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17篇
农学   15篇
  1篇
综合类   110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探求楸树不同无性系的生长和氮素吸收利用规律,2011年3—8月,在甘肃省天水市小陇山林科所以2年生楸树无性系1-4、7080和015-1组培苗为试验材料,尿素设置CK、6、10、14 g/株 4个处理,研究指数施肥对3个楸树无性系生长和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1)3个无性系的苗高、地径和总生物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先升高后下降, 尿素在10 g/株达到峰值; 苗高分别为142.1、120.0、142.0 cm,比CK上升49%、67%、67%;地径为16.94、16.13、18.28 mm,比CK提高18%、36%、30%;总生物量为193.13、188.91、230.71 g/株, 比CK上升65%、57%、66%。2)3个无性系的氮质量分数和氮含量均表现为叶>根>茎, 氮质量分数和氮含量的最大值分别为13.45~27.87 g/kg、0.72~2.07 g/株,比CK上升100%~145%、133%~390%。3) 无性系015 1的表观吸收效率、施肥效率、生物量收获指数和氮素收获指数分别为56.92%、43.23 g/g、52.62 g/g、86.05%, 是无性系1-4和7080的1.09~1.26倍;氮素吸收利用参数均随施氮量的增大而显著减小。综合分析得出,指数施肥对楸树无性系的生长、氮质量分数和氮含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无性系015-1的生长和氮素吸收利用效率高于无性系1-4和7080,3个无性系的最佳施肥量为尿素10~14 g/株。   相似文献   
32.
对砂生槐4个种源的种子、幼苗性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种源间种子性状差异显著。种子性状千粒重以拉萨种源的最重,达37.64g,朗县种源种子最长,达0.50cm,拉萨、日喀则产种子形态为卵圆形,米林、朗县产种子形态为长卵圆形。砂生槐苗高生长进程符合Logistic曲线方程,苗高生长期131~134d,速生期46~57d,速生期生长量占总生长量比率为61.0%~62.3%。种源间苗木生长性状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拉萨种源的生长量最大,一年内积累的干生物量最多,朗县种源的根系发达。  相似文献   
33.
几种针叶树种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20世纪80年代引种到湖北宜昌大老岭林场的北美、西欧、日本原产优良工业用材针叶树种的生长适应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欧洲云杉、日本冷杉表现突出,后期生长较快,后8 a年平均高生长都超过50 cm;欧洲赤松不同种源差异显著,其中优良种源在本地区有一定发展可能,法国奥尔良种源可作为优良种源进行推广;花旗松生长适应性较差,不经严格的再选择,难以直接大量引种.  相似文献   
34.
川西云杉硬枝扦插生根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全光照自动间歇喷雾扦插繁殖方法对影响川西云杉Picea balfouriana插穗生根的内在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分别就川西云杉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处理、插穗类型、插穗长度、采穗母树坡位、采条方向、插穗切口处理方式和环割等对插穗生根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 mg.kg-1ABT 1号生根粉处理插穗基部3 h,500 mg.kg-1ABT 1号生根粉处理1h和1 000 mg.kg-1IBA速蘸处理,促进川西云杉硬枝插稳生根的效果较佳,生根率分别达到81.0%,76.2%和78.6%。不带上1年生枝条的生根率显著大于带上1年生枝条的,分别为56.4%,16.7%和14.3%。平均生根数和生根率在3种插穗长度间存在显著差异,12~20 cm插穗长度生根率分别比大于20 cm和小于12 cm的,高出83.2%。阴坡的生根率比阳坡高23.8%。2个采穗方向在平均生根数、平均根长和生根率之间差异不显著。4种插穗切口处理方式间差异不显著。环割处理的插穗生根率显著低于不环割处理的生根率。表3参18  相似文献   
35.
研究香椿人工林在不同坡位的生长差异,为香椿人工林的培育生产提供参考。以32~39年生香椿人工林为对象,按照不同坡位(上、中、下)设置样地,测定样地内的香椿生长指标;使用Weibull函数对不同坡位林分直径分布结构进行分析;通过林木分级统计并分析各样地林分特征;解析不同坡位香椿人工林的生长过程。结果表明,试验区香椿人工林呈中高度郁闭,下坡位香椿平均树高为13.71 m,胸径为21.32 cm,南北冠幅为5.29 m,均显著最高,而上坡对应各生长指标显著最低。不同坡位香椿人工林径阶分布的Weibull模型拟合效果为下坡>上坡>中坡,拟合形状参数c均在1.0~3.6,为单峰左偏状分布,c下坡c上坡c中坡,下坡趋向于竞争期更稳定的自然稀疏后期。下坡林分林木分级集中在Ⅱ、Ⅲ级,占81.48%,而上坡Ⅰ、Ⅱ、Ⅲ、Ⅳ级林木占比分别为19.23%、21.79%、37.18%、20.51%,并存有少量Ⅴ级木,林木分级分布相对分散。解析香椿人工林生长过程显示,胸径、树高、材积总生长量均为下坡>中坡>下坡。试验区下坡的香椿人工林树高、胸径及冠幅均有生长优势。全试验区林分径阶分布呈单峰左偏状分布,下坡林分趋向于更稳定的自然稀疏后期,且林木分级多集中于Ⅱ、Ⅲ级,胸径、树高、材积总生长量最高。  相似文献   
36.
