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2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6篇
  4篇
综合类   119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25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茯砖茶及其配方对脂肪变性L-02肝细胞中TG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1mL/L的20%医用脂肪乳剂处理L-02肝细胞48h复制非酒精性脂肪变性肝细胞,然后加入不同浓度的提取物及配方分别处理24h和48h,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细胞内的甘油三酯(TG)水平,探讨茯砖茶提取物和两个配方对脂肪变性L-02肝细胞内TG的影响。结果显示,茯砖茶提取物和配方1与自然恢复组比较均可显著降低脂肪变性肝细胞内TG的水平(P<0.05),而与血脂康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显示出茯砖茶和配方1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2.
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MTP)是继载脂蛋白B(apoB)之后发现参与TG转运及VLDL组装的内质网腔内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脂质转运蛋白.MTP主要作为载体在内质网腔与含脂蛋白的apoB等脂类结合以VLDL的形式转运出肝脏,对含脂蛋白的apoB装配和分泌起关键作用[1].  相似文献   
73.
镉对大鼠原代肝细胞的毒性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两步灌流法获得大鼠肝细胞,肝细胞暴露于浓度为2.5、5、10μmol/L的醋酸镉24 h.测定了细胞活力、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及细胞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细胞相对存活率显著下降(P<0.01),LDH、AST和ALT的释放量增加,5μmol/L和10 μmol/L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显著(P<0.01),细胞内GSH-PX活性降低,各剂量染毒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极显著(P<0.01);细胞内GSH含量升高,5 μmol/L和10μmol/L剂量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细胞内MDA含量升高,10μmol/L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表明镉可致肝细胞损伤,并且氧化应激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4.
泽泻对大鼠急性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泽泻提取物对DL-乙硫氨酸(DL-ethionine)致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采用DL-乙硫氨酸(2.0mmol/L)处理大鼠原代肝细胞24h,制备大鼠急性肝脏损伤体外模型。分别以0.0、1.0、5.0、10.0、20.0、50.0μg/mL的泽泻粗提物作用于该模型,测定各组24h和48h细胞培养基上清液中的ALT、AST活性以及细胞裂解液中的甘油三酯(TG)、直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D-LDL-C)。结果表明,添加泽泻的各组细胞培养基上清液中ALT、AST活力明显降低,细胞裂解液中TG、D-LDL-C含量降低,24h比48h时效果显著。泽泻粗提物的各浓度中,以5.0μg/mL为最佳。  相似文献   
75.
CPT-I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PT-ImRNA的表达对研究奶牛肝脏脂肪酸氧化代谢具有重要作用,CPT-I在肝脏中脂肪酸从细胞浆转移到线粒体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本研究应用双标准曲线方法,建立了CPT-I基因的相对荧光定量方法。结果表明,所建立的SYBRGreenI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CPT-I基因具有较好的效果,为肝细胞CPT-I基因定量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6.
试验性氟中毒对肉鸭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肉鸭氟中毒与肝细胞凋亡的关系及其形态学改变,选用8日龄的天府肉鸭160只,随机分成4组,分别在常规饲料中添加0、350、450和550 mg/kg的氟化钠攻毒,攻毒后每隔8 d,每组扑杀5只,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 (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 (TUNEL)对试验性氟中毒肝组织标本进行处理和标记,光镜下观测24、40、56日龄肉鸭肝细胞凋亡的百分率和形态学改变。TUNEL检测结果显示,在肉鸭氟中毒模型中,DAB着色的阳性细胞呈凋亡细胞的典型形态特征;肝细胞凋亡的百分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结果表明,肉鸭氟中毒时以肝细胞早期和中期凋亡为主,随着摄氟时间的延长和摄氟剂量的加大,肝细胞由凋亡逐渐发展为坏死。表明过量氟在体内毒性作用和肝细胞凋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7.
