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38篇
  5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杂交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因素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设秧龄、播种量、激素、肥料、上水时期等5个因素,每因素3-6个水平不等,正交法设计。试验结果表明,激素对秧苗素质的影响最大,秧龄和播量有一定影响,肥料和上水时期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针对叶菜类蔬菜易腐烂、难贮藏等问题,分析影响叶菜采后贮藏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对叶菜的贮藏保鲜技术进行介绍,以期为从事叶菜贮藏保鲜工作者提供参考,并对进一步研究叶菜贮藏保鲜技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芦蒿是以嫩茎供食的蔬菜。本试验以青杆型芦蒿为材料,研究带叶、去叶、鲜切三种商品化处理方式及0.02、0.05 mm厚度的PE膜、微孔膜三种保鲜膜包装对其(2±0.5)℃冷藏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去叶处理在减少VC等营养物质损耗、延缓采后纤维化及维持感官品质等方面优于带叶和鲜切处理;同时芦蒿具有较好的CO2耐受性,用厚度0.05 mm PE膜包装的保鲜效果优于另外两种保鲜膜包装。  相似文献   
4.
豆浆的保健功能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豆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将大豆加工成鲜豆浆,其结构状态发生了改变,蛋白质游离度大大提高,提高了吸收率。从豆浆的加工与保鲜的研究现状及豆浆的营养价值、研究意义、目的等予以综述,并对其研究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原料颗粒大小、浸泡时间以及冲泡次数对新颖袋泡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袋泡茶选择40~60目的颗粒原料最佳,汤色黄绿、浸出率高,冲泡5min、冲泡3次为最佳,3次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浸出率分别占到总量的96.74%、96.24%、95.76%。  相似文献   
6.
绿茶配比对新颖袋泡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绿茶为原料,探讨了绿茶配比对新颖袋泡茶品质的影响,从生化成分以及感官审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袋泡茶的茶叶配比以龙井:炒青=40:60为最好,滋味具有龙井香气。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述了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plvism)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和技术流程,并对其在植物遗传作图与基因定位、种质资源鉴定、植物分类、进化及遗传多样性等方面的应用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8.
除草地膜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 言除草地膜是国内新近开发的一种新型地膜,应用该类地膜可以省去喷施除草剂除草的环节,从而起到省工省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为验证除草地膜的除草效果,总结有关技术经验,为今后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我们于1998年初在马铃薯上进行了除草地膜的应用效果试验。2 材料与方法21 试验材料地膜为2000mm×0008mm双面除草地膜,2000mm×0008mm普通超薄地膜; 收稿日期:1998-09-12马铃薯品种为东农303。22 试验方法试验在宁波市农科所农艺室露天大棚内进行,前作秋豌豆…  相似文献   
9.
蔬菜的营养价值极高,但采后蔬菜容易变质腐烂,如不能有效地保鲜就会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因此蔬菜保鲜技术至关重要。目前,冰温保鲜、热激处理、加钙保鲜处理等技术在蔬菜保鲜方面应用较广,植物天然激素和基因工程保鲜等方面的研究也有一定进展。综合国内外的研究,从物理、化学、生物3个方面阐述了蔬菜采后保鲜的各种方法及特点,同时指出各自存在的问题,并对蔬菜保鲜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动态冰温对红阳猕猴桃冷害与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阳猕猴桃为试材,分别贮藏于(0±0.5)℃(CK)和动态冰温(-1.9~-0.5℃)下120 d,研究果实生理与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贮藏前期,动态冰温可显著延缓猕猴桃硬度的下降和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的上升,降低腐烂率、呼吸强度和丙二醛(MDA)含量;动态冰温贮藏果实的冷害起始于75 d,对照果实的冷害起始于90 d,动态冰温会提前和加重猕猴桃果实的冷害,其典型症状为皮下组织木质化;随着冷害的发生,动态冰温贮藏猕猴桃的腐烂率反而高于对照,VC含量低于对照,硬度和TSS含量达不到正常后熟程度,但无法确定冷害对可滴定酸(TA)含量、呼吸强度和MDA含量的影响。因而,红阳猕猴桃贮藏期≤60 d时,动态冰温可以达到最佳的贮藏效果,冷害的发生限制了其在长期贮藏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