全基因组选择(GS)是利用覆盖全基因组的高密度遗传标记对复杂数量性状进行预测的育种方法。在林木种苗阶段根据基因组估计育种值(GEBV)可以利用GS进行个体选择,相比常规育种能增强遗传增益、加快选育进程。该方法无需定位与性状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QTL),相比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能极大地提高对微效位点的捕获功效,是具有巨大潜力的林木育种策略。文中系统介绍了GS的概念和优势,及其在林木中的研究现状和应用。我国林木GS研究处于初期阶段,可优先在常规育种较成熟的树种中开展研究,建立林木GS程序为其他树种提供范式。该综述有助于系统了解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策略和研究进展,并为全基因组选择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信息。  相似文献   
37.
为揭示黄心梓木重要性状的变异水平,初选的无性系为速生优良无性系的选择提供物质基础。以种植在河南省南阳市252个黄心梓木无性系为材料,对其2年生树高、胸径、叶长、叶宽、叶长宽比、叶片质量、比叶质量与皮孔数量等8个性状进行测定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比叶质量在不同无性系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性状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无性系间各性状表型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7.104%~40.818%;重复力变化范围为0.101~0.859。相关性分析表明:树高与胸径、叶长与叶宽、叶长和叶宽与叶片质量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水平;比叶质量与叶长宽比、叶片质量之间达(极)显著正相关水平,但与叶宽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生长性状和叶片性状相关性较弱。通过多性状综合评价法、隶属函数法和指数选择法分别对不同无性系进行评价选择,以15%的入选率分别筛选出37个优良无性系,其中,不同方法共同筛选出7个优良无性系,其树高、胸径的现实增益为10.44%和12.96%。利用综合评价法、隶属函数法和指数选择法联合选择出39、46、64、92、159、177和242共7个无性系,可以作为楸树遗传改良的首选材料。  相似文献   
38.
对外引工业用针叶树种木材化学组成与纤维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引到大老岭林场的北美、西欧、日本原产种工业用针叶树的原料化学组成、纤维形态、糖类组成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欧洲云杉的冷水、热水抽出物、碱抽出物和有机溶剂抽出物均较低。综纤维素含量相对较高,而木素含量较其他材种低。而且欧洲云杉的平均纤维长度较高,纤维的长宽比也较大,这些特性对于制浆造纸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39.
摘要:本文对湖北省江汉平原近3年来新引进的各类楸树资源进行了简单介绍,资源保存林中收集保存了489份不同楸树种质,营建的各种品比试验林包含203个不同类型的无性系,共有692份不同的楸树资源。根据不同楸树资源的早期引种表现,表明在江汉平原这个北亚热带平原,滇楸比适应暖温带的楸树更有选育和推广价值。这些楸树种质的引进,不但提高了江汉平原生态稳定性,丰富了湖北工业用材原料林树种资源,而且为江汉平原进一步选择适生楸树新品种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0.
以江孜沙棘(Hippophae gyantsensis)、锦鸡儿(Caragana sinica)、砂生槐(Sophora moorcro tiana)、唐古特莸(Caryopteris tangutica)4种青藏高原灌木树种为试材进行干旱胁迫模拟盆栽试验,通过对比干旱胁迫后4种灌木生物量和根系特征值的数量变化差异,对供选树种进行抗旱性能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锦鸡儿根冠比增加最多(233.43%),而砂生槐则基本保持稳定,江孜沙棘和唐古特莸则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干旱胁迫后4种灌木微细根根长、表面积、根尖数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唐古特莸根长增加最大,达112.11%,江孜沙棘次之,锦鸡儿和砂生槐分别增加了38.84%和24.55%;根表面积方面,干旱条件下的苗木比对照增加幅度的大小为:唐古特莸>江孜沙棘>砂生槐>锦鸡儿;根尖数增幅介于45.89%~57.29%之间.干旱胁迫后锦鸡儿微细根表面积、根尖数占全根比例下降,而其他3种灌木根系特征值占全根比例均呈上升趋势.隶属函数值综合评价表明,抗旱性强弱顺序为:唐古特莸>锦鸡儿>江孜沙棘>砂生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