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3篇
  5篇
综合类   9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65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正> 前言鱼类是人类蛋白质的主要来源。鱼肉中通常含有水份72~85%,蛋白质15~24%,脂肪1~20%,碳水化合物1%以下,其他物质2%以下。脂肪提供能量,鱼肉易于消化,并富有必需氨基酸,许多重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也存在于鱼的组织中。但是,鱼类的内脏、鳃和体表带有大量细菌,捕捞后又会因污染和繁殖使数量大大增加,鱼的消化道、  相似文献   
42.
对于鱼肉蛋白质在冻藏中的变性,国外曾先后用盐溶性蛋白的溶解度和肌原纤维Ca—ATPase活性作为衡量的指标,取得了很好的结果且一直沿用至今。但这种测定的实验条件要求较高,操作复杂,不易迅速作出判断。本文根据蛋白质变性后有大量疏水基团的暴露而使其持水能力下降的原理,采用液滴法来评估蛋白质冷冻变性的程度。本研究选择了“三去”鲢等原料,在-10℃和-18℃二种冻藏温度条件下测定了其液滴与盐溶性蛋白溶解度和凝胶强度三项指标,  相似文献   
43.
过去,鱼类保鲜,以防腐为主.现在鱼类保鲜应以保持营养、味道为主要目的。鱼类鲜度与鱼肉中所含的三磷酸腺苷(又称A.T.P)的多寡有密切关系。鱼活着时的运动,肌肉的收缩也需要消耗A.T.P,但消耗后马上可以合成弥补,当鱼离水后,那就只有消耗而无补充,A.T.P一消失,其鲜度就无法保持。  相似文献   
44.
在由长体鳕鱼原料研制的特殊规格鱼糜基础上,苏联北海渔区发展生产一种新产品—蟹肉棒,设备和加工工艺由日本提供。在生产蟹肉棒的鱼糜中加入水,盐、蛋白、淀粉。按文献报导,加水可降低鱼糜结实性,增加盐分、卵蛋白加入鱼糜可提高产品食用价值,并使其具有白色而作为凝结物质。加入产品的淀粉怍为碳水化合物增加产品流变性.  相似文献   
45.
热处理是传统的加工方法,对食品加工具有重要的意义。比较了热处理对不同鱼肉肌肉蛋白质即肌原纤维蛋白、肌浆蛋白及肌基质蛋白的表面疏水性、表面活性巯基的影响,并对脂质因热处理产生的氧化、组分变化以及热处理对鱼肉颜色、硬度等品质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6.
河豚的食用安全性及营养价值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河豚食用安全性,以及国内外对河豚鱼肉、肝脏和精巢营养价值的研究现状,以期为养殖低毒或无毒的河豚、科学地利用河豚资源及开放河豚市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以鲤鱼为实验对象,将鲤鱼在-18℃冷藏3个月,通过测定冷藏期间每隔15 d的鱼肉品质指标(质构、色差、挥发性盐基氮),对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研究。测定结果表明,新鲜鲤鱼为最佳食用期,在-18℃冷冻下鲤鱼的最佳食用期为60 d。  相似文献   
48.
越南政府最近将其南部河豚鱼渔获量丰富的两个省的两家加工企业选定为在越南农业、农村开发部指导监督下有出口资格的加工企业。在越南以前有数人因吃了进口业务者所加工的河豚鱼而发生死亡事  相似文献   
49.
保鲜处理对冷鲜鲟鱼肉特征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岳琪琪  刘文  韩千慧  龚恒  侯温甫  周敏  王宏勋 《水产学报》2020,44(12):2076-2086
为明晰保鲜处理对冷鲜鲟鱼肉冷藏期间的特征性风味物质的影响。本实验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结合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对经微酸性氧化电解水和ε-聚赖氨酸两步法保鲜处理的冷鲜鲟鱼肉在冷藏期间的挥发性成分和滋味成分进行分析。电子鼻能够对挥发性成分从整体上进行分析,贮藏后期保鲜处理组和对照组的鲟鱼肉挥发性气味的数据集无重叠区域,差异明显。利用SPME-GC-MS定性鉴定出46种挥发性物质,主要包括醛类、酮类、烃类和醇类等物质,其中己醛、庚醛、苯甲醛、辛醛、壬醛、癸醛和2,5-辛二酮、苯乙酮、3,5-辛二烯-2-酮为保鲜处理组的主要挥发性物质,保鲜处理延缓了冷鲜鲟鱼肉腥味的产生以及鱼肉香味的下降。电子舌检测冷藏过程中鲟鱼肉的滋味物质时发现,保鲜处理组苦味、涩味、咸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样品贮藏6 d后,在苦味、涩味、咸味、鲜味方面均呈显著差异。保鲜处理起到了减缓冷藏期间冷鲜鲟鱼肉风味物质下降的作用,为保鲜处理在冷鲜鲟鱼肉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0.
以"感官评价"为主要研究方法,对淡水鱼鱼糜脱腥方法进行筛选及确定。依据作用机理来看,有很多种去腥方法,本实验采用"掩盖祛腥法"来去除鱼糜的鱼腥味,这种方法是利用某些呈味物质特有的风味去掩盖鱼体内不被接受的异味。然后对鱼肉糜与大豆蛋白制品以及鱼肉糜与三种大豆蛋白制品之间不同比例的调配进行了实验,其次对挤压后的成品进行了感官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