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美洲黑杨’不同家系苗期生长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适合长江中下游江汉平原发展的杨树新品种,以优良美洲黑杨无性系为亲本,配制了4个杂交组合,对获得的子代群体无性系化后进行生长性状调查,比较不同家系生长特征和生长节律变化。结果表明:ZS8×2-7的苗高和地径均服从正态分布(P=0.200>0.050),2-2×2-46的地径服从正态分布(P=0.057>0.050),其余家系的生长性状偏度值在-0.482~0.304之间,峰度值大多在-0.363~0.155之间,接近正态分布,4个家系苗高分布呈左偏态,大于均值的株数较多,地径分布呈右偏态,小于均值的株数相对较多;2个生长性状在家系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优势并不明显,苗高均值最大的2-2×2-38比均值最小的ZS8×2-7仅高7.14%,地径均值最大的2-2×2-9比均值最小的ZS8×2-7仅粗7.52%;4个家系从6月到10月的生长节律相近,其中在7月初到7月中旬之间可能出现了夏季休眠。基于各家系生长性状的分布情况,均可开展一定强度的早期选择和淘汰以选择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2.
摘要:本文对湖北省江汉平原近3年来新引进的各类楸树资源进行了简单介绍,资源保存林中收集保存了489份不同楸树种质,营建的各种品比试验林包含203个不同类型的无性系,共有692份不同的楸树资源。根据不同楸树资源的早期引种表现,表明在江汉平原这个北亚热带平原,滇楸比适应暖温带的楸树更有选育和推广价值。这些楸树种质的引进,不但提高了江汉平原生态稳定性,丰富了湖北工业用材原料林树种资源,而且为江汉平原进一步选择适生楸树新品种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基质含水量、不同光照强度对杨树种子发芽与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梯度与基质含水量对杨树种子的发芽率与成苗率产生显著影响,光照强度对杨树种子的发芽与成苗影响不显著。当外界温度达到25℃时萌发率、成苗率最高,达到87.42%、63.40%,同等条件显著高于10℃、20℃、30℃、35℃时杨树种子的萌发率、成苗率;基质含水量为55%时,杨树种子的萌发率和成苗率达到最高,分别为85.78%、75.34%。相关性分析表明,萌发率与温度、基质含水量、光照强度间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361、0.5689、0.1431。成苗率与温度、基质含水量、光照强度间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014、0.5316、0.8735。  相似文献   
4.
江汉平原引种滇楸优良无性系苗期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江汉平原引种的滇楸优良无性系进行适应性及生长状况早期评价,本研究对34个滇楸优良无性系进行了苗期二级筛选试验,对32个滇楸雄性不育系进行了1年苗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滇楸二级筛选试验中各无性系间地径和树高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但重复间差异不显著。32个贵州滇楸雄性不育系不同无性系间胸径和树高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本研究为江汉平原进一步引种和选育滇楸新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2年生滇楸嫁接苗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无性系干旱胁迫下的光合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持续干旱及高温严重抑制了滇楸苗期生长;不同无性系间,8月和12月的生长性状差异均不显著( P>0.05);各无性系光合特征不再出现明显的单峰或双峰曲线。净光合速率(Pn)最大值(8~14μmol· m-2· s-1)均出现在7:00,之后直线下滑,维持在2~6μmol· m-2· s-1的低位,Pn 日总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008-1、Y011-1、Y023-2、Y020-6、8402、Y 011-4、YN014-5。瞬时水分利用效率( WUE )日均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008-1、Y011-4、YN014-5、Y020-6、 Y011-1、Y023-2、8402。各无性系光饱和点(LSP)与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分别为324~796、4.58~8.17μmol· m-2· s-1,远低于正常水分供应下的特征值。 WUE与生长性状及重要光合特征均显著相关( P<0.05),受到干旱胁迫时,WUE的高低尤为重要。根据生长表现,结合WUE和光合特性,当遭受干旱高温胁迫时,5个滇楸无性系中,Y011-4具有相对较高的生长势和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