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5篇
农学   8篇
  5篇
综合类   11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494篇
园艺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61.
为探讨中国美利奴羊不同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型个体感染绵羊肺炎支原体的免疫应答变化,对4种不同MBL型个体进行MBL水平测定,选择其中20只作为对照组,50只为试验组,在相同饲养条件下试验组人工感染绵羊肺炎支原体,分别在攻毒前1 d(-1 d)、攻毒后1 d(1 d)、1周(7 d)、2周(14 d)、3周(21 d)用ELISA方法定量分析血清中TNF-α、IFN-γ、补体C1、C3水平.结果显示,A型和B型其MBL浓度较低,C型MBL浓度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在攻毒后1周,A型和B型IFN-γ表达显著降低(P<o.05),攻毒后2周,补体C3表达显著降低,TNF-α升高显著(P<0.05);与A型和B型相比,在攻毒后1周,C型IFN-γ表达增加(P<0.05),在攻毒后2周,补体C3表达增加、TNF-α显著降低(P<o.05),补体C1各组均不显著.结论:低血清MBL浓度与绵羊支原体肺炎有一定的相关性,不同基因型之间其TNF-α、IFN-γ、补体C1、C3水平有差异,低浓度MBL绵羊更易发生比较严重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2.
猪肺炎支原体显色原位杂交研究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猪肺炎支原体(Mhp)显色原位杂交(CISH)定位检测方法,本研究利用地高辛标记的Mhp P36核酸探针和DAB/H2O2显色系统,对人工Mhp感染组、自然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的实验猪肺组织样品和临床样品进行显色原位杂交检测.结果显示,设计的地高辛标记探针针对Mhp具有特异性,而与其他的猪病原菌无交叉反应;检测结果可以通过显微镜观测到Mhp定位在支气管/细支气管黏膜表面.人工感染组、自然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的CISH结果与PCR检测结果一致,临床样品的CISH检测结果低于PCR检测结果.本研究建立的Mhp显色原位杂交法是一种集直观和敏感为一体的检测方法,可以用于Mhp的定位检测和致病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63.
肺炎支原体的培养和保存条件非常苛刻,是疫苗规模化生产的工艺难题。本文针对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168株)生产工艺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培养试验筛选四种培养基配方表明该疫苗株在低血清改良培养基中生长良好;优化发酵培养工艺,使其在发酵罐培养60~70 h的峰值可达到1010CCU/mL;设计筛选该疫苗耐热保护剂和冻干工艺,37℃下保存10 d的耐老化试验结果显示,下降滴度小于100.5CCU/mL。本研究为提供高效、安全和稳定的猪肺炎支原体疫苗产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4.
兽用疫苗支原体污染的PCR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支原体的16 S rRNA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以兽用疫苗中常见的支原体DNA为模板进行PCR试验,优化反应体系,建立了兽用疫苗支原体污染的PCR 检测方法,并对市场上的兽用疫苗随机抽查检测,其检出率为24.4%(22/90)。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有望成为兽用疫苗支原体污染的检测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5.
青海省刚察县某牦牛产业基地牦牛发生咳嗽,鼻孔有分泌物流出,呼吸困难等症状的疾病。为快速确诊发病牛的致病原因,及时防控和治疗,从发病和病死的牦牛中,采集鼻腔拭子和肺脏、胸腔积液,利用PCR方法进行分子鉴定与分析。结果显示:此牛场中引发肺炎的病原是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殊异支原体两种病原体混合感染,测序结果显示5个有效样品中鉴定的为完全相同的病原,P.multocida-GC1的Kmt基因与参考序列中国株CP031554/3/2/1同源性在99%以上,M.dispar-GC1与参考序列的16S rRNA基因同源性在97%以上。同时在遗传进化角度再次分析确认了鉴定的P.multocida与中国和俄罗斯的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聚成一大支;鉴定的M.dispar与殊异支原体聚为一支。结果表明,青海刚察地区牦牛存在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殊异支原体的潜在风险,该研究为牦牛呼吸道疾病与肺炎的病原学调查和病原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66.
为建立羊嗜血支原体(M.ovis)病快速检测方法,本实验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羊M.ovis 16S rRNA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以山羊和绵羊M.ovis基因组DNA为模板,建立M.ovis PCR检测方法,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及临床应用试验。结果显示,建立的M.ovis PCR检测方法扩增片段大小为508 bp,与GenBank中M.ovis参考株同源性达99%以上,该方法与猪嗜血支原体、牛嗜血支原体等病原体无交叉反应,最低检测40个拷贝的DNA;通过对延边地区60份山羊和绵羊血液样本的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敏感、准确等优点,完全适用于M.ovis的检测。  相似文献   
67.
支原体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静 《中国兽药杂志》2013,47(11):17-21
经过对Genebank鸡滑液支原体、猪肺炎支原体、口腔支原体和猪鼻支原体16S rRNA序列比对,设计了一条通用引物,建立支原体PCR检测方法.该方法敏感、特异、经济、快速,在动物疫苗生产中检测细胞、半成品及成品支原体污染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8.
牛支原体耐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国内外牛支原体的耐药性研究进展做以综述的基础上,对近年来支原体的耐药机制进行了概述,以期为养牛业生产中牛支原体病的防治和耐药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李琳  马玉敏  尹荣兰  邵洪泽  许尧  许志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466-2467,2526
[目的]探讨吉林省德惠、农安等地区养殖场肉鸡发病的原因。[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剖检病变和实验室诊断确定吉林省德惠、农安等地区养殖场肉鸡发病的原因,并提出一些综合防制措施。[结果]经流行病学调查、剖检病变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非典型性新城疫继发大肠杆菌和支原体混合感染。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诊断方法和综合防制措施。[结论]该研究为肉鸡养殖中可能发生的这类疾病提供有效的防制方法和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70.
试验旨在确定牛支原体P48基因的免疫原性,为进一步筛选牛支原体免疫保护性基因奠定基础。本研究以牛支原体新疆分离株为研究对象,运用Overlap PCR方法扩增得到点突变后的牛支原体新疆分离株P48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 (+)-P48,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在诱导剂ITPG的诱导下获得重组蛋白P48,纯化后的重组P48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运用Western blotting和ELISA方法验证其反应原性和免疫原性。结果表明,试验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 (+)-P48,重组蛋白P48大小约为66 ku,纯化后的牛支原体P48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后可产生良好的免疫反应,血清抗体滴度达到较高水平(D450 nm值为1.126)。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抗牛支原体P48重组蛋白的鼠血清与牛支原体P48重组蛋白及牛支原体全菌蛋白抗原均能产生明显的抗原抗体反应,表明P48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与反应原性,可作为牛支原体新型疫苗的候选基因,且牛支原体新疆分离株P48基因与国内外5株牛支原体P48基因的同源性很高,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