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9篇
农学   6篇
  7篇
综合类   148篇
水产渔业   90篇
畜牧兽医   422篇
园艺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2006年2月,江山市某养猪场引进体重45kg左右中猪87头。据畜主自述,购入后第3d开始发病,用恩诺沙星、安乃近及青霉素、土霉素等治疗,未见明显效果,先后死亡5头。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等诊断为弓形体病并发猪瘟,经综合治疗,得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2.
2002年3月—2003年4月,广东某地多个猕猴养殖场猕猴发生传染性肺炎和出血性胃肠炎,部分猕猴因此而死亡。经病原学检查,证实病原主要为A群链球菌,2个养殖场为A群链球球和普通变形杆菌混合感染。通过使用恩诺沙星治疗发病动物、使用链球菌灭活疫苗进行免疫、场舍定期消毒,有效地控制了疾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3.
2004年4月中旬,我县宝兴林场某特禽养殖场,购进1000只珍珠鸡雏,地面平养。饲养期间,前40多天比较顺利,除个别雏鸡因脐炎死亡外,存活率达98%,鸡群用药和疫苗都按规定的程序使用。后来因天气发生变化,鸡群出现呼吸道疾病症状,使用“瘟毒清散”和恩诺沙星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停药一个星期后,鸡群又发病,表现为精神沉郁、羽毛蓬乱、对外界刺激反应敏感等,仅2天就死亡28只。  相似文献   
54.
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在奶山羊的药动学及乳中药物浓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研究单剂量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和乳房灌注恩诺沙星(2.5mg/kg)在健康奶山羊的药动学及乳中药物浓度。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和乳中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的浓度,用统计矩原理处理血浆中药物浓度-时间数据,计算非房室模型的药动学参数。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和乳房灌注恩诺沙星的t1/2β分别为1.32、1.55、0.99h;AUC为1.06、3.04、2.66mghL^-1;恩诺沙星的代谢分数为35.01%、44.06%、45.73%;环丙沙星的t1/2β为1.81、2.94、2.32h。乳中的药物浓度高于同期血中药物浓度,且乳中环丙沙星浓度高于恩诺沙星浓度并维持更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55.
农业部于 2 0 0 3年 1月 2 2日发布第 2 3 6号公告 ,发布 1 2个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检测方法。方法之 五 :动物性食品中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残留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相似文献   
56.
恩诺沙星缓释溶液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18头健康猪进行恩诺沙星普通溶液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和恩诺沙星缓释溶液肌肉注射的药物动力学研究,比较了2种溶液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和生物利用度。结果表明:静脉注射给药的药时数据适合无吸收二室开放模型,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为t1/2α=0 726±0 164h,t1/2β=9 083±1 121h,Vd=4 364±0 565L/kg,ClB=0 336±0 053L/(kg·h),AUC=30 397±4 895mg·h/L。肌肉注射恩诺沙星缓释溶液和普通溶液的药时数据均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其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1/2ka=0 468±0 114h和t1/2α=0 415±0 195h;t1/2β=25 818±6 528h和t1/2β=9 460±2 946h(P<0 01);Tmax=1 498±0 194h和Tmax=1 347±0 393h;Cmax=2 206±0 555μg/mL和Cmax=2 561±0 152μg/mL;AUC=23 715±3 528mg·h/L和AUC=18 397±1 808mg·h/L(P<0 01);F=(78 02±11 61)%和F=(60 52±5 95)%。肌肉注射恩诺沙星缓释溶液和普通溶液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t1/2β和AUC有显著性差异,其他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恩诺沙星缓释溶液既有速释部分(与普通溶液相比吸收半衰期不变),又有缓释部分(消除半衰期延长),应用于临床其有速效和长效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57.
采用冷冻干燥法,分别以羧甲基纤维素和淀粉为壁材,制备恩诺沙星微胶囊制剂。抗紫外和热稳定性试验表明:以羧甲基纤维素和淀粉为壁材的恩诺沙星微胶囊均有抗紫外和热稳定性能。其中,羧甲基纤维素与恩诺沙星、淀粉与恩诺沙星包埋质量比为1:1、1:2时,微胶囊表现出显著的抗紫外作用(P〈0.05);羧甲基纤维素与恩诺沙星、淀粉与恩诺沙星包埋质量比为2:1、1:1、1:2时,微胶囊表现出极显著的热稳定性(P〈0.01)。羧甲基纤维素的抗紫外和热稳定性均优于淀粉,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8.
2010年5月,黑龙江省双城市某乡先后有3位畜主来我院对其所养的5头犊牛发病情况进行就诊。通过询问得知,这几头犊牛基本都是刚出生半个月左右。病犊发热,精神沉郁或昏迷。间有腹泻,有2头死前发生腹泻,并有明显的脖颈扭转现象。另外2头犊牛发病初期排出黄色粥样粪便,后期排灰白色水样粪  相似文献   
59.
恩诺沙星混悬液在猪体内残留消除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恩诺沙星(口服)混悬液在猪体内各组织中的残留消除规律.恩诺沙星(口服)混悬液,按每头猪10 mg/kg体重的剂量灌服给药,连续使用3 d之后,宰杀猪,取组织.组织样品经磷酸盐缓冲液提取,C18固相萃取柱净化,过膜,用流动相0.05 mol/L磷酸溶液/三乙胺一乙腈(82+18)溶解,微孔过滤,进行...  相似文献   
60.
微囊技术是一种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成膜材料把液体或固体药物包嵌形成直径1μm-500μm微小胶囊的技术。微囊具有良好的溶解分散、缓释、抗外界干扰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生物、食品和饲料等众多领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微囊化技术逐步应用到动保行业中,如恩诺沙星微囊制剂、替米考星微囊制剂、吉他霉素微囊制剂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