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8篇
综合类   103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4篇
畜牧兽医   65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露水草加工粒径和其β-蜕皮激素释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粒径露水草(Cyanotis arachnoidea C.B.Clarke)对所含β-蜕皮激素释放的影响。[方法]采用GRACEODS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40:60(V/V,%)洗脱。柱温26℃,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48nm。[结果]相同来源的露水草粉体(粒径10、30、50μm)β-蜕皮激素含量检测值和普通细粉(粒径180μm)相比,粉体中蜕皮激素激素的检测值平均高1倍多。[结论]露水草粉体中的蜕皮激素更容易溶于甲醇,其提取率明显高于普通细粉。表明露水草经过超微粉碎后,细胞破壁率到得明显提高,更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靛玉红-3′-单肟(Indirubin-3′-monoxime)对猕猴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同步化的影响。【方法】用PI和FITC同时对细胞进行染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荧光强度,对细胞内DNA和蛋白质的含量作相对定量,分析细胞在G0,G0+G1,S,G2+M期的分布比例;用BrdU标记法检测靛玉红-3′-单肟处理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情况。【结果】(1)与处于对数增殖期(对照)的细胞相比,10μmol/L靛玉红-3′-单肟处理30 h后,G0与G0+G1期细胞比例分别由7.27%和84.26%增加为14.21%和94.22%,差异达显著水平。(2)与对数增殖期细胞(BrdU阳性率为80%)相比,靛玉红-3′-单肟处理30 h可显著地抑制细胞的增殖,在后续标记培养24 h期间只有8.15%的细胞呈BrdU阳性,如果是在去除药物的正常条件下标记培养24 h,大多数细胞(58.28%)又可进入增殖状态。(3)与正常培养对照组细胞凋亡率(1.12%)相比,靛玉红-3′-单肟处理组凋亡发生率为1.82%,虽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结论】靛玉红-3′-单肟是一种可逆的细胞周期抑制剂,对猕猴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的,对细胞凋亡发生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选用初重为(39.68±3.05)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作为试验对象,在全植物蛋白基础饲料中添加植酸酶,设5种不同的植酸酶添加水平(500 U/kg、750 U/kg、1 000 U/kg、1 250 U/kg、2 500 U/kg),另设2个对照组,对照组1:全植物蛋白基础饲料中只添加1.5%的无机磷;对照组2:全植物蛋白基础饲料不添加植酸酶和无机磷,通过60 d的试验,探讨和研究植酸酶对草鱼生长、体组成及各组织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1鱼体的特定生长率最大,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与对照组2相比较,全植物蛋白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后,当植酸酶添加水平大于1 000 U/kg时,草鱼的饲料系数显著降低、蛋白质效率得到显著提高;植酸酶对草鱼的形体指标没有显著影响;当植酸酶添加水平大于1 000 U/kg时鱼体粗脂肪含量有所降低;当植酸酶添加水平为1 000 U/kg时,其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提高;添加植酸酶后鱼体、肌肉和脊椎骨中的磷含量有一定提高,且当植酸酶添加水平为1 250 U/kg时,肌肉和脊椎骨中的磷含量显著提高。结果表明,当植酸酶添加水平在1...  相似文献   
14.
选用初重为(39.68±3.05) 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作为试验对象,在全植物蛋白基础饲料中添加植酸酶,设5种不同的植酸酶添加水平(500 U/kg、750 U/kg、1 000 U/kg、1 250 U/kg、2 500 U/kg),另设2个对照组,对照组1:全植物蛋白基础饲料中只添加1.5%的无机磷;对照组2:全植物蛋白基础饲料不添加植酸酶和无机磷,通过60 d的试验,探讨和研究植酸酶对草鱼生长、体组成及各组织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1鱼体的特定生长率最大,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与对照组2相比较,全植物蛋白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后,当植酸酶添加水平大于1 000 U/kg时,草鱼的饲料系数显著降低、蛋白质效率得到显著提高;植酸酶对草鱼的形体指标没有显著影响;当植酸酶添加水平大于1 000 U/kg时鱼体粗脂肪含量有所降低;当植酸酶添加水平为1 000 U/kg时,其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提高;添加植酸酶后鱼体、肌肉和脊椎骨中的磷含量有一定提高,且当植酸酶添加水平为1 250 U/kg时,肌肉和脊椎骨中的磷含量显著提高。结果表明,当植酸酶添加水平在1 000 U/kg~1250 U/kg时,与对照组2相比较,全植物蛋白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可提高草鱼的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降低饲料系数,并显著提高草鱼磷的积累。若欲减少无机磷添加量,建议植酸酶添加水平为1 000 U/kg~1 250 U/kg。  相似文献   
15.
