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4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322篇
林业   101篇
农学   562篇
基础科学   81篇
  167篇
综合类   1013篇
农作物   205篇
水产渔业   283篇
畜牧兽医   557篇
园艺   236篇
植物保护   13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235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 毫秒
61.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原位杂交法研究了催产素(oxytocin,OT)及OT mRNA在成年发情期奶山羊下丘脑中的分布和表达。结果,O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视上核和室旁核,在视上弥散核、弓状核、室周核和乳头体各核团也存在免疫阳性神经元;在室旁核、视上弥散核、正中隆起和第三脑室附近有较多数量的强阳性神经纤维,在交叉上核有少量阳性神经纤维。在下丘脑23个核团(区)中均能检测出OT mRNA的阳性细胞。结果表明,OT和OT mRNA在下丘脑中分布广泛,且OT可能通过轴突传递和血液运输,将OT mRNA合成的OT运送到别的核团;OT在奶山羊发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2.
将堆型艾美球虫(E.acervulina)3-1E基因克隆至pET-32a(+)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在37℃下,用终浓度为1.0mmol/L的IPTG诱导表达,得到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8500的重组蛋白。Western blot检测证实,该重组蛋白可以与特异性抗血清结合。在20℃条件下,以终浓度分别为2.0、1.0、0.5mmol/L的IPTG进行诱导.当IPTG终浓度为0.5mmol/L时,以可溶性形式存在的目的蛋白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63.
地高辛标记cDNA探针检测苹果茎痘病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artial sequence(314 bp) of ASPV was cloned and used as a probe labelled with digoxigenin-11dUTP. The total RNA extracted from samples with Apple stem pitting virus and a series of dilutions of plasmid with ASPV-cDNA were detected by dot blot hybridiz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be was sensitive and specific. The probe couldn't hybridize with total RNA of Apple stem grooving virus, Apple mosaic virus and Apple chlorotic leaf spot virus samples as well as negative control, only hybridized with that extracted from dormant shoot infected with ASPV. The sensitivity for detection of plasmid contained ASPV-cDNA was 1.64 μg.  相似文献   
64.
一步法实时定量RT-PCR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建立了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的快速、特异的基于Taqman的一步法实时定量RT-PCR方法。通过对GenBank已公布的小反刍兽疫病毒N基因序列进行序列比较分析,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和一条Taqman探针。利用这对引物和探针对来自不同疫源地的小反刍兽疫病毒RNA样本进行检测,都获得了特异性扩增,但是,不与牛瘟病毒、海豚麻疹病毒等其他种的麻疹病毒属病毒发生交叉反应。本方法具有高度灵敏性,最低可检测到810拷贝的RNA模板。在模板浓度为8.1×102到8.1×108拷贝范围内,都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而且无论是组内和或组间重复的变异系数都很低。  相似文献   
65.
猪附红细胞体PCR-微孔板杂交-酶免疫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猪附红细胞体和多种血营养菌16S rRNA基因的保守区设计合成引物HM-f/HM-r,在反向引物的5′端用生物素标记,以猪附红细胞体广东株16S rRNA基因的可变区序列设计种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探针的5′端用地高辛标记,成功地建立了猪附红细胞体PCR-微孔板杂交-酶免疫检测方法。通过测定不同浓度PCR产物对应的微孔板杂交-酶反应显色OD值,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为y=2.1012-0.4492×logx,其相关系数R为0.977,显示对未知样品可进行定量检测。该方法与猪的多种细菌性病原、猫血巴尔通氏体CA株和E.wenyonii无交叉反应,其敏感性比常规PCR琼脂糖电泳检测提高了近100倍。用建立的方法对38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有12份检测结果为阳性。  相似文献   
66.
为筛选与线虫感染性相关的基因,本研究以猪蛔虫为对象,构建猪蛔虫感染期幼虫差异表达消减cDNA文库,为研究线虫期特异性发育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分别提取感染期幼虫和其它各期幼虫及成虫的总RNA,纯化mRNA后,采用Clontech公司PCR-selectTM试剂盒进行反转录合成cDNA并进行抑制消减杂交(SSH),构建猪蛔虫感染期幼虫差异表达的消减cDNA文库,并采用Southern斑点杂交进行消减效率的检测。随机从文库中抽取45个克隆进行测序及在线BLAST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感染期幼虫差异表达的消减cDNA文库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在得到的41个表达序列标签(ESTs)中,有40个ESTs与已报道的基因有较高的相似性,主要代表猪蛔虫第三期幼虫基因和成虫头部基因,有1个cDNA片段可能代表新基因。猪蛔虫感染期幼虫差异表达消减cDNA文库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幼虫发育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7.
本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改进的气相色谱法对仲丁威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与CIPAC采用的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反相液相色谱法与正相液相色谱法等效,气相色谱法经改进后降低了仲丁威的热分解,三种方法对仲丁威原药及乳油含量的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68.
选择覆盖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膜蛋白(MP)基因的保守区核苷酸序列合成2对引物,采用异硫氰酸胍一步抽提RNA,建立了RT-PCR检测鼠体恙螨及游离恙螨体内HFRSV-RNA的方法,扩增产物经凝胶电泳及斑点印迹杂交证实具有特异性。结果显示,HFRSV抗原阳性鼠体恙螨50只组、10只组、游离螨50只组,HFRSV抗原阳性鼠肺1000mg、500mg组经RT-PCR检测为阳性;HFRSV抗原阳性鼠体恙螨5只组,HFRSV抗原阴性鼠体恙螨50只和10只组,游离螨10只和5只组,鼠肺HFRSV抗原阳性100mg组均未见有明显扩增带。进一步用套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检测,在RT-PCR未测出HFRSV-RNA的各组中均检测有HFRSV-RNA。结果表明NestedRT-PCR具有高特异、高敏感的特点,可用于检测恙螨体内微量HFRSV-RNA,为确认恙螨作为HFRSV的传播媒介提供了分子生物学证据。  相似文献   
69.
Interspecific allo-tetraploidy was induced by a combination of hybridization of 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 Megalobrama terminalis ♂ and thermal shock. A thermal shock at 40 °C for 2 min applied to eggs 33 or 26 min (τ0: 1.40) after fertilization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ly ( P <0.01) higher yield of allo-tetraploids than hybrid crosses without heat shock. The yield of allo-tetraploids in embryos from mid-gastrula to hatching stages was 15.7–24.4% in different thermal shock treatment groups. The allo-tetraploidy rate in 330-day-old juveniles was 9.3% and 6.7% in different year treatment groups. After 2 years of rearing, allo-tetraploidy males attained sexual maturity with milk-like milt at the age of 2+, while allo-tetraploidy females at the age of 2+, and even at 3+, did not show any signs of sexual maturation exhibiting obviously delayed maturity. Only a few allo-tetraploidy females (three individuals) showed maturation characters at the age of 4+ and these females were induced to spawn.  相似文献   
70.
以油菜为材料,研究线粒体nad6基因在种子发育中的表达。结果表明,nad6基因在叶片中的表达很低,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各阶段均有较高表达,并随种子发育进程而有加强的趋势。推测线粒体nad6基因可能除与呼吸作用有关外还有其他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