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3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38篇
林业   15篇
农学   635篇
基础科学   35篇
  199篇
综合类   1117篇
农作物   2348篇
水产渔业   34篇
畜牧兽医   66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82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234篇
  2011年   340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343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357篇
  2006年   262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滕冰  吴宗璞 《大豆科学》1999,18(1):42-46
本文报导了一个新的大豆斑驳粒微量“总黄酮”的分析方法,。采用Zr^4+与黄酮类化合物生成有荧光的络合物,借薄层色谱扫描技术,测定滤纸荧光斑点的峰面积积分值,用于定量分析。Zr^4+在酸性条件下与黄酮类化合物的络合作用可使类黄酮化合物定性,并有利于区别于黄烷醇类化合物。该方法应用盱大豆感染SMV产生斑驳的发生机理研究,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2.
选用晋大62×诱处4号杂交亲本和后代群体为试验材料,通过微卫星(SSR)标记分析,利用SPSS软件对其进行了聚类分析,探讨了亲本及后代群体间的遗传特性和亲缘关系,研究了大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为大豆杂交育种亲本的选配、杂交后代的筛选、种质创新及大豆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结果表明,以亲本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选用40对不同的引物进行电泳共筛选出23对位于多条染色体上的差异引物,其多态性比例为55.0%。通过聚类分析所有材料可聚类为以下几类:母本晋大62(CK1)和后代6~13号材料聚为第一大类,父本诱处4号(CK2)和后代25~31号材料聚为第二大类,而1~5、14~20聚为第一小类,21~24、32~35聚为第二小类,这两小类材料与亲本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63.
[目的]为大豆的高产生理生态提供依据。[方法]在大豆高产田选用单基因型大豆鲁豆13、日选、黄沙、科丰6号、92-8,并等量混合种植组成包括6个双基因型大豆的11个处理,研究多基因型大豆的生理生态。[结果]双基因型群体日选+科丰6号的产量最高,比单基因型增产18.6%~44.7%。极值出现在日选+科丰6号中的生理指标有茎粗、分枝、叶数、中部叶重、上部叶重(第2峰值)、叶面积指数(第2峰值),与产量关系较为密切,但没达显著水平。高产双基因型的指标几乎均超出或接近单基因型高值,茎粗、分枝、叶面积系数、干物质积累、中上部叶重、产量有明显优势,产量较低的双基因型相反。盛花期中上部截留96.0%~97.0%、漏光损失1.0%~2.5%较为适宜;鼓粒期中上部截留65.0%~75.0%较为适宜,到达地面的光不宜超过10.0%。[结论]基因型搭配较单基因型增产显著,增产幅度达8.7%~44.7%,叶面积系数、干物质积累量、中上部叶重明显提高,以尖叶品种与阔叶品种搭配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64.
从农业到生物医学:大豆育种研究的新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贻崧  程浩  喻德跃 《大豆科学》2011,30(4):683-688
大豆富含多种具有独特生理功能的活性成分,包括大豆异黄酮、大豆多肽、大豆磷脂、大豆低聚糖、大豆皂甙等,具有抗肿瘤、降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作用,在保健食品和医学领域有着极高的潜在应用价值.基于大豆的保健和药用价值,文章综述了大豆活性成分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大豆生物医学性状改良以及评估方法,以期鼓励农业与生物医学的密切结合和...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大豆高蛋白组合杂交F4代蛋白质含量与其亲本的相互关系。[方法]2005年以蛋白质含量高(45.00%以上)或产量高的8个大豆品种或品系为亲本,配制6个杂交组合进行杂交,2008年获得杂种F4代相关资料,分析杂种F4代蛋白质含量与亲本的相关关系。[结果]双亲蛋白质含量中值,尤其是母本蛋白质含量对F4代蛋白质含量仍有很大影响,呈正相关;高蛋白组合F4代蛋白质含量分离较大,蛋白质含量降低,低于双亲;F4代蛋白质含量与单株产量呈负相关,与百粒重呈正相关;F4代蛋白质含量与亲本的熟期差异呈负相关,相关性不显著。[结论]若要提高大豆F4代蛋白质含量,应选择蛋白质含量高的材料作为母本;在F4代单株个体的选择上,为保证后代产量应选择大粒型为主。  相似文献   
66.
江西大豆育成品种分析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我国大豆育种现状,对江西育成的8个大豆品种进行了系谱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江西大豆发展的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7.
大豆品种间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德水  庄炳昌 《作物学报》1998,24(4):486-490
用62个大豆DNA分子探针与5种限制性内切酶组合,对大豆基因组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选用的两对材料,其多态性RFLP标记的频率均高达60%,可作为RFLP作图较理想的亲本,RFLP标记的多态性类型表现为共显性,少数为显性,其中一些标记揭示了2个或2个以上的独立分离的基因座位,不同限制性内切酶的揭示多态性的能力上差异不显著,在杂交片段长度上差异显著并都大于预期,  相似文献   
68.
Useful light interception during reproductive stages is very important for soybean ( Glycine max (L.) Merr.) dry matter production. The objective of this experiment was to investigate the light utilization in the canopy for yield, and its components in the case of arranging branch direction to row direction with flat type (1/2 phyllotaxy) soybean. The field study was conducted in the field at Niigata University on a loamy sand soil at 25, 16 and 9 plants m−2 in 1994, 1995 and 1996, using cultivar 'Miyagishirome' (Maturity Group VII or VIII, phyllotaxy 1/2; branches develop flatly) with treatments so that branches developed at right angles direction (Type R) and in a parallel direction (Type P)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row.
Total dry weight (TDW) was greater in Type R than in Type P. A higher leaf area index (LAI) was shown in Type R than in Type P in each plant density among the three years. More light penetrated into the canopy in Type R than in Type P. Higher TDW and LAI were produced by effective light interception at the canopy of Type R.
Yield and its components were greater in higher than lower density and tended to be greater in Type R than in Type P. Increased yield depend on seed, pod and node number m−2. The increase of yield components in Type R was suggested to be due to favorable light condition in the canopy, compared with Type P.  相似文献   
69.
2007年吉林省大豆主要病虫害发生及相应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2007年8月19日到9月15日对吉林省全省9个地区25个市县乡镇大豆生产田,省大豆区试、生试大豆田的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了定点调查和病样采集。结果表明:近年由于气候的原因,大豆霜霉病和大豆褐斑病中等偏重发生,大豆蚜虫个别地区大发生。依据调查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大豆病害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0.
田间条件下选择226个大豆品种(系),在不同磷水平下测定其产量、百粒重。株高、分枝和节数变化规律。以这五种指标的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大豆基因型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结合产量的变化双重筛选,得到43种对磷素敏感性不同的基因型;第二年用同样方法进行筛选,认定了5种磷高效基因型和4种磷低效基因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