[目的]克隆草鱼的PKR基因,为草鱼抗病毒基因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依据GenBank上斑马鱼(AJ852023.1)和鲫鱼(AY293929.1)的PKR基因序列,利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了3对简并引物;采用100 μg/ml Polyl:C体外分别处理草鱼肾细胞(Ctenopharyngodon indellus kidney cells,CIK)12、36、48h,并提取处理后细胞的总RNA,逆转录后用降落PCR方法扩增这3个处理时间细胞中PKR基因.[结果]处理12h时未扩增出PKR基因,处理36和48h时都扩增到了PKR基因,并且表达量随处理时间的增加有所升高,扩增到的部分序列与鲫鱼和斑马鱼的该段序列同源性分别为100.00%和81.48%.[结论]试验成功获得了草鱼PKR基因的部分序列,Polyl:C高效诱导草鱼PKR蛋白表达将有助于开创治疗草鱼类病毒病的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齐健  陈建中  张剑  沈奇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114-18115,18243
[目的]为生态治理太湖水华蓝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以南太湖水华蓝藻铜绿微囊藻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处理方式的花生壳对其生长的化感抑制作用。[结果]经高温高压灭菌后的0.1%和0.5%花生壳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经次氯酸钙消毒处理过的0.1%和0.5%花生壳以及0.05%~1.00%花生壳提取液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无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花生壳经高温高压处理后可以抑制水华蓝藻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转录因子是指那些专一性地结合于DNA特定序列上、能激活或抑制其他基因转录的蛋白质(王少峡等,2004)。DREB(dehydration 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转录因子是一种特异性的转录因子,当植物在干旱、低温及盐等逆境胁迫下,DREB转录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全球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淡水养殖产品已逐渐成为人类饮食重要的动物蛋白来源,目前我国淡水鱼养殖产量占世界淡水鱼养殖总产量的52.65%,是全球淡水鱼主要生产国家[1-2]。纵观我国淡水养殖技术的发展历程,养殖模式从自给自足的传统粗放式池塘养殖演化为如今的高密度集约化池塘养殖,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水产品的消费需求,但水产养殖的高产量并未带来水产养殖业的高质量发展,养殖水产品面临着肉质松散、土腥味较重等问题[3-4]。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在选购鲜活鱼产品的过程中,通常重点考量鱼的营养及味道,二者占比分别为28.14%和27.75%[5]。因此,去除水产品土腥味、改善肌肉品质已成为水产养殖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进一步优化生殖细胞(PGCs)细胞体外培养条件。[方法]从第28期(5.5d)鸡胚生殖嵴分离PGCs,将PGCs与性腺基质细胞共培养进行原代培养,比较2种培养温度和3种培养浓度对PGCs原代培养的影响,以及2种饲养层细胞对PGCs传代培养的影响,并通过倒置显微镜下形态学观察、碱性磷酸酶(AKP)和过碘酸希夫反应(PAS)染色方法鉴定PGCs。[结果]培养浓度为2.5×10^5个/ml和培养温度为37℃时PGCs增殖较多,不易分化,存活能力较强,以第2代鸡胚成纤维细胞作饲养层时传代培养效果较好,获得了PGCs增殖的未分化集落,为后期的细胞标记及移植研究提供了较多数量和较高活力的PGCs。[结论]获得了PGCs原代与传代培养较好的培芥体系,为禽类EG细胞系的建立和转基因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评价细胞培养液中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RA)浓度对日本沼虾肝胰腺细胞活力及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分离日本沼虾肝胰腺细胞,使用M199完全培养液培养5 d后换成含ARA的培养液,ARA浓度分别为0(ARA1)、50(ARA2)、100(ARA3)、200(ARA4)和1 000μmol/L(ARA5),测定12和24 h时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以及24h时细胞活力。结果表明:原代肝胰腺细胞使用完全培养液时,生长状况良好,能存活15 d左右;ARA5组24 h时细胞活力显著低于ARA1和ARA2组(P0.05);高浓度的ARA降低了12和24 h时Δ4脱饱和酶(Δ4 FAD)、Δ6脱饱和酶(Δ6 FAD)、碳链延长酶6(Elovl6)、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SR-BⅠ)、脂肪酸结合蛋白10(FABP10)、乙酰辅酶A结合蛋白(ACBP)基因表达水平;ARA作用12 h时,ARA2组SR-BⅠ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ARA2和ARA3组FABP10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ARA1和ARA5组(P0.05),ARA3组ACBP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ARA作用24 h时,ARA2组SR-BⅠ、FABP10和ACBP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由此可见,细胞培养液中ARA浓度会影响日本沼虾肝胰腺细胞活力及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过高的ARA浓度(1 000μmol/L)会降低细胞的活力,适宜的ARA浓度(50~100μmol/L)可促进脂肪酸脱饱和酶、碳链延长酶及脂肪酸转运相关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