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红脉穗螟寄生性天敌扁股小蜂的人工大量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扁股小蜂Elasmus punctulatus Verma&Hayat.是槟榔害虫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的重要寄生性天敌,以人工饲料饲养的红脉穗螟为寄主,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该蜂人工大量繁殖技术,旨在提供足够的扁股小蜂以满足田间释放的需要,为红脉穗螟的生物防治提供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2.
叶围微生物宏基因组文库的构建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宏基因组文库技术是开发利用未培养微生物基因资源的有效途径。采用CTAB-SDS法直接从植物叶面沉积样品中提取基因组DNA,构建了以puc19为载体的基因组文库,共获得8126个阳性克隆,文库DNA总容量约30.1MB,平均插入片段长度为3.8kb。叶围微生物基因组文库的成功构建,对于以后研究植物和叶围微生物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宏基因组技术构建土壤宏基因组文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中大部分的微生物不能被培养,从而限制了对土壤微生物的开发利用,宏基因组技术可以解决这一难题,成为开发微生物资源的一种工具.阐述了宏基因组文库的构建、土壤宏基因组文库的特点及筛选文库获得的一些成果,并分析了构建土壤宏基因组文库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构建包含了7 680个克隆子的橡胶林土壤宏基因组文库,76.2%的质粒含有外源DNA,插入片段的平均大小约为4.3 kb,DNA文库的容量约为32.25 MB.随机挑取20个克隆子进行测序,NCBI的Blastx分析结果发现,3号与不能培养的微牛物(Candidatus Kuenenia)有一定的同源性.5号与Rickettsiella grylli的同源性达83%,可以初步推断其功能为吡哆醛生物合成裂解酶Pdxs.11号和16号与分类地位尚未确定的细菌(Solibacter)有同源性,随机测序的这20个序列中,部分序列除与裂解酶、蛋白酶、激酶等蛋白有一定的同源性外,有5个与功能尚不清楚的蛋白有一定的同源性,其中13号与假定蛋白pEA 28_O1的同源性达100%.  相似文献   
5.
比较了橡胶林土壤微生物CTAB-SDS提取法和SDS提取法的效果。结果表明,2种提取方法均获得约 23.1kb的DNA片段,2种提取方法在颜色、提取量和纯度上存在较大差异。CTAB-SDS提取法提取DNA的纯度较好,不需要纯化可以直接用于PCR扩增、酶切等后续操作;SDS提取法提取的纯度低,不能直接用于PCR扩增。2种方法都适合橡胶林土壤DNA的提取,如果要求获得纯度高的DNA,CTAB-SDS提取法是最佳选择。橡胶林土壤微生物DNA的提取,推荐使用CTAB-SDS提取法。  相似文献   
6.
在槟榔种植基地通过农业措施、释放寄生性天敌细点扁股小蜂和适当使用生物药剂对红脉穗螟进行综合防治。结果表明:防治后,花期花穗为害率和虫情指数均明显下降,果期虫果率降低84.57%,每公顷年增加收入14157元。  相似文献   
7.
不同营养源对细点扁股小蜂寿命和产卵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管饲养法,研究了不同营养源对细点扁股小蜂成虫寿命和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蔗糖、蜂蜜饲养的雌蜂和雄蜂寿命差异显著(P<0.05),而花粉、清水和对照饲养的雌蜂和雄蜂寿命差异不显著;补充蜂蜜、葡萄糖、蔗糖等营养均能显著延长细点扁股小蜂的寿命,与补充花粉、清水处理相比,平均寿命延长了3~9倍;20%蜂蜜饲养效果显著高于其他浓度,雌蜂寿命达到(35.2±1.1)d,较无饲喂处理寿命延长14倍以上;产卵量方面,10%和15%葡萄糖饲养效果显著高于其他浓度,雌蜂产卵量分别达到(67.5±3.4)粒和(65.6±2.7)粒,是清水饲喂处理的10倍以上.该研究结果可以为细点扁股小蜂的大量繁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两种生物农药对槟榔红脉穗螟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种生物农药对槟榔红脉穗螟的室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对红脉穗螟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450~675 g/hm22、0亿PIB/g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360 g/hm2对槟榔红脉穗螟的防治效果均在90.59%以上,可以替代化学药剂。  相似文献   
9.
槟榔黄化病是世界各地槟榔生产上普遍发生的毁灭性病害。至今没有根治的有效方法,根本原因是其病原还没有明确鉴定。有报道表明槟榔黄化病的病原可能是植原体。本文利用巢式PCR方法,对海南3个市县采集的28个黄化病植株的不同器官进行了植原体检测,结果表明在2市县9个槟榔黄化病病株叶片中检测到了植原体,而在根和茎中没有发现植原体。同源性聚类发现其属于翠菊黄花组B亚组。  相似文献   
10.
海南省槟榔红脉穗螟危害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是槟榔花果期的主要害虫,对槟榔产量影响较大。对海南主要槟榔产区红脉穗螟危害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槟榔平均单株受害率16.89%,在坡地的危害程度要大于平地和水田地;三亚、保亭和陵水地区的危害程度要大于北部的琼海、万宁和屯昌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