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4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36篇
农学   61篇
  9篇
综合类   241篇
农作物   89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2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四川辣椒炭疽病菌鉴定及育种材料抗性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西充县发现1种严重危害辣椒果实的辣椒炭疽病,造成部分田块绝收.田间调查发现,此病菌既能危害未熟果也能危害红熟果,但未危害叶片或茎干.在果实上病斑圆形,长椭圆形或不规则.在实验室PSA培养基上菌落圆形,边缘整齐,粉红色或橙色,无孢子堆,无菌核,分生孢子盘无刚毛.分生孢子单生,梭形,大小11.703 ~13.657 μm×3.074~4.773μm,附着胞圆形或长椭圆形,褐色,大小为3.985 ~6.633 μm×3.954 ~6.170μm.菌株rDNA ITS的PCR产物经测序后进行BLAST比对分析,结果显示,此菌株的ITS序列与尖孢刺盘孢Colletotrichum acutatum(有性阶段为尖孢小丛壳Glomerella acutata)的相似性达99%,结合培养性状的观察及rDNA ITS序列分析,确定其为尖孢刺盘孢(C.acutatum),是四川省内首次报道C.acutatum危害辣椒果实的.以该菌为菌源,对60份辣椒材料进行了抗病性鉴定,结果显示所有的材料中仅有4份抗病,14份耐病,剩余的均是感病材料,未发现高抗和免疫的材料.  相似文献   
22.
江西板栗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于初花末期开始侵染雌花柱头,侵染高峰在盛花初期。病菌经柱头侵入后,首先定植于花柱,然后在花柱中潜伏或进一步蔓延至子房。病菌具有潜伏侵染现象,已展开叶片、托叶、枝梢皮层、花器(雄花序、雄蕊、花柱)、幼果、幼嫩总苞的针刺及坚果(果皮和涩皮)普遍潜伏带菌,以上结果系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3.
热处理对2种潜伏炭疽菌生长和致病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测定热处理对潜伏侵染于芒果果实中的胶胞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和香蕉果实中的芭蕉炭疽菌[C.musae(Berk.& Curt.)Arx.]离体培养菌的生长、繁殖和致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达55℃和60℃,时间20 min时,对菌体的生长和孢子萌发可起明显抑制或杀伤作用,并降低其致病性。2种炭疽菌中,芭蕉炭疽菌比胶胞炭疽菌对热更敏感。作者认为,果实采后热处理时,应根据果实种类和不同菌,采用不同的处理温度和时间,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4.
海南省温郁金炭疽病的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郁金炭疽病是一种重要的真菌性病害,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初期产生水渍状的淡黄色病斑,后逐渐扩大成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灰褐色病斑,上面有黑色小点,病斑外面环绕一层黄色晕圈,严重时多个病斑联合造成叶片卷缩和枯死,2016年我们从海南省的温郁金种植基地采集炭疽病样本,经病原菌的分离纯化、柯赫氏法则验证、病原菌的形态特征观察及多基因谱系分析方法,确定其病原菌为郁金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urcumae(Syd.)E.J.ButlerBisby。  相似文献   
25.
26.
一种新油茶炭疽病原多基因序列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湖南、广西油茶叶上分离获得5株能侵染油茶树的病原菌。通过柯赫氏法则证明该病原菌为油茶炭疽病的致病菌。病菌菌落圆形,初期为白色,逐渐变为浅灰色;气生菌丝由白色和灰白色渐变为深灰色绒状;菌落背面中心颜色深,外部颜色浅;菌丝划伤后在PDA培养基上能产生橘黄色的分生孢子堆,分生孢子为单胞、直、圆柱状、无色、光滑、两头钝圆或一端稍尖,分生孢子大小(11~15)μm×(4~5)μm;菌丝体附着胞不规则状,浅褐色,(8~12)μm×(5.5~7)μm。采用形态学结合多基因(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钙调蛋白-CAL、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系统学的方法对它们进行鉴定,结果发现,5个菌株均为暹罗刺盘孢(Colletotrichum siamense)。这是国内油茶上C.siamense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7.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燕麦炭疽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8月,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燕麦炭疽病病叶上分离得到产生镰刀形分生孢子的刺盘孢菌,依据柯赫氏法则、病菌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将其鉴定为Colletotrichum cereale Manns。病菌分生孢子盘生大量黑色针状刚毛;分生孢子单细胞,镰刀形,无色,(17.43~24.90)μm×(1.99~3.74)μm,平均(22.02±1.80)μm×(2.85±0.36)μm;分生孢子萌生的附着胞黑色,卵圆形或近圆形,(6.23~7.97)μm×(4.98~6.23)μm,平均(7.30±0.52)μm×(5.82±0.48)μm;菌丝生附着胞黑色,近圆形、长椭圆形或裂瓣状,(7.47~14.94)μm×(4.98~9.96)μm,平均(10.87±1.46)μm×(6.74±1.01)μm。病菌菌丝在5~35℃可生长,适宜生长温度为25℃;在人工接种条件下(离体叶片,23~25℃),菌株蒙-3-1对供试的2个裸燕麦品种和8个皮燕麦品种均具有强的致病性,但不侵染小麦、玉米、谷子和高粱。  相似文献   
28.
对广东省近年新发现的一种板栗叶部病害进行了病原鉴定,结果为胶孢炭疽菌,但该病症状与板栗炭疽病显著不同,将其命名为角斑病。10种杀菌剂对该菌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宝宁、扑菌清和多菌灵效果最佳,其次为叶斑净和世高。  相似文献   
29.
对福建闽南地区种植的从台湾引进的甜杨桃进行真菌性病害的鉴定.在病害症状和病症组织病理学鉴定的基础上,进行菌株的rDNA-ITS区序列PCR扩增,测序结果在GenBank中进行同源性搜索,下载部分具有代表性属或种的ITS序列,利用软件MEGA4构建分子系统发育树;按照柯赫氏法则对病原物进行了致病性测定,回接后的叶片或果实...  相似文献   
30.
红麻抗炭疽病鉴定的影响因素及抗源种质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不同省份红麻病区采样分离获得16个炭疽病菌株,选有代表性的5个菌株,经产孢量和致病力测定显示,m-XS1菌株产孢量最多,对红麻侵染力最强,以伤口侵入为主,并能侵染老叶.进一步用m-XS1菌株,在温室里采用针伤茎叶+涂抹孢子和健株喷雾孢子悬液,对不同品种进行接种试验,结果看出,室内高湿下参试品种喷雾接种能充分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