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7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89篇
林业   52篇
农学   82篇
基础科学   30篇
  61篇
综合类   474篇
农作物   122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288篇
园艺   131篇
植物保护   5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3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不同保鲜剂对4种鲜切花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切花菊、香石竹、切花月季和唐菖蒲为研究对象,采用9种不同保鲜剂组合进行切花瓶插处理,测定不同处理对鲜切花的瓶插寿命、鲜重变化率、花朵直径变化率及花枝直径变化率的影响,研究不同保鲜剂对4大切花的保鲜效果并筛选出适合4种鲜切花的保鲜剂配方.结果表明:4种鲜切花采切后花枝直径变化率、花朵直径变化率、切花鲜重变化率具有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规律.各保鲜剂对4种鲜切花均有不同程度的保鲜效果,延长了瓶插寿命.3%蔗糖+ 250mg/L8-HQ+ 200mg/L柠檬酸是适合4种鲜切花的理想保鲜剂.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索获得蒙古羊Hoxc8基因启动子序列的方法。[方法]尝试利用交错式热不对称PCR法,获得蒙古羊Hoxc8启动子序列。[结果]通过PCR获得的序列不理想,测序结果无法与已知序列相匹配。虽然利用交错式热不对称PCR法未获得蒙古羊的Hoxc8的启动子序列,但可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分析蒙古羊Hoxc8的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桂春8号在不同地区间作条件下适宜的间作播期和夏繁时间,为广西大豆生产及大豆间套种提供参考。【方法】2011年以桂春8号为试材,在广西武宣县、武鸣县和都安县进行播期试验。【结果】在不影响间作主体作物的条件下,武宣县3月中上旬播种大豆产量为1459.5~1597.5 kg/ha;武鸣县2中旬~3月下旬播种大豆产量为2476.5~2877.5 kg/ha;都安县2月初~3月上旬播种大豆产量为2262.0~2499.0 kg/ha,6月上旬~7月上旬为2122.5~2409.0 kg/ha。【结论】在间作条件下,桂春8号在武宣县适宜的播期为3月中上旬;在武鸣县适宜的播种期为2月中旬~3月下旬;在都安县适宜的播期为2月初~3月上旬,夏繁适宜的播期为6月上旬~7月上旬,且在适宜的播期内可适时早播。  相似文献   
104.
本研究旨在从分子角度阐明口蹄疫病毒(FMDV)牛源整联蛋白受体β3和β8基因的结构特征,并为研究病毒遗传变异与宿主范围改变奠定基础。采用RT-PCR技术在国内首次从牛肾组织获得β3和β8基因,并用生物软件对它们的分子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β3亚基基因全长2 355bp,编码784个氨基酸,其中信号肽由22个氨基酸组成,胞外区由692个氨基酸组成,跨膜区由29个氨基酸组成,胞质区由41个氨基酸组成,氨基酸同源性与羊最高,与易感FMDV的牛、骆驼、猪和羊的β3亚基位于同一进化分支,各功能区的保守性为胞质区>跨膜区>配体结合区>胞外区>信号肽,但半胱氨酸富集区的突变率仅次于信号肽。牛源β8亚基基因全长2 304bp,编码767个氨基酸,包括42个氨基酸的信号肽,637个氨基酸的胞外区,29个氨基酸的跨膜区及59个氨基酸的胞质区,氨基酸同源性与马最高,进化分析发现与猪的β8亚基不在同一分支,各功能区的保守性排序为跨膜区>配体结合区>胞质区>胞外区>信号肽。将β3亚基与β8亚基比较发现,β8亚基的配体结合区比β3亚基更为保守,β3亚基的胞质区存在NPLY基序,而β8亚基无此基序,且β8亚基胞质区可变性更高。本研究提示FMDV对ανβ8的利用率高于ανβ3可能与β8亚基配体结合区更为保守有关。  相似文献   
105.
拟探讨白头翁汤及其主要成分对细菌内毒素(LPS)导致的机体炎症等病理损伤的治疗作用.培养内皮细胞至单层融合状态,加入内毒素刺激,3h后加入高、中、低3种浓度的8种药物,继续培养21 h后收集细胞上清液,用ELISA方法测定NO、E-selectin和IL-8的含量.结果显示,白头翁汤高剂量组、白头翁素高剂量组和小檗碱高剂量组的NO含量极显著低于LPS对照组(P<0.01),白头翁汤中剂量组、白头翁素中剂量组、小檗碱中剂量组和秦皮乙素高剂量组显著低于LPS对照组(P<0.05);白头翁汤高剂量组和药根碱高剂量组的E-selectin含量极显著低于LPS对照组(P<0.01),白头翁皂苷B4高剂量组、小檗碱高剂量组和药根碱中剂量组显著低于LPS对照组(P<0.05);秦皮乙素高剂量组的IL-8含量极显著低于LPS对照组(P<0.01),白头翁汤高剂量组、秦皮甲素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秦皮乙素中剂量组显著低于LPS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白头翁汤及其主要成分具有明显的抗细菌内毒素作用,可在由NO、E-selectin和IL-8介导的机体炎症等病理损伤过程中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6.
