猪肉样品中分离出112株E.coli,采用玻片凝集法鉴定血清型,琼脂稀释法测定10种抗菌药的敏感性,PCR方法检测7种毒力相关基因,多重PCR方法进行系统进化背景判定。结果显示,112株E.coli中,定型菌株95株,分别属于15种血清型,其中O65、O131、O8和O158为优势血清型。几乎所有菌株对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和四环素高度耐药,而对头孢曲松高度敏感,其中多重耐药菌株多数耐5种以上药物,常见的多重耐药表型是氟苯尼考/氯霉素/多西环素/四环素/氨苄西林。PCR鉴定结果表明,含有毒力基因的菌株中38%至少具有两个毒力基因,其中EAST1+Stx2e和hlyF+Stx2e比较常见。比较常见的毒力基因为Stx2e和EAST1,STb基因仅在一株菌中检测到。多重PCR鉴定结果显示,屠猪肉样品中E.coli主要分布为共生型的A组和B1组。本研究为大肠杆菌病的控制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国有林场存在的问题及深化改革的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国以来,全国新建有林场4200多个,拥有森林面积0.26亿hm^2,森林蓄积量达16亿m^3,年生产木材1000万m^3,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以下问题“管理权下放后出现的诸多问题;隶属关系改变后管理混乱;以营林为基础永续利用的思想未能落实;资金投入不足,采育比例失调;消耗失控,资源赤字;人才匮乏,后继乏人,今后深化改革的思路为:建设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建立二、三产业;明确产权,加强 产权管理,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建立后续资源基地;加强林地管理,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覆盖率。  相似文献   
4.
恩诺沙星微囊在猪体内的药动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恩诺沙星微囊和原粉在猪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及生物利用度,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将10头健康猪分2组采用正交试验,经灌胃给药后采血、甲醇提取和HPLC分析,所得药时数据用MCPKP计算机程序处理。恩诺沙星微囊和原粉经口服给药后在猪体内的药时数据均符合一级吸收一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Ka1.73 h±0.93 h和0.36 h±0.31 h(P0.01);Tmax5.69 h±1.68 h和2.04 h±1.06 h(P0.01);t1/2Ke16.53 h±5.23 h和10.17 h±1.87 h(P0.01);Cmax1.71μg/mL±0.47μg/mL和2.51μg/mL±0.45μg/mL(P0.01);AUC为每小时51.98μg/mL±16.08μg/mL和40.58μg/mL±6.40μg/mL;微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28%。说明恩诺沙星微囊口服给药吸收较慢但完全,达峰时间较长,消除缓慢。  相似文献   
5.
宠物源大肠杆菌中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D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临床分离的宠物源大肠杆菌进行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D的检测,并对该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和传播机制的研究。【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对阳性菌株进行15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试验;通过PCR对基因克隆,并对克隆产物和菌株阳性质粒进行转化;同时对菌株进行接合转移试验。【结果】从164株宠物源大肠杆菌中检测出1株qnrD阳性菌株(GP2009-036),GP2009-036对14种兽医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严重,表现为多重耐药(14耐);PCR产物经连接PMD19-T载体后可转化入DH5α感受态细胞中;接合转移试验成功地将质粒转移到大肠杆菌J53中;可从GP2009-036与其转化子中抽提出阳性质粒。【结论】该qnrD阳性菌株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严重,且阳性质粒可在病原微生物间进行水平传播,其水平传播机制可能使该基因在宠物临床上进行传播。  相似文献   
6.
1988年7月初,我场从北京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引进艾维茵父母代种雏1000套,运输途中无一死亡。雏鸡20周龄前采用电热育雏器和肉鸡笼饲养,4周龄成活率为99.18%,20周龄育成率93.72%。育成母鸡群均匀度一直保持85%以上,20周龄达到92%;公鸡群均匀度一直保持在90%以上。20周龄后转入三分之二漏缝地板三分之一地面的产蛋鸡舍。目前该群鸡为65周龄,入舍母鸡累计产蛋167枚/只,出雏127只,平均受情率91.63%,最高时达到入孵95.96%,入孵蛋平均孵化率83.73%,  相似文献   
7.
养蜂期刊上的"饲养管理"栏目办得有声有色,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前辈们的雄才伟略和真知灼见,令我们这些养蜂后辈大开眼界,受益匪浅.但是,有些作者对于蜜蜂饲养管理上的"高见"也有不妥之处,往往易误导许多蜂友,使他们蒙受损失.现举2例以供参考,绝无妄自菲薄之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辽阳燕州产业集团采取"公司+大学+农户"的方式,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实施以酿酒葡萄深加工为主要内容的中高档葡萄酒产业化项目,带动了一批农民脱贫致富,平均每户年收入由400元增加到4000元,是1998年之前只种高粱、玉米、大豆等大田作物收入的近10倍.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成为果业经济发展新的亮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合成一种对霉酚酸具有特异性识别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吸附材料,用于青贮饲料中霉酚酸的净化、富集和分析检测。【方法】以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MPS)改性的硅胶为载体、霉酚酸酯为虚拟模板,合成硅胶表面接枝分子印迹聚合物,采用扫描电镜对制备材料进行表征,通过平衡吸附试验评价材料吸附特性。建立基于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检测青贮饲料中霉酚酸。【结果】改性硅胶表面成功包裹一层印迹聚合物。静态吸附试验表明,印迹材料饱和吸附量为4.5 mg/g;动态吸附试验表明,该材料吸附速率快,60 min内即达到吸附平衡。基于该印迹材料作为固相萃取吸附剂建立了HPLC法,霉酚酸的回收率为76.0%~81.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检测限达60μg/kg。【结论】制备的硅胶表面霉酚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可特异性吸附霉酚酸,建立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固相萃取–HPLC法可用于日常青贮饲料中霉酚酸的分析测定,了解青贮饲料被霉菌毒素污染的状况。研究结果可为青贮饲料的质量安全控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我国自然灾害具灾种多样、多灾并发、时空分布不匀、损失惨重等特点,而森林在自然界生态平衡中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调节气候、改善环境、净化空气、防治污染等的作用。我国在世界上属少林国家,长期以来的过量采伐、乱砍滥垦、林地被占,再加上管理粗放、投入不足等原因,导致了环境的不断恶化,致使荒漠化日益严重,水土流失、水患不断、洪涝灾害频繁发生,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惨重,痛定思痛,今后应该采取的措施:增强环境意识和国土绿化意识;切实保护好森林植被,实行以法治林;尽快制定和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实行科学管理提高林地生产力;坚持实行采伐限额制,严禁乱砍滥伐;强化林业保护和管理制,遏制林地逆转;继续坚持和扩大“灭荒”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