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0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25篇
林业   180篇
农学   147篇
基础科学   190篇
  381篇
综合类   1759篇
农作物   73篇
水产渔业   41篇
畜牧兽医   850篇
园艺   397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250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279篇
  2011年   291篇
  2010年   256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酒糟类、粉渣类饲料是酿造业、制糖业、加工业的副产品,包括白酒糟、啤酒糟、玉米淀粉渣、白薯(红薯、甘薯)渣、甜菜查、酯糟、酱油渣、豆腐渣等。肥育牛使用上述副产品,既经济(饲料成本低)又实惠(肥育牛增重好)。现简介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
本试验旨在通过体外产气法研究木薯渣与甜菜颗粒粕组合用作泌乳中后期奶牛饲料的可行性及适宜组合比例。试验设计7个处理:木薯渣分别以0%(对照组)、5%、10%、15%、20%、25%和30%与甜菜颗粒粕(风干物质基础)组合,使用AGRS-Ⅲ型微生物发酵产气系统进行体外瘤胃微生物发酵试验,监测体外培养3、6、12、24、48h后的发酵液pH、氨态氮(NH3-N)、微生物蛋白(MCP)含量和体外培养48h后干物质消失率(IVDMD)、累积产气量(GP)及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体外培养48 h后,GP和底物的最大降解率(RmaxS)随木薯渣占比增加呈线性或二次增加(P<0.05);发酵液各VFA和TVFA含量均随木薯渣占比增加呈线性或二次降低(P<0.05);根据多项组合效应值,以0%组为对照时,5%组和10%组表现为正组合效应,其余组合均表现为负组合效应。在本试验条件下,当木薯渣与甜菜颗粒粕组合使用,且木薯渣为5%~10%较为适宜,但此结果仍需奶牛饲养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83.
武新娟 《饲料研究》2021,(2):135-137
马铃薯淀粉渣富含养分、成本低、产量高,是良好的饲料来源。文章分析马铃薯的饲用价值,从青贮和发酵两方面综述马铃薯渣的饲用化研究现状,并提出马铃薯渣饲用潜力开发的主要制约因素,展望其饲用化的应用前景,为马铃薯渣的饲用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
试验评估不同水平柑橘渣对奶牛泌乳性能、养分消化及乳成分的影响。将32头泌乳性能一致的奶牛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对照组饲喂粗脂肪水平为3%的日粮,处理组分别饲喂粗脂肪水平为5.5%的日粮同时添加0(T1)、5%(T2)和10%(T3)柑橘渣。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奶牛的粗脂肪摄入量、干物质和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T2和T3组奶牛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T1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乳中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总固形物含量显著降低(P<0.05),乳中粗脂肪产量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乳中C10∶0脂肪酸含量最高,而T3组乳中C8∶0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浓度最高,饱和脂肪酸浓度表现最低。处理组乳中n-3/n-6脂肪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在高脂肪(5.5%粗脂肪)日粮中添加5%或10%柑橘渣可以提高奶牛粗蛋白表观消化率,且对奶牛的泌乳量和乳品质无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5.
为研究益生菌发酵红薯渣对肉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试验,选择体重相近、健康的育肥肉牛40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试验1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2、3、4组分别用10%、15%、20%益生菌发酵红薯渣替代饲粮中的玉米,预试验10 d,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试验3、4组的平均日增重较1组比分别提高16.9、14.1%(P<0.05),试验2、3、4组的平均采食量均高于1组(P>0.05);试验3、4组的料重比较1组比分别降低14.9%、12.4%(P<0.05);(2)试验2、3、4组干物质、蛋白质、钙、磷的表观消化率均高于1组(P 0.05);试验3、4组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较1组比分别提高12.7%、11.0%、18.9%、16.4%(P<0.05)。综上,益生菌发酵红薯渣替代饲料中15%玉米,可以提高肉牛的生长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  相似文献   
86.