将昆明鼠随机分为A,B,C,D4组,各组分别采用含有猪轮状病毒(RV)JL94株VP7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VP7,含有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TH98株N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N,pcD-NA-VP7和pcDNA-N、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肌肉注射3次,每次间隔2周。首次注射前后定期采血,检测血清抗体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CD8+T细胞数量的变化。A,C组小鼠血清在首免后第14天即可检出针对RVVP7的阳性抗体(P/N≥2.0)。B组小鼠血清在首免后第39天检出针对TGEVN蛋白的阳性抗体(P/N≥2.0)。A,B,C组小鼠在首免后外周血CD4+、CD8+T细胞数量与D组小鼠相比,在不同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并明显高于D组小鼠。说明猪轮状病毒与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核酸免疫后能诱发机体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07.
基于迁移学习与YOLOv8n的田间油茶果分类识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降低视觉引导式油茶果采摘机器人采摘被遮挡油茶果时造成的果树和抓取装置损伤,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迁移学习和YOLOv8n算法的油茶果分类识别方法,将油茶果分成无遮挡和遮挡两类。首先,采用COCO128目标检测数据集作为源域,苹果数据集为辅助域的迁移学习方法训练模型。其次,将学习方法、训练数据量、学习率和训练轮数这4种因素组合,共进行了52组YOLOv8n检测性能的消融试验。最后,将YOLOv8n模型与YOLOv3-tiny、YOLOv5n和YOLOv7-tiny等模型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随机权重初始化方式受训练数据量和学习率影响较大,学习率为0.01时模型检测效果最好;而迁移学习方法仅用随机权重初始化1/2的数据量即可达到与其相当的平均精度均值;迁移学习方式下,YOLOv8n模型的平均精度均值最高达到92.7%,比随机权重初始化方式提升1.4个百分点。与YOLOv3-tiny、YOLOv5n和YOLOv7-tiny等模型相比,YOLOv8n模型的平均精度均值分别提高24.0、1.7和0.4个百分点,研究结果可为YOLOv8n模型训练参数优化和油茶果分类识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为鉴定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porcine 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NSP8蛋白的抗原表位,本研究对GST-NSP8重组蛋白进行了原核表达,并用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免疫6周龄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脾脏,采用常规杂交瘤细胞融合方法,经3次亚克隆后制备了1株稳定分泌抗NSP8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单克隆抗体亚类鉴定其重链为IgG1型,轻链为κ链;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的效价为1∶3 200。Western blotting试验结果表明该单克隆抗体能识别原核及真核表达的NSP8重组蛋白。利用截短表达的方法对NSP8蛋白进行抗原表位的鉴定,初步确定了单克隆抗体针对的抗原表位序列为31SPQILKQLTKAFNIAKSDFEREASV55。本研究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及对抗原表位的鉴定,为TGEV NSP8蛋白相关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9.
10周龄SD大鼠单剂量腹腔注射5 mg/kg玉米赤霉烯酮玉米油溶液,分别于3、6、12、24、48、72、96 h时剖杀取卵巢组织,检测不同时间卵巢组织Caspase-3和Caspase-8的表达.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卵巢组织出现不同程度损伤,卵泡颗粒细胞发生凋亡.免疫组织化学超敏PV法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卵巢组织中均有Caspase-3和Caspase-8的表达,并且随着时间的推进呈现动态变化.Caspase-3和Caspase-8试验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卵巢组织中Caspase-3在3~96 h时表达量均比较高,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3、6、12、24、48 h的表达量均高于72 h和96 h的表达量.6、12、72、96 h卵巢组织中Caspase-8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3、24、48 h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且3、6、12、24、48 h的表达量均高于72 h和96 h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大鼠玉米赤霉烯酮中毒可引起卵巢组织的病变及颗粒细胞凋亡,且Caspase-3和Caspase-8在玉米赤霉烯酮中毒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中起着重要作用,进一步证明本试验中死亡受体途径的激活可能参与凋亡的发生.Caspase-8表达量在个别时间段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