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80篇
  免费   2303篇
  国内免费   4784篇
林业   3514篇
农学   5870篇
基础科学   722篇
  5903篇
综合类   22794篇
农作物   4253篇
水产渔业   2934篇
畜牧兽医   5843篇
园艺   2491篇
植物保护   2643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507篇
  2022年   992篇
  2021年   1247篇
  2020年   1337篇
  2019年   1453篇
  2018年   1125篇
  2017年   1901篇
  2016年   2446篇
  2015年   2082篇
  2014年   1874篇
  2013年   2771篇
  2012年   3970篇
  2011年   3906篇
  2010年   3160篇
  2009年   2974篇
  2008年   3110篇
  2007年   3581篇
  2006年   3114篇
  2005年   2412篇
  2004年   1964篇
  2003年   1416篇
  2002年   1144篇
  2001年   1034篇
  2000年   940篇
  1999年   816篇
  1998年   660篇
  1997年   597篇
  1996年   589篇
  1995年   559篇
  1994年   496篇
  1993年   487篇
  1992年   470篇
  1991年   402篇
  1990年   371篇
  1989年   270篇
  1988年   209篇
  1987年   141篇
  1986年   125篇
  1985年   58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10篇
  1963年   7篇
  1962年   5篇
  195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从含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核衣壳蛋白(N)的质粒扩增出N基因,构建禽痘病毒转移载体。该载体含有禽痘病毒早晚期启动子LP2EP2控制之下的PRRSVN基因、P11启动下的报告基因lacZ以及用于同源重组的禽痘病毒基因组的片段。在转移载体转染亲本病毒S—FPV-017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之后,采用蓝色表型筛选的方法,筛选到表达N基因的重组病毒,并对其进行了6轮蚀斑纯化。PCR方法鉴定证明重组病毒的基因组中含有完整PRRSVN基因,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明了PRRSVN蛋白在重组病毒感染的CEF细胞中获得表达,本研究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非复制型疫苗的研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2.
新城疫病毒F、NP、M和HN基因在昆虫细胞内的共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构建杆状病毒转移载体,通过PCR的方法将F48E9株新城疫病毒F基因上的StuⅠ位点和NP基因上的XbaⅠ位点进行突变,扩增出全长的F、NP以及F48E9株新城疫病毒M和HN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再将F、NP、M和HN基因依次亚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AeAB4上,F基因和M基因均在p10启动子的操控之下,NP基因和HN基因构建到两个polyhedrin启动子下游,构建重组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AeAB4-F-NP-M-HN。pAeAB4-F-NP-M-HN与线性化的杆状病毒DNA共转染昆虫细胞Sf9,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Bae-F-NP-M-HN。重组杆状病毒感染Sf9细胞,72h后收集细胞和培养上清。Western blot分析显示:M、NP、F和HN蛋白在培养上清中得到了共表达,大小与预期结果一致;感染细胞内只检测到了HN蛋白的表达。这表明M、NP、F和HN蛋白在昆虫细胞内共表达可以自我装配成病毒样颗粒,并且以出芽的方式释放到培养基中。该重组杆状病毒的获得为研究新城疫病毒各结构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确定病毒粒子出芽的驱动力等方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3.
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基因vp1的表达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外克隆口蹄疫病毒vp1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8a-vp1。将此重组质粒转化到受体菌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分析表明,诱导5h后表达量达到最高,表达产物大小约为33Ku-40Ku,表达蛋白能与口蹄疫病毒阳性血清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经HPLC纯化后,以重组蛋白为抗原,建立检测VP1蛋白抗体的ELISA方法,检测猪牛血清样品,免疫抗体检测结果与口蹄疫液相阻断ELISA检测结果呈正相关,能反映出免疫抗体动态变化,对临床样品口蹄疫病毒血清抗体检测,两种方法有一定相关性,但不显著。所以以重组VP1蛋白为检测抗原的ELISA方法有望用于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  相似文献   
994.
为探讨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雏鸡马立克病(M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研究了雏鸡在人工攻毒后血浆MDA含量与SOD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攻毒组接种马立克病病毒(MDV)后第14天,血浆中MDA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7天和第28天高于对照组,第56天时基本接近;血浆中SOD活性在第7天时对照组显著高于攻毒组(P<0.05),第14天和第28天高于攻毒组,但差异不显著.表明雏鸡在感染MDV后血浆中MDA含量显著升高,SOD活性明显降低,对雏鸡MD的发病诊断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5.
为了探讨鸵鸟对H5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的免疫原性,做好鸵鸟禽流感的防控工作,采用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制的重组H5N1亚型禽流感疫苗,不同剂量免疫鸵鸟,用HI方法检测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根据母源抗体的衰减和免疫抗体的消长规律确定首免和再免日龄.结果表明,雏鸵鸟母源抗体能维持约3周~8周;8周龄时分组首免,C1组产生的免疫反应优于C2组,抗体峰值能达到7.50 log2,维持时间为9周左右;17周龄时C1组以3.0 mL/羽进行二免,2周后抗体达到7.40log2,3周~7周抗体维持在高峰值,最高达8.80log2,以后逐渐下降,有效抗体水平能维持至接种后25周左右.二免后25周进行三免,以5 mL/羽三免后2周抗体可达到9.80log2,2周~4周抗体维持在最高峰,以后缓慢下降,期间抗体时有起伏,但有效抗体水平约可维持1年时间.三免后45周内抗体水平合格率均在70%以上.根据抗体消长规律,初步推荐了鸵鸟的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996.
日粮镁对肉仔鸡腿肌中活性氧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目的是研究日粮镁水平对肉仔鸡腿肌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 ROS)产量的影响。96只AA肉仔鸡随机分配到低镁日粮组和对照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分别喂以镁含量1 .2 g/kg或2 .4 g/kg的日粮。与对照组相比,低镁组肉仔鸡腿肌中谷胱甘肽(glutathione , GSH)的含量降低了27 %(P<0 .01) ,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的含量提高了40 %(P<0 .01)。采食低镁日粮的肉仔鸡腿肌匀浆液的ROS信号峰的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1)。对照组腿肌镁的浓度(30 .27 mg/kg)显著高于低镁组腿肌镁的浓度(27 .40 mg/kg)。腿肌中铁、钙的含量在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 .05)。与对照组相比,低镁组腿肌线粒体复合酶Ⅰ、Ⅱ、Ⅲ、Ⅳ的活性分别提高了28 %、23 %(P<0 .01)、35 %(P<0 .01)和30 %,线粒体复合酶Ⅰ、Ⅱ、Ⅲ、Ⅳ的活性与ROS产量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 .05)。除C18∶2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外,其他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两组之间没有差异。本试验结果表明低镁日粮实质性地提高肉仔鸡腿肌中ROS的产量,低镁日粮降低腿肌中镁的浓度,诱导了线粒体呼吸链酶活性升高,从而提高了ROS的产量。  相似文献   
997.
姬松茸ISSR特异扩增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稳定的姬松茸(Agaricus blazei Murill)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ISSR)分子标记技术体系,笔者通过单因子试验分别研究了模板DNA、Mg2 浓度、dNTP、引物浓度和Taq酶用量对姬松茸ISSR-PCR扩增的影响,确定了姬松茸ISSR分析的最佳PCR条件为:25μL反应体系中,模板DNA20ng,引物0.75μmol/L,dNTP200μmol/L,Mg2 2.0mmol/L,Taq DNA polymerase 1.5U。并应用该优化体系筛选到6个适合姬松茸ISSR-PCR扩增的引物,为利用ISSR标记技术研究姬松茸的种质资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98.
以布鲁诺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 cv.Bruno)成熟果实为材料,根据植物α-expansin(EXP)基因的氨基酸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利用RT-PCR方法结合3’RACE扩增得到1个长为957bp的cDNA片段(Ad-EXP1)。该基因片段编码211个氨基酸,与其它植物该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59%~85%,氨基酸同源性为73%~91%。Northern杂交结果表明,Ad-EXP1基因在采收当天的果实中表达很弱,随着果实成熟衰老进程加快趋于增强;乙酰水杨酸(ASA)处理延缓果实后熟软化和乙烯生成,也显著抑制Ad-EXP1基因表达。鉴于Ad-EXP1表达丰度与乙烯生成、果实软化程度的一致性,推测该基因在猕猴桃果实后熟软化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9.
2种保鲜方法对脐橙果实风味和色泽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琳琳  刘庆  伊华林 《果树学报》2007,24(6):792-795
以赣南纽荷尔脐橙冷藏和留树保鲜果实为材料,进行品质分析,并运用HPLC技术分析果皮与果肉的类胡萝卜素组成和色泽变化。结果表明,冷藏果实固酸比(17.08)比对照(21.36)降低了4.28;而留树保鲜果实固酸比增加到33.33,约为冷藏果实的2倍;冷藏果实在缺乏光照条件下仍可合成类胡萝卜素,尤其是β-隐黄质和玉米黄质,但是果皮偏黄色,可能是由类胡萝卜素的组成、比例及空间分布的改变引起的;留树保鲜类胡萝卜素的合成积累约为冷藏的1.5倍,果皮呈现鲜艳的橙色,是紫黄质和(9Z)-紫黄质大量积累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00.
孟祥春  向旭  钟云  刘岩  易干军 《果树学报》2007,24(6):796-798
利用RT-PCR技术对广东砂糖橘碎叶病毒的外壳蛋白(CTLV-CP)基因进行了克隆和测序分析。DNA序列分析表明,砂糖橘CTLV-CP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为786bp,编码262个氨基酸。BLAST分析结果显示,所得序列与苹果、梨茎沟病毒(ASGV)外壳蛋白基因及其它柑橘CTLV-CP基因的同源性在87%~91%,证明所克隆的片段为CTLV-CP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