本文旨在评估蘑菇渣青贮料的营养品质、发酵特性及其与常规饲料原料的体外降解差异性。试验将收集的蘑菇渣作为原料,与米糠、糖蜜、垫料和菌种混合后青贮4周。分别在青贮0、7、14和28d时收集样品,用于评估营养品质、体外发酵特性,同时对比青贮蘑菇渣饲料与水稻秸秆和大麦秸秆的体外降解特性。结果:随着蘑菇渣青贮时间的升高,干物质含量显著降低(P<0.05),同时青贮7d后有机物含量也显著降低(P<0.05)。蘑菇渣青贮后,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显著升高(P<0.05)。青贮7d后,粗灰分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青贮7和28d后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高于青贮0和14d(P<0.05)。蘑菇渣青贮7d后,pH显著升高(P<0.05),随后又显著降低(P<0.05),同时乙酸和丙酸含量显著降低,随后又升高(P<0.05)。蘑菇渣青贮后,乳酸和氨氮浓度显著升高(P<0.05),而水溶性碳水化物浓度显著降低(P<0.05)。青贮蘑菇渣的干物质组分中,水溶降解部分显著高于水稻秸秆和大麦秸秆(P<0.05),但不溶降解部分显著降低(P<0.05)且非降解部分显著低于水稻秸秆(P<0.05)。针对蛋白组分,青贮蘑菇渣水溶降解部分也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原料(P<0.05),但不溶降解和非降解部分显著降低(P<0.05)。蘑菇渣青贮料中性洗涤纤维可消化部分显著低于水稻和大麦秸秆(P<0.05),不可消化部分则显著提高(P<0.05)。结论:以蘑菇渣为基础的青贮料发酵良好,可保存至第4周。以蘑菇渣为基础的青贮料干物质和粗蛋白质降解率远高于水稻、大麦和黑秸秆,中性洗涤纤维的降解率则相反。  相似文献   
87.
为促进凉茶渣在畜牧业中的资源化利用,本研究以黑曲霉为菌种固态发酵凉茶渣,首先在单因素试验条件下考察了时间、温度、含水量、浸泡液pH、氮源和碳源对凉茶渣降解率和产物pH的影响;再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和规模化生产实际需要,以4%硫酸铵为氮源,2%葡萄糖为碳源,以降解率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工艺;并通过检测超氧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评价凉茶渣在最优工艺条件下发酵前后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发现,含水量为60%,浸泡液pH为9.0,31℃发酵168 h是凉茶渣的最佳发酵工艺参数。最佳工艺条件下凉茶渣的降解率为25.23%,发酵产物pH为4.53。当凉茶渣发酵前水提液浓度为24 mg/mL时,超氧自由基清除率为43.56%,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为47.06%,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0.71%;当最优条件下发酵产物水提液浓度24 mg/mL时,超氧自由基清除率为30.77%,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为95.63%,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7.36%。本试验结果表明,黑曲霉是适宜的凉茶渣发酵菌种,且凉茶渣经过黑曲霉发酵后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88.
文章旨在研究木薯渣发酵饲料及其发酵工艺与应用。将木薯渣、玉米面、豆粕、玉米皮、麸皮按照质量比50∶5∶10∶10∶25的比例混合,然后将乳酸菌和酵母菌按比例与一定量的水混合,再与木薯渣饲料混匀,装入带有呼吸阀的发酵袋中,密封,室温条件下发酵4 d即生产得到木薯渣发酵饲料。结果表明:乳酸菌和酵母菌混合比例为1∶2,接种量为0.1%,水分为40%~45%时,木薯渣发酵饲料pH<4.5,酸溶蛋白和总酸含量明显增加,具有明显的酸香气味,可提高适口性;可抑制霉菌生长,确保产品安全性;还可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和猪只消化率,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猪只生产性能,降低圈舍氨气浓度,改善舍内环境;同时还为木薯渣资源化利用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89.
随着木薯在我国种植和加工的不断增加,其副产物——木薯渣也不断增多,目前木薯渣尚未被充分利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本文旨在总结前人研究,对木薯渣的再利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0.
黑木耳菌渣再利用栽培黑木耳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40%、60%、80%和100%黑木耳菌渣替代新鲜木屑栽培黑木耳,与未添加菌渣的栽培料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黑木耳菌渣再利用栽培黑木耳是可行的,用40%组的黑木耳菌渣替代新鲜木屑栽培黑木耳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