试验旨在研究中草药复合微生态制剂(CHCP)对急性肝脏损伤蛋鸡肝脏的保护作用。试验分两部分:①用四氯化碳豆油(SCCl4)建立蛋鸡急性肝脏损伤模型。选取1 d健康蛋雏鸡108只随机分为4组,模型Ⅰ~Ⅲ组分别按1、2、4 mL/kg体重灌胃10%(V/V)SCCl4,对照组按2 mL/kg体重灌胃豆油,分别在14、28及35 d时各灌胃一次;②CHCP对蛋鸡急性肝脏损伤的影响。选择1 d 健康蛋雏鸡6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豆油)、模型对照组(SCCl4)及低、中、高剂量CHCP组(SCCl4+1‰ CHCP、SCCl4+2‰ CHCP、SCCl4+4‰ CHCP),7 d起饮水使用CHCP,14、28 d按2 mL/kg体重剂量给鸡灌胃10% SCCl4。结果表明,按2 mL/kg体重剂量在14、28 d分别灌胃10% SCCl4即可造成蛋鸡肝脏损伤,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空泡样变严重,核固缩,坏死;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低、中、高剂量CHCP组蛋鸡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含量分别降低4.35%(P > 0.05)、7.57%(P > 0.05)及9.79%(P < 0.05),中、高剂量CHCP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含量分别降低34.92%(P < 0.01)、36.51%(P < 0.01),血清总胆红素(TB)含量分别降低25.49%(P < 0.01)、27.45%(P < 0.01);蛋鸡肝细胞切片显示CHCP不同剂量组肝细胞充血减轻,未见脂滴空泡,排列整齐,细胞质丰富而均匀。结果表明,本试验所用的CHCP按2‰、4‰饮水使用均能减少肉鸡肝细胞坏死,降低血清转氨酶活性及TB水平,对SCCl4诱导的肝脏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研究猪苓多糖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建鲤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为鱼类肝胆综合征治疗药物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基础饵料中添加不同比例(0.1%、0.5%和1.0%)的猪苓多糖连续饲喂建鲤8周后,采用CCl4进行急性肝损伤造模,72 h后采集血液分离血清,检测血清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丙氨酸转氨酶(GPT)、天冬氨酸转氨酶(GOT)活性;采集肝脏组织匀浆上清液,检测匀浆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同时采集肝脏组织制备组织切片,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结构变化.[结果]经CCl4诱导处理能引起建鲤血清肝功能指标、抗氧化指标显著变化,肝脏组织结构明显受损,肝细胞核仁大部分消失,呈核空泡化.但在基础饵料中添加1.0%猪苓多糖能极显著降低血清GOT、GPT活性(P<0.01),显著升高血清TP、ALB、T-AOC值(P<0.05,下同);显著升高肝脏组织匀浆上清液中SOD、GSH、GSH-Px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明显抑制CCl4对肝脏组织结构造成的损伤,肝脏组织结构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在建鲤基础饵中添加1.0%猪苓多糖对CCl4所引起的肝脏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有效清除机体内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spiralCT,MSCT)在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治疗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行穿刺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1天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三期扫描并行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reconstruction,MP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intensityprojection,MIP)及容积再现(volumerendering,VR)重建,作为穿刺参考依据;术前参考三期扫描及后处理图像,经体表放置自制扫描定位线后行5mm层厚平扫,确定最佳穿刺进针点、穿刺路径,进针深度。术中监测电极针位置,必要时微调。穿刺成功后瘤灶行RFA术。术后CT平扫观察肿瘤形态、大小及密度变化,肿瘤周围肝实质密度变化。肝包膜、腹膜腔和胸膜腔有无积液(血)、积气等。结果所有瘤灶电极针准确植入病灶,准确率为100%(118/118);1次植入电极位于肿瘤中心部.RFA术无需调整占94.92%(112/118);有部分偏差。需微调位置.占5.08%(6/118)。RFA治疗完成后肿瘤缩小。占27.11%(32/118);肿瘤密度减低(液化、坏死及炭化),占100%(118/118)。周围肝组织密度减低,占20.34%(24/118)。肝包膜下积液(血),占13.56%(16/118),肝包膜下积气,占1.69%(2/118)。腹膜腔内积气l例,占0.85%(1/118),积血5例,占4.24%(5/118)。12例靠近膈肌肝肿瘤RFA后:血、气胸占8.33%(1/12),肺组织损伤占16.61%(2/12)。结论在CT引导下射频消融定位精确,可实时测量电极角度和深度,监测病灶内部的变化情况;对周围肝组织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为消融术提供可靠的依据及良好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80.
脂肪肝综合征(FIS)又叫脂肪肝出血综合征(FLHS),是发生于产蛋禽和肉用仔禽的一种脂类代谢障碍性疾病,主要原因是饲料中营养物质过剩而某些微量营养成分不足或不平衡.该病1930年在产蛋鸡中首先发现.普遍发生于产蛋高峰期膘情良好的笼养蛋鸡,引起产蛋量逐渐下降(2%~50%),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发病率5%左右,主要特征是肝脏发生脂肪变性、出血.6~9月炎热季节多发,是我国各地养禽业的一种常见病,给现代密集型